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典型的兩個“貳臣”代表:錢謙益和吳三桂。這兩人雖然都讓當局者頭疼和反感,但實際上是浪漫主義文人和現實主義軍閥的兩個截然不同的代表。錢謙益的內心充滿了負罪感,而吳三桂則是一個反覆的投機者。錢謙益這樣一個變節分子,反而寫了很多貶低蠻夷的文章,尤其的讓蠻夷皇帝幹隆不能承受。由此而導致了史無前例的文字獄,並重新清算“貳臣”和表彰“忠臣”。具有諷刺意義的顯然是,貳臣才是清政府的實際締造者,忠臣則是想要破壞它的人。
在後人看來,錢吳二人都不怎麽樣。錢謙益作為反麵角色出現在《桃花扇》裏,吳三桂的例子不勝枚舉,比如金庸。很有趣的是,二人都有一個更加“有骨氣”的愛妾,柳如是和陳圓圓兩個女子與她們的夫君的對比,則顯得錢吳兩人更加的不堪,並且為後人增添了更多的談資。
順治十五年,是清與明的正式割斷。貳臣式微,新臣上台。
順治十五年(1658)初,清廷乘孫可望、李定國內訌的機會,乘機糾集三路大軍向貴州進發。二月,北路洪承疇部被李定國阻擋在沅州(今湖南芷江),不得前進,洪以優厚待遇招撫安坤。
安坤應允,並派人引導清軍由小路進軍,迅速攻占貴陽。五月,西路吳三桂至遵義,安坤正式遣使繳印投誠,並引導吳三桂進取開州(今開陽)、修文、廣順等地。十一月吳三桂向雲南進兵時,在七星關遇到了李定國部將白文選的截擊,安坤派人為響導,由小道迂迥前進,出現在白文選的背後,切斷了他的後路,迫使其軍逃遁。
吳三桂就這樣兵不血刃地順利進入了雲南。由於安坤為清軍進入雲貴立有功績,順治十六年十月,清廷命他正式承襲水西宣慰使,並中都督僉事銜,頒發印信,賜給袍帽、靴帶、彩幣等。(安坤,貴州水西(今貴州大方一帶)人。彝族土司。清順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清軍30萬人分兵攻雲南,吳三桂率清軍通過水西至雲南,迫安坤降清,次年,清廷封安坤為貴州宣慰使。他因受明以來大西軍抗清力量的影響,又受南明抗清力量的影響,又受南明抗清將領皮熊、常金印的鼓動,於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二月起兵扶明抗清。清廷聞變,同年3月即命吳三桂領雲南、貴州各鎮守軍討伐,清軍被水西軍圍困在果勇底達二月之久,使之糧盡援絕,清永順總兵劉安邦戰死。後來,由於水西土目司車噶喇叛變,在內外夾擊下,水西兵大敗,被迫轉入深山大箐中。直到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水西軍徹底失敗,安坤被吳三桂俘獲礫死。自此,將水西分設四府流官治理。)
孫可望可恥地叛明投清了順治十五年(1658)初,孫可望降清。因為李定國屢敗清軍,隊伍日漸壯大,孫可望怕其聲望高於己上,於是與部下輕騎進襲寶慶,企圖建立奇功以示誇耀,不料由於清軍早有準備而打了敗仗,相比下之更覺懊惱,也更加忌妒轉為仇恨。
順治十四年七月初,孫可望悍然發動了對李定國的戰爭。但是,同室*戈,不得人心。兩軍剛一對壘,孫軍前鋒倒戈,全軍瓦解。孫可望見大勢已去,急攜妻子、財寶北逃,在走投無路之下,眾叛親離的孫可望於十一月十五日在寶慶向清軍投降。
(1658)二十八日赴長沙,抵湘鄉,並呈上雲南地圖,表示願引導清軍進攻雲南。十二月初六日,順治帝敕諭,特封孫可望為義王,但不久又將其送至北京,後在一次射獵時以錯射為名,將他射死。孫可望的降清,加劇了大西農民軍的分裂,使其人心渙散,“皆搖搖無固誌”
二冬嚴重懷疑孫可望和吳三桂有染,他的手下大多投降吳三桂,並且成為其心腹力量。如果是普通的招降,不會如此忠誠有默契。
聯想到之前李定國曾受矇騙,相信吳三桂和洪承疇反正之事,雙方應該早就有所接觸。很可能暗中達成了協議,互不侵犯伺機而動。
吳三桂洪承疇都是反覆小人,很可能採取騎牆策略,迎風倒兩邊不得罪,在四川和湖南表麵息兵,彼此保持製衡相持狀態。清廷對洪承疇、吳三桂的懷疑並非空穴來風後來可望投降才把這一平衡打破,洪承疇吳三桂開始鐵心地剿殺南明。
這時的滿清也加強了特務機構對官吏的監視和整頓,內外官員結交通賄內監吳良輔案發:順治十五年(1658)二月二十六日,順治帝經過密行採訪,發現朝廷內外一些官員結交通賄內監吳良輔,命內大臣嚴訊此事。
不久,事實真象大明:內翰林弘文院大學士陳之遴及官員陳維新、吳惟華、王之綱、王秉幹等一般官員從寬免究,警告他們如再仍蹈前轍,必從重治罪。但將內監吳良輔處斬;陳之遴革職,並父母兄弟妻子流徙盛京;陳維新同父母兄弟妻子流徙盛京,家產籍沒;吳惟華等免死各責四十板,同父母兄弟妻子流徙寧古塔,家產籍沒。
二冬決定這次行動目標是江南,幫助一些教門到江南發展
屢敗屢戰 八十四山東大盜
無論走到哪裏,二冬都是山東大漢的形象,太招搖了,魁梧的身體,激凸的肌肉,行走在江南小鎮上,就像是鶴立雞群一樣顯眼。
所以聯絡的事,二冬都找別人去做,而他就當一個掩護者,當眾人目光都吸引到他身上的時候,貌不驚人的同伴就和當地聯絡人接頭完畢了。二冬則是負責保護他們接頭不被注意,掩護他們安全離開。
在後人看來,錢吳二人都不怎麽樣。錢謙益作為反麵角色出現在《桃花扇》裏,吳三桂的例子不勝枚舉,比如金庸。很有趣的是,二人都有一個更加“有骨氣”的愛妾,柳如是和陳圓圓兩個女子與她們的夫君的對比,則顯得錢吳兩人更加的不堪,並且為後人增添了更多的談資。
順治十五年,是清與明的正式割斷。貳臣式微,新臣上台。
順治十五年(1658)初,清廷乘孫可望、李定國內訌的機會,乘機糾集三路大軍向貴州進發。二月,北路洪承疇部被李定國阻擋在沅州(今湖南芷江),不得前進,洪以優厚待遇招撫安坤。
安坤應允,並派人引導清軍由小路進軍,迅速攻占貴陽。五月,西路吳三桂至遵義,安坤正式遣使繳印投誠,並引導吳三桂進取開州(今開陽)、修文、廣順等地。十一月吳三桂向雲南進兵時,在七星關遇到了李定國部將白文選的截擊,安坤派人為響導,由小道迂迥前進,出現在白文選的背後,切斷了他的後路,迫使其軍逃遁。
吳三桂就這樣兵不血刃地順利進入了雲南。由於安坤為清軍進入雲貴立有功績,順治十六年十月,清廷命他正式承襲水西宣慰使,並中都督僉事銜,頒發印信,賜給袍帽、靴帶、彩幣等。(安坤,貴州水西(今貴州大方一帶)人。彝族土司。清順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清軍30萬人分兵攻雲南,吳三桂率清軍通過水西至雲南,迫安坤降清,次年,清廷封安坤為貴州宣慰使。他因受明以來大西軍抗清力量的影響,又受南明抗清力量的影響,又受南明抗清將領皮熊、常金印的鼓動,於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二月起兵扶明抗清。清廷聞變,同年3月即命吳三桂領雲南、貴州各鎮守軍討伐,清軍被水西軍圍困在果勇底達二月之久,使之糧盡援絕,清永順總兵劉安邦戰死。後來,由於水西土目司車噶喇叛變,在內外夾擊下,水西兵大敗,被迫轉入深山大箐中。直到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水西軍徹底失敗,安坤被吳三桂俘獲礫死。自此,將水西分設四府流官治理。)
孫可望可恥地叛明投清了順治十五年(1658)初,孫可望降清。因為李定國屢敗清軍,隊伍日漸壯大,孫可望怕其聲望高於己上,於是與部下輕騎進襲寶慶,企圖建立奇功以示誇耀,不料由於清軍早有準備而打了敗仗,相比下之更覺懊惱,也更加忌妒轉為仇恨。
順治十四年七月初,孫可望悍然發動了對李定國的戰爭。但是,同室*戈,不得人心。兩軍剛一對壘,孫軍前鋒倒戈,全軍瓦解。孫可望見大勢已去,急攜妻子、財寶北逃,在走投無路之下,眾叛親離的孫可望於十一月十五日在寶慶向清軍投降。
(1658)二十八日赴長沙,抵湘鄉,並呈上雲南地圖,表示願引導清軍進攻雲南。十二月初六日,順治帝敕諭,特封孫可望為義王,但不久又將其送至北京,後在一次射獵時以錯射為名,將他射死。孫可望的降清,加劇了大西農民軍的分裂,使其人心渙散,“皆搖搖無固誌”
二冬嚴重懷疑孫可望和吳三桂有染,他的手下大多投降吳三桂,並且成為其心腹力量。如果是普通的招降,不會如此忠誠有默契。
聯想到之前李定國曾受矇騙,相信吳三桂和洪承疇反正之事,雙方應該早就有所接觸。很可能暗中達成了協議,互不侵犯伺機而動。
吳三桂洪承疇都是反覆小人,很可能採取騎牆策略,迎風倒兩邊不得罪,在四川和湖南表麵息兵,彼此保持製衡相持狀態。清廷對洪承疇、吳三桂的懷疑並非空穴來風後來可望投降才把這一平衡打破,洪承疇吳三桂開始鐵心地剿殺南明。
這時的滿清也加強了特務機構對官吏的監視和整頓,內外官員結交通賄內監吳良輔案發:順治十五年(1658)二月二十六日,順治帝經過密行採訪,發現朝廷內外一些官員結交通賄內監吳良輔,命內大臣嚴訊此事。
不久,事實真象大明:內翰林弘文院大學士陳之遴及官員陳維新、吳惟華、王之綱、王秉幹等一般官員從寬免究,警告他們如再仍蹈前轍,必從重治罪。但將內監吳良輔處斬;陳之遴革職,並父母兄弟妻子流徙盛京;陳維新同父母兄弟妻子流徙盛京,家產籍沒;吳惟華等免死各責四十板,同父母兄弟妻子流徙寧古塔,家產籍沒。
二冬決定這次行動目標是江南,幫助一些教門到江南發展
屢敗屢戰 八十四山東大盜
無論走到哪裏,二冬都是山東大漢的形象,太招搖了,魁梧的身體,激凸的肌肉,行走在江南小鎮上,就像是鶴立雞群一樣顯眼。
所以聯絡的事,二冬都找別人去做,而他就當一個掩護者,當眾人目光都吸引到他身上的時候,貌不驚人的同伴就和當地聯絡人接頭完畢了。二冬則是負責保護他們接頭不被注意,掩護他們安全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