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長羅伯特·麥克納馬拉向總統說:“我簡直不明白怎麽會捅出去,糟透了。”


    “鮑勃,該查出來予以撤職,”總統向麥克納馬拉指示,“我們要嚴辦。”


    盡管消息泄露,轟炸已在進行之中,鷹派瞅著“偉大社會”蠢蠢欲動,但詹森仍然抵擋了他們,辦法是撒謊。他對國會領導人說衝突根本沒有升級。總統這麽說了,鷹派想發難也得三思而後行:詹森這頭“參院老公牛”仍然有權有勢,能砸爛他們在國會的前程。在國會山,人們對越戰升級議論紛紛,可是詹森仍然控製了局勢。“偉大社會”的幾十項法案出台了,包括:控製空氣、水和噪音汙染的幾項法津;食品券和住房法案;照顧弱勢群體的贊助性行動;土地保護措施;新內閣職位;較公正的移民法;設立國家藝術捐款、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和公共廣播公司。


    隨著詹森“偉大社會”夢想一步步接近實現,他的越南噩夢也一天天加劇。詹森本來希望空戰能把對手擋過去——“最初頑強抵抗,然後勢頭走弱,然後胡誌明急於住手”。但是,“滾雷”毀的地方越多,越共的戰鬥也越是放肆。


    這時詹森發現他有必要戴上他的另一頂帽子——最高統帥。如果他要用他的“偉大社會”改變整個美國,他肯定也能防止共產黨人統治整個越南。


    在國會山忙碌了一天,筋疲力盡的詹森對一個朋友說:“我現在真想來點威士忌和飲料。可是不行。我今晚還得指揮飛機出擊。”他進入白宮情報室,要把一切都弄個明明白白。在這地下室沒有窗子的掩蔽部中,他用手在牆上的越南地圖上指指點點。


    他指著峴港北麵一座橋問道:“炸毀這個要用多少噸炸彈?”又問:“它對北越人有多大重要性?”如此等等,問個沒完。連轟炸一處戶外廁所也得經他批準。


    總統對指揮轟炸入了迷。他天天淩晨3點半起床,檢查他的“孩子們”在越南的戰績。但是他的“孩子們”依然在輸,不論總統費多大的勁,戰爭仍然在步步滑脫控製。需要有點別的事使他堅持下去,詹森就緊緊抓住他的“偉大社會”。


    第六章 大炮與黃油(3)


    “從來不曾有過這樣的一百天!”詹森歡呼他的“偉大社會”計劃在第89屆國會頭一百天取得的勝利。計劃雖然尚未完成,但已碩果纍纍。眾議院已通過他提出的讓老人和窮人享受“現代醫學奇蹟”的法案,這法案已送交參議院審議。他提出的選舉權法案已通過了委員會審議階段,詹森相信不久後非洲裔美國人就會有權走進投票站。


    為慶祝這些成果,他榮歸故裏,飛回他的德克薩斯牧場。從他的私人飛機——他把它叫做“空軍一號半”——往窗外看,他知道下麵的公路兩旁都種上了花,這是他的《公路美化法》給家鄉帶來的禮物。但最令他興奮的,還是等待著他的一次重逢。


    36年前,當時才20歲的林登·詹森來到德克薩斯州科圖拉這個又窮又破的小鎮當小學教師。他知道自己沒有辦法選擇別的職業。華氏110度的高溫讓衣衫濕透,木棚房子則被烘得幹幹的。校園的操場盡是塵土,沒有任何設施供學生們鍛鍊和娛樂。由於種族隔離,這一座墨西哥裔兒童的學校成了國家不關心的邋遢地方。


    但是詹森這位新來的負責五、六、七三個年級的教師決心要讓他的學生們受到更好一些的教育。這些移民的工人子弟處境是苦的。他們早上來學校時還吃不上任何早餐,而他們臉上的表情,據詹森回憶,是一種疑惑:“為什麽人們不喜歡我?為什麽就因為我的皮膚是褐色的,他們就討厭我?”


    每天早上他都巡視一周,問學生們完成了家庭作業沒有?如果女孩子說沒有,他會訓斥她們,讓她們下課後留校寫作業。對沒有完成家庭作業的男孩子,他會揪他們的耳朵。據一個學生回憶說,“痛得要死哩。”他嚴格要求孩子們說英語。倘若哪個學生用西班牙語向他說“早安”,他會讓這孩子弓著身,用棕櫚樹枝打屁股。


    然而孩子們都敬愛這位來自詹森城的詹森先生。他創辦了一個辯論社團,組織了拚讀單詞比賽,開始教學生打棒球和參加田徑賽,還給學生籃球隊當教練,給學生樂隊當指揮。他甚至給學校工友輔導英語。一個學生回憶說:“我們許多人都覺得他對我們太好了。我們希望從他那裏學到許多東西。這真像是老天賜福。”


    飛機著陸了,與詹森重逢的,是他以前的學生們。詹森說:“在1928年,我從來沒有想過,到1965年,我又會站在這裏。”當著學生們的麵,他簽署了“偉大社會”的第一項重大法律,使聯邦政府給各級學校的經費增加一倍。詹森相信他的學生們的子女將會從中受益。


    詹森夫人在日記中寫道:“這是可以用金黃色圓圈圈起來的一周。讓我們記住它吧,因為此後會有許多周要用黑圈圈的。”此後許多周,詹森的確很苦,白天為“偉大社會”奮鬥,夜裏又得跟越共打仗。美國已不再注意詹森在內政方麵的勝利,這對他來說是不幸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危機時刻的大國領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克裏斯·華萊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克裏斯·華萊士並收藏危機時刻的大國領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