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賦從今須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願得、河清人壽。
歸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傳身後。言不盡,觀頓首。"不知讀者諸君讀了這兩首詞作何感想,反正納蘭容若當時剛一讀完就聲淚俱下,對顧貞觀說:"給我十年時間吧,我當作自己的事來辦,今後你完全不用再叮囑我了。"顧貞觀一聽急了:"十年?他還有幾年好活?五年為期,好嗎?"納蘭容若擦著眼淚點了點頭。
經過很多人的努力,吳兆騫終於被贖了回來。
流人文化——流人的文化貢獻離開熟悉的江南,來到冰冷的北國,流人的生活是艱難的。為了生命的延續,抱著僅存的希望,他們尋找自己的生活。他們在黑土地貧瘠的文化土壤裏找到了自己生命的空間。流人們比較常見的是選擇教書。例如洪皓曾在曬幹的樺樹皮上默寫出《四書》,教村人子弟,張邵甚至在流放地開講《大易》,"聽者畢集",函可作為一位佛學家當然就利用一切機會傳播佛法;其次是教耕作和商賈,例如楊越就曾花不少力氣在流放地傳播南方的農耕技術,教當地人用"破木為屋"來代替原來的"掘地為屋",又讓流人隨身帶的物品與當地土著交換漁牧產品,培養了初步的市場意識,同時又進行文化教育,幾乎是全方位地推動這塊土地走向了文明。流民的湧入改變了當地以漁獵為生的原始生活方式,教他們種植稷、麥、粟、菸葉,採集人參和蜂蜜,使農業耕作得到發展。正是為了自己的生存,不知不覺中傳播了中原文化,使南北方人民的文化交流得以溝通。
文化素養更高一點的流人則把黑龍江這一在以往史冊文典中很少涉及的角落作為自己進行文化考察的對象,並把考察結果以多種方式留諸文字,至今仍為一切進行地域文化研究的專家們所寶愛。例如方拱幹所著《寧古塔誌》、吳振臣所著《寧古塔紀略》、張縉彥所著《寧古塔山水記》、楊賓所著《柳邊紀略》、英和所著《龍沙物產詠》、《龍江紀事》等等便是最好的例子,這些著作(有的是詩集)具有極高的歷史學、地理學、風俗學、物產學等多方麵的學術價值,是足可永垂史冊的。
有幾個代代流放的南方家族給東北所起的文化作用特別大,例如清代浙江的呂留良家庭、安徽的方拱幹、方孝標家族以及浙江的楊越、楊賓父子等。近代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在民國初年曾說到因遭文字獄而世代流放東北的呂留良(即呂用晦)家族的貢獻:呂氏"後裔多以塾師、醫藥、商販為業。土人稱之曰老呂家,雖為台隸,求師者必於呂氏,諸犯官遣戍者,必履其庭,故土人不敢輕,其後裔亦未嚐自屈也。""齊齊哈爾人知書,由呂用晦後裔謫戍者開之,至於今用夏變夷之功亦著矣。"說到方家,章太炎說:"初,開原、鐵嶺以外皆胡地也,無讀書識字者。寧古塔人知書,由方孝標後裔謫戍者開之。""寧古塔"三個字,承載了三百多年的歷史,而流人途徑的"大石橋"目睹了世事滄桑。她聽到過流人的淺酌低唱和痛苦呻吟,也看到過長空飛雁和肥魚碩米。她是流人斷魂的墓誌,也是流人思歸的夢鄉。
"人自東流,水自西流。古人誰似我淹留?"這是流人才女徐燦內心的呼喊!如果,時空可以穿越,她會知道,她們的"留",形成了今天的"流人文化"我們承認歷史,承認流人的苦難,但,苦難的結果未必永遠是苦難,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流人也創造了文明,在一個原本荒涼的土地上創造了一個迅速開化的狀態。流放的苦難中顯現人性、創建文明,本源於他們內心的高貴。憑著這種高貴,他們可以在生死存亡線的邊緣上吟詩作賦,可以用自己的一點溫暖去化開別人心頭的冰雪,繼而,可以用屈辱之身去點燃文明的火種。他們為了文化和文明,可以不顧物慾利益,不顧功利得失,義無反顧。一個家族世世代代流放下去,對這個家族來說是莫大的悲哀,但他們對黑龍江的開發事業卻進行了一代接一代的連續性攻堅。
屢敗屢戰 八十章祖宗基業
“祖宗基業,誓死必保”這句風行中華大地的話是誰最先說的?
這是個可能很多人都接受不了的事實,這是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說的。
清朝末年,強鄰環伺,腐敗無能的滿清政府的祖宗基業東北岌岌可危:請看滿清賣國的歷史記錄:被俄國掠奪的我國領土:五百八十八萬平方公裏1.一六八九年九月七日(康熙二十七年),興安嶺及額爾古那河以西約二十五萬平方公裏國土,於尼布楚條約簽訂後喪失。
2.一七二七年十月二十一日(雍正五年),貝加爾湖之南及西南約十萬平方公裏國土,被迫簽訂恰克圖條約而喪失。
3.一七九零年(幹隆五十五年),約十萬平方公裏之庫葉島,被俄帝暗中吞併。
4.一八四零年(道光二十年),原為我屬邦哈薩克,被俄帝侵併,該邦麵積約百萬平方公裏。
5.一八四零年(道光二十年),原為屬邦布魯特,約十萬平方公裏麵積土地,被俄帝併吞。
6.一八五八年五月二十八日(鹹豐八年),混同江以西,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廣大地區,麵積約四十六萬平方公裏土地為俄帝侵占,並*清廷簽訂璦琿條約加以承認。
歸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傳身後。言不盡,觀頓首。"不知讀者諸君讀了這兩首詞作何感想,反正納蘭容若當時剛一讀完就聲淚俱下,對顧貞觀說:"給我十年時間吧,我當作自己的事來辦,今後你完全不用再叮囑我了。"顧貞觀一聽急了:"十年?他還有幾年好活?五年為期,好嗎?"納蘭容若擦著眼淚點了點頭。
經過很多人的努力,吳兆騫終於被贖了回來。
流人文化——流人的文化貢獻離開熟悉的江南,來到冰冷的北國,流人的生活是艱難的。為了生命的延續,抱著僅存的希望,他們尋找自己的生活。他們在黑土地貧瘠的文化土壤裏找到了自己生命的空間。流人們比較常見的是選擇教書。例如洪皓曾在曬幹的樺樹皮上默寫出《四書》,教村人子弟,張邵甚至在流放地開講《大易》,"聽者畢集",函可作為一位佛學家當然就利用一切機會傳播佛法;其次是教耕作和商賈,例如楊越就曾花不少力氣在流放地傳播南方的農耕技術,教當地人用"破木為屋"來代替原來的"掘地為屋",又讓流人隨身帶的物品與當地土著交換漁牧產品,培養了初步的市場意識,同時又進行文化教育,幾乎是全方位地推動這塊土地走向了文明。流民的湧入改變了當地以漁獵為生的原始生活方式,教他們種植稷、麥、粟、菸葉,採集人參和蜂蜜,使農業耕作得到發展。正是為了自己的生存,不知不覺中傳播了中原文化,使南北方人民的文化交流得以溝通。
文化素養更高一點的流人則把黑龍江這一在以往史冊文典中很少涉及的角落作為自己進行文化考察的對象,並把考察結果以多種方式留諸文字,至今仍為一切進行地域文化研究的專家們所寶愛。例如方拱幹所著《寧古塔誌》、吳振臣所著《寧古塔紀略》、張縉彥所著《寧古塔山水記》、楊賓所著《柳邊紀略》、英和所著《龍沙物產詠》、《龍江紀事》等等便是最好的例子,這些著作(有的是詩集)具有極高的歷史學、地理學、風俗學、物產學等多方麵的學術價值,是足可永垂史冊的。
有幾個代代流放的南方家族給東北所起的文化作用特別大,例如清代浙江的呂留良家庭、安徽的方拱幹、方孝標家族以及浙江的楊越、楊賓父子等。近代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在民國初年曾說到因遭文字獄而世代流放東北的呂留良(即呂用晦)家族的貢獻:呂氏"後裔多以塾師、醫藥、商販為業。土人稱之曰老呂家,雖為台隸,求師者必於呂氏,諸犯官遣戍者,必履其庭,故土人不敢輕,其後裔亦未嚐自屈也。""齊齊哈爾人知書,由呂用晦後裔謫戍者開之,至於今用夏變夷之功亦著矣。"說到方家,章太炎說:"初,開原、鐵嶺以外皆胡地也,無讀書識字者。寧古塔人知書,由方孝標後裔謫戍者開之。""寧古塔"三個字,承載了三百多年的歷史,而流人途徑的"大石橋"目睹了世事滄桑。她聽到過流人的淺酌低唱和痛苦呻吟,也看到過長空飛雁和肥魚碩米。她是流人斷魂的墓誌,也是流人思歸的夢鄉。
"人自東流,水自西流。古人誰似我淹留?"這是流人才女徐燦內心的呼喊!如果,時空可以穿越,她會知道,她們的"留",形成了今天的"流人文化"我們承認歷史,承認流人的苦難,但,苦難的結果未必永遠是苦難,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流人也創造了文明,在一個原本荒涼的土地上創造了一個迅速開化的狀態。流放的苦難中顯現人性、創建文明,本源於他們內心的高貴。憑著這種高貴,他們可以在生死存亡線的邊緣上吟詩作賦,可以用自己的一點溫暖去化開別人心頭的冰雪,繼而,可以用屈辱之身去點燃文明的火種。他們為了文化和文明,可以不顧物慾利益,不顧功利得失,義無反顧。一個家族世世代代流放下去,對這個家族來說是莫大的悲哀,但他們對黑龍江的開發事業卻進行了一代接一代的連續性攻堅。
屢敗屢戰 八十章祖宗基業
“祖宗基業,誓死必保”這句風行中華大地的話是誰最先說的?
這是個可能很多人都接受不了的事實,這是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說的。
清朝末年,強鄰環伺,腐敗無能的滿清政府的祖宗基業東北岌岌可危:請看滿清賣國的歷史記錄:被俄國掠奪的我國領土:五百八十八萬平方公裏1.一六八九年九月七日(康熙二十七年),興安嶺及額爾古那河以西約二十五萬平方公裏國土,於尼布楚條約簽訂後喪失。
2.一七二七年十月二十一日(雍正五年),貝加爾湖之南及西南約十萬平方公裏國土,被迫簽訂恰克圖條約而喪失。
3.一七九零年(幹隆五十五年),約十萬平方公裏之庫葉島,被俄帝暗中吞併。
4.一八四零年(道光二十年),原為我屬邦哈薩克,被俄帝侵併,該邦麵積約百萬平方公裏。
5.一八四零年(道光二十年),原為屬邦布魯特,約十萬平方公裏麵積土地,被俄帝併吞。
6.一八五八年五月二十八日(鹹豐八年),混同江以西,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廣大地區,麵積約四十六萬平方公裏土地為俄帝侵占,並*清廷簽訂璦琿條約加以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