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孽子 四十六章獻陵書院1
朱慈悲沒見到楊起鳳,起身繼續北行,來到獻陵書院,師傅王餘佑曾屢次到這裏遊學,所以朱慈悲很重視這裏,師傅講天下文武之道,書院很重要,這次去過河南輝縣的夏峰書院之後,發現這裏和夏峰書院有很多相似之處。
夏峰書院後麵是蘇門山,前麵是百泉,獻陵書院後麵是高大的獻陵,前麵是奔流的黑龍港河,夏峰書院蘇門山山頂有嘯台,是魏晉時孫登的長嘯之處,獻陵書院後的獻王陵上獻王祠是獻王劉德祭祀之所:附錄:夏峰書院百泉湖畔,邵夫子祠堂的石柱上,刻有這樣一副對聯:精義入神,著皇極經世六十卷;同聲相應,有夏峰繼軌五百年。這副對聯的意思是說,邵雍研究的精密理論,已經達到了隨心所欲的神妙境界,因而能寫出60卷《皇極經世》這樣的傳世巨著;天地萬事萬物是相互感應的,相同的聲調產生應和,相同的氣息產生吸引,因此,和邵雍相隔500年之久的夏峰先生,宗邵雍之衣缽,繼邵雍的軌道,和邵雍同聲相應,相繼成為一代大學者。
邵雍之後500年,大學者孫奇逢慕名來到蘇門山,再次給百泉文化添上了濃濃的一筆。孫奇逢與黃宗羲、李二曲一起被稱為中國明末清初的三大儒,因晚年在蘇門山下的夏峰村講學,世人稱其夏峰先生。在中國儒學史上,孫奇逢的地位顯赫,《清史稿?儒林傳》中,他被列在第一位。
百泉湖西岸,邵夫子祠堂的南麵,就是當年夏峰先生講學的地方,後人為紀念這位了不起的大學者,在這裏建起了“夏峰祠堂”。如今,這裏已成了輝縣市委黨校的所在地。“夏峰祠堂”又稱為“孫征君祠堂”,據史書記載,明清兩代統治者,以及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曾先後11次徵召夏峰出仕做官,都遭到拒絕,後人美譽其為“征君”。
孫奇逢幼年時,就表現出與眾不同的氣質。一次,老師問他,假如在圍城中,內無糧草,外無援兵,你當如何辦?7歲的孫奇逢不假思索,應聲而答:“效死勿去!”成人後的孫奇逢還是這種性格,在明末清初的混亂年代,他為了營救恩師左光鬥,不惜冒著殺頭抄家的危險想方設法。他的這種義舉深為時人推崇。從此以後,四方有誌之士,慕名從學之人,紛至遝來,絡繹不絕。
孫奇逢屢次拒絕徵召,除了淡泊名利之外,還有難言的苦衷,他已經清楚地看到明王朝行將傾覆,大局已定,而且對李自成的起義也有看法,認為李自成不過是“為他人辦薪水耳”。清朝建立以後,新的統治者幾次三番請他出山,孫奇逢均託病不出。
公元1645年,清朝廷實行一係列的民族壓迫政策,其中一項就是“圈田”:即把北京周邊500裏內的漢人土地圈給八旗將士,孫奇逢老家的田地也被圈占,他隻得帶著全家南遷。當時輝縣的百泉和蘇門山早已名聲在外,尤其是自北宋邵雍起,到元代姚樞、許衡等大批學者在蘇門山講學,百泉湖畔已成為中原理學研究的中心,孫奇逢決定投奔蘇門山。
一代學人孫奇逢初到輝縣時,生活極其貧窮,全家寄居於旅舍,甚至他的妻子病死後竟無處下葬。當時朝廷的水部副使馬光裕敬佩孫奇逢的為人和學問,就將其在蘇門山腳夏峰村的土地和房屋慷慨地贈送給他。從此,孫奇逢在百泉湖邊安身立命著書立說,講學論道。
輝縣市文物局的張有新局長說到孫奇逢在百泉講學的盛況時激動不已,自豪之情溢於言表。孫奇逢在百泉湖邊住了25年,這25年中,他所做的事情概括起來隻有8個字:“講學授徒、著書立說”。
孫奇逢的門人很多,僅從《夏峰年譜》統計,就有200多人,其中不乏著名學者,如薛文柞、賈三槐、賈爾霖等等。就是在他南遷蘇門的途中,不但有士子跟隨求學,而且隨時都有人帶著禮物前來拜師。孫奇逢移居夏峰村後,跟隨他學習的人絡繹不絕,且逐年增多。有退休的大官回家後拜在他門下的,有千裏迢迢送兒子到百泉跟他學習的。凡是朝中的公卿大夫出差路過這裏時,都是讓騎馬駕車的隨從退避,自己隻身一人來見夏峰先生。四方的學者,背著書箱,提著衣服的前襟,彎著腰,見了夏峰先生恭恭敬敬地拜倒在地。朝中的高官,州郡的長官,來到夏峰先生的書院,掃地抹桌,希望先生能多給一些教誨。除了講學授徒,夏峰先生還著書立說,他寫有《理學宗傳》、《日譜》、《讀易大旨》、《四書近指》等傳世的哲學專著。
書院鼎立盛世流芳
說到百泉的厚重文化,歷代延續的百泉書院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據歷史記載,早在五代末年,百泉就建立了第一所私立書院,拿現今的話說屬於社會力量辦學的性質,名字叫“太極書院”。主講人是誰現在已無從考證,隻知書院的辦學宗旨和教學內容是以易學為主。北宋初年,中國漸漸顯露出太平氣象,許多文人士子的思想發生了變化,希望“顯身揚名,居官從政”,紛紛要求就學讀書,“太極書院”由於基礎較好,這時開始“大顯身手”。到了北宋中葉,“太極書院”已經成為全國有名的書院,根本原因是一代著名理學家、名師巨儒邵雍常年在此講學。因為邵雍的緣故,周敦頤、程顥、程頤等著名理學家相繼來到百泉,一邊和邵雍切磋學問,一邊講學授徒。一時間,“太極書院”高朋滿座,從師者絡繹不絕,名聲大振。
朱慈悲沒見到楊起鳳,起身繼續北行,來到獻陵書院,師傅王餘佑曾屢次到這裏遊學,所以朱慈悲很重視這裏,師傅講天下文武之道,書院很重要,這次去過河南輝縣的夏峰書院之後,發現這裏和夏峰書院有很多相似之處。
夏峰書院後麵是蘇門山,前麵是百泉,獻陵書院後麵是高大的獻陵,前麵是奔流的黑龍港河,夏峰書院蘇門山山頂有嘯台,是魏晉時孫登的長嘯之處,獻陵書院後的獻王陵上獻王祠是獻王劉德祭祀之所:附錄:夏峰書院百泉湖畔,邵夫子祠堂的石柱上,刻有這樣一副對聯:精義入神,著皇極經世六十卷;同聲相應,有夏峰繼軌五百年。這副對聯的意思是說,邵雍研究的精密理論,已經達到了隨心所欲的神妙境界,因而能寫出60卷《皇極經世》這樣的傳世巨著;天地萬事萬物是相互感應的,相同的聲調產生應和,相同的氣息產生吸引,因此,和邵雍相隔500年之久的夏峰先生,宗邵雍之衣缽,繼邵雍的軌道,和邵雍同聲相應,相繼成為一代大學者。
邵雍之後500年,大學者孫奇逢慕名來到蘇門山,再次給百泉文化添上了濃濃的一筆。孫奇逢與黃宗羲、李二曲一起被稱為中國明末清初的三大儒,因晚年在蘇門山下的夏峰村講學,世人稱其夏峰先生。在中國儒學史上,孫奇逢的地位顯赫,《清史稿?儒林傳》中,他被列在第一位。
百泉湖西岸,邵夫子祠堂的南麵,就是當年夏峰先生講學的地方,後人為紀念這位了不起的大學者,在這裏建起了“夏峰祠堂”。如今,這裏已成了輝縣市委黨校的所在地。“夏峰祠堂”又稱為“孫征君祠堂”,據史書記載,明清兩代統治者,以及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曾先後11次徵召夏峰出仕做官,都遭到拒絕,後人美譽其為“征君”。
孫奇逢幼年時,就表現出與眾不同的氣質。一次,老師問他,假如在圍城中,內無糧草,外無援兵,你當如何辦?7歲的孫奇逢不假思索,應聲而答:“效死勿去!”成人後的孫奇逢還是這種性格,在明末清初的混亂年代,他為了營救恩師左光鬥,不惜冒著殺頭抄家的危險想方設法。他的這種義舉深為時人推崇。從此以後,四方有誌之士,慕名從學之人,紛至遝來,絡繹不絕。
孫奇逢屢次拒絕徵召,除了淡泊名利之外,還有難言的苦衷,他已經清楚地看到明王朝行將傾覆,大局已定,而且對李自成的起義也有看法,認為李自成不過是“為他人辦薪水耳”。清朝建立以後,新的統治者幾次三番請他出山,孫奇逢均託病不出。
公元1645年,清朝廷實行一係列的民族壓迫政策,其中一項就是“圈田”:即把北京周邊500裏內的漢人土地圈給八旗將士,孫奇逢老家的田地也被圈占,他隻得帶著全家南遷。當時輝縣的百泉和蘇門山早已名聲在外,尤其是自北宋邵雍起,到元代姚樞、許衡等大批學者在蘇門山講學,百泉湖畔已成為中原理學研究的中心,孫奇逢決定投奔蘇門山。
一代學人孫奇逢初到輝縣時,生活極其貧窮,全家寄居於旅舍,甚至他的妻子病死後竟無處下葬。當時朝廷的水部副使馬光裕敬佩孫奇逢的為人和學問,就將其在蘇門山腳夏峰村的土地和房屋慷慨地贈送給他。從此,孫奇逢在百泉湖邊安身立命著書立說,講學論道。
輝縣市文物局的張有新局長說到孫奇逢在百泉講學的盛況時激動不已,自豪之情溢於言表。孫奇逢在百泉湖邊住了25年,這25年中,他所做的事情概括起來隻有8個字:“講學授徒、著書立說”。
孫奇逢的門人很多,僅從《夏峰年譜》統計,就有200多人,其中不乏著名學者,如薛文柞、賈三槐、賈爾霖等等。就是在他南遷蘇門的途中,不但有士子跟隨求學,而且隨時都有人帶著禮物前來拜師。孫奇逢移居夏峰村後,跟隨他學習的人絡繹不絕,且逐年增多。有退休的大官回家後拜在他門下的,有千裏迢迢送兒子到百泉跟他學習的。凡是朝中的公卿大夫出差路過這裏時,都是讓騎馬駕車的隨從退避,自己隻身一人來見夏峰先生。四方的學者,背著書箱,提著衣服的前襟,彎著腰,見了夏峰先生恭恭敬敬地拜倒在地。朝中的高官,州郡的長官,來到夏峰先生的書院,掃地抹桌,希望先生能多給一些教誨。除了講學授徒,夏峰先生還著書立說,他寫有《理學宗傳》、《日譜》、《讀易大旨》、《四書近指》等傳世的哲學專著。
書院鼎立盛世流芳
說到百泉的厚重文化,歷代延續的百泉書院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據歷史記載,早在五代末年,百泉就建立了第一所私立書院,拿現今的話說屬於社會力量辦學的性質,名字叫“太極書院”。主講人是誰現在已無從考證,隻知書院的辦學宗旨和教學內容是以易學為主。北宋初年,中國漸漸顯露出太平氣象,許多文人士子的思想發生了變化,希望“顯身揚名,居官從政”,紛紛要求就學讀書,“太極書院”由於基礎較好,這時開始“大顯身手”。到了北宋中葉,“太極書院”已經成為全國有名的書院,根本原因是一代著名理學家、名師巨儒邵雍常年在此講學。因為邵雍的緣故,周敦頤、程顥、程頤等著名理學家相繼來到百泉,一邊和邵雍切磋學問,一邊講學授徒。一時間,“太極書院”高朋滿座,從師者絡繹不絕,名聲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