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近些的澎湖是來往漁船商船的非常好的停泊之所。島上都是漢人衣冠。
據考證,澎湖有文字記錄可考的歷史早在唐朝,唐朝狀元施肩吾唐朝睦州分水人(現浙江桐廬縣境內),中狀元後被授予江西按察使之位,因不慣官場,退居回鄉,回到桐廬分水。潛居東鄉招賢裏,持守正道,以禮自處。他推究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的隱微奧秘,辨別諸子百家遺編,體察孔子顏淵“用行藏舍”之法的宜適,明晰唐堯虞舜之精粹純一的旨意。
後來由於受到魏晉以來文人學士崇尚道學的影響,又前往道家勝地洪州西山(今江西南昌市)潛心學道。到了晚年,他終於感悟到學道無益於世道人心,修仙非士大夫所宜為,於是立下宏願,率族人渡海到澎湖定居。他把大陸的先進生產方式和農業生產技術也帶到了那裏,與當地人一起參加生產勞動,開發寶島。被後人譽為開發澎湖的先驅者。
這位先驅者,在他的詩作中也記敘了當時開發澎湖的情景。
澎湖風光1在《繼修台灣府誌》中,有他的一首《題澎湖嶼》詩:腥臊海邊多鬼市,島夷居處無鄉裏。
黑皮年少學採珠,手把生犀照鹽水。
這首詩,不僅真實地描寫了當時尚處於原始落後狀態中的澎湖“多鬼市”、“無鄉裏”的荒野情景,還生動地記敘了由大陸去的漢族人民和台灣當地各族人民一起生活和勞動的情景:少年們白天勞動,風吹日曬,皮膚黝黑;夜晚,還手舉火把,在海中,捕蚌採珠。是大陸人民和台灣各族人民一起耕種漁獵,共同開發寶島的歷史見證。
在另一首《感憶》中他寫道:暫將一葦向東溟,來往隨波總未寧。
忽見浮雲歸別塢,又看飛雁落前汀。
生動地記述了他率領族人離鄉去開拓寶島時的心情以及他們在渡海中所見到的情景。
還有一首《贈友人歸武林》,後四句雲:去去程何遠,悠悠思不窮。
錢塘江上水,直與海潮通。
這首詩說明當時由大陸到澎湖和台灣去的人是相當多的,浙江和台灣澎湖之間經常有人來往。
在辛勤的漢人開墾下,澎湖雖小卻比當時的台灣繁榮發達,澎湖寨巡檢司,或稱澎湖巡檢司,設置於澎湖群島。有文字可考的設治時間1292年(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也就是根據一般史書及元史、新元史,考定:“蒙元世祖遠征日本因風失敗,迂迴台灣,道經澎湖設治澎湖,企圖進取台灣,作為征日本之準備。”
該地方區劃隸屬於福建泉州府,主官為澎湖寨巡檢。澎湖巡檢司不但是澎湖群島的首次行政區劃,也是台灣地區的首次官署設置,但台灣本島並未在內。這一機構原本設於澎湖島,負責管理台澎地區事務。擊敗元朝取得中國政權的明朝仍依循前例於澎湖設置該官署。
唐宋以來,大陸因屢受戰爭的禍亂,百姓流離失所。尤其是宋朝南渡,政府偏安江南,沿海百姓渡海求生的人越來越多。到了元朝,到澎湖的漢人更多,他們已在此地建造茅屋,過著定居的生活,不僅到海上捕撈魚蝦,而且在島上種植胡麻、綠豆,放牧成群的山羊,形成男子耕、漁、牧,女子紡織的聚落社會。
大陸漢人開拓澎湖之後,開始向台灣島發展。據親自到過台灣的元代著名地理學家汪大淵所著《島夷誌略》記載,當時台灣東部高山峻嶺,林木蔥鬱,西部平原土地肥沃,種植黃豆、黍子。大陸商人將處川的瓷器等貨物運到台灣與當地土著居民交換硫黃、黃蠟和龐皮。
隨著大陸人民的不斷遷居澎湖,宋元政府注意並開始了對澎湖的管理。
曾在福建任官的南宋著名詩人陸遊(1125―1210)的感昔詩說:“行年三十憶南遊,穩駕滄溟萬斛舟。嚐記早秋雷雨後,舵師指點說琉求。”由此說明東南沿海百姓對琉求(台灣)是了解的。
南宋幹道年間已派兵到澎湖巡防。宋代文獻《汪公行壯》中記載,1171年(幹道七年)汪大猷當泉州郡守,當時海上有沙洲數萬畝,稱為“平湖”。時有毗舍邪人侵入,割盡人民所種的作物。後來,為保護當地百姓的利益,汪大猷在平湖建造房屋對200間,派軍民屯戍。這裏所說的“平湖”,就是澎湖。稍後,宋人趙汝適的《諸蕃誌》寫道:“泉有海島曰澎湖,隸晉江縣。”從這些記載中可以看出,當時澎湖已有不少居民,並在那裏定居,而且已經從事糧食和經濟作物的種植。更值得注意的是,宋朝政府已經在澎湖戍兵防守,澎湖已經歸福建晉江縣管轄了。這是封建政府第一次在台澎地區正式駐軍。
《元史?琉求傳》說:“琉求在南海之東,漳、泉、興、福四州界內,彭湖諸島與琉求相對。”從對地理位置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這裏的琉求指的是台灣。
公元1280―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要求日本鎌倉幕府朝貢,因被拒絕,於是出兵征討日本,途經琉球(台灣)和澎湖。
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海船副萬戶楊祥請求帶兵6000人前往流求招降,如其不服就發兵攻擊,朝廷從其請。當時有從小生長福建沿海、熟知海道利病的吳誌鬥主張先從澎湖發船往諭,了解水勢地利,然後發兵。
當年10月,元政府命楊祥為宣撫使,給金符,吳誌鬥為禮部員外郎、阮鑒為兵部員外郎,給銀符,往使流求,這是元朝當局經營流求的開始。
據考證,澎湖有文字記錄可考的歷史早在唐朝,唐朝狀元施肩吾唐朝睦州分水人(現浙江桐廬縣境內),中狀元後被授予江西按察使之位,因不慣官場,退居回鄉,回到桐廬分水。潛居東鄉招賢裏,持守正道,以禮自處。他推究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的隱微奧秘,辨別諸子百家遺編,體察孔子顏淵“用行藏舍”之法的宜適,明晰唐堯虞舜之精粹純一的旨意。
後來由於受到魏晉以來文人學士崇尚道學的影響,又前往道家勝地洪州西山(今江西南昌市)潛心學道。到了晚年,他終於感悟到學道無益於世道人心,修仙非士大夫所宜為,於是立下宏願,率族人渡海到澎湖定居。他把大陸的先進生產方式和農業生產技術也帶到了那裏,與當地人一起參加生產勞動,開發寶島。被後人譽為開發澎湖的先驅者。
這位先驅者,在他的詩作中也記敘了當時開發澎湖的情景。
澎湖風光1在《繼修台灣府誌》中,有他的一首《題澎湖嶼》詩:腥臊海邊多鬼市,島夷居處無鄉裏。
黑皮年少學採珠,手把生犀照鹽水。
這首詩,不僅真實地描寫了當時尚處於原始落後狀態中的澎湖“多鬼市”、“無鄉裏”的荒野情景,還生動地記敘了由大陸去的漢族人民和台灣當地各族人民一起生活和勞動的情景:少年們白天勞動,風吹日曬,皮膚黝黑;夜晚,還手舉火把,在海中,捕蚌採珠。是大陸人民和台灣各族人民一起耕種漁獵,共同開發寶島的歷史見證。
在另一首《感憶》中他寫道:暫將一葦向東溟,來往隨波總未寧。
忽見浮雲歸別塢,又看飛雁落前汀。
生動地記述了他率領族人離鄉去開拓寶島時的心情以及他們在渡海中所見到的情景。
還有一首《贈友人歸武林》,後四句雲:去去程何遠,悠悠思不窮。
錢塘江上水,直與海潮通。
這首詩說明當時由大陸到澎湖和台灣去的人是相當多的,浙江和台灣澎湖之間經常有人來往。
在辛勤的漢人開墾下,澎湖雖小卻比當時的台灣繁榮發達,澎湖寨巡檢司,或稱澎湖巡檢司,設置於澎湖群島。有文字可考的設治時間1292年(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也就是根據一般史書及元史、新元史,考定:“蒙元世祖遠征日本因風失敗,迂迴台灣,道經澎湖設治澎湖,企圖進取台灣,作為征日本之準備。”
該地方區劃隸屬於福建泉州府,主官為澎湖寨巡檢。澎湖巡檢司不但是澎湖群島的首次行政區劃,也是台灣地區的首次官署設置,但台灣本島並未在內。這一機構原本設於澎湖島,負責管理台澎地區事務。擊敗元朝取得中國政權的明朝仍依循前例於澎湖設置該官署。
唐宋以來,大陸因屢受戰爭的禍亂,百姓流離失所。尤其是宋朝南渡,政府偏安江南,沿海百姓渡海求生的人越來越多。到了元朝,到澎湖的漢人更多,他們已在此地建造茅屋,過著定居的生活,不僅到海上捕撈魚蝦,而且在島上種植胡麻、綠豆,放牧成群的山羊,形成男子耕、漁、牧,女子紡織的聚落社會。
大陸漢人開拓澎湖之後,開始向台灣島發展。據親自到過台灣的元代著名地理學家汪大淵所著《島夷誌略》記載,當時台灣東部高山峻嶺,林木蔥鬱,西部平原土地肥沃,種植黃豆、黍子。大陸商人將處川的瓷器等貨物運到台灣與當地土著居民交換硫黃、黃蠟和龐皮。
隨著大陸人民的不斷遷居澎湖,宋元政府注意並開始了對澎湖的管理。
曾在福建任官的南宋著名詩人陸遊(1125―1210)的感昔詩說:“行年三十憶南遊,穩駕滄溟萬斛舟。嚐記早秋雷雨後,舵師指點說琉求。”由此說明東南沿海百姓對琉求(台灣)是了解的。
南宋幹道年間已派兵到澎湖巡防。宋代文獻《汪公行壯》中記載,1171年(幹道七年)汪大猷當泉州郡守,當時海上有沙洲數萬畝,稱為“平湖”。時有毗舍邪人侵入,割盡人民所種的作物。後來,為保護當地百姓的利益,汪大猷在平湖建造房屋對200間,派軍民屯戍。這裏所說的“平湖”,就是澎湖。稍後,宋人趙汝適的《諸蕃誌》寫道:“泉有海島曰澎湖,隸晉江縣。”從這些記載中可以看出,當時澎湖已有不少居民,並在那裏定居,而且已經從事糧食和經濟作物的種植。更值得注意的是,宋朝政府已經在澎湖戍兵防守,澎湖已經歸福建晉江縣管轄了。這是封建政府第一次在台澎地區正式駐軍。
《元史?琉求傳》說:“琉求在南海之東,漳、泉、興、福四州界內,彭湖諸島與琉求相對。”從對地理位置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這裏的琉求指的是台灣。
公元1280―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要求日本鎌倉幕府朝貢,因被拒絕,於是出兵征討日本,途經琉球(台灣)和澎湖。
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海船副萬戶楊祥請求帶兵6000人前往流求招降,如其不服就發兵攻擊,朝廷從其請。當時有從小生長福建沿海、熟知海道利病的吳誌鬥主張先從澎湖發船往諭,了解水勢地利,然後發兵。
當年10月,元政府命楊祥為宣撫使,給金符,吳誌鬥為禮部員外郎、阮鑒為兵部員外郎,給銀符,往使流求,這是元朝當局經營流求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