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作「漫興」遠逐徐生跡,移舟住別峰。遺書搜孔壁,仙路隔秦封。流水去無盡,故人何日逢?鄉書經歲達,離恨轉重重。「避地日本感賦」其一漢土西看白日昏,傷心胡虜據中原。衣冠雖有先朝製,東海幡然認故國。其二廿年家國今何在?又報東胡設偽官。起看漢家天子氣,橫刀大海夜漫漫。
作品相關介紹 長崎五島資料
平戶市是過去是日本遣唐使前往中國及其他地區的出發據點,也一度成為倭寇的根據地。從16世紀開始,陸續有來自歐洲的商船進行貿易,因此先後設置了荷蘭、英國等歐洲國家的貿易商館,在江戶時代初期,都是日本主要的對外貿易中心。直到日本鎖國,日本將所有貿易限製在長崎港為止。
江戶時代後期,也曾經是日本的捕鯨主要據點。
平戶市是王直後代居住地和鄭成功的誕生地
歷史五島過去曾是日本遣唐使船隻從日本前往中國的過程中,在日本的最後一個停留港口。
1603年起,屬於新設立的福江藩管轄,廢藩置縣後成為福江縣,後又併入長崎縣。
年表1526年:江川城完成。
1540年:中國海盜汪直移居至此。
1603年:福江藩成立。
1614年:江川城因火災而毀壞。
1863年:石田城完成。
1871年:廢藩置縣,改設福江縣,後又被併入長崎縣。
1889年04月01日:實施町村製,現在的轄區在當時分屬:南鬆浦郡福江村、奧浦村、崎山村、本山村、大濱村、樺島村、久賀島村、富江村、玉之浦村、三井樂村、岐宿村、奈留島村。
1919年10月01日:福江村改製為福江町。
1922年09月01日:富江村改製為富江町。
1933年11月03日:玉之浦村改製為玉之浦町。
1940年11月03日:三井樂村改製為三井樂町。
1941年04月03日:岐宿村改製為岐宿町。
1954年04月01日:福江町、奧浦村、崎山村、本山村、大濱村合併為福江市。
1957年03月31日:樺島村被併入福江市。
1957年11月01日:久賀島村被併入福江市。
1957年11月03日:奈留島村改製並改名為奈留町。
1963年:福江機場開始營運。
2004年08月01日:福江市、富江町、玉之浦町、三井樂町、岐宿町、奈留町合併為五島市。
作品相關介紹 長崎寺廟
興福寺日本法相宗大本山。位於奈良市登大路町。天智天皇八年(669),藤原鐮足之嫡室鏡女王繼鐮足遺誌,於山城山階村陶原(今京都市山科區東野之地)建立山階寺,安置丈六釋迦像。此即本寺濫觴。天武天皇元年(672)將此寺移至大和高市郡廄參(今奈良縣高市郡明日香村劍池附近),改稱廄參寺。和銅三年(710),遷都平城京之際,藤原不比等復移寺址至現地,且易名為興福寺。此後,隨著藤原氏之隆盛而興隆,成為南都七大寺之一,並為法相、俱舍教學之中心道場,人才輩出。平安時代,兼管春日社,威勢更盛,擁有龐大之莊園與僧兵。鎌倉、室町時代以後,由於兵亂頻仍,僧眾紛紛自立門戶,莊園又多為募府所收回,故寺勢逐漸衰落。明治維新之際,百餘塔頭盡皆廢絕,乃隸屬於真言宗。明宗十五年(1882)獨立,成為法相宗大本山。自天平寶字元年(757)慈訓擔任別當以來,本寺寺務由別當、權別當管理。中世以降,別當一職由一乘院、大乘院兩門跡輪流擔任。又,本寺多次遭回祿之災,現存建築物有中金堂、東金堂、南圓堂、北圓堂、五重塔、三重塔、大禦堂(菩提院,俗稱十三鍾)等。其中,北圓堂、三重塔為鎌倉中期再建;東金堂、五重塔則為室町初期再建。本寺寺寶豐富,現存國寶、重要文化財級之貴重文物多達百餘件。
日本長崎市內的有三大唐寺——南京寺、漳州寺和福州寺。日本長崎的媽祖堂的最大特點是由商人“商會”先建媽祖堂,然後把它拓建為佛祖和媽祖合祀的寺廟,把媽祖奉祀在寺廟中。而其目的在於祈求生意興隆、海上平安。同時,利用神祈的節日活動加強與日本團結,對日本的民俗起著深遠的影響。後來日本商船上也安放了中國媽祖的神龕,作為海上航行的護船神。
福州崇福寺還是日本長崎崇福寺的祖寺。明崇禎二年(1629年),該寺超然和尚東渡日本長崎聖壽山建“聖壽山崇福寺”,並為該寺第一代住持。以後,該寺與祖寺時有往來,關係密切。寺內有舍利塔兩座,其中一座為古月和尚墓塔;另有碑刻一塊。
黃檗宗為中國明代高僧隱元隆琦禪師於1654年來日本後傳授弘揚的禪宗之一派。盡管繼承了臨濟宗的流派,但直到獲得第四代將軍(德川)家綱的許可在宇治興建了黃檗山萬福寺之後,才使黃檗宗得到正式承認。
萬福寺取中國明朝的建築模式,是其他宗派所不見、可以感受到中國式情調的寺院。
山門屋脊飾有摩伽羅像。所謂摩伽羅即為恆河女神的坐騎,是指棲息在那裏的鱷魚。在亞洲,通常用於被稱作聖域結界的入口的門、屋脊、佛像的裝飾上。
在天王殿的正麵,建有在中國被稱為彌勒菩薩化身的布袋和尚坐在彌勒淨土的兜率天的坐像。因其有以一笑可以消除一切不平煩惱的福德之相,被敬為諸結吉祥良緣之神,並且傳說其袋中盡裝財寶,所以認為布袋和尚所到之處都會有幸福降臨。在其背後供奉著韋馱天塑像。在中國,韋馱天是守衛佛陀的護法善神之一。
作品相關介紹 長崎五島資料
平戶市是過去是日本遣唐使前往中國及其他地區的出發據點,也一度成為倭寇的根據地。從16世紀開始,陸續有來自歐洲的商船進行貿易,因此先後設置了荷蘭、英國等歐洲國家的貿易商館,在江戶時代初期,都是日本主要的對外貿易中心。直到日本鎖國,日本將所有貿易限製在長崎港為止。
江戶時代後期,也曾經是日本的捕鯨主要據點。
平戶市是王直後代居住地和鄭成功的誕生地
歷史五島過去曾是日本遣唐使船隻從日本前往中國的過程中,在日本的最後一個停留港口。
1603年起,屬於新設立的福江藩管轄,廢藩置縣後成為福江縣,後又併入長崎縣。
年表1526年:江川城完成。
1540年:中國海盜汪直移居至此。
1603年:福江藩成立。
1614年:江川城因火災而毀壞。
1863年:石田城完成。
1871年:廢藩置縣,改設福江縣,後又被併入長崎縣。
1889年04月01日:實施町村製,現在的轄區在當時分屬:南鬆浦郡福江村、奧浦村、崎山村、本山村、大濱村、樺島村、久賀島村、富江村、玉之浦村、三井樂村、岐宿村、奈留島村。
1919年10月01日:福江村改製為福江町。
1922年09月01日:富江村改製為富江町。
1933年11月03日:玉之浦村改製為玉之浦町。
1940年11月03日:三井樂村改製為三井樂町。
1941年04月03日:岐宿村改製為岐宿町。
1954年04月01日:福江町、奧浦村、崎山村、本山村、大濱村合併為福江市。
1957年03月31日:樺島村被併入福江市。
1957年11月01日:久賀島村被併入福江市。
1957年11月03日:奈留島村改製並改名為奈留町。
1963年:福江機場開始營運。
2004年08月01日:福江市、富江町、玉之浦町、三井樂町、岐宿町、奈留町合併為五島市。
作品相關介紹 長崎寺廟
興福寺日本法相宗大本山。位於奈良市登大路町。天智天皇八年(669),藤原鐮足之嫡室鏡女王繼鐮足遺誌,於山城山階村陶原(今京都市山科區東野之地)建立山階寺,安置丈六釋迦像。此即本寺濫觴。天武天皇元年(672)將此寺移至大和高市郡廄參(今奈良縣高市郡明日香村劍池附近),改稱廄參寺。和銅三年(710),遷都平城京之際,藤原不比等復移寺址至現地,且易名為興福寺。此後,隨著藤原氏之隆盛而興隆,成為南都七大寺之一,並為法相、俱舍教學之中心道場,人才輩出。平安時代,兼管春日社,威勢更盛,擁有龐大之莊園與僧兵。鎌倉、室町時代以後,由於兵亂頻仍,僧眾紛紛自立門戶,莊園又多為募府所收回,故寺勢逐漸衰落。明治維新之際,百餘塔頭盡皆廢絕,乃隸屬於真言宗。明宗十五年(1882)獨立,成為法相宗大本山。自天平寶字元年(757)慈訓擔任別當以來,本寺寺務由別當、權別當管理。中世以降,別當一職由一乘院、大乘院兩門跡輪流擔任。又,本寺多次遭回祿之災,現存建築物有中金堂、東金堂、南圓堂、北圓堂、五重塔、三重塔、大禦堂(菩提院,俗稱十三鍾)等。其中,北圓堂、三重塔為鎌倉中期再建;東金堂、五重塔則為室町初期再建。本寺寺寶豐富,現存國寶、重要文化財級之貴重文物多達百餘件。
日本長崎市內的有三大唐寺——南京寺、漳州寺和福州寺。日本長崎的媽祖堂的最大特點是由商人“商會”先建媽祖堂,然後把它拓建為佛祖和媽祖合祀的寺廟,把媽祖奉祀在寺廟中。而其目的在於祈求生意興隆、海上平安。同時,利用神祈的節日活動加強與日本團結,對日本的民俗起著深遠的影響。後來日本商船上也安放了中國媽祖的神龕,作為海上航行的護船神。
福州崇福寺還是日本長崎崇福寺的祖寺。明崇禎二年(1629年),該寺超然和尚東渡日本長崎聖壽山建“聖壽山崇福寺”,並為該寺第一代住持。以後,該寺與祖寺時有往來,關係密切。寺內有舍利塔兩座,其中一座為古月和尚墓塔;另有碑刻一塊。
黃檗宗為中國明代高僧隱元隆琦禪師於1654年來日本後傳授弘揚的禪宗之一派。盡管繼承了臨濟宗的流派,但直到獲得第四代將軍(德川)家綱的許可在宇治興建了黃檗山萬福寺之後,才使黃檗宗得到正式承認。
萬福寺取中國明朝的建築模式,是其他宗派所不見、可以感受到中國式情調的寺院。
山門屋脊飾有摩伽羅像。所謂摩伽羅即為恆河女神的坐騎,是指棲息在那裏的鱷魚。在亞洲,通常用於被稱作聖域結界的入口的門、屋脊、佛像的裝飾上。
在天王殿的正麵,建有在中國被稱為彌勒菩薩化身的布袋和尚坐在彌勒淨土的兜率天的坐像。因其有以一笑可以消除一切不平煩惱的福德之相,被敬為諸結吉祥良緣之神,並且傳說其袋中盡裝財寶,所以認為布袋和尚所到之處都會有幸福降臨。在其背後供奉著韋馱天塑像。在中國,韋馱天是守衛佛陀的護法善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