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一段時間的調查研究,我對基建工程兵有了初步了解。我感到一是部隊教育訓練和管理水平不一。老部隊和一些從其他兵種成建製改編過來的部隊,教育訓練和管理水平還好一些,部隊還有個部隊的樣子。如北京指揮部的六支隊,是鐵道兵十二師成建製改編過來的,部隊建設各方麵都做得不錯。但少數新組建的部隊,特別是工改兵的部隊,教育訓練和管理水平較差,存在的問題相對比較多。如煤炭指揮部四十四支隊。二是部隊高度分散,分布在全國各地,承擔的任務也是複雜多樣,如建築安裝、煤炭、水利、交通、冶金、石油、化工、地鐵和國防施工等等,管理教育難度大。三是受社會風氣的影響,少數部隊思想比較混亂。
根據上級指示和部隊的實際情況,我著重抓了部隊作風紀律和養成教育。黨中央為基建工程兵製定了“勞武結合、能工能戰、以工為主”的“十二字”方針,高度概括了基建工程兵的性質和任務,是毛主席建軍路線在基建工程兵的具體體現,也是我們部隊建軍的方向。基建工程兵平時寓兵於工,可以執行艱巨的施工任務,在戰爭和嚴重自然災害等緊急情況下,也能夠開赴前方,搶修搶建,必要時還可以直接參加戰鬥。但部隊有的同誌對“十二字”方針認識不夠,認為基建工程兵就是負責施工建設,抓好“勞”和“工”就可以了,不必像其他部隊那樣抓政治和作風紀律建設,能完成生產任務就行,平時不太注意部隊的教育訓練和管理。還認為“以工為主”就要以“工”改“兵”為主,以落實經濟政策、搞獎金為主等等。
我們從基建工程兵既不同於野戰軍,又不同於地方企業的特點出發,按照“十二字”方針的要求,從三方麵對部隊進行整頓:
第一,大力加強政治工作。政治工作是我軍的生命線。這就要求我們的工作,無論內容還是形式,都要適應這支部隊的特點。把施工隊伍整編為基建工程兵,是一件相當艱巨複雜的工作,這就要求部隊官兵首先要在思想作風和生活方式上實現一個大的轉變。這一轉變是什麽?就是要在政治上培養有高度政治覺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獻身四化的革命精神;在生活方式上要實行集體化、軍事化。為了實現這一轉變,針對基建工程兵的性質、任務和“十二字”方針,我們從端正入伍動機、明確為誰當兵、為誰施工這一問題入手,不能簡單地認為穿上了軍裝就是軍人,要在全體官兵中真正樹立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樹立“勞動為榮,艱苦為榮,當基建工程兵光榮”的思想。有的官兵雖然穿上了軍裝,但他們的思想並沒有入伍。他們參軍的目的隻是考慮工資待遇、家屬團聚、子女就業、職務安排等。因此,不從政治上提高覺悟,就不可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生產建設工作也不可能做好。
再先進的裝備也要人去操作,沒有好的思想和過硬的技術,機械裝備不但發揮不了作用,還可能起負麵影響。這就要求我們在基層培養和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政治工作製度,培養和建立一支強有力的政治工作骨幹,發揮黨的核心領導作用。為此,我們深入開展學習雷鋒、學習英雄模範,發揚革命英雄主義,開展技術能手、革新能手、施工管理能手的“三手”活動和社會主義勞動競賽;要求政治工作骨幹及時掌握幹部戰士的思想動態,摸清部隊的思想脈搏。領導幹部要親自下基層調查研究,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基建工程兵既然是軍隊,就和企業不同,政治教育要多一些,工作要抓緊一些、細一些。在物質鼓勵、福利待遇等方麵,要從全軍的大局出發,不能和地方一樣搞。當然,基建工程兵和野戰軍還不一樣,發點獎金無可厚非,但要堅持精神鼓勵為主,物資獎勵為輔的原則。同時要明確物質獎勵是獎勵先進,不能搞平均主義。其次,抓好部隊的管理。進行作風紀律整頓,嚴格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做到令行禁止,雷厲風行,一切行動聽指揮。一個作風疲遝,紀律渙散的部隊不可能把生產搞好,我們的優越性就發揮不出來。過去打仗時部隊強調服從命令聽指揮。現在搞工業建設也同樣要有高度的組織紀律性。現代化程度越高,越需要嚴格的紀律,不然就要打亂仗。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於各級領導要為人表率,以身作則。要求群眾做到的,自己必須首先做到,這樣才能把部隊的作風紀律帶起來。良好的紀律作風要靠日常養成。
要貫徹條令條例,就要從點滴抓起。部隊出操、站隊、點名、內務衛生、軍容風紀、一日生活製度等必須嚴格要求。這不是為了搞形式、圖好看,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嚴格的紀律、良好的作風。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各級幹部都要深入基層,和戰士同吃、同住、同勞動,支隊領導每年要有4個月的時間深入基層。基層幹部平日要24小時在部隊和戰士“三同”,處處以身作則,真正把部隊帶得生龍活虎。帶部隊的方法和帶工人的方法是不同的,企業並不要求幹部成天和工人在一起,但部隊就必須做到這一點。隻有在平時狠抓養成教育,嚴格要求,大膽管理,才能培養部隊敢打敢拚的過硬作風。
例如,基建工程兵十二支隊修建天山國防公路,在零下三四十度的嚴寒下,不怕苦,不怕累,按時保質完成任務。如果平時散散漫漫,吊兒郎當,在施工中就不可能保證完成任務。在嚴於治軍,嚴格管理的同時,我們還經常不斷地對部隊進行遵紀守法教育,組織部隊學習國家法律、法令和軍隊的條令、條例,批判各種錯誤思潮,抵製資產階級思想的侵蝕,使廣大指戰員樹立法製觀念、紀律觀念和共產主義道德觀念。
根據上級指示和部隊的實際情況,我著重抓了部隊作風紀律和養成教育。黨中央為基建工程兵製定了“勞武結合、能工能戰、以工為主”的“十二字”方針,高度概括了基建工程兵的性質和任務,是毛主席建軍路線在基建工程兵的具體體現,也是我們部隊建軍的方向。基建工程兵平時寓兵於工,可以執行艱巨的施工任務,在戰爭和嚴重自然災害等緊急情況下,也能夠開赴前方,搶修搶建,必要時還可以直接參加戰鬥。但部隊有的同誌對“十二字”方針認識不夠,認為基建工程兵就是負責施工建設,抓好“勞”和“工”就可以了,不必像其他部隊那樣抓政治和作風紀律建設,能完成生產任務就行,平時不太注意部隊的教育訓練和管理。還認為“以工為主”就要以“工”改“兵”為主,以落實經濟政策、搞獎金為主等等。
我們從基建工程兵既不同於野戰軍,又不同於地方企業的特點出發,按照“十二字”方針的要求,從三方麵對部隊進行整頓:
第一,大力加強政治工作。政治工作是我軍的生命線。這就要求我們的工作,無論內容還是形式,都要適應這支部隊的特點。把施工隊伍整編為基建工程兵,是一件相當艱巨複雜的工作,這就要求部隊官兵首先要在思想作風和生活方式上實現一個大的轉變。這一轉變是什麽?就是要在政治上培養有高度政治覺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獻身四化的革命精神;在生活方式上要實行集體化、軍事化。為了實現這一轉變,針對基建工程兵的性質、任務和“十二字”方針,我們從端正入伍動機、明確為誰當兵、為誰施工這一問題入手,不能簡單地認為穿上了軍裝就是軍人,要在全體官兵中真正樹立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樹立“勞動為榮,艱苦為榮,當基建工程兵光榮”的思想。有的官兵雖然穿上了軍裝,但他們的思想並沒有入伍。他們參軍的目的隻是考慮工資待遇、家屬團聚、子女就業、職務安排等。因此,不從政治上提高覺悟,就不可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生產建設工作也不可能做好。
再先進的裝備也要人去操作,沒有好的思想和過硬的技術,機械裝備不但發揮不了作用,還可能起負麵影響。這就要求我們在基層培養和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政治工作製度,培養和建立一支強有力的政治工作骨幹,發揮黨的核心領導作用。為此,我們深入開展學習雷鋒、學習英雄模範,發揚革命英雄主義,開展技術能手、革新能手、施工管理能手的“三手”活動和社會主義勞動競賽;要求政治工作骨幹及時掌握幹部戰士的思想動態,摸清部隊的思想脈搏。領導幹部要親自下基層調查研究,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基建工程兵既然是軍隊,就和企業不同,政治教育要多一些,工作要抓緊一些、細一些。在物質鼓勵、福利待遇等方麵,要從全軍的大局出發,不能和地方一樣搞。當然,基建工程兵和野戰軍還不一樣,發點獎金無可厚非,但要堅持精神鼓勵為主,物資獎勵為輔的原則。同時要明確物質獎勵是獎勵先進,不能搞平均主義。其次,抓好部隊的管理。進行作風紀律整頓,嚴格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做到令行禁止,雷厲風行,一切行動聽指揮。一個作風疲遝,紀律渙散的部隊不可能把生產搞好,我們的優越性就發揮不出來。過去打仗時部隊強調服從命令聽指揮。現在搞工業建設也同樣要有高度的組織紀律性。現代化程度越高,越需要嚴格的紀律,不然就要打亂仗。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於各級領導要為人表率,以身作則。要求群眾做到的,自己必須首先做到,這樣才能把部隊的作風紀律帶起來。良好的紀律作風要靠日常養成。
要貫徹條令條例,就要從點滴抓起。部隊出操、站隊、點名、內務衛生、軍容風紀、一日生活製度等必須嚴格要求。這不是為了搞形式、圖好看,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嚴格的紀律、良好的作風。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各級幹部都要深入基層,和戰士同吃、同住、同勞動,支隊領導每年要有4個月的時間深入基層。基層幹部平日要24小時在部隊和戰士“三同”,處處以身作則,真正把部隊帶得生龍活虎。帶部隊的方法和帶工人的方法是不同的,企業並不要求幹部成天和工人在一起,但部隊就必須做到這一點。隻有在平時狠抓養成教育,嚴格要求,大膽管理,才能培養部隊敢打敢拚的過硬作風。
例如,基建工程兵十二支隊修建天山國防公路,在零下三四十度的嚴寒下,不怕苦,不怕累,按時保質完成任務。如果平時散散漫漫,吊兒郎當,在施工中就不可能保證完成任務。在嚴於治軍,嚴格管理的同時,我們還經常不斷地對部隊進行遵紀守法教育,組織部隊學習國家法律、法令和軍隊的條令、條例,批判各種錯誤思潮,抵製資產階級思想的侵蝕,使廣大指戰員樹立法製觀念、紀律觀念和共產主義道德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