第3頁
飛行員:勇敢的真實故事 作者:[美]詹姆斯·布拉德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是一部關於戰爭的故事,所以它也是一部關於死亡的故事。然而,它卻不是一個講述失敗的故事。我費盡周折找到那八位飛行員的兄弟姐妹、女朋友,以及那些曾和他們一起訓練、一起喝酒的軍中夥伴。他們的親人和朋友向我提供了他們的照片、信件、勳章。我還翻閱了他們的學校年鑑、軍中飛行日誌以及通訊錄。這一切就是為了弄清楚他們到底是誰,弄清楚他們在今天對於我們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麽。我把那6000頁審訊記錄讀了一遍又一遍,在美國和日本進行了上百次採訪。
這些飛行員的家人和朋友們隻能告訴我這麽多信息。他們在家鄉的老友和親戚給我講述他們在少年時期的故事以及他們入伍時的情景。他們軍中的戰友回想起從訓練營直至他們犧牲前的經歷。可是,他們沒有一個親人或密友和他們一起在太平洋上打過仗,所以也就沒有人確切地知道這八個人在父島的下落。這一切就好像是一個漆黑的深淵,是一個難解的謎。
在日本,有些人知道事情的真相,但他們對此卻一直保持沉默。我見過一位日本老兵,他知道那些飛行員被俘虜的事實。他向我講述了日本人是怎麽對待他們、怎麽審訊他們的,他還告訴我那八個中有幾個人被俘後還在島上活了幾個星期。我還見過幾個曾經和他們開玩笑的日本老兵,還有的人當時就和他們住在同一間屋子裏。
我後來鬥膽去了一趟父島。父島位於東京正南方的一列島嶼上,日本人把這些島嶼稱作小笠原群島。在以英語標註的地圖上,這列群島叫做“博寧”島。“博寧”這個名字是一位繪製地圖的法國人在製圖時把日語裏一個舊詞“慕寧(無人)”搞錯了,結果後來“博寧”這個名字就傳了下來。“慕寧”在日語裏的意思是“沒有人”。這些島嶼上沒有人居住。因此就取了名字叫“無人”。這樣一來,“博寧”被翻譯成英語後,大概意思就是“無人島。”
我在無人島上茂密的叢林中辟出道路,去尋找那些飛行員們生命中最後時光的影子。我和幾名日本老兵站在懸崖邊上,他們指給我看當年他們看到跳傘飛行員的方位。我走在那些飛行員們曾經走過的土地上。有幾位目擊者向我講述了很多當年的情況。還有一些人拒絕向我透露任何情況,而這本身也說明問題。
最後,我終於明白了發生在那八位飛行員身上的事實。他們分別是迪克、馬弗、格倫、格雷迪、吉米、弗洛伊德、華倫·厄爾,還有那位不知姓名的飛行員。我了解到了他們的命運是怎樣的。
為了弄清楚他們故事發生的原因,我就不得不開始另一段旅程。那是沿著時光隧道追溯歷史的過程,退回到149年前,回到另一個世紀。我們一起回去看看第一位美國軍人踏上無人島時的情景。
第二章 文明
別人使用暴力時,我們也必須以暴治暴。
——福澤諭吉,引自《日本:一部現代史》
美國最初隻是由靠近東海岸的13塊殖民地組成,而到了19世紀,它的國土麵積便不斷從東海岸擴張到了西海岸,形成了巨大的版圖。這是政府的種族清洗政策帶來的結果。美國的人類生物學家梅爾文·格爾莫後來評論道:“歐洲人來到這個新世界並非真的想和當地人交朋友,也不是因為這片土地上的動植物物種豐富,事實上,他們是用自己早已熟知的動植物來取代了這裏存在的一切。”
亞歷克斯·托克維爾是美國建國初期一位具有敏銳觀察力的編年史作家,他說自己常聽到那些純粹的美國基督徒漫不經心地談論起對印第安人的滅絕:
這裏的世界屬於我們,他們接著說道,上帝拒絕賦予居住在這裏第一代人變文明的能力,他早已預先註定了他們不可避免的毀滅。這個大陸的真正的主人是那些懂得如何充分利用它的豐富資源的人們。美國人對這個理由深感滿意,於是會去教堂聆聽牧師給他們吟誦福音書,向他們一遍遍重複著人類皆兄弟,一遍遍說著上帝造人時之所以把人類造成相同的模樣,就是想賦予他們一種使命,讓他們互相幫助。
歐洲白人基督徒都覺得自己是文明的人,而“其餘的人”卻都是野蠻的。屠殺這些“其餘的人”並未使他們感到不安——畢竟,達爾文思想在19世紀才剛出現,那時候,人們認為自然發展的規律就是如此。達爾文在《人類的起源》一書中預測:“在未來的某一時期,如果以世紀來衡量的話,就是在不遠的將來,文明的種族必將在全世界消滅或者取代野蠻的種族。”西奧多·羅斯福經常寫到西方的勝利,他說,“當然,我們整個國家的歷史是一部不斷擴張的歷史……野蠻人或者被打跑,或者被征服,隨之而來的便是和平。這一切靠的就是文明種族的強大力量,他們還沒有失去戰鬥的本能,他們通過擴張逐漸把和平帶到了由野蠻人統治的紅土地上。”
西奧多像他的許多同胞一樣認為美國最野蠻的行徑無可厚非。1864年12月,在丹佛劇院,衛理公會教派的牧師向人們展示野蠻民族和文明民族最近一次交鋒的戰利品,結果在觀眾中響起了狂熱的掌聲。這位牧師的名叫約翰·史文頓——人們稱他為傳教士約翰。他是騎兵隊的誌願者。他在幾天前曾率領人馬攻打了科羅拉多州的沙溪,他們至少屠殺了150名印第安兒童、婦女和老人。當時,那裏的壯年男人都外出打獵去了。
這些飛行員的家人和朋友們隻能告訴我這麽多信息。他們在家鄉的老友和親戚給我講述他們在少年時期的故事以及他們入伍時的情景。他們軍中的戰友回想起從訓練營直至他們犧牲前的經歷。可是,他們沒有一個親人或密友和他們一起在太平洋上打過仗,所以也就沒有人確切地知道這八個人在父島的下落。這一切就好像是一個漆黑的深淵,是一個難解的謎。
在日本,有些人知道事情的真相,但他們對此卻一直保持沉默。我見過一位日本老兵,他知道那些飛行員被俘虜的事實。他向我講述了日本人是怎麽對待他們、怎麽審訊他們的,他還告訴我那八個中有幾個人被俘後還在島上活了幾個星期。我還見過幾個曾經和他們開玩笑的日本老兵,還有的人當時就和他們住在同一間屋子裏。
我後來鬥膽去了一趟父島。父島位於東京正南方的一列島嶼上,日本人把這些島嶼稱作小笠原群島。在以英語標註的地圖上,這列群島叫做“博寧”島。“博寧”這個名字是一位繪製地圖的法國人在製圖時把日語裏一個舊詞“慕寧(無人)”搞錯了,結果後來“博寧”這個名字就傳了下來。“慕寧”在日語裏的意思是“沒有人”。這些島嶼上沒有人居住。因此就取了名字叫“無人”。這樣一來,“博寧”被翻譯成英語後,大概意思就是“無人島。”
我在無人島上茂密的叢林中辟出道路,去尋找那些飛行員們生命中最後時光的影子。我和幾名日本老兵站在懸崖邊上,他們指給我看當年他們看到跳傘飛行員的方位。我走在那些飛行員們曾經走過的土地上。有幾位目擊者向我講述了很多當年的情況。還有一些人拒絕向我透露任何情況,而這本身也說明問題。
最後,我終於明白了發生在那八位飛行員身上的事實。他們分別是迪克、馬弗、格倫、格雷迪、吉米、弗洛伊德、華倫·厄爾,還有那位不知姓名的飛行員。我了解到了他們的命運是怎樣的。
為了弄清楚他們故事發生的原因,我就不得不開始另一段旅程。那是沿著時光隧道追溯歷史的過程,退回到149年前,回到另一個世紀。我們一起回去看看第一位美國軍人踏上無人島時的情景。
第二章 文明
別人使用暴力時,我們也必須以暴治暴。
——福澤諭吉,引自《日本:一部現代史》
美國最初隻是由靠近東海岸的13塊殖民地組成,而到了19世紀,它的國土麵積便不斷從東海岸擴張到了西海岸,形成了巨大的版圖。這是政府的種族清洗政策帶來的結果。美國的人類生物學家梅爾文·格爾莫後來評論道:“歐洲人來到這個新世界並非真的想和當地人交朋友,也不是因為這片土地上的動植物物種豐富,事實上,他們是用自己早已熟知的動植物來取代了這裏存在的一切。”
亞歷克斯·托克維爾是美國建國初期一位具有敏銳觀察力的編年史作家,他說自己常聽到那些純粹的美國基督徒漫不經心地談論起對印第安人的滅絕:
這裏的世界屬於我們,他們接著說道,上帝拒絕賦予居住在這裏第一代人變文明的能力,他早已預先註定了他們不可避免的毀滅。這個大陸的真正的主人是那些懂得如何充分利用它的豐富資源的人們。美國人對這個理由深感滿意,於是會去教堂聆聽牧師給他們吟誦福音書,向他們一遍遍重複著人類皆兄弟,一遍遍說著上帝造人時之所以把人類造成相同的模樣,就是想賦予他們一種使命,讓他們互相幫助。
歐洲白人基督徒都覺得自己是文明的人,而“其餘的人”卻都是野蠻的。屠殺這些“其餘的人”並未使他們感到不安——畢竟,達爾文思想在19世紀才剛出現,那時候,人們認為自然發展的規律就是如此。達爾文在《人類的起源》一書中預測:“在未來的某一時期,如果以世紀來衡量的話,就是在不遠的將來,文明的種族必將在全世界消滅或者取代野蠻的種族。”西奧多·羅斯福經常寫到西方的勝利,他說,“當然,我們整個國家的歷史是一部不斷擴張的歷史……野蠻人或者被打跑,或者被征服,隨之而來的便是和平。這一切靠的就是文明種族的強大力量,他們還沒有失去戰鬥的本能,他們通過擴張逐漸把和平帶到了由野蠻人統治的紅土地上。”
西奧多像他的許多同胞一樣認為美國最野蠻的行徑無可厚非。1864年12月,在丹佛劇院,衛理公會教派的牧師向人們展示野蠻民族和文明民族最近一次交鋒的戰利品,結果在觀眾中響起了狂熱的掌聲。這位牧師的名叫約翰·史文頓——人們稱他為傳教士約翰。他是騎兵隊的誌願者。他在幾天前曾率領人馬攻打了科羅拉多州的沙溪,他們至少屠殺了150名印第安兒童、婦女和老人。當時,那裏的壯年男人都外出打獵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