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昨兒還高高興興,今兒怎麽了?
清穿:讀我心後,康熙九龍齊心了 作者:芷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諸皇子:???
不會吧,不會吧,明明是小十八有意為之,您才跟著占了個巧宗。這怎麽還喧賓奪主,直接叫上康熙鉛筆了呢?
真正的功臣竟隻字不提?
可還沒等他們組織好語言,為胤祄辯護幾句呢。
當事人就先伸小胖手捂了臉:[算,算不上發明吧?最多拾人牙慧而已。叫康熙鉛筆,一是想康熙爸爸高興,繼而大力推廣,讓貧寒學子多一絲繼續學業的可能。二就是合理性……]
[從鏡子到暖壺,怕我會太多,被懷疑是異類,綁去祭台燒。]
[拉上康熙爸爸就不一樣啦!臣子再怎麽懷疑,也不敢說皇帝是異端。涉及到皇上,有bug他們也會自己圓嘿嘿嘿。]
[再就是黃先生,被譽為東方愛迪生的黃履莊要進京事了。]
[不能讓康熙爸爸相信他所鄙夷的奇技淫巧又名工業甚至科技,會在未來有著毀天滅地的能量。轟開他的國門,攆走他的子孫,結束他的祖宗基業,甚至炸開他的皇陵。也好歹讓他嚐點甜頭,別再把大清工業騰飛的希望攆回去看八股文啊!]
[三年一考,再怎麽難得,一批也得二三百個進士呢,全世界隻有一個黃履莊……]
胤祄照例叭叭起來沒完,康熙卻再也沒興趣細聽了。
滿腦子都是炸開他的皇陵。
以及皇陵都被炸開了,他的遺體還能好麽?
諸皇子也都膽戰心驚著。
但他們不敢沉默,不敢深思,隻你一言我一語地讚美康熙跟胤祄。
大阿哥甚至一巴掌把胤祄拍了個趔趄:“好小子,有想法!嫌棄毛筆不好用,就能鼓搗出鉛筆來。不像大哥,嫌不好用隻會摔筆、撕紙,罵聲可去他娘的。”
諸皇子:……
很好,這很大哥。
連還在悲傷自己死後被炸了陵墓,很可能屍骨無存的康熙都冷哼一聲:“出息!”
若在以前,大阿哥可能還會傷感下,甚至默默回去發憤圖強。
現在?
他隻會坦然一笑:“術業有專攻麽,兒子擅長之處就不在這兒。若不然您把兒子放進軍營,兒子保準所向披靡,立下赫赫戰功。”
嗬嗬還差不多吧!
得知曆史線上的自己陵墓被毀,康熙怒火滔天。
平等地想創亖每一個人,具體表現就是毒舌加倍:“康熙二十九年,你也是這麽說的。結果……現在還記得是誰給你擦的屁股不?”
大阿哥臉上爆紅:“汗阿瑪您……”
康熙搶白:“朕怎麽?朕說的,難道不是實話?”
[實話肯定是實話,就是不怎麽親爹。尋常幹架還講究個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呢!誰家親爹這麽狠,上來就紮兒子心窩子?]
就是就是。
大阿哥控製不住想給十八弟加油,鼓勵他會說就多說億點。
但康熙根本不給機會,直說時候不早該啟程。
然後率先上了行輦。
除胤祄之外的諸皇子都知道他驟然知道自己皇陵被炸,很可能……
所以滿腔怒火無從宣泄,需要自己靜靜。
趕緊以思念為名,搶著與胤祄同乘。
瞬間讓小家夥陷入熱灶苦惱,根本無暇顧及其它,哪知道哥哥們為了保護他有多盡心盡力喲?
倒是群臣聞聽皇上歸來不免喜出望外,恨不得載歌載舞。
無它,太子爺跟瘋了似的,各種勤勉+嚴厲。
短短不到一個月,被收拾的官員兩隻手都數不過來,連簡親王雅爾江阿都挨了板子……
可憐的他們哎,可不就更加動輒得咎?
每天每天把心提到嗓子眼,上朝那心情比上墳都沉重。
千呼萬喚,可算把他們的仁皇帝給盼回來了。
一個個跟過年了似的。
結果……
皇上從龍輦上下來就黑著張臉,瞧著龍心極為不悅。
那時候文武大臣還安慰自己呢:正常,誰休沐過後再被迫當值,那心情都好不了。聽說皇上本沒在暢春園消遣夠,還是太子爺帶著諸皇子給請回來的。
回宮給太後請個安,往哪宮娘娘處溫存一晚就好了。
明兒早朝,大家就能看到自家熟悉的仁皇帝。
但是並沒有。
翌日早朝,他們看到的,還是康熙那張黢黑的,帶著些許麻子的老臉。看得那些以為靠山歸來的老臣們把心又懸起來,重新提到嗓子眼。
連胤祄都看了他一眼又一眼:[昨天還高高興興的,今兒是怎麽了?]
怎麽了?
還不是你小子麽?
諸皇子齊齊哀怨,卻不敢露出分毫,還得開動腦筋幫著圓場,別讓他發現端倪。前頭闖了禍,被汗阿瑪跟諸兄弟聽了個正著的十五、十六毫不意外被推出來當替罪羊。
哥倆無奈,隻能雙雙跪下:“汗,汗阿瑪息怒,兒子等近來確實懈怠了些,有負皇阿瑪期待。兒子等知錯了,還請汗阿瑪原諒這一回。”
湊上來的出氣筒,康熙能放過麽?
那必然不能啊!
隻見他臉上猛一沉,抬手直接掀翻了龍案:“混賬東西!朕才走了幾日,你們一個個就都憊懶起來。小十八垂髫之年,就能念著天下學子與朕一道研究出康熙鉛筆。”
“你們都要娶妻成家的年紀了,課業還得朕看著?”
胤祄疑惑:[所以,康熙爸爸不是浪久了,提起上班就抗拒。是浪久了回來查孩子功課,發現不孝子們比自己還浪,直接繃不住了?]
十五十六都絕望了:能不能來個人兒,把這小子心聲給堵上啊?
來不了這個人兒!
倒是他們老阿瑪本就挺猛的怒火瞬間竄起萬丈高,嚇得他們趕緊再度認錯。
然後滿朝堂都是康熙的怒吼:“認錯有用麽?朕給你們請最好的文武夫子,寒暑不輟地考校你們功課。就為了讓你們學成文武藝,好生報效朝廷,讓大清皇朝長治久安。”
“結果朕才走了幾日,你們就鬆散成這樣?敷衍了事,得過且過,若國朝上下都如爾等,大清安得千秋萬世?”
[還真沒有,算上入關前那兩位,整個清朝才十二帝。把溥儀的偽滿洲國算上,都湊不齊三百年……]
不會吧,不會吧,明明是小十八有意為之,您才跟著占了個巧宗。這怎麽還喧賓奪主,直接叫上康熙鉛筆了呢?
真正的功臣竟隻字不提?
可還沒等他們組織好語言,為胤祄辯護幾句呢。
當事人就先伸小胖手捂了臉:[算,算不上發明吧?最多拾人牙慧而已。叫康熙鉛筆,一是想康熙爸爸高興,繼而大力推廣,讓貧寒學子多一絲繼續學業的可能。二就是合理性……]
[從鏡子到暖壺,怕我會太多,被懷疑是異類,綁去祭台燒。]
[拉上康熙爸爸就不一樣啦!臣子再怎麽懷疑,也不敢說皇帝是異端。涉及到皇上,有bug他們也會自己圓嘿嘿嘿。]
[再就是黃先生,被譽為東方愛迪生的黃履莊要進京事了。]
[不能讓康熙爸爸相信他所鄙夷的奇技淫巧又名工業甚至科技,會在未來有著毀天滅地的能量。轟開他的國門,攆走他的子孫,結束他的祖宗基業,甚至炸開他的皇陵。也好歹讓他嚐點甜頭,別再把大清工業騰飛的希望攆回去看八股文啊!]
[三年一考,再怎麽難得,一批也得二三百個進士呢,全世界隻有一個黃履莊……]
胤祄照例叭叭起來沒完,康熙卻再也沒興趣細聽了。
滿腦子都是炸開他的皇陵。
以及皇陵都被炸開了,他的遺體還能好麽?
諸皇子也都膽戰心驚著。
但他們不敢沉默,不敢深思,隻你一言我一語地讚美康熙跟胤祄。
大阿哥甚至一巴掌把胤祄拍了個趔趄:“好小子,有想法!嫌棄毛筆不好用,就能鼓搗出鉛筆來。不像大哥,嫌不好用隻會摔筆、撕紙,罵聲可去他娘的。”
諸皇子:……
很好,這很大哥。
連還在悲傷自己死後被炸了陵墓,很可能屍骨無存的康熙都冷哼一聲:“出息!”
若在以前,大阿哥可能還會傷感下,甚至默默回去發憤圖強。
現在?
他隻會坦然一笑:“術業有專攻麽,兒子擅長之處就不在這兒。若不然您把兒子放進軍營,兒子保準所向披靡,立下赫赫戰功。”
嗬嗬還差不多吧!
得知曆史線上的自己陵墓被毀,康熙怒火滔天。
平等地想創亖每一個人,具體表現就是毒舌加倍:“康熙二十九年,你也是這麽說的。結果……現在還記得是誰給你擦的屁股不?”
大阿哥臉上爆紅:“汗阿瑪您……”
康熙搶白:“朕怎麽?朕說的,難道不是實話?”
[實話肯定是實話,就是不怎麽親爹。尋常幹架還講究個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呢!誰家親爹這麽狠,上來就紮兒子心窩子?]
就是就是。
大阿哥控製不住想給十八弟加油,鼓勵他會說就多說億點。
但康熙根本不給機會,直說時候不早該啟程。
然後率先上了行輦。
除胤祄之外的諸皇子都知道他驟然知道自己皇陵被炸,很可能……
所以滿腔怒火無從宣泄,需要自己靜靜。
趕緊以思念為名,搶著與胤祄同乘。
瞬間讓小家夥陷入熱灶苦惱,根本無暇顧及其它,哪知道哥哥們為了保護他有多盡心盡力喲?
倒是群臣聞聽皇上歸來不免喜出望外,恨不得載歌載舞。
無它,太子爺跟瘋了似的,各種勤勉+嚴厲。
短短不到一個月,被收拾的官員兩隻手都數不過來,連簡親王雅爾江阿都挨了板子……
可憐的他們哎,可不就更加動輒得咎?
每天每天把心提到嗓子眼,上朝那心情比上墳都沉重。
千呼萬喚,可算把他們的仁皇帝給盼回來了。
一個個跟過年了似的。
結果……
皇上從龍輦上下來就黑著張臉,瞧著龍心極為不悅。
那時候文武大臣還安慰自己呢:正常,誰休沐過後再被迫當值,那心情都好不了。聽說皇上本沒在暢春園消遣夠,還是太子爺帶著諸皇子給請回來的。
回宮給太後請個安,往哪宮娘娘處溫存一晚就好了。
明兒早朝,大家就能看到自家熟悉的仁皇帝。
但是並沒有。
翌日早朝,他們看到的,還是康熙那張黢黑的,帶著些許麻子的老臉。看得那些以為靠山歸來的老臣們把心又懸起來,重新提到嗓子眼。
連胤祄都看了他一眼又一眼:[昨天還高高興興的,今兒是怎麽了?]
怎麽了?
還不是你小子麽?
諸皇子齊齊哀怨,卻不敢露出分毫,還得開動腦筋幫著圓場,別讓他發現端倪。前頭闖了禍,被汗阿瑪跟諸兄弟聽了個正著的十五、十六毫不意外被推出來當替罪羊。
哥倆無奈,隻能雙雙跪下:“汗,汗阿瑪息怒,兒子等近來確實懈怠了些,有負皇阿瑪期待。兒子等知錯了,還請汗阿瑪原諒這一回。”
湊上來的出氣筒,康熙能放過麽?
那必然不能啊!
隻見他臉上猛一沉,抬手直接掀翻了龍案:“混賬東西!朕才走了幾日,你們一個個就都憊懶起來。小十八垂髫之年,就能念著天下學子與朕一道研究出康熙鉛筆。”
“你們都要娶妻成家的年紀了,課業還得朕看著?”
胤祄疑惑:[所以,康熙爸爸不是浪久了,提起上班就抗拒。是浪久了回來查孩子功課,發現不孝子們比自己還浪,直接繃不住了?]
十五十六都絕望了:能不能來個人兒,把這小子心聲給堵上啊?
來不了這個人兒!
倒是他們老阿瑪本就挺猛的怒火瞬間竄起萬丈高,嚇得他們趕緊再度認錯。
然後滿朝堂都是康熙的怒吼:“認錯有用麽?朕給你們請最好的文武夫子,寒暑不輟地考校你們功課。就為了讓你們學成文武藝,好生報效朝廷,讓大清皇朝長治久安。”
“結果朕才走了幾日,你們就鬆散成這樣?敷衍了事,得過且過,若國朝上下都如爾等,大清安得千秋萬世?”
[還真沒有,算上入關前那兩位,整個清朝才十二帝。把溥儀的偽滿洲國算上,都湊不齊三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