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年


    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九日,自汀路尾澳舟行,至是日巳時,海洋中正東望見有山長而低者,約去五十裏。祥稱是琉求國,鑒稱不知的否。祥乘小舟至低山下,以其人眾,不親上,令軍官劉閏等二百餘人以小舟十一艘,載軍器,領三嶼人陳輝者登岸。岸上人眾不曉三嶼人語,為其殺死者三人,遂還。四月二日,至彭湖。祥責鑒、誌鬥“已至琉求”文字,二人不從。明日,不見誌鬥蹤跡,覓之無有也。先,誌鬥嚐斥言祥生事要功,欲取富貴,其言誕妄難信,至是,疑祥害之。祥顧稱誌鬥初言琉求不可往,今祥已至琉求而還,誌鬥懼罪逃去。誌鬥妻子訴於官。有旨,發祥、鑒還福建置對。後遇赦,不竟其事。


    成宗元貞三年


    福建省平章政事高興言,今立省泉州,距琉求為近,可伺其消息,或宜招宜伐,不必它調兵力,興請就近試之。九月,高興遣省都鎮撫張浩、福州新軍萬戶張進赴琉求國,禽生口一百三十餘人。”


    元代兩次招撫台灣沒有結果,但在澎湖卻有建置,設立了巡檢司,隸屬於泉州府同安縣。這是大陸政府在澎湖建立正式政權機構的開始。元代澎湖巡檢司設置於何時?目前學者有不同意見,尚無定論。據元人汪大淵的《島夷誌略》說:“至元間,立巡檢司。”但元代有兩次“至元”年號,一為元世祖的“至元”(1264—1294年),一為元順帝的“至元”(1335—1340年)。《島夷誌略》所謂的“至元”,是指哪次“至元”而言?清代所修的台灣地方誌,大都指出元代澎湖巡檢司設於元朝末年。如範鹹的《重修台灣府誌》說:“至元末,置巡司。”謝金鑾的《續修台灣縣誌》說:“元之末,於澎湖設巡檢司,以隸同安。”魯鼎梅主修的《重修台灣縣誌》說:“元末置巡檢司於澎湖。”林豪原纂、薛紹元刪補的《澎湖廳誌》說:“元末置巡司,屬同安縣兼轄。”清人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福建“澎湖嶼”條也說:“至元末,置巡司於此。”若參照這些記載來看,《島夷誌略》所謂的“至元”,應是指元順帝的“至元”而言,順帝的“至元”自是元末了。元末順帝年間,汪大淵兩次附搭海船,到南洋一帶遊歷數年,在至正九年(1349年),就其親所見聞,寫成《島夷誌略》一書。書中記述“琉球”說,特產有沙金、黃豆、黍子、硫黃、黃蠟、鹿、豹、麂皮等。而“貿易之貨”,有“處州磁器”之類,“海外諸國蓋由此始”,可見當時台灣與大陸之間已有貿易聯繫,大陸往來各國的商舶時常經過台灣。汪大淵曾登上極高峻的峙山,觀海潮,望日出。其所登的峙山為今日台灣何山,諸家說法不一,總之是台灣西海岸的某山。書中又記述“彭湖”說,“島分三十有六”,“泉人結茅為屋居之”,人多長壽,男女皆著布衣,地產胡麻、綠豆、山羊數萬成群。觀此光景,泉州人移居澎湖已經不少。


    台灣


    更新時間2010-7-22 19:04:53 字數:10242


    對於大陸和台灣的人來說因為長時間的隔絕大家互相了解很少。那麽因為我寫的這本書呢。很多東西都是涉及的,所以我找了一些資料幫助大家了解一下吧。不要等台灣回歸了很多很對台灣卻不是很了解。


    台灣


    台灣省地圖台灣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歷史上,台灣曾被西班牙、荷蘭、日本先後占領過。抗日戰爭勝利後,台灣重歸中國的版圖。1949年後,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台灣與祖國大陸處於分離的狀態。50多年來,台灣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發生了巨大變化。台灣島是中國的第一大島,位於祖國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台灣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國與太平洋地區各國海上聯繫的重要交通樞紐。


    中文名稱:台灣省


    外文名稱:taiwan


    別名:流求


    行政區類別:省


    所屬地區:中國


    下轄地區:台北縣,桃園縣,新竹


    政府駐地:台北市


    地理位置:中國大陸東南的海域


    麵積:3.6萬平方公裏


    人口:18,834,593人(2009年7月)


    著名景點:阿裏山,日月潭


    基本資料


    行政區劃


    台灣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地處東經119°18′03′至124°34′30′,北緯20°45′寶島台灣25′至25°56′30′之間。麵積3.6萬平方公裏,包括台灣島(麵積3.58萬平方公裏)、澎湖列島、綠島、釣魚島、蘭嶼、彭佳嶼、赤尾嶼。在行政區劃上,台灣省全省原本共轄基隆、新竹、台中、嘉義、台南5個省轄市,台北、宜蘭、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台東、花蓮、澎湖16個縣。後來台灣當局於1967年將台北市定為“行政院院轄市”。之後,在1979年又將高雄設為行政院院轄市。此外,還設有所謂“福建省政府”,轄金門、連江(馬祖)2個縣。


    名稱由來


    在有據可查的史料上,“台灣”這一名稱的出現不過300多年。但是史書證明兩岸人民對台灣寶島早有稱呼,歷史上對台灣的稱呼有近十個,不同的稱呼卻反映了中華民族對台灣寶島的關心和期待。在古老的中國出現國家機器時,就把中國劃分為九州管理,記載這一史實的是中國最早的史書之一《尚書·禹貢篇》。九州中的揚州管轄範圍北至淮河,東麵至海。書中的“島夷卉服”就是指台灣。康熙33年(1642年)高拱幹主修的《台灣府誌》中表示,夏商時期的揚州包括台灣。日本學者尾崎秀真也認為“島夷”就是台灣最早的名稱。“島夷”,台灣的第一個名稱。人們對海的知識逐漸增加,從水中走出來的人類開始把大海為人所用。春秋戰國時,近海交通有所發展,因此出現許多關於海上的傳說,其中方士徐福為秦始皇求長生不老之藥的傳說流傳至今。《史紀·秦始皇本紀》中記載的徐福上書中所稱的海上有三神山:蓬萊、方丈、瀛洲。後人認為“瀛洲”即為台灣。徐福沒有回來,但是兩岸的來往在以後的歲月中越來越多。作為專門的歷史地理書籍記載台灣的是在《前漢書》。進入漢代,關於台灣的記載開始多起來。在《前漢書·地理誌》中有這樣的記載,在會稽海外有“東鯷人”,分為20餘國,“以歲時來獻見”。後來許多學者認為“東鯷”應該指的就是台灣。在《後漢書·東夷列傳》中,更是把台灣分為三部分,“東鯷”即為北台灣,“夷州”為中台灣,“澶州”為南台灣。在三百年前的荷蘭人連少挺(linschoten)所繪的台灣地圖中,也把台灣分為三個島。把台灣分成三部分,說明對台灣的認識在加深。直接描述台灣情況的是在三國時期。三國鼎立時期,東吳位於江南,管轄範圍包括會稽和東南沿海地區。東吳和海外的關係較為密切。《三國誌》中談及在孫權黃龍2年(230年)派軍隊出海遠征夷洲。不少學者認為“夷洲”就是台灣。三國東吳臨海郡太守沈瑩可以稱之為最早的台灣學者,在他的《臨海水土誌》對當時被稱為“夷洲”的台灣情況有著專門記載,隻是此書已經流失,主要內容記載在《太平禦覽》之中。從所記內容來看,這是當時最完整的關於台灣的文字資料。當然也有人說此時的“夷洲”就是廣東或海南某地,但是從方位、氣候、地形、古蹟、物產、習俗等方麵考證,應該是指台灣。通過《臨海水土誌》,使得遠離台灣海峽的許多內地人,知道了盡管是有限的、但是極為難得的台灣的具體情況。頗有大誌的隋煬帝,施政並無多少值得誇耀的紀錄,但對外對內征戰卻有特殊的喜好,當然也對早有前朝前代所關注的台灣起兵。據《隋書·東夷傳》所載,隋煬帝曾於大業6年(610年)發動遠征琉求之戰。“琉求”是何處?歷來爭議較大。但絕大部分學者都認為“琉求”即為台灣,而非日本琉球。不管如何,隋代對台灣已經相當了解。在《宋史·外國列傳》中則明確記載,琉求國在泉州之東,有海島稱“澎湖”,煙火相望。趙汝適的《諸蕃誌》中也有類似的記載,當然所記內容不詳細。對於台灣的名稱,有不少人進行過研究。台灣政治名人連戰出生於當地世家,他的祖父即為著名歷史學家連橫。連橫在代表作《台灣通史》中說,“台灣原名‘埋冤’,為漳泉人所號。”因為明代時期的閩南人歷盡艱辛到達台灣後,因水土不服和勞累困苦,病死者眾多,死後連屍骨都無法運回故鄉,“故以‘埋冤’名之。”因為“埋冤”不吉利,而閩南話“埋冤”又與“台灣”同音,所以易名為“台灣”。這種分析不無道理,因為移民確實有過令人難以忘懷的痛苦經歷。但是,連橫先生的結論也有牽強附會之處,因為同音的字很多,為什麽用“台灣”代替“埋冤”?“埋冤”不吉利,“台灣”吉利又表現在什麽地方呢?“台灣”名稱的由來並非如此。台南是台灣最早開發的地區,因此對台灣的稱呼最初起於對台南地區的稱呼。最初在台南一帶居住的拉雅族,在介紹台灣時稱為“tayan”或“tai-an”,荷蘭人拚為“taioan”,從大陸來的移民則讀作“tai-oan”。因此,由於讀音不同,在台南一帶稱為“台員”、“大員”、“大圓”、“大灣”、“大冤”。以後由閩南話的“台員”轉音為“台灣”,所指地區也由台南一地擴及整個台灣地區。自明代起,“台灣”之名正式流行。在明代閩人周嬰所著《遠遊篇·東蕃記》中,以“台員”稱台灣。在明代萬曆年間(1573至1619年),在朝廷公文中出現“台灣”。清代張眉的《瀛濡百詠》一書指出:周嬰把台灣稱為“台員”,“這是閩南語所造成的錯誤,從此台灣之名始進入中土。”“台灣”名稱由此而來,應該是比較客觀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地盤在元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君子逑/幾字微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君子逑/幾字微言並收藏我的地盤在元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