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堂尚在,神已走遠”的台灣時期(3)


    2004年6月,黃埔建校80周年之際,台灣黃埔軍校進行了隆重的係列慶祝活動,舉辦了現代化陸軍簡介、陸軍美展、教育成果展、黃埔師生書畫展、建軍郵展等多項展示,以呈現台軍陸軍現代化建設的新風貌、文藝創作以及軍事教育下軍校學生的生活與學習情況,並廣邀各界來賓參觀。但是,由於受“台獨”勢力“去中國化”的影響,台軍國防部正準備整並軍校,計劃把黃埔軍校合併入別的軍校,使得黃埔軍校這次校慶活動蒙上了陰影。因此,台灣一些新聞媒體報導這次校慶時,擔心這很可能是最後一次以黃埔軍校的名義單獨舉行校慶,提出了“難道說黃埔軍校80歲壽終正寢”的質問。


    2006年,台灣鳳山黃埔軍校畢業的是第75期學生。時任校長王根林,為第25任黃埔軍校校長,該校第40期畢業,曾任步兵學校校長、國防部人次室次長、陸軍總部參謀長,2005年6月調任黃埔軍校校長。


    第一章 草創紀事


    中國黃埔軍校廣州,1922年夏天的一個深夜。突然炸響在總統府內(今廣州越秀山紀念堂一帶)的炮聲,把睡夢中的孫中山、宋慶齡夫婦驚醒。孫中山怎麽也沒有想到,炮彈竟然是他親手培植起來的粵軍總司令陳炯明打來的。副官來報,陳炯明突然倒戈叛變,派重兵圍攻炮擊總統府,意在拆南方政府的台,趕孫中山出廣東。情況十分危急,在眾人的勸說下,孫中山與夫人宋慶齡先後躲離總統府脫險,輾轉於次日登上停泊在廣州白鵝潭附近水麵的“永豐”艦。炮火和彈雨裏,正懷孕的宋慶齡在奔跑中不幸流產,這是她和孫中山結婚後惟一的孩子。這天是6月16日,是讓孫中山永誓不忘的一個日子。


    陳炯明的炮彈,使孫中山失去了愛子。但是,這炮聲也催生了孫中山革命事業中最顯輝煌成就的一個“驕子”的出世,這就是黃埔軍校。


    孫中山決心“以俄為師”辦軍校(1)


    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不論是太平天國和義和團的農民戰爭,還是資產階級的維新運動,或孫中山本人領導的辛亥革命,都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其根本原因就在於農民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歷史局限性。而未能建立起一支真正的革命武裝,則是導致運動悲劇結局的重要因素。


    黃埔軍校總理孫中山標準像辛亥武昌首義,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製,推翻清王朝的反動統治,趕跑了皇帝,建立中華民國,武裝鬥爭取得了積極成果。但是,辛亥革命勝利的果實很快就被袁世凱篡奪了。辛亥革命迅速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在於資產階級革命黨在長期的武裝反清鬥爭中始終未能建立起一支真正的革命軍隊。此後,孫中山雖然又多次組織討袁和護法戰爭,但均告失敗。這些武裝鬥爭失敗的經驗表明,舊軍閥決不會成為革命的助力。


    旁觀者清,魯迅即總結說:“孫中山奔波一世,而中國還是如此者,最大原因還在於他沒有黨軍,因此,不能不遷就有武力的別人。”


    陳炯明的炮聲徹底把孫中山震醒了。嚴酷的歷史事實,不能不引起他的反思。“艱難頓挫”的教訓已“逼他到自己覺悟”。他終於在慘痛的失敗中認識到“沒有革命軍的奮鬥……我們的革命,便沒有完全成功”。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他始終沒有自己的軍隊,隻是拉攏、依靠一派軍閥去攻打另一派軍閥,最終充當了驕兵悍將爭奪地盤的工具。陳炯明的叛變,使孫中山認識到依靠一派軍閥去打倒另一派軍閥是斷無成就的,在建軍問題上非尋找新的道路不可。


    要創造革命軍,首先要有一個革命黨。而改組前的國民黨是一個成分複雜,思想混亂,組織渙散的資產階級政黨。孫中山在南方還沒有自己鞏固的政權,沒有一個可靠的環境來創辦學校,培養軍事人才。因此,孫中山搜索世界新潮流的目光所到之處,有兩個令他心情振奮的耀眼亮點:一個在國內,中國共產黨剛成立幾年就呈現出蓬勃生機;另一個在國外,俄國領袖列寧領導的革命軍隊,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勝利。


    聯合中國共產黨,“以俄為師”,成為孫中山創建革命軍的最初認識。他決心仿效蘇俄紅軍建軍經驗,先創辦軍官學校,作為建立革命軍隊的基礎。


    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人的幫助,使孫中山開始了他一生中最偉大的轉變。綜觀黃埔軍校創辦時期的歷史資料,中共領導人自始至終參與了創辦軍校的全過程。當時的形勢複雜紛紜,其中的艱難是難以想像的。創辦過程中,國共兩黨領導人直接見麵不多,其中起穿針引線、搭橋鋪路作用的主要人員有: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蘇聯駐中國大使越飛、加拉罕,全權代表鮑羅廷,中共代表張太雷等。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的那一天起,高舉馬列主義的旗幟,並開始運用馬列主義來指導中國革命的實踐。然而,當時的中國共產黨還處在幼年時期,對中國的國情、革命的特點和規律,缺乏深入的探討和研究,況且所處的客觀環境,也不具備自己創辦軍事學校、培養軍事人才的條件,隻能是協助國民黨完成國民革命。


    1921年5月,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準備北伐。年底,共產國際代表馬林來到中國,在中國共產黨人張太雷的陪同下,和孫中山在桂林桂王府舉行了多次秘密會談。馬林向孫中山提出了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3點建議:(1)改組國民黨,特別是要與農民、勞工大眾實行大聯合;(2)創辦軍官學校,建立革命軍的基礎;(3)謀求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合1923年10月,孫中山簽署的委任狀。作。孫中山對馬林的建議表示十分贊同,但是,並沒有立即付諸實施。一方麵他正在進行北伐,幻想利用兩廣軍閥打敗北洋軍閥;另一方麵,他對中國共產黨還沒有深刻的認識,因而還沒有下定合作的決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黃埔軍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宇並收藏中國黃埔軍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