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1970年4月,汪東興陪同毛主席由江西途經湖南時,再次接見了我、華國鋒、卜占亞。此時,中央已決定四十七軍調防西北。因此,我見到主席時,就向主席匯報了部隊調防的準備工作。不久,我就隨部隊離開了湖南。
5、抓革命,促生產,促工作,促戰備
“抓革命,促生產”,在文化大革命中一直是中央的一個十分明確的指導思想。除毛主席、黨中央重視和強調必須以革命帶動生產之外,周總理在實際工作中對這一條抓得很緊,廣大幹部和群眾也很關心和努力。所以,湖南省在工農業生產、基本建設和科技工作等方麵,仍取得了一些進展和重要成就。1967年9月“省革籌”小組成立後,我在工作中一直很重視加強對工農業生產的領導。僅在9、10月份就先後召開全省電話會議、群眾誓師大會、成立生產指揮機構會議、生產動員大會和經驗交流會等,來推動和促進生產工作。1968年1月13日到19日,“省革籌”小組召開全省抓革命,促生產工作座談會。討論了1968年湖南省國民經濟發展的方針和大體的安排部署。4月,省革命委員會成立後,我們又在領導機構中設立了生產指揮組,負責生產建設等各項經濟工作。6月23日,省革命委員會在第二次全委會上,又討論通過了《關於進一步貫徹執行毛主席“抓革命,促生產”偉大方針的決議》。要求各級革命委員會要加強對生產工作的領導,把發展工農業生產,列入重要議事日程。1969年3月,省革委會根據全省生產建設形勢發展的需要,作出調整和加強生產指揮機構的決定。1969年4月下旬,省革委又召開計劃工作座談會,研究1969年的國民經濟發展計劃,確定了大力發展農業,加強大小“三線”和基礎工業建設、安排好市場的方針。隨著全省局勢的漸趨穩定,國民經濟生產建設等工作也逐步回升和恢復。全省1969年工農業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了11.4%,1970年又猛增了23.1%。當然,其中有一部分是恢復性的。
(一)在農業生產方麵。我們根據黨中央的指示精神結合湖南的實際情況,著重抓了以下一些工作。及時召開生產會議,推動農業發展。1968年5月和6月,省革委會先後在大通湖農場和耒陽縣,分別召開湘北地區和湘中、湘南地區“抓革命,促生產”工作會議。10月5日至23日,又召開了全省農業戰線抓革命,促生產會議,著重研究了發動冬季生產高潮和組織第二年農業生產大躍進的問題。這些都推動了農業生產形勢的發展。
學大寨,抓典型。從1964年起,湖南省就響應毛主席的號召,在農業戰線開展學大寨的群眾運動。僅1968年全省就先後派出4萬多名代表赴大寨參觀取經,掀起了一個學大寨的高潮。1969年6月,毛主席視察湖南後,為了落實毛主席“你們要搞自己的大寨”的指示,省革委會決定在全省大力宣傳新田縣、安鄉縣兩個農業學大寨的先進典型。並召開現場會推廣兩縣在學大寨中,通過自力更生,戰勝各種困難,奪得農業大豐收的新經驗。
興修水利,防洪抗災。為了爭取農業生產的穩定增長,湖南省革命委員會利用冬春農閑季節,組織廣大農民群眾,大興修建農田水利工程。1968年11月冬,動員常德、益陽地區五萬多農民,整修了荊江分洪南大堤;接著又動員組織四萬農民,經過50多天的奮戰,勝利完成了荊江分洪的長江上車灣裁彎工程。該工程把長江的一處河道取直後,縮短航程30餘公裏,每年可增加流水排泄量五千億立方米左右,還可增加良田一萬八千餘畝。
1969年是湖南省洪災較重的一年。6、7月,長沙和沅水、澧水流域連降暴雨,造成特大洪災;8月上旬,湘東、湘中、湘北地區又連降暴雨,出現了湖南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為嚴重的山洪內澇,並造成嚴重損失。我與省革委其他主要領導成員和省駐軍負責人,都分赴各重災區去指揮抗洪戰鬥,先後動員和組織了數十萬軍民參加抗洪搶險救災工作。災後,我們又領導災區人民做好生產自救工作。
(二)在工業生產建設方麵。1967年底,韶山鐵路建成通車。1968年下半年到1970年初,先後有:湖南拖拉機廠試製成功了東方紅-30型拖拉機,全省第一條雙萬伏高壓電線路(柘溪至湘潭)建成投產,株洲冶煉廠自己設計興建的鋅係統正式投入生產,漣源鋼鐵廠500噸氧氣頂吹轉爐建成投產,湘潭電機廠製成中國第一台礦用大型電力機車,湘潭鋼鐵廠一號高爐建成投產,以及全省基本上實現了煤炭自給等。
為了盡快把湖南省的鋼鐵生產搞上去,省革命委員會於1969年6月作出決定,修建湘東鐵路,加速湘東鐵礦的建設。7月又決定恢復和擴建漣源鋼鐵廠。1970年3月2日,湖南省革命委員會常委會,還專門研究了枝柳、湘黔鐵路湖南段等重大工程的建設問題。之後,又迅速成立工程指揮部,並動員一百餘萬民兵參加了鐵路建設大會戰。
在抓工業建設中,總的說還是順利的。但也發生了兩起與我有關的小風波。
一是在枝柳鐵路的選線問題上。1970年1月,鐵道部工程設計人員經過一年多的勘察設計,將湖南段提出兩個方案來徵求湖南省的意見。方案提出:一是經常德、沅陵往柳州;二是經石門、大庸、吉首至柳州。鐵道部傾向於第一方案。
5、抓革命,促生產,促工作,促戰備
“抓革命,促生產”,在文化大革命中一直是中央的一個十分明確的指導思想。除毛主席、黨中央重視和強調必須以革命帶動生產之外,周總理在實際工作中對這一條抓得很緊,廣大幹部和群眾也很關心和努力。所以,湖南省在工農業生產、基本建設和科技工作等方麵,仍取得了一些進展和重要成就。1967年9月“省革籌”小組成立後,我在工作中一直很重視加強對工農業生產的領導。僅在9、10月份就先後召開全省電話會議、群眾誓師大會、成立生產指揮機構會議、生產動員大會和經驗交流會等,來推動和促進生產工作。1968年1月13日到19日,“省革籌”小組召開全省抓革命,促生產工作座談會。討論了1968年湖南省國民經濟發展的方針和大體的安排部署。4月,省革命委員會成立後,我們又在領導機構中設立了生產指揮組,負責生產建設等各項經濟工作。6月23日,省革命委員會在第二次全委會上,又討論通過了《關於進一步貫徹執行毛主席“抓革命,促生產”偉大方針的決議》。要求各級革命委員會要加強對生產工作的領導,把發展工農業生產,列入重要議事日程。1969年3月,省革委會根據全省生產建設形勢發展的需要,作出調整和加強生產指揮機構的決定。1969年4月下旬,省革委又召開計劃工作座談會,研究1969年的國民經濟發展計劃,確定了大力發展農業,加強大小“三線”和基礎工業建設、安排好市場的方針。隨著全省局勢的漸趨穩定,國民經濟生產建設等工作也逐步回升和恢復。全省1969年工農業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了11.4%,1970年又猛增了23.1%。當然,其中有一部分是恢復性的。
(一)在農業生產方麵。我們根據黨中央的指示精神結合湖南的實際情況,著重抓了以下一些工作。及時召開生產會議,推動農業發展。1968年5月和6月,省革委會先後在大通湖農場和耒陽縣,分別召開湘北地區和湘中、湘南地區“抓革命,促生產”工作會議。10月5日至23日,又召開了全省農業戰線抓革命,促生產會議,著重研究了發動冬季生產高潮和組織第二年農業生產大躍進的問題。這些都推動了農業生產形勢的發展。
學大寨,抓典型。從1964年起,湖南省就響應毛主席的號召,在農業戰線開展學大寨的群眾運動。僅1968年全省就先後派出4萬多名代表赴大寨參觀取經,掀起了一個學大寨的高潮。1969年6月,毛主席視察湖南後,為了落實毛主席“你們要搞自己的大寨”的指示,省革委會決定在全省大力宣傳新田縣、安鄉縣兩個農業學大寨的先進典型。並召開現場會推廣兩縣在學大寨中,通過自力更生,戰勝各種困難,奪得農業大豐收的新經驗。
興修水利,防洪抗災。為了爭取農業生產的穩定增長,湖南省革命委員會利用冬春農閑季節,組織廣大農民群眾,大興修建農田水利工程。1968年11月冬,動員常德、益陽地區五萬多農民,整修了荊江分洪南大堤;接著又動員組織四萬農民,經過50多天的奮戰,勝利完成了荊江分洪的長江上車灣裁彎工程。該工程把長江的一處河道取直後,縮短航程30餘公裏,每年可增加流水排泄量五千億立方米左右,還可增加良田一萬八千餘畝。
1969年是湖南省洪災較重的一年。6、7月,長沙和沅水、澧水流域連降暴雨,造成特大洪災;8月上旬,湘東、湘中、湘北地區又連降暴雨,出現了湖南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為嚴重的山洪內澇,並造成嚴重損失。我與省革委其他主要領導成員和省駐軍負責人,都分赴各重災區去指揮抗洪戰鬥,先後動員和組織了數十萬軍民參加抗洪搶險救災工作。災後,我們又領導災區人民做好生產自救工作。
(二)在工業生產建設方麵。1967年底,韶山鐵路建成通車。1968年下半年到1970年初,先後有:湖南拖拉機廠試製成功了東方紅-30型拖拉機,全省第一條雙萬伏高壓電線路(柘溪至湘潭)建成投產,株洲冶煉廠自己設計興建的鋅係統正式投入生產,漣源鋼鐵廠500噸氧氣頂吹轉爐建成投產,湘潭電機廠製成中國第一台礦用大型電力機車,湘潭鋼鐵廠一號高爐建成投產,以及全省基本上實現了煤炭自給等。
為了盡快把湖南省的鋼鐵生產搞上去,省革命委員會於1969年6月作出決定,修建湘東鐵路,加速湘東鐵礦的建設。7月又決定恢復和擴建漣源鋼鐵廠。1970年3月2日,湖南省革命委員會常委會,還專門研究了枝柳、湘黔鐵路湖南段等重大工程的建設問題。之後,又迅速成立工程指揮部,並動員一百餘萬民兵參加了鐵路建設大會戰。
在抓工業建設中,總的說還是順利的。但也發生了兩起與我有關的小風波。
一是在枝柳鐵路的選線問題上。1970年1月,鐵道部工程設計人員經過一年多的勘察設計,將湖南段提出兩個方案來徵求湖南省的意見。方案提出:一是經常德、沅陵往柳州;二是經石門、大庸、吉首至柳州。鐵道部傾向於第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