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筆流芳,雖未成名終可法;
洪恩浩蕩,不能報國反成仇。
這位石齋先生不愧是國學大師,聯語用諧音、嵌字的方法,暗寓“史可法忠”“洪承疇反”的意思,看似信手拈來,實則妙不可言。洪承疇見了,羞愧得無地自容,哪裏還有臉麵勸降?隨即下令將黃道周處決。黃道周遙拜明孝陵(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及皇後馬氏的陵寢),然後端坐在紅氈上,神色自若。一弟子請他給家裏留下遺言,他撕開衣襟一幅,將右手食指咬破,滴血書聯雲:“綱常千古;節義千秋。”
黃道周用血寫下的這個“綱常”和“節義”,便是中國儒家文化中最為神聖的兩塊基石,之所以有那麽多的文化人對反清復明矢誌不移,其源蓋出於此。要說這些人受了朱明王朝多少恩澤,實在是沒有根據,在此之前,他們大多“處江湖之遠”,鬱鬱不得誌。相反,倒是那些舊王朝的既得利益者,屁股轉得比誰都快。因此,這些文人祭奠的實際上不僅僅是一個張三或李四的王朝,而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文化。並且江南一向是文化人成堆的地方,當此舊王朝覆亡之際,江南的文化人自然成了送葬隊伍中最為痛心疾首的一群。當時名滿天下的一些學界巨子,幾乎無一例外地加入了這個行列,黃宗羲、顧炎武、劉宗周,當然還有我們剛才說到的黃道周。隻要大略看一眼這串在中國文化史上熠熠生輝的名字,吊死在煤山的朱由檢也應該感到欣慰了。
新王朝的統治者起初隻顧忙於殺伐征戰,對這群不要命的文化人很有點不以為然,“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幾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怕他作甚?但等到天下初定,甲冑在身的武士們或歸順或敗亡以後,他們才意識到,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靠騎在馬上解決的,文人自有文人的厲害,“莫謂書生空議論,頭顱拋處血斑斑”。殺幾個文人固然不費勁,但問題是總殺不幹淨,你這邊刀上的血還沒有揩去,他那邊又把脖子迎上來了。再一細看,原來他們手中雖沒有吳鉤越劍,卻握著“批判的武器”,這武器就是巍巍蕩蕩的漢文化。
事情於是發生了變化,起初是南明的武士們在清軍鐵騎麵前頂禮膜拜,現在卻輪到新王朝的統治者在氤氳纏綿、博大精深的漢文化麵前誠惶誠恐了。這中間一個最明顯的信號是: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聖祖玄燁帶領文武大臣來到南京的明孝陵前,當今皇上的一切顯赫和威儀都免了,一行人在陵前規規矩矩地下了馬,不走正門不走中道,卻從旁門步行,一路上行三跪九叩首禮節,到了寶城前,則行三獻大禮。禮畢,康熙又親書“治隆唐宋”碑文,令江寧織造郎中曹寅刻石製碑,立於陵殿大門正中。對朱元璋的評價在唐宗宋祖之上,這不是一般的抬舉了。當雄才偉略的康熙大帝在朱元璋麵前躬身拜倒時,那身影所投射的,顯然不僅僅是對一位前朝君王的禮節性尊重,而是傳遞了一種信息:以“外夷”入主中原的清王朝對漢文化同樣是很推崇的。
康熙謁陵完畢,又繼續南巡去了,接下來的工作讓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來做。曹寅不僅是負責將皇上的禦筆刻石製碑,在長達數十年的江寧織造任上,他實際上負起了對江南知識分子進行統戰的責任。從他給康熙的那些連篇累牘的奏摺中就可以看到,康熙想了解的是何等詳盡,有些看來不應該出現於奏摺中的瑣碎小事,諸如風俗人情、街談巷議、三教九流、詩酒趣聞之類,曹寅也都包包紮紮,用快馬送往京城,那裏麵的口氣,竟有如君臣就著一壺清茗拉家常一樣。曹寅這樣做,自然是得到康熙授意和鼓勵的。康熙喜歡看這些花邊新聞,大概不會是為了解悶兒,他是要把江南文人的一舉一動都掌握無遺。同時也不可否認,當今皇上在津津有味地批閱從江寧府送來的奏章時,那種對漢文化難以抑止的熱情也流露得相當充分。
大約就在這個時期,清廷昭令表彰前明忠義,也就是說,對當年那些提著腦袋和他們拚死作對的人予以褒揚。應當承認,這種氣度還是很難得的。於是,小小的閻典史才得以“跟哥哥進城”,在江陰的“忠義祠”裏占了一席之位。此後,江蘇學政姚文田又手書“忠義之邦”四個大字,刻嵌於江陰南門城樓之上,算是給了閻應元和江陰守城戰一個“說法”。
五
但小石灣依然寂寞。
又有三兩遊人從那邊過來了,或從容悠閑,或行色匆匆,夕陽下的身影拖得很長,驚起一群不知名的水鳥,悽惶逸去,那呼叫使得天地間平添幾分蒼涼的餘韻。幾年前,小石灣的江灘上出土了幾尊清代道光年間的大炮,到黃山炮台的遊客往往在歸途中要攏過來看看,人們摩挲著古炮上鐵鏽斑斑的銘文,望大江,思榮辱,發出由衷的感慨。他們當然不會想到,就在自己腳下的某個地方,民族英雄閻應元正孤獨地安息著。
我唯有無言,說不清心裏是一種什麽滋味。“煙波江上使人愁”,此情此景,難道是一個愁字所能了結?
又想起一樁不相幹的事:不久前,有一位學者考證出,盛宣懷的墓可能在江陰馬鎮,一時上下都很振奮。因為誰都知道盛宣懷是武進人氏,與江陰原不沾邊,若果真那把老骨頭最後埋在江陰,就差不多算得上是半個江陰人了。盛宣懷是何等人物!他是李鴻章的經濟總管,是舊中國的三井、三菱式人物,在今天這個經理廠長腳碰腳的年頭,一個地區若能和這樣的經濟巨擘(即使是一堆腐骨)攀上點關係,“名人效應”自然是不用說的。於是,文化搭台,經濟唱戲,論證會接著研討會,忙得不亦樂乎。
洪恩浩蕩,不能報國反成仇。
這位石齋先生不愧是國學大師,聯語用諧音、嵌字的方法,暗寓“史可法忠”“洪承疇反”的意思,看似信手拈來,實則妙不可言。洪承疇見了,羞愧得無地自容,哪裏還有臉麵勸降?隨即下令將黃道周處決。黃道周遙拜明孝陵(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及皇後馬氏的陵寢),然後端坐在紅氈上,神色自若。一弟子請他給家裏留下遺言,他撕開衣襟一幅,將右手食指咬破,滴血書聯雲:“綱常千古;節義千秋。”
黃道周用血寫下的這個“綱常”和“節義”,便是中國儒家文化中最為神聖的兩塊基石,之所以有那麽多的文化人對反清復明矢誌不移,其源蓋出於此。要說這些人受了朱明王朝多少恩澤,實在是沒有根據,在此之前,他們大多“處江湖之遠”,鬱鬱不得誌。相反,倒是那些舊王朝的既得利益者,屁股轉得比誰都快。因此,這些文人祭奠的實際上不僅僅是一個張三或李四的王朝,而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文化。並且江南一向是文化人成堆的地方,當此舊王朝覆亡之際,江南的文化人自然成了送葬隊伍中最為痛心疾首的一群。當時名滿天下的一些學界巨子,幾乎無一例外地加入了這個行列,黃宗羲、顧炎武、劉宗周,當然還有我們剛才說到的黃道周。隻要大略看一眼這串在中國文化史上熠熠生輝的名字,吊死在煤山的朱由檢也應該感到欣慰了。
新王朝的統治者起初隻顧忙於殺伐征戰,對這群不要命的文化人很有點不以為然,“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幾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怕他作甚?但等到天下初定,甲冑在身的武士們或歸順或敗亡以後,他們才意識到,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靠騎在馬上解決的,文人自有文人的厲害,“莫謂書生空議論,頭顱拋處血斑斑”。殺幾個文人固然不費勁,但問題是總殺不幹淨,你這邊刀上的血還沒有揩去,他那邊又把脖子迎上來了。再一細看,原來他們手中雖沒有吳鉤越劍,卻握著“批判的武器”,這武器就是巍巍蕩蕩的漢文化。
事情於是發生了變化,起初是南明的武士們在清軍鐵騎麵前頂禮膜拜,現在卻輪到新王朝的統治者在氤氳纏綿、博大精深的漢文化麵前誠惶誠恐了。這中間一個最明顯的信號是: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聖祖玄燁帶領文武大臣來到南京的明孝陵前,當今皇上的一切顯赫和威儀都免了,一行人在陵前規規矩矩地下了馬,不走正門不走中道,卻從旁門步行,一路上行三跪九叩首禮節,到了寶城前,則行三獻大禮。禮畢,康熙又親書“治隆唐宋”碑文,令江寧織造郎中曹寅刻石製碑,立於陵殿大門正中。對朱元璋的評價在唐宗宋祖之上,這不是一般的抬舉了。當雄才偉略的康熙大帝在朱元璋麵前躬身拜倒時,那身影所投射的,顯然不僅僅是對一位前朝君王的禮節性尊重,而是傳遞了一種信息:以“外夷”入主中原的清王朝對漢文化同樣是很推崇的。
康熙謁陵完畢,又繼續南巡去了,接下來的工作讓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來做。曹寅不僅是負責將皇上的禦筆刻石製碑,在長達數十年的江寧織造任上,他實際上負起了對江南知識分子進行統戰的責任。從他給康熙的那些連篇累牘的奏摺中就可以看到,康熙想了解的是何等詳盡,有些看來不應該出現於奏摺中的瑣碎小事,諸如風俗人情、街談巷議、三教九流、詩酒趣聞之類,曹寅也都包包紮紮,用快馬送往京城,那裏麵的口氣,竟有如君臣就著一壺清茗拉家常一樣。曹寅這樣做,自然是得到康熙授意和鼓勵的。康熙喜歡看這些花邊新聞,大概不會是為了解悶兒,他是要把江南文人的一舉一動都掌握無遺。同時也不可否認,當今皇上在津津有味地批閱從江寧府送來的奏章時,那種對漢文化難以抑止的熱情也流露得相當充分。
大約就在這個時期,清廷昭令表彰前明忠義,也就是說,對當年那些提著腦袋和他們拚死作對的人予以褒揚。應當承認,這種氣度還是很難得的。於是,小小的閻典史才得以“跟哥哥進城”,在江陰的“忠義祠”裏占了一席之位。此後,江蘇學政姚文田又手書“忠義之邦”四個大字,刻嵌於江陰南門城樓之上,算是給了閻應元和江陰守城戰一個“說法”。
五
但小石灣依然寂寞。
又有三兩遊人從那邊過來了,或從容悠閑,或行色匆匆,夕陽下的身影拖得很長,驚起一群不知名的水鳥,悽惶逸去,那呼叫使得天地間平添幾分蒼涼的餘韻。幾年前,小石灣的江灘上出土了幾尊清代道光年間的大炮,到黃山炮台的遊客往往在歸途中要攏過來看看,人們摩挲著古炮上鐵鏽斑斑的銘文,望大江,思榮辱,發出由衷的感慨。他們當然不會想到,就在自己腳下的某個地方,民族英雄閻應元正孤獨地安息著。
我唯有無言,說不清心裏是一種什麽滋味。“煙波江上使人愁”,此情此景,難道是一個愁字所能了結?
又想起一樁不相幹的事:不久前,有一位學者考證出,盛宣懷的墓可能在江陰馬鎮,一時上下都很振奮。因為誰都知道盛宣懷是武進人氏,與江陰原不沾邊,若果真那把老骨頭最後埋在江陰,就差不多算得上是半個江陰人了。盛宣懷是何等人物!他是李鴻章的經濟總管,是舊中國的三井、三菱式人物,在今天這個經理廠長腳碰腳的年頭,一個地區若能和這樣的經濟巨擘(即使是一堆腐骨)攀上點關係,“名人效應”自然是不用說的。於是,文化搭台,經濟唱戲,論證會接著研討會,忙得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