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新開放的歷代名將油畫廊中,陳知建站在父親陳賡大將的畫像前,同工作人員說:“我父親的外號叫‘陳鬍子’,有很大的連鬢鬍子,這上麵怎麽一點也沒畫晚年的黃埔一期生蘇文欽(前中)、四期生慕中嶽(後右四)等校友在黃埔軍校操場上高唱軍校校歌。出來?我覺得臉頰兩邊顏色還應該再深一點,是那種刮過鬍子之後的青色。”陳知建覺得,這幅油畫同真實的父親比起來,畫得有點“嘻嘻哈哈”了,少了些剛強和英武之氣。他委託工作人員同畫家聯繫,說自己家中收藏有很多父親的照片,可以作為進一步修改的素材。這是陳知建第4次來黃埔軍校,第一次是1959年,陳賡大將在廣州參加軍委擴大會議,攜子故地重遊。當時黃埔軍校除了一個大門還比較完整之外,裏麵隻有幾座破破爛爛的建築。“現在不一樣啦,修得這麽漂亮。”陳知建說:“這裏是父親改變命運的地方。他以一個學生的身份,走進了革命隊伍,也正是在這裏,他結識了國共兩黨的領導人。”


    也有一些“老黃埔”在看了紀念館的陳列和研究成果後,對黃埔軍校史的研究,情更深,意更濃,他們從較高的層次上提出,黃埔校史的研究在新的世紀應拓展新渠道,注入新的激情。目前,學者們關注的焦點還僅僅局限於1924年至1927年國共合作期間的黃埔軍校,而對此後黃埔軍校的發展演變還未引起應有的重視,對其在各地所辦分校更是鮮有研究。因此,應該擴大研究領域,開闊研究視野,將整個黃埔軍校的歷史納入研究範圍。此外,還應關注現實的黃埔同學會的研究,將其與黃埔軍校歷史研究緊密結合起來,在現實與歷史之間架設一座聯繫的橋樑,從而使歷史更好地服務於現實。


    第十五章 世紀黃埔激情(7)


    早期黃埔軍校的革命故事、成才故事感動著成千上萬的中國人,感動著後來者。黎啟義原是黃埔造船廠的職工,他當過兵,做過電焊工、切紙工,後來在黃埔造船廠子弟學校當了幾年歷史教員。1983年,廠裏搞廠史,他對一牆之隔的黃埔軍校舊址發生濃厚興趣。1984年6月,黃埔軍校60周年慶典時,他被借調去接待黃埔老將軍,他的生活從此發生重大轉折。他從一名造船廠工人,變成了對黃埔軍校歷史產生感情的狂熱研究者,從此他在黃埔島做了20多年的業餘導遊。後來自立門戶,成了一家旅行社的老總。對從早期黃埔軍校走出的所有將帥徐向前元帥和夫人黃傑(黃埔六期)的事跡,黎啟義都如數家珍,幾百個從黃埔軍校走出來的將帥,隨便提起哪一個人的名字,他都能將此人的事跡娓娓道來,許多人說他是黃埔軍校歷史的金牌導遊。黎啟義最開心的莫過於巧遇黃埔軍校名人的後代。一次,他到廣州市政府機關辦事,一位姓曹的先生問黎啟義:“聽說你對黃埔軍校歷史很有研究,那你知不知道曹淵這個人?”黎啟義答:“曹淵是黃埔一期的,安徽人,北伐時曾任先遣營營長……”那位“考官”越聽越起勁,最後竟拍起桌子:“黎啟義,你好厲害哎!你曉得,曹淵就係(是)我老竇(老爸)!”20多年的業餘導遊,黎啟義為20多萬遊客解說了黃埔軍校的掌故和歷史。他說:“我最大的收穫是遊客的掌聲。為黃埔軍校做導遊,把愛國、團結、奮鬥的精神宣講出去,作為黃埔島人,我有這個責任。”


    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現代化的進程,新世紀的“黃埔品牌”也青春煥發。創辦於1924年的黃埔軍校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座豐碑,為國共兩黨培養了大批傑出的軍事政治人才,如此顯著的“名牌效應”,使得廣東省和廣州市在旅遊經濟的戰略策劃中,把建設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作為了重頭戲。2004年,為再現黃埔軍校光風霽月,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與廣東省美術家協會積極組織創作,用油畫、雕塑的形式再現了黃埔軍校群英譜,建立了“黃埔軍校名人館”。這一次大規模的資料梳理和藝術創作,也牽引出了許多鮮為人知的珍貴史料。


    聶榮臻元帥和夫人張瑞華(黃埔六期)為選取最佳的人物組合和表現角度,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翻閱了大量的歷史文獻、參考書籍,綜合考慮黃埔人物的歷史地位、參與事件、軍銜、戰功等因素,選擇所描繪的人物,剔除黨派偏見,最後圈定了70位黃埔名人,其中包括31名共產黨人、37位國民黨人,以及兩位來自外國的軍事顧問。每幅畫都嚴格規定了所涉及的人物,和最能體現其個人歷史地位或與黃埔軍校聯繫緊密的場麵、事件。如其中一幅《校長考查學生》,要求繪出蔣介石在校長辦公室與學生談話的場景,牆上貼有黃埔1期學生情況表,桌麵花名冊上可見蔣先雲、陳賡、徐向前等人的名字;另一幅《紅軍會師》,則要求繪出1935年初秋的陝北永坪鎮,黃埔軍校第4期畢業的劉誌丹率領紅26軍,迎接同為黃埔軍校畢業生的程子華率領的紅25軍到陝北時的歷史場麵。


    黃埔軍校英雄輩出,是廣東的驕傲;廣東歷來是中國的油畫大省,油畫又是藝術強項,建立集博物館與美術館功能於一身的“黃埔軍校名人館”,不僅是完成一項創舉,更是建設一個極富廣東特色的藝術文化景觀。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以大規模油畫創作再現黃埔名人風采的創新之舉,不僅充分挖掘了黃埔軍校的歷史內涵,更賦予它新的生命力。對如何擦亮“黃埔文化”品牌,讓寶貴的歷史文化財富為廣東建設“文化大省”服務,有著深遠的啟示作用和現實意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黃埔軍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宇並收藏中國黃埔軍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