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拜訪黃埔一期畢業生(26)


    上表數據主要依據黃埔軍校同學錄、生平簡介及有關報刊資料綜合整理而成,還主要參閱了王永均編寫的《黃埔軍校三百名將傳》及郭小聰等先生的文章。


    從上表看出,黃埔一期學生在黃埔同學中是名副其實的“大哥大”。這期學生之所以能夠迅速成長為棟樑之才,除了時勢造就英雄的社會客觀環境因素外,從學生自身條件看,還主要是因為生源分布廣,利於他們互


    蔣介石(前中)與黃埔軍校第1期優等生合影


    相交流學習和取長補短;他們出身於各種家庭,雖然以來自農民家庭的學生居多,但這些人多具備中等以上文化程度,便於接受新的知識;他們的年齡大多在17歲到25歲之間,處在受教育的良好階段;多數學生在入校時還無宗教信仰,入校後無論是加入國民黨,還是共產黨,心中都有了一個為“主義”而奮鬥的政治目標,這為三民主義、共產主義迅速成為他們的理想提供了有利條件。


    黃埔一期“特別人物”


    黃埔一期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歷來備受人們關注。而在這個群體中,還有一些人出類拔萃,或在某一方麵有著顯著特點的“特別人物”。


    (1)首位授將銜的黃埔生李之龍


    黃埔生來自全國各地,操著各種南腔北調的方言走進黃埔軍校,正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在初期修行最快的黃埔生要數李之龍,從黃埔軍校畢業後僅一年他就肩扛中將軍銜,況且在官場、戰場、情場皆春風得意,娶了一個引領時代思想新潮、如花似玉的妻子。


    李之龍是湖北沔陽人,天資聰慧,俗話說“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1921年冬,李之龍加入中國共產黨,屬於老資格的中共黨員。1924年他入黃埔軍校後,調任蘇聯顧問鮑羅廷的英文翻譯,這給其提供了與國民黨高層頻繁接觸的機會,使其卓越的組織才能得以顯露,因此李之龍在校期間就躋身國民黨黃埔軍校特別區黨部,與蔣介石同為該黨部第1屆執行委員會委員(共5名委員)。李之龍在黃埔軍校是響噹噹的活躍人物,是“青軍會”和血花劇社兩個學生團體的負責人;在第一次東征時,他因化裝成敵人智取五華城而名聲大振,受到蘇聯顧問的青睞。這些因素使他成為黃埔係中第一個當將軍的人。並因為其曾在煙臺海軍學校就讀的經歷,畢業後由周恩來推薦當上了剛剛組建的南方政府海軍局政治部少將主任,3個月後又晉升為海軍局代理局長,並授海軍中將,其爬升之快,在黃埔生中無人出其左右。而他的同期同學晉銜最快的胡宗南、李延年、李默庵直到10年後的1935年4月,才授予中將;桂永清、黃傑、李玉堂、黃維、霍揆彰、關麟徵、宋希濂、陳琪、劉戡、王敬久、孫元良授予少將。


    李之龍少年得誌,在黃埔同學中他有兩個第一:第一個從黃埔學生中脫穎而出成為將軍,同時,他又是黃埔學生中第一個通過“革命加戀愛”的浪漫情調結婚成家的人,這當然也使當時的許多人眼熱,他與妻子潘慧勤是在“要求女子參加黃埔軍校”的活動中相識的,兩人的戀情讓人羨慕又讓人忌妒。


    中國有幾句盛久不衰的俗語,說的都是同一個意思:出頭的椽子先爛,樹大招風,人怕出名豬怕壯。是說太惹人顯眼了,就會招來麻煩。一個20多歲的熱血青年,在順利的歷程中,沒有也不會去注意照顧各方麵的情緒,才華橫溢的李之龍不會想到肩上將星閃耀若不知鋒芒內斂,反而是取禍之道。他不知去獻媚誰,不知奉承迎合,更不會瞧別人的眼色去處事。比如,在被提升後還應當去拜訪一下自己的校長蔣介石,去關照請示一下各方麵的領導們;在結婚的時候不要太張揚,要照顧左鄰右舍,不要讓別人感到眼饞,要保持和大家同樣的情感,要保持低調,要夾著尾巴做人,等等。但是,年輕人隻是在跟著感覺走,沒有城府,沒有自製力,不懂得複雜的社會人情世故。李之龍應該感覺到,有的人在當麵恭維,可就是這些人在背後卻說他的壞話,特別是在校長蔣介石那裏,他已成為眼中釘。其實,有共產黨員身份的同學對李之龍的態度也不能例外,因此李之龍還常被自己人抓住一些缺點給以批評和處分,這也使他疏遠了黨組織,疏遠了自己的同誌。反而因工作關係和國民黨汪精衛左派來往較多,這又引起了蔣介石的極大不滿。此時的李之龍表麵上很是風光氣派,其實他已經“裏外不是人”。說到底,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脫不開社會習俗的窠臼,若不懂人情世故,或不注意關照方方麵麵,再有本事,再正直能幹,走的也隻能是英雄末路,讓當時的人側目冷視,讓後來的人扼腕嘆息。這就是中國社會幾千年以來的文化積澱,根深蒂固,很難改變。


    第十四章 拜訪黃埔一期畢業生(27)


    再說蔣介石在羽毛豐滿後,自然想攫取更多更大的權力,但他麵對兩個方麵的障礙,一是國民黨內部汪精衛的地位,一是共產黨的實力。在當時,汪精衛的障礙是第一位的,共產黨還隻是潛在的危險。在孫中山和廖仲愷都去世後,汪精衛成了國民黨的一把手,汪也想在軍隊裏贏得地位,但為時已晚,蔣介石不會讓他插手軍隊,但也在防著汪精衛會對他動手,便搶先以兵相威脅,選擇了汪精衛惟一能夠控製的海軍局為目標,策動了“中山艦事件”,以“李之龍要兵變”為藉口,把李之龍等人抓了起來,試探共產黨和國民黨左派有什麽反映。結果呢,都沒有反映。汪精衛本來就與李之龍沒有任何利益關係,也犯不著為李之龍去得罪蔣介石;共產黨這邊,周恩來和廣東省委書記陳延年想藉此機會把共產黨自己的武裝力量建立起來,以鉗製蔣介石,這個方案陳獨秀也表示贊成,但受到共產國際代表鮑羅庭的反對,陳獨秀無奈,便派張國燾來廣東處理此事,張儼然是共產國際的代表,一句話便把李之龍置於死地,他說:“李之龍是個不純分子,目無黨的領導。他為什麽指使中山艦開赴黃埔?他為什麽得罪了那麽多的國民黨將領?他是否與反革命勾結?一定要查清嚴肅處理,在黨內決不能姑息養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黃埔軍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宇並收藏中國黃埔軍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