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瓜達爾卡納爾島爭奪戰 作者:周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思想準備上,日軍狂妄自大,對美軍的戰略反攻缺乏必要的思想準備,並因此主觀武斷地作出了錯誤判斷,日軍統帥部一直有著根深蒂固的想法,即美軍的反攻是在1943年後,正是基於這種想法,日軍才力圖搶在美軍反攻之前盡量將戰線前推,而不願過早轉入戰略防禦。日軍認為既然美軍的戰略反攻尚未準備就緒,那麽繼續向索羅門群島的推進,就不會遇到什麽阻撓,這才敢於一舉越過數百海裏,在瓜島修建機場。這種做法,根本沒有意識到所麵臨的威脅,從拉包爾到瓜島數百海裏間,沒有可以居中策應的前進基地,在瓜島上也隻顧突擊修建機場,忽視必要的防禦準備,使島上的日軍對美軍的突然進攻無論精神上還是物質都毫無準備,在美軍的進攻下一觸即潰。
反觀美軍,早在1942年3月,就開始為此次戰役進行準備,向南太平洋調集兵力兵器,建造艦艇、飛機,儲備裝備和補給品,在新喀裏多尼亞和新赫布裏底修建海空基地。因此,8月7日的瓜島登陸,是美軍一次預有準備,計劃周密的戰略反攻行動。日軍完全作出了錯誤的判斷,以為隻是美軍為破壞機場而發動的騷擾性質的行動,直到10月底,第2師團的總攻失敗後,才逐漸認識到這是美軍的反攻,並可能發展為雙方的戰略決戰,但為時已晚,日軍被迫在瓜島與美軍進行一場極為不利的決戰。
美軍當得知日軍進駐瓜島後,就有人指出,這未曾不是好事,因為,從地理上講,瓜島遠離日本本土,而靠近同盟國的澳大利亞等地,地理上對日本是極為不利的,孫子兵法雲:“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製勝,計險易、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既然地形不利,就應當避免不利形勢下的決戰。但被戰爭初期的勝利沖昏了頭腦的日軍統帥部,並未能從順利中看到初露端倪的危機,更未能預見到戰局可能出現的逆轉,從而及時轉入防禦,當遭到美軍的反擊後,又未能果斷撤出,直到戰役後期,才在極其不利的局勢下作出撤離瓜島的決定,此時戰役中的巨大消耗,使其艦艇部隊和航空力量元氣大傷,再也無力與美軍爭奪戰略主動權。
第三、作戰指揮上,從1893年起,日本的陸軍參謀本部和海軍軍令部就是兩個完全獨立平等的統帥機關,分別指揮陸軍和海軍。雖然後來設立了大本營,作為最高統帥機關,但因為陸、海軍之間各種矛盾根深蒂固,所以還是難以實施統一指揮。最高統帥名義上是天皇,實際上天皇能夠直接指揮的機會並不多,很難起到統一指揮的作用,而別人根本無法同時統帥陸海兩軍,當陸、海軍對某個問題爭執不下時,大本營隻好採取協調雙方妥協通過一個折衷方案,而即使是這種方案也並不能真正起作用,到了戰役進行中,往往陸、海軍各行其事。為了避免陸海軍之間不必要的摩擦,大本營將某些地區分別指定陸軍或海軍負責,各司其責,但這樣做的缺點使陸海軍之間互不通氣。如在瓜島,是劃歸海軍負責,最初就沒有一名陸軍,陸軍對於海軍在瓜島建機場,就全然不知。後來為了協調陸海軍的行動,大本營於8月13日製定了關於索羅門群島作戰的《陸海軍中央協定》,但也隻不過是一紙空文,並不起作用。
因此,在瓜島爭奪戰中,陸軍、海軍都存在著嚴重的本位主義,各行其是,絲毫談不上協同配合。陸軍在島上的總攻,未能與海軍協調行動;而海軍艦隊的出擊,也不與陸軍的進攻相配合,也就發揮不出陸海軍協同作戰的威力。特別是在10月下旬的總攻中,陸軍與美軍地麵部隊相差無幾,海軍則占有幾乎一倍的優勢,如果陸海軍密切配合,奪回機場不是沒有可能,而實際上,陸軍在島上發動第二次總攻,海軍則在海上組織聖克魯斯海戰,結果,由於力量分散,陸地上既未能奪回機場,海上也沒有消滅美軍的艦隊。在整個瓜島戰役過程中,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陸海軍之間的矛盾始終沒有很好解決,因此說,日軍沒有統一的指揮,是瓜島戰役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四、兵力使用上,日軍麻痹輕敵,在戰役之初,日軍在南太平洋是攻占莫爾茲比港與奪回瓜島雙管齊下,甚至在最初的階段,還將莫爾茲比港方向作為主要作戰方向,以致於在瓜島方向的日軍缺乏足夠的兵力、兵器與彈藥,也就沒有足夠的力量突破美軍的防線。
而且對美軍在瓜島的兵力判斷一直有誤,最初認為美軍人數不會超過2000人,實際上美軍在瓜島有1萬餘人,在附近的圖拉吉島有6000人,共16000人。因此日軍認為奪回瓜島易如反掌,第一次上島僅一木支隊的先頭部隊1000人,初戰失利後,再增兵上島,第二次上島約1500人,再戰失利之後,第三次增兵約3500人,形成逐次添兵的“加油”戰術,以致兵力分散而攻擊一再失利。到10月下旬,日軍判斷瓜島美軍約7500人,實際上美軍高達23000人,雖然投入了第2師團主力2萬人,但因兵力不占優勢,火力則遠遠不及美軍而失利。直到戰役結束,日軍仍未能正確查明美軍的實力,這對日軍的兵力使用有著極大的負麵影響。
反觀美軍一開始就投入了第1陸戰師整師,共1。6萬人,登陸一舉奏效,並迅速占領機場,奠定了戰役勝利的基礎。隨後又以優勢海空軍掩護組織了幾次較大規模的增援,加強了瓜島地麵部隊的實力,最高峰時達到6萬人,又有重裝備支援,充足的彈藥與補給供應,既能守住至關重要的機場,又有足夠的力量發動進攻。這與日軍的兵力使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反觀美軍,早在1942年3月,就開始為此次戰役進行準備,向南太平洋調集兵力兵器,建造艦艇、飛機,儲備裝備和補給品,在新喀裏多尼亞和新赫布裏底修建海空基地。因此,8月7日的瓜島登陸,是美軍一次預有準備,計劃周密的戰略反攻行動。日軍完全作出了錯誤的判斷,以為隻是美軍為破壞機場而發動的騷擾性質的行動,直到10月底,第2師團的總攻失敗後,才逐漸認識到這是美軍的反攻,並可能發展為雙方的戰略決戰,但為時已晚,日軍被迫在瓜島與美軍進行一場極為不利的決戰。
美軍當得知日軍進駐瓜島後,就有人指出,這未曾不是好事,因為,從地理上講,瓜島遠離日本本土,而靠近同盟國的澳大利亞等地,地理上對日本是極為不利的,孫子兵法雲:“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製勝,計險易、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既然地形不利,就應當避免不利形勢下的決戰。但被戰爭初期的勝利沖昏了頭腦的日軍統帥部,並未能從順利中看到初露端倪的危機,更未能預見到戰局可能出現的逆轉,從而及時轉入防禦,當遭到美軍的反擊後,又未能果斷撤出,直到戰役後期,才在極其不利的局勢下作出撤離瓜島的決定,此時戰役中的巨大消耗,使其艦艇部隊和航空力量元氣大傷,再也無力與美軍爭奪戰略主動權。
第三、作戰指揮上,從1893年起,日本的陸軍參謀本部和海軍軍令部就是兩個完全獨立平等的統帥機關,分別指揮陸軍和海軍。雖然後來設立了大本營,作為最高統帥機關,但因為陸、海軍之間各種矛盾根深蒂固,所以還是難以實施統一指揮。最高統帥名義上是天皇,實際上天皇能夠直接指揮的機會並不多,很難起到統一指揮的作用,而別人根本無法同時統帥陸海兩軍,當陸、海軍對某個問題爭執不下時,大本營隻好採取協調雙方妥協通過一個折衷方案,而即使是這種方案也並不能真正起作用,到了戰役進行中,往往陸、海軍各行其事。為了避免陸海軍之間不必要的摩擦,大本營將某些地區分別指定陸軍或海軍負責,各司其責,但這樣做的缺點使陸海軍之間互不通氣。如在瓜島,是劃歸海軍負責,最初就沒有一名陸軍,陸軍對於海軍在瓜島建機場,就全然不知。後來為了協調陸海軍的行動,大本營於8月13日製定了關於索羅門群島作戰的《陸海軍中央協定》,但也隻不過是一紙空文,並不起作用。
因此,在瓜島爭奪戰中,陸軍、海軍都存在著嚴重的本位主義,各行其是,絲毫談不上協同配合。陸軍在島上的總攻,未能與海軍協調行動;而海軍艦隊的出擊,也不與陸軍的進攻相配合,也就發揮不出陸海軍協同作戰的威力。特別是在10月下旬的總攻中,陸軍與美軍地麵部隊相差無幾,海軍則占有幾乎一倍的優勢,如果陸海軍密切配合,奪回機場不是沒有可能,而實際上,陸軍在島上發動第二次總攻,海軍則在海上組織聖克魯斯海戰,結果,由於力量分散,陸地上既未能奪回機場,海上也沒有消滅美軍的艦隊。在整個瓜島戰役過程中,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陸海軍之間的矛盾始終沒有很好解決,因此說,日軍沒有統一的指揮,是瓜島戰役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四、兵力使用上,日軍麻痹輕敵,在戰役之初,日軍在南太平洋是攻占莫爾茲比港與奪回瓜島雙管齊下,甚至在最初的階段,還將莫爾茲比港方向作為主要作戰方向,以致於在瓜島方向的日軍缺乏足夠的兵力、兵器與彈藥,也就沒有足夠的力量突破美軍的防線。
而且對美軍在瓜島的兵力判斷一直有誤,最初認為美軍人數不會超過2000人,實際上美軍在瓜島有1萬餘人,在附近的圖拉吉島有6000人,共16000人。因此日軍認為奪回瓜島易如反掌,第一次上島僅一木支隊的先頭部隊1000人,初戰失利後,再增兵上島,第二次上島約1500人,再戰失利之後,第三次增兵約3500人,形成逐次添兵的“加油”戰術,以致兵力分散而攻擊一再失利。到10月下旬,日軍判斷瓜島美軍約7500人,實際上美軍高達23000人,雖然投入了第2師團主力2萬人,但因兵力不占優勢,火力則遠遠不及美軍而失利。直到戰役結束,日軍仍未能正確查明美軍的實力,這對日軍的兵力使用有著極大的負麵影響。
反觀美軍一開始就投入了第1陸戰師整師,共1。6萬人,登陸一舉奏效,並迅速占領機場,奠定了戰役勝利的基礎。隨後又以優勢海空軍掩護組織了幾次較大規模的增援,加強了瓜島地麵部隊的實力,最高峰時達到6萬人,又有重裝備支援,充足的彈藥與補給供應,既能守住至關重要的機場,又有足夠的力量發動進攻。這與日軍的兵力使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