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戰是匈奴誘敵深入的典型戰法。
戰術之二是突然地大規模襲擊,即閃電戰。由於擁有優勢的武器和強大的騎兵,匈奴人在歐洲軍隊麵前一般不需要示弱,而是更多地主動出擊,利用騎兵的衝擊力直接打擊敵人。
和他們交鋒的歐洲軍隊都有一種經歷暴風雨的感覺:先是看見在遠方的地平線上升起了一片雲彩,那是匈奴人高速行軍時掀起的塵土;然後能聽見悶雷般的轟鳴,那是馬蹄鐵踏擊地麵的響聲;在連匈奴人的影子都沒看見的時候,突然間大雨傾盆:無數鐵箭已經像非洲沙漠中的蝗蟲那樣,遮天蔽日地飛過來,下起瓢潑的“死亡之雨”。大部分曾與匈奴人交戰的歐洲將士們至死都不知道,殺死自己的敵手長的到底是什麽樣子。
更令敵人恐懼的是,匈奴人完全不遵守戰爭規則,凡是進行過武裝抵抗的對手,一律格殺勿論,從來不抓戰俘。隻有在一開始就老老實實投降的人,才能保住自己的生命。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打擊敵人的士氣,迫使大批潛在的敵人未戰先怯,主動放下武器。
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看似毫無規律,缺乏組織紀律性,其實不然。每個部落,每個家庭都有相對穩定的活動區域,而且相互間保持著緊密的聯繫。遊牧民族無一例外地實行全民皆兵的製度。平時,全體健康男子會提起套索,背上弓箭,外出放牧狩獵,既是生產勞動,又是最佳的戰鬥訓練;戰時跨馬提槍,在本部首領的指揮下迅速組織起來,投入戰鬥。這樣,遊牧民族就具有了定居的農業民族所不具備的超強的動員能力。一般來說,全體戰士以十為單位成百成千組成,隨時準備應召。如果戰爭規模有限,不需要全體動員,則按一定比例抽兵參戰。更為可怕的是,他們幾乎不需要什麽薪給,完全靠“以戰養戰”。就匈奴騎兵而言,他們隻要隨身帶上飲用水和幹肉就足夠了,沒有水的時候還可以暫時喝牛羊奶。至於其他的作戰物資,就全靠敵人來“給我們造”了。在特殊的環境裏,他們甚至可以一連十幾天不食人間煙火。阿米亞諾斯曾經寫道:“艱苦的生活方式磨鍊了他們,他們從來不把食物煮熟了吃,也不需要美味佳肴。他們吃野菜的根,任何一種動物的生肉。他們把肉放在自己的大腿和馬背之間,以此來加溫。”吃生肉是完全可能的,不過把生肉墊在馬鞍下可不是為了加溫,而是為了避免因為長期騎乘,磨傷了馬背。馬是騎士的命根子,保護好戰馬才有一切!這樣的軍人,這樣的生活,造就了一支可以高速運轉的軍隊,一個馱在馬背上的國家,一個龐大的遊牧帝國。
●海納百川:接受所有的歸附者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2200多年前,秦國客卿李斯在被驅逐出境,回返故國(楚)的途中,用這樣駢敖鋪陳的話語,驚醒了被一幫別有用心的糊塗蟲親戚愚弄的未來的秦始皇,使之及時收回了“逐客令”。秦國的發跡在中國歷史上可以說是一個奇蹟。他不是周王姬姓宗親,甚至不是華夏族邦國,卻憑著一股不屈的韌勁崛起於西北,屢經挫折,終於把中原諸國打得落花流水,納地稱臣,統一了偌大中華,完成了千古一帝的偉業。
秦國成功的原因很多,但有一點總是被人有意無意地忽視,即贏秦盡管自稱是“顓頊之苗裔”,但實際上是出自西戎。其祖先在商朝曾風光一時,可惜在武王伐紂時站錯了隊,慘遭打擊,後世子孫隻混了個周王的馬夫身份。後來周王一時高興,把秦地封給他,希望他能有其祖先一樣的運氣,把周王的馬群養好,同時利用他來“和西戎”。
西戎是我國古代西北地區的一個遊牧民族部落,換句話說,是草原兒女。蒙古高原天高地遠,天然造就了草原民族海納百川的開放性格。源於西戎的秦王室繼承了這一優良品格。在關東諸國拘泥於繁瑣的禮儀,拘泥於華夏風骨,為是否應該稱王甚至稱帝吵個不停的時候,秦王室毫不猶豫地率先稱王,把周王室甩在一邊,同時以海納百川的精神,廣泛吸收各國人才來為本國服務,以彌補自身由於出自西部邊陲、文化落後於東方諸國的缺陷。著名的客卿製度應運而生。由餘、百裏奚、公孫支、商鞅、範睢、韓非等名士紛紛西向入秦,為秦國的發展立下汗馬功勞。當時在中國形成兩個人才中心,一個是秦國首都成陽,一個是齊國臨淄的稷下學宮。不同的是,後者聚集了大批思想者,百家思想匯集,更像是一個清談場所,體現的是齊王形而上的理想主義情結。秦國則不同,隻要實幹家,耍嘴皮子的一概不要。對外來客卿用人不疑,政權由客卿把持也不擔心,以至於當政者中除了樗裏疾等少數人外,幾乎見不到贏秦本族人士。隻可惜秦國在統一全國之後沒有更廣泛地吸收各國人才,反而“焚書坑儒”,自我放棄了行之已久的人才政策,落得個二世而亡,徒令天下笑。
西戎畢竟隻是小邦,距離真正的草原帝國還差得很遠。匈奴就不同了,作為整個蒙古草原上的第一個主人,它的開放性遠遠超過了前者。燕人中行說隻是個宦官,趙信、衛律本來是從匈奴叛逃出去的“投降派”,李廣利、李陵曾經是血債纍纍的敵人,成千上萬匈奴騎士死在他們手裏,這些都沒關係,隻要是真心歸順投誠,一概接受,而且決不秋後算帳!
戰術之二是突然地大規模襲擊,即閃電戰。由於擁有優勢的武器和強大的騎兵,匈奴人在歐洲軍隊麵前一般不需要示弱,而是更多地主動出擊,利用騎兵的衝擊力直接打擊敵人。
和他們交鋒的歐洲軍隊都有一種經歷暴風雨的感覺:先是看見在遠方的地平線上升起了一片雲彩,那是匈奴人高速行軍時掀起的塵土;然後能聽見悶雷般的轟鳴,那是馬蹄鐵踏擊地麵的響聲;在連匈奴人的影子都沒看見的時候,突然間大雨傾盆:無數鐵箭已經像非洲沙漠中的蝗蟲那樣,遮天蔽日地飛過來,下起瓢潑的“死亡之雨”。大部分曾與匈奴人交戰的歐洲將士們至死都不知道,殺死自己的敵手長的到底是什麽樣子。
更令敵人恐懼的是,匈奴人完全不遵守戰爭規則,凡是進行過武裝抵抗的對手,一律格殺勿論,從來不抓戰俘。隻有在一開始就老老實實投降的人,才能保住自己的生命。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打擊敵人的士氣,迫使大批潛在的敵人未戰先怯,主動放下武器。
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看似毫無規律,缺乏組織紀律性,其實不然。每個部落,每個家庭都有相對穩定的活動區域,而且相互間保持著緊密的聯繫。遊牧民族無一例外地實行全民皆兵的製度。平時,全體健康男子會提起套索,背上弓箭,外出放牧狩獵,既是生產勞動,又是最佳的戰鬥訓練;戰時跨馬提槍,在本部首領的指揮下迅速組織起來,投入戰鬥。這樣,遊牧民族就具有了定居的農業民族所不具備的超強的動員能力。一般來說,全體戰士以十為單位成百成千組成,隨時準備應召。如果戰爭規模有限,不需要全體動員,則按一定比例抽兵參戰。更為可怕的是,他們幾乎不需要什麽薪給,完全靠“以戰養戰”。就匈奴騎兵而言,他們隻要隨身帶上飲用水和幹肉就足夠了,沒有水的時候還可以暫時喝牛羊奶。至於其他的作戰物資,就全靠敵人來“給我們造”了。在特殊的環境裏,他們甚至可以一連十幾天不食人間煙火。阿米亞諾斯曾經寫道:“艱苦的生活方式磨鍊了他們,他們從來不把食物煮熟了吃,也不需要美味佳肴。他們吃野菜的根,任何一種動物的生肉。他們把肉放在自己的大腿和馬背之間,以此來加溫。”吃生肉是完全可能的,不過把生肉墊在馬鞍下可不是為了加溫,而是為了避免因為長期騎乘,磨傷了馬背。馬是騎士的命根子,保護好戰馬才有一切!這樣的軍人,這樣的生活,造就了一支可以高速運轉的軍隊,一個馱在馬背上的國家,一個龐大的遊牧帝國。
●海納百川:接受所有的歸附者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2200多年前,秦國客卿李斯在被驅逐出境,回返故國(楚)的途中,用這樣駢敖鋪陳的話語,驚醒了被一幫別有用心的糊塗蟲親戚愚弄的未來的秦始皇,使之及時收回了“逐客令”。秦國的發跡在中國歷史上可以說是一個奇蹟。他不是周王姬姓宗親,甚至不是華夏族邦國,卻憑著一股不屈的韌勁崛起於西北,屢經挫折,終於把中原諸國打得落花流水,納地稱臣,統一了偌大中華,完成了千古一帝的偉業。
秦國成功的原因很多,但有一點總是被人有意無意地忽視,即贏秦盡管自稱是“顓頊之苗裔”,但實際上是出自西戎。其祖先在商朝曾風光一時,可惜在武王伐紂時站錯了隊,慘遭打擊,後世子孫隻混了個周王的馬夫身份。後來周王一時高興,把秦地封給他,希望他能有其祖先一樣的運氣,把周王的馬群養好,同時利用他來“和西戎”。
西戎是我國古代西北地區的一個遊牧民族部落,換句話說,是草原兒女。蒙古高原天高地遠,天然造就了草原民族海納百川的開放性格。源於西戎的秦王室繼承了這一優良品格。在關東諸國拘泥於繁瑣的禮儀,拘泥於華夏風骨,為是否應該稱王甚至稱帝吵個不停的時候,秦王室毫不猶豫地率先稱王,把周王室甩在一邊,同時以海納百川的精神,廣泛吸收各國人才來為本國服務,以彌補自身由於出自西部邊陲、文化落後於東方諸國的缺陷。著名的客卿製度應運而生。由餘、百裏奚、公孫支、商鞅、範睢、韓非等名士紛紛西向入秦,為秦國的發展立下汗馬功勞。當時在中國形成兩個人才中心,一個是秦國首都成陽,一個是齊國臨淄的稷下學宮。不同的是,後者聚集了大批思想者,百家思想匯集,更像是一個清談場所,體現的是齊王形而上的理想主義情結。秦國則不同,隻要實幹家,耍嘴皮子的一概不要。對外來客卿用人不疑,政權由客卿把持也不擔心,以至於當政者中除了樗裏疾等少數人外,幾乎見不到贏秦本族人士。隻可惜秦國在統一全國之後沒有更廣泛地吸收各國人才,反而“焚書坑儒”,自我放棄了行之已久的人才政策,落得個二世而亡,徒令天下笑。
西戎畢竟隻是小邦,距離真正的草原帝國還差得很遠。匈奴就不同了,作為整個蒙古草原上的第一個主人,它的開放性遠遠超過了前者。燕人中行說隻是個宦官,趙信、衛律本來是從匈奴叛逃出去的“投降派”,李廣利、李陵曾經是血債纍纍的敵人,成千上萬匈奴騎士死在他們手裏,這些都沒關係,隻要是真心歸順投誠,一概接受,而且決不秋後算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