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軍校成功的政治、軍事教育,促進了國共兩黨軍事人才的迅速成長,培育了眾多國家棟樑之才,吸引著眾多的社會青年來報考,在初期形成了學生新生“人才鏈”的良性循環。許多青年把考入黃埔軍校當做人生的重大轉折和喜事。
第4期考生文強進軍校時,激動得寫了一首詩《考入黃埔軍校》,詩雲:“騰飛萬裏氣如虹,滄海茫茫主宰中。三類權衡知我路,丹心報國奮前鋒。”凡考入黃埔軍校的青年學子無不都是如此心情,欲就此騰飛萬裏,報效祖國。
第5期考生許光達,在臨行前作詩一首:“誓要去,上刀山……男兒氣短,豪情無限”。雖說這詩叫《無題》,但能看得出許光達當時已經有了明確與堅定的人生選擇。
當時人們把閃耀著黃埔革命精神的軍校,看做是“漫漫長夜裏的一個明星,一線曙光下的革命營寨”。正如後任軍校教育長的張治中所說:“當時全國的青年有一個口號就是‘到黃埔去’。凡海內外的同胞,無論東西南北革命的青年,熱血奔騰的時代青年,都喊出這一個口號,就是‘到黃埔去’。大家可以知道這個黃埔精神,當時表現在國內外是怎樣的偉大,怎樣的普遍。”因此,黃埔軍校成了時代青年所嚮往的地方。“到黃埔去!”一時成了革命青年最熱烈的嚮往、最執著的心聲。可見黃埔軍校,在當時給人印象之深,影響之大。
學生“人才鏈”的良性循環(2)
在中國共產黨人的幫助下,巴山蜀水、贛江南北、三晉大地、齊魯故鄉、荊州東西、陝北高原、黃河兩岸、長江首尾、浙閩兩廣的文武俊秀紛紛雲集廣州。
在那個餓殍遍地、文盲充斥、文明程度還很落後的社會,黃埔軍校規定的報考條件在當時是相當高的。1925年初,是黃埔軍校成立後初見成效的“黃金時期”,現擇取黃埔軍校此時頒發的招生簡章,原汁原味地開列於此,由此可見,能報考黃埔軍校的青年,在那時也已算得上是社會精英分子。
(一)本校為養成革命軍幹部軍官,完成國民革命起見,特續招入伍生,施以軍事項目教育。
(二)入伍生期限6個月,期滿後甄別及格者,升入本校為學生修習軍事學術,1年畢業。
(三)投考者須於8月25日以前,持2寸半身相片3張,中學或與中學相當之學校畢業文憑,及黨證或各地區黨部之介紹書,分赴廣州“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本校駐省辦事處”,上海“中國國民黨上海執行部”報名(黨證報名時驗發還,文憑試畢發還)。
(四)投考者之資格如下:
a.年齡18歲以上,25歲以內。
b.學歷:舊製中學畢業及與中學相當程度之學校畢業。
c.身體:營養狀態良好,強健耐勞,無眼疾、痔疾、肺病、花柳病等疾害。
d.思想:中國國民黨黨員,能了解國民革命速須完成之必要者,或具有接受本黨主義之可能性,無牴觸本黨主義之思想,有本黨黨員之介紹者。
(五)試驗之種類
a.學歷試驗:按舊製中學修學之程度出題,求筆記之答案。
b.身體試驗:準陸軍體格檢查之規定,分身長、肺量、體重、目力、聽力等項。
c.性格試驗:用口試法,觀察對於三民主義了解之程度和性質,誌趣、品格、常識、能力等項之推斷及將來有無發展之希望。
(六)在廣州投考者,無論從何地來試,錄取與否,均不發給川資;在上海、開封取錄者,則給予川資來粵。
(七)入隊後,服裝、書籍、食費、零用,概由本校供給。
(八)本簡章之外,關於試驗手續、課目調製、成績等,另有細則。
能通過軍校的如上嚴格考試,的確很不容易,優中選優,先天條件就要出類拔萃。如此從社會精英中再選精英入軍校深造,被錄取者的基本素質也就當屬上乘,再經過軍校“大師”、“高手”們的調教、培育和引導,優中再汰劣,黃埔軍校生畢業時的3大素質(身體、軍事、政治)水準當遠在同齡人之上。
在那個各種思潮奔湧、到處都在亂折騰的時代,青年人最羨慕4種人。這就是黃埔軍校學生、新聞記者、土木工程師、外科醫生。那時候,外科非靠西醫不可,西醫外科簡直是神醫;那時候,新聞記者穿長袍大褂,衣襟上插一支自來水鋼筆,為民喉舌,見官大一級;那時候,皇權被廢除,民國建立,國家建設剛剛開始,到處修橋鋪路,蓋大樓,修工廠,土木工程師吃香,下巴翹得很高;那時候,黃埔軍校學生穿著呢子軍服,披武裝帶,掛寶劍,天子門生,成功成仁,一半是人,一半是神。(王鼎鈞《從八年抗戰念黃埔先進》,2005年7月8日台灣《中央日報》)
真為書生必投筆,從來誌士皆從戎。在報考黃埔軍校的故事裏,在許許多多決心以身許國的年輕人中,有這樣一些人的名字,特別使今天的人們注目。他們是後世偉人的同胞兄弟,她們是不讓鬚眉的巾幗,他們是支援中國革命的國際友人。如毛澤東的弟弟毛澤覃,周恩來的弟弟周恩壽,劉少奇的弟弟劉子奇,都跨進了黃埔大門。最終成為朝鮮人民軍統帥之一的崔庸健元帥,還有日後成為惟一一位獲得中國人民解放軍將軍銜的外國人、越南勞動黨的最早黨員洪水,也都是出自黃埔一門。引人注目的黃埔生,還有那些最初遭到拒絕,後來又在1926年進入了黃埔軍校武漢分校的女兵們。
第4期考生文強進軍校時,激動得寫了一首詩《考入黃埔軍校》,詩雲:“騰飛萬裏氣如虹,滄海茫茫主宰中。三類權衡知我路,丹心報國奮前鋒。”凡考入黃埔軍校的青年學子無不都是如此心情,欲就此騰飛萬裏,報效祖國。
第5期考生許光達,在臨行前作詩一首:“誓要去,上刀山……男兒氣短,豪情無限”。雖說這詩叫《無題》,但能看得出許光達當時已經有了明確與堅定的人生選擇。
當時人們把閃耀著黃埔革命精神的軍校,看做是“漫漫長夜裏的一個明星,一線曙光下的革命營寨”。正如後任軍校教育長的張治中所說:“當時全國的青年有一個口號就是‘到黃埔去’。凡海內外的同胞,無論東西南北革命的青年,熱血奔騰的時代青年,都喊出這一個口號,就是‘到黃埔去’。大家可以知道這個黃埔精神,當時表現在國內外是怎樣的偉大,怎樣的普遍。”因此,黃埔軍校成了時代青年所嚮往的地方。“到黃埔去!”一時成了革命青年最熱烈的嚮往、最執著的心聲。可見黃埔軍校,在當時給人印象之深,影響之大。
學生“人才鏈”的良性循環(2)
在中國共產黨人的幫助下,巴山蜀水、贛江南北、三晉大地、齊魯故鄉、荊州東西、陝北高原、黃河兩岸、長江首尾、浙閩兩廣的文武俊秀紛紛雲集廣州。
在那個餓殍遍地、文盲充斥、文明程度還很落後的社會,黃埔軍校規定的報考條件在當時是相當高的。1925年初,是黃埔軍校成立後初見成效的“黃金時期”,現擇取黃埔軍校此時頒發的招生簡章,原汁原味地開列於此,由此可見,能報考黃埔軍校的青年,在那時也已算得上是社會精英分子。
(一)本校為養成革命軍幹部軍官,完成國民革命起見,特續招入伍生,施以軍事項目教育。
(二)入伍生期限6個月,期滿後甄別及格者,升入本校為學生修習軍事學術,1年畢業。
(三)投考者須於8月25日以前,持2寸半身相片3張,中學或與中學相當之學校畢業文憑,及黨證或各地區黨部之介紹書,分赴廣州“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本校駐省辦事處”,上海“中國國民黨上海執行部”報名(黨證報名時驗發還,文憑試畢發還)。
(四)投考者之資格如下:
a.年齡18歲以上,25歲以內。
b.學歷:舊製中學畢業及與中學相當程度之學校畢業。
c.身體:營養狀態良好,強健耐勞,無眼疾、痔疾、肺病、花柳病等疾害。
d.思想:中國國民黨黨員,能了解國民革命速須完成之必要者,或具有接受本黨主義之可能性,無牴觸本黨主義之思想,有本黨黨員之介紹者。
(五)試驗之種類
a.學歷試驗:按舊製中學修學之程度出題,求筆記之答案。
b.身體試驗:準陸軍體格檢查之規定,分身長、肺量、體重、目力、聽力等項。
c.性格試驗:用口試法,觀察對於三民主義了解之程度和性質,誌趣、品格、常識、能力等項之推斷及將來有無發展之希望。
(六)在廣州投考者,無論從何地來試,錄取與否,均不發給川資;在上海、開封取錄者,則給予川資來粵。
(七)入隊後,服裝、書籍、食費、零用,概由本校供給。
(八)本簡章之外,關於試驗手續、課目調製、成績等,另有細則。
能通過軍校的如上嚴格考試,的確很不容易,優中選優,先天條件就要出類拔萃。如此從社會精英中再選精英入軍校深造,被錄取者的基本素質也就當屬上乘,再經過軍校“大師”、“高手”們的調教、培育和引導,優中再汰劣,黃埔軍校生畢業時的3大素質(身體、軍事、政治)水準當遠在同齡人之上。
在那個各種思潮奔湧、到處都在亂折騰的時代,青年人最羨慕4種人。這就是黃埔軍校學生、新聞記者、土木工程師、外科醫生。那時候,外科非靠西醫不可,西醫外科簡直是神醫;那時候,新聞記者穿長袍大褂,衣襟上插一支自來水鋼筆,為民喉舌,見官大一級;那時候,皇權被廢除,民國建立,國家建設剛剛開始,到處修橋鋪路,蓋大樓,修工廠,土木工程師吃香,下巴翹得很高;那時候,黃埔軍校學生穿著呢子軍服,披武裝帶,掛寶劍,天子門生,成功成仁,一半是人,一半是神。(王鼎鈞《從八年抗戰念黃埔先進》,2005年7月8日台灣《中央日報》)
真為書生必投筆,從來誌士皆從戎。在報考黃埔軍校的故事裏,在許許多多決心以身許國的年輕人中,有這樣一些人的名字,特別使今天的人們注目。他們是後世偉人的同胞兄弟,她們是不讓鬚眉的巾幗,他們是支援中國革命的國際友人。如毛澤東的弟弟毛澤覃,周恩來的弟弟周恩壽,劉少奇的弟弟劉子奇,都跨進了黃埔大門。最終成為朝鮮人民軍統帥之一的崔庸健元帥,還有日後成為惟一一位獲得中國人民解放軍將軍銜的外國人、越南勞動黨的最早黨員洪水,也都是出自黃埔一門。引人注目的黃埔生,還有那些最初遭到拒絕,後來又在1926年進入了黃埔軍校武漢分校的女兵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