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恰逢黃得功、高傑爭揚州,史可法早早離寧,馬士英、阮大鋮一夥便無所顧忌地將“順案”擴大化。“順案”中一個關鍵性人物是:周鍾,這位復社領袖、1643年殿試狀員在北京陷落時仿佛看到了改朝換代的氣象,向進城的“馬上天子”獻“勸進表”,其中寫道:“獨夫授首,四海歸心,比堯舜而多武功,邁湯武而無慚德。”(《洪業》,第91頁)此種背叛行為對朝中“君子黨”打擊甚重,馬士英、阮大鋮等人抓住不放,將“順案”擴大成對南明朝中東林、復社勢力的清洗,而“君子黨”為求自保,想到尋求軍閥支持,這又成為左良玉移兵東進的一根引線。


    弘光皇帝也惹上了麻煩,他先後陷入“童妃案”和“假太子案”的泥潭。“童妃案”中,弘光對一個自稱是他失散的愛妃避而不見,而且在朝中很多人相信這個女人的說法時慌忙將她處死,這使人有些懷疑弘光皇帝是否真是那個叫朱由崧的福王。而南京城破前3個月忽然又冒出個“明太子”,引得滿城人心動盪,文武官員也不知如何是好,雖然“太子”被押了起來,可誰也不敢如收拾童妃似的幹掉這“太子”。


    這些事鬧得沸沸揚揚時,揚州陷落了,史可法殉國,清軍在那裏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1645年6月3日弘光偷偷逃離南京,恐懼的百姓衝進監牢,找出“太子”,在戲班子的行頭裏尋了件龍袍套在他身上,便擁著“太子”登基,仿佛這樣就安全了。6月4日馬士英出逃,大勢已去,錢謙益、趙之龍和王鐸隻得組個班子,討論投降事宜,6月8日他們帶著一朝文官在首府門外列隊歡迎多鐸的到來。


    逃走的弘光最終被叛將出賣,押回南京。6月18日晚上他被帶到靈璧府邸,那裏多鐸正舉行宴會,他被有意排在同樣被俘的“太子”下座,聽著多鐸的挖苦,弘光“想替自己辯護,但卻無言以對,而且已經汗流浹背了。他隻有在眾人麵前難堪地低下頭來,裝聾作啞。”(《洪業》,第200頁)之後他被押往北京,第二年便被秘密處死。至於那位“太子”,據說也在次年與一些被義軍利用的明皇子們一道被處決了。


    詩人閻爾梅曾致信史可法,在信中表態說:隻要史公一展忠信之旗,縱是文弱書生的他,亦能“潛糾河北忠勇之士,凡數萬,為王師前驅,報先帝之大仇,復祖宗之疆土。”(《洪業》,第172頁)等南明政權崩潰後,救國重任似乎真壓到了這些信誓旦旦的書生肩頭,不過他們依然堅信:隻要說出忠君愛國的道理,足以喚起無數義士和義民。


    在組織民間起義的書生心中,所謂“義士”起碼是讀過些聖賢書的地主、鄉紳,他們在地方上既有很強的號召力,又十分尊重讀書人,能夠聽從書生指揮,個個願意毀家紓難,匡復社稷。所謂“義民”,則都應當是些樸實的莊稼漢子,這些人自覺地跟在“義士”身後,如思歸的群鳥,成片、成片匯聚到復明的大旗下,同仇敵愾,索還江山!


    可當書生真得拉隊伍起誓時,卻發現聚來的“義士”多是一些無法無天、鋌而走險的亡命徒,或是頂著不知道多少條人命官司、罪大惡極的罪犯,書生本來就怕這號人,現在竟要和他們一起並肩作戰,心先涼了半截。復社領袖楊廷樞的困惑典型反映出書生的矛盾心態,當太湖地區的反清武裝邀他入夥時,“他問他們怎樣得到給養,他們回答說:‘取自百姓’。楊廷樞說:那樣的話,你們就是強盜,那還有什麽正義可言?”(《洪業》,第209頁)


    同時,書生雖然活動於歷來富庶的江南地區,但到明中晚期,隨著國家逐漸陷入危機,江南的賦稅愈漸沉重,至17世紀20年代,地方上的“義紳”就常和社會下層聯合起來,抵製中央政府的稅賦雜役,他們態度強硬,手段狡猾,與書生心目中的“義士”大相逕庭,倒更象是些刁頑奸商。可是就連這種上下串通的行動到明末也瓦解了,代之而起的是長期聚積的階級仇恨的總暴發。


    作為魚米之鄉的江南隨著經濟發展,比糧食作物獲利更多的經濟作物受到普遍青睞,大批優良水田騰出來種棉花,江南消費的大米反要從湖廣地區輸入。再後來,由於種棉對地力破壞很大,再者江南手工業發展迅速,於是連棉花也多由北方輸入。江南經濟呈現出商品經濟的性質,這給當地鄉紳地主、商人帶來大筆收益,甚至社會富裕階層中又要分出許多個等級,在17世紀30年代,“‘大家’擁有的財富價值在1000萬兩白銀的家產,‘中家’約100萬兩,而以萬計者不可枚舉。”(《洪業》,第211頁)


    可就在江南富豪富中稱富之時,江南窮戶則出現了貧上加貧的現象。由於賦稅加重,支撐不起的農民便把土地交給可以免除賦稅的庠生,自己成為其佃戶,這種避稅方法被稱之為“投靠”,農民減輕了一些直接壓力,卻強化了社會中私人依附關係。那些不願“投靠”的農民往往破產,生活窘困,淪為長工,被社會看作是“賤民”,不得科舉,不能和普通百姓通婚,犯了罪還要受更嚴酷的懲罰。


    進而,有些養不起孩子的父母把子女送到大家豪門,成為其僕人,年景不好時,甚至許多大男、大女也自賣為仆,這些人中混成有權有勢的高級家奴的是少數,大多數過著十分悲慘的生活。到了17世紀,“江南鄉村人口的20%—30%,已經通過‘賣身’或‘投靠’的方式,而依附了富戶人家。其他許多農民成了富人的佃戶”。(《洪業》,第214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孤臣孽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風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風中並收藏孤臣孽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