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楊越長子楊賓根據楊越在寧古塔生前遺作,以及自己兩次來寧古塔的所見所聞撰寫了《柳邊紀略》一書。書中較詳細地記載了寧古塔地區的山川、地理、衛所、官製、兵額、城堡、驛站、部落、寺廟、物產、民情、風俗狀況等等,是一部比較完整又具有史料價值的學術名著。
飲水思源。楊越等流人雖經千辛萬苦來到寧古塔,又是獲罪之身,然而他們帶來了中原的文明,傳播著優秀的華夏文化。從文化到生活,從生產到貿易,都為寧古塔這塊蠻荒之地帶來了文明,是進步的燈塔。正是一大批流人的到來才促進了東北地區滿漢之間民族的交流,為開發寧古塔,促進邊疆地區的經貿發展和文化進步做出了貢獻。雖然此事距今已經三百多年了,但寧古塔人仍然沒有忘記一代流人的突出業績。
屢敗屢戰 七十九關東文化
另一個著名流放牛人,叫蔡毓榮,這傢夥當年當過湖廣總督、雲貴總督、綏遠將軍,兵部尚書戰功赫赫,政聲甚好;可犯的錯兒真有點莫名其妙,他藏了一個吳三桂的孫女,還娶她當了小妾,問題是他要是漢人、心裏念念不忘漢族政權也行,可他偏偏又是個滿人,誰也搞不清他哪根筋搭錯了,我的看法是功高震主或者是在野黨對執政黨有意見。
沒說的,流放璦琿。
真不愧當過封疆大吏的,這傢夥到了荒蠻之地,沒事幹,開荒。
這一開就了不得,從齊齊哈爾到璦琿,他用9年的時間建了12個鎮(史書叫“堡”,東北現在還有地名叫“某某堡”,實際上現在就是鄉鎮),外帶19個站(估計比鎮小點兒),所用的東西,都是他一個人捐辦的。
這牛人將流放這一職業發揮到極了。
這種人才,怎麽能一直發配邊疆呢,9年後,他被釋放召回了。可他沒心思做官了,出家當了和尚,三年後去世,活了66歲。
康熙時期的詩人丁介曾寫過這樣兩句詩:南國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遼陽。
寧古塔是清朝最著名的流放地,有那麽多的朝廷在案以它作為句點,因此"寧古塔"三個再平靜不過的字成了全國官員和文士心底最不吉祥的符咒。任何人都有可能一夜之間與這裏產生終身性的聯結,而到了這裏,財產、功名、榮譽、學識,乃至整個身家性命都會墮入漆黑的深淵,幾乎不大可能再泅得出來。當時的寧古塔,幾乎不是人間的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被虎狼惡獸吃掉,甚至被餓昏了的當地人分而食之,恐怖荒涼之至。比起種種酷刑,流放確實成了一種極為仁厚的懲罰,但實際上對承受者來說,殺起來再慢也總不會拖延太久,而流放卻是一種長時間的可怖折磨。而且一人犯罪,往往牽連親友數百人,浩浩蕩蕩押往寧古塔。到了那裏,連孩子都成了奴隸,那種非人的生活實在能把人摧殘成行屍走肉。清朝皇帝還很喜歡搞文字獄,這是握權者最樂於對付知識階層的手段。隻消深文周納、上綱上線,幾乎無需動用國力,就能消除異己文人,使耳根清淨,何樂而不為?於已定罪的文人也不能都殺,否則落得個殘害文化的罵名,於是不知有多少所謂"犯人"的文人的判決書上寫上了"流放寧古塔"。於是又要株連九族,那些遠親,可能根本沒見過當事人,他們的親族關係要通過老一輩曲曲折折的比劃才能勉強理清,現在卻一古腦兒都被趕到了這兒。據李興盛先生統計,單單清代的東北流人(其概念比流放犯略大),總數在150萬以上。
流人文化——流人之情清康熙年間,兵部尚書蔡毓榮獲罪流放黑龍江,他的朋友,上海人何世澄不僅一路護送,而且陪著蔡毓榮在黑龍江住了兩年多才返回江南。專程到東北探望朋友的人也有不少,例如康熙年間的流放者傅作楫的老友吳青霞便是不遠千裏前來探望。
我特別傾心的是康熙年間顧貞觀把自己的老友吳兆騫從東北流放地救出來的那番苦功夫。顧貞觀知道老友在邊荒時間已經很長,吃足了各種苦頭,很想晚年能贖回來讓他過幾天安定日子。他有決心叩拜座座侯門來贖金集資,但這事不能光靠錢,還要讓當朝最有權威的人點頭,向皇帝說項才是啊。他好不容易結識了當朝太傅明珠的兒子納蘭容若。納蘭容若是一個人品和文品都不錯的人,也樂於幫助朋友,但對顧貞觀提出的這個要求卻覺得事關重大,難於點頭。顧貞觀沒有辦法,隻得拿出他為思念吳兆騫而寫的詞作《金縷曲》兩首給納蘭容若看,因為那兩首詞表達了一種人間至情,應該比什麽都能說服納蘭容若。兩首詞的全文是這樣的:"季子平安否?便歸來,平生萬事,那堪回首。
行路悠悠誰慰藉,母老家貧子幼。記不起、從前杯酒。
魑魅搏人應見慣,總輸他、覆雨翻雲手。
冰與雪,周旋久。淚痕莫滴牛衣透,數天涯,依然骨肉,幾家能夠?
比似紅顏多命薄,更不如今還有。隻絕塞、苦寒難受。
廿載包胥承一諾,盼烏頭馬角終相救。置此劄,君懷袖。""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
宿昔齊名非忝竊,試看杜陵消瘦,曾不減、夜郎潺〔亻愁〕。
薄命長辭知己別,問人生、到此淒涼否?千萬恨,為君剖。
兄生辛未吾丁醜,共些時,冰霜摧折,早衰蒲柳。
飲水思源。楊越等流人雖經千辛萬苦來到寧古塔,又是獲罪之身,然而他們帶來了中原的文明,傳播著優秀的華夏文化。從文化到生活,從生產到貿易,都為寧古塔這塊蠻荒之地帶來了文明,是進步的燈塔。正是一大批流人的到來才促進了東北地區滿漢之間民族的交流,為開發寧古塔,促進邊疆地區的經貿發展和文化進步做出了貢獻。雖然此事距今已經三百多年了,但寧古塔人仍然沒有忘記一代流人的突出業績。
屢敗屢戰 七十九關東文化
另一個著名流放牛人,叫蔡毓榮,這傢夥當年當過湖廣總督、雲貴總督、綏遠將軍,兵部尚書戰功赫赫,政聲甚好;可犯的錯兒真有點莫名其妙,他藏了一個吳三桂的孫女,還娶她當了小妾,問題是他要是漢人、心裏念念不忘漢族政權也行,可他偏偏又是個滿人,誰也搞不清他哪根筋搭錯了,我的看法是功高震主或者是在野黨對執政黨有意見。
沒說的,流放璦琿。
真不愧當過封疆大吏的,這傢夥到了荒蠻之地,沒事幹,開荒。
這一開就了不得,從齊齊哈爾到璦琿,他用9年的時間建了12個鎮(史書叫“堡”,東北現在還有地名叫“某某堡”,實際上現在就是鄉鎮),外帶19個站(估計比鎮小點兒),所用的東西,都是他一個人捐辦的。
這牛人將流放這一職業發揮到極了。
這種人才,怎麽能一直發配邊疆呢,9年後,他被釋放召回了。可他沒心思做官了,出家當了和尚,三年後去世,活了66歲。
康熙時期的詩人丁介曾寫過這樣兩句詩:南國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遼陽。
寧古塔是清朝最著名的流放地,有那麽多的朝廷在案以它作為句點,因此"寧古塔"三個再平靜不過的字成了全國官員和文士心底最不吉祥的符咒。任何人都有可能一夜之間與這裏產生終身性的聯結,而到了這裏,財產、功名、榮譽、學識,乃至整個身家性命都會墮入漆黑的深淵,幾乎不大可能再泅得出來。當時的寧古塔,幾乎不是人間的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被虎狼惡獸吃掉,甚至被餓昏了的當地人分而食之,恐怖荒涼之至。比起種種酷刑,流放確實成了一種極為仁厚的懲罰,但實際上對承受者來說,殺起來再慢也總不會拖延太久,而流放卻是一種長時間的可怖折磨。而且一人犯罪,往往牽連親友數百人,浩浩蕩蕩押往寧古塔。到了那裏,連孩子都成了奴隸,那種非人的生活實在能把人摧殘成行屍走肉。清朝皇帝還很喜歡搞文字獄,這是握權者最樂於對付知識階層的手段。隻消深文周納、上綱上線,幾乎無需動用國力,就能消除異己文人,使耳根清淨,何樂而不為?於已定罪的文人也不能都殺,否則落得個殘害文化的罵名,於是不知有多少所謂"犯人"的文人的判決書上寫上了"流放寧古塔"。於是又要株連九族,那些遠親,可能根本沒見過當事人,他們的親族關係要通過老一輩曲曲折折的比劃才能勉強理清,現在卻一古腦兒都被趕到了這兒。據李興盛先生統計,單單清代的東北流人(其概念比流放犯略大),總數在150萬以上。
流人文化——流人之情清康熙年間,兵部尚書蔡毓榮獲罪流放黑龍江,他的朋友,上海人何世澄不僅一路護送,而且陪著蔡毓榮在黑龍江住了兩年多才返回江南。專程到東北探望朋友的人也有不少,例如康熙年間的流放者傅作楫的老友吳青霞便是不遠千裏前來探望。
我特別傾心的是康熙年間顧貞觀把自己的老友吳兆騫從東北流放地救出來的那番苦功夫。顧貞觀知道老友在邊荒時間已經很長,吃足了各種苦頭,很想晚年能贖回來讓他過幾天安定日子。他有決心叩拜座座侯門來贖金集資,但這事不能光靠錢,還要讓當朝最有權威的人點頭,向皇帝說項才是啊。他好不容易結識了當朝太傅明珠的兒子納蘭容若。納蘭容若是一個人品和文品都不錯的人,也樂於幫助朋友,但對顧貞觀提出的這個要求卻覺得事關重大,難於點頭。顧貞觀沒有辦法,隻得拿出他為思念吳兆騫而寫的詞作《金縷曲》兩首給納蘭容若看,因為那兩首詞表達了一種人間至情,應該比什麽都能說服納蘭容若。兩首詞的全文是這樣的:"季子平安否?便歸來,平生萬事,那堪回首。
行路悠悠誰慰藉,母老家貧子幼。記不起、從前杯酒。
魑魅搏人應見慣,總輸他、覆雨翻雲手。
冰與雪,周旋久。淚痕莫滴牛衣透,數天涯,依然骨肉,幾家能夠?
比似紅顏多命薄,更不如今還有。隻絕塞、苦寒難受。
廿載包胥承一諾,盼烏頭馬角終相救。置此劄,君懷袖。""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
宿昔齊名非忝竊,試看杜陵消瘦,曾不減、夜郎潺〔亻愁〕。
薄命長辭知己別,問人生、到此淒涼否?千萬恨,為君剖。
兄生辛未吾丁醜,共些時,冰霜摧折,早衰蒲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