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22日,國民黨軍在大陸最後一次大範圍授銜,大部分在職軍官都授予軍銜,其中授予中將的黃埔生有:參謀本部憲兵司令張鎮、國防部政工局局長鄧文儀、南京衛戍司令張耀明、淞滬警備司令宣鐵吾、雲南警備總司令何紹周、西安警備司令曹日暉、陸軍總司令部參謀長冷欣、國防部參謀次長李及蘭、第13兵團司令李彌、第17兵團司令侯鏡如、第21兵團司令劉安祺、福建省保安司令李良榮、國防部第5廳廳長沈發藻、國防部測量局局長杜心如、長沙綏靖公署副主任方天、第7綏靖區司令張雪中、第8綏靖區副司令廖運澤、南京衛戍副司令覃異之、北平警備總司令部副總司令羅奇、第1兵團副司令史宏烈、第2兵團副司令邱清泉、第7兵團副司令唐雲山、第12兵團副司令胡璉、第16兵團副司令梁愷、川陝甘邊區綏靖公署副主任兼參謀長羅列、湘鄂川邊區綏靖公署副主任方靖、鄭州指揮所副主任張世希、整編第26師師長鍾斌、第16軍軍長袁樸、福建保安司令部參謀長伍誠仁、整編第29軍參謀長陳武等。這次授銜時,濟南戰役接近尾聲,僅時隔兩天後的9月24日,戰役結束,黃埔生的榜樣人物、1945年2月即以較淺的黃埔三期資歷晉中將銜的王耀武,在幾天後被人民解放軍俘虜。這也使3年後的今天才晉中將銜的本批黃埔生無法能高興起來。


    國民黨軍撤往台灣後,蔣介石重整縮編部隊,許多黃埔生也與大批雜牌部隊的將領一樣被強製假退役,同時對台灣部隊進行嫡係大接替,少數黃埔生親信桂永清、王叔銘、袁守謙、石覺、袁樸、羅列、羅友倫、羅奇、陳大慶等得到重用。而最終晉升一級上將的有桂永清、王叔銘、彭孟緝,解放戰爭末期逃到越南被囚後被遣送回台灣的黃傑,有帶著整編製部隊撤往台灣的劉安祺、劉玉章,還有在金門戰役中成名的胡鏈、高魁元等8人。


    任何歷史人物的出現,都是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的產物。特定的歷史條件形成的時勢,提供了以往所沒有或罕見的機會,把平時默默無聞的人造就成為時代的英雄,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時勢造就英雄,黃埔軍校的軍


    蔣介石在台灣迎接美國特使


    神將星們的“拜將”之路也是如此。


    時代變遷,21世紀初論說黃埔軍校的風雲人物,已經不再像幾十年前那樣,或瞻前顧後,或投鼠忌器,或隔靴撓癢。隨著那代人的遠離,那個年代已經成為歷史,21世紀的當代中國人,可以比較客觀地論說半個世紀前的黃埔軍校了。黃埔戰將,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有人模仿《水滸》傳中梁山泊英雄排座次的模式,將黃埔軍校師生也“封”出了“一百單八將”,雖然不盡合理,但也能反映出黃埔英傑陣容的一個輪廓。


    開列“一百單八將”名單,肯定會有多種版本。甚至過若幹年後,會有“及時雨”、“智多星”、“黑旋風”的別號或綽號,加在這些黃埔師生的頭上。本書作者預測,隻要這個社會還崇拜英雄,黃埔軍校的故事就會繼續講下去,因為國共合作的黃埔軍校充滿“拜將”傳奇和眾多戰將的英雄魅力。


    第十章 軍神將星(12)


    黃埔軍校雖然以其培養軍事人才著稱,但其中也不乏各界的顯赫人物,他們也許沒有輝煌的戰績,可是其貢獻與業績同樣使黃埔驕傲。從黃埔走出來的不僅有叱吒風雲的戰將,也同樣不乏思維細膩縝密的著名文人,像政治教官沈雁冰、第6期學生臧克家後來成了中國現代文學巨匠和著名詩人。還有被稱為奇才的第2期學生聶紺弩,教官成仿吾、郭沫若,也都是赫赫有名的文壇巨匠。


    緣分啊!黃埔,沒有戰事的別樣人生也同樣輝煌壯麗。


    英雄不問出身。黃埔軍校作為現代中國那段歷史上最重要的人才輸送基地,也許隻要能與黃埔軍校沾上點緣分的邊,不管是哪方哪路來的人,後來這些人都能在這“人”之後加上一個“物”字,連寫成為“人物”。他們註定要在中國歷史上顯赫,即使他們與黃埔軍校擦肩而過,也要讓後來人銘記住他們的業績和名字。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曲作者聶耳,也與黃埔軍校有著歷史的情緣。當年的熱血青年聶耳也曾想去從軍報國,但他報考黃埔軍校時未被錄取,可他成就大業之心未泯,終於創作出了不朽的樂章。如果當時的聶耳真的能如願提筆從戎,後人不知道還會不會聽到那首激昂的“義勇軍進行曲”旋律,不知對黃埔軍校錄取榜上沒有聶耳的名字,是該慶幸還是該嘆息?聶耳與黃埔軍校的緣分雖然不深,但他為中國歷史大變奏的音符,書寫了金色的樂章。這些時代英才,以另外一種方式對中華民族作出了巨大貢獻。


    國共合作創辦時期的黃埔軍校,可謂桃李天下,文武兼備,名氣大得讓人聽著就能感到一股貫通天地的英雄氣。


    第十一章 校刊《中國軍人》述評(1)


    第十一章 校刊《中國軍人》述評


    《中國軍人》雜誌,是以黃埔軍校為主體的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的會刊,是在黃埔軍校內出版的重要校刊之一。這本雜誌,可謂是國共合作時期創辦黃埔軍校的一個歷史窗口。全麵了解真實的前期黃埔軍校,特別是研究黃埔軍校史,不能不較真的多讀幾遍這本雜誌。通過這個窗口,可看見黃埔軍校內部許多不為外人所知的內幕,了解軍校內爭的許多起因詳情。實際上,該刊是中國共產黨在軍校和軍隊內進行政治思想鬥爭的一個重要理論陣地。創辦時間雖僅有1年餘,但在這一時期正值中國政治舞台異常活躍的年代:上承第一次國共合作後黃埔建校建軍;中貫兩次東征、平定楊劉叛亂、孫中山逝世、沙基慘案、廖(仲愷)案、西山會議派、國民黨“二大”、中山艦事件等重大歷史事件;下啟北伐戰爭、大革命猝然失敗。該刊基本反映了這一時期在軍校中的中國共產黨人及國民黨左派對時局的政治主張和策略方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黃埔軍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宇並收藏中國黃埔軍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