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勝利結束後,軍委決定:由東北軍區司令員鄧華(原誌司副司令員)負責召集參戰部隊有關人員在瀋陽總結三年抗美援朝戰爭經驗,參戰部隊每個軍抽調一至二名領導參加,並由蘇聯顧問團幫助總結。1954年9月,我由一三九師師長升任四十七軍炮兵副軍長,後又改任副軍長兼參謀長。軍裏決定由我代表四十七軍到瀋陽參加總結。


    10月,各部隊參加總結的人員陸續到瀋陽集中後,被編成了戰術、戰役若幹組,分頭收集材料。總結一開始,我們就在指導思想上與蘇軍顧問團發生了分歧。蘇聯顧問要求我們用蘇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模式進行總結。如在總結攻防作戰時,分析每平方公裏有多少門大炮,多少輛坦克。在總結陣地防禦作戰時,按蘇軍條令將防守陣地分成一、二防守地帶,再將每個防守地帶區分第一、二、三陣地,其距離也完全套用蘇軍條令。


    我們認為這樣總結反映不出抗美援朝戰爭的實際情況。因為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們是以弱對強,以劣勢裝備對抗絕對優勢裝備的敵人,在戰鬥中避開敵人火力的優勢,發揚我軍作戰勇敢,善於近戰、夜戰的長處,機動靈活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在運動戰時期的作戰中,基本是突然包圍敵人,切斷其退路而殲滅之,或將敵人誘至預設戰場,突然圍殲。


    在陣地對峙條件下的攻防作戰中,我們不可能像蘇聯衛國戰爭那樣,用坦克掩護步兵衝擊,炮兵進行對抗射擊。我們的具體戰法是以坑道為骨幹,以山地為支撐點。當敵人火力準備時我進入坑道,敵人衝擊時我出坑道以短兵火器消滅敵人。為防止敵人突破,在主陣地後麵設有預備陣地,也是根據地形構築的支撐點。如果按照蘇聯的要求,甚至陣地之間的距離都要有嚴格的規定,第一陣地距離前沿要1.5公裏,第二陣地距第一陣地2公裏;第一戰壕到第二戰壕要150公尺等等,非常機械。我們的坦克、大炮在實戰中受到敵人空中和地麵優勢火力的限製,特別是坦克。我們從未有用坦克率步兵向敵人衝擊,隻是將坦克放在提前修好的掩體內作火力點使用。前一天晚上視察好陣地,利用夜裏將坦克潛伏到前沿陣地有效射程內,每輛坦克事先都明確任務。天剛蒙蒙亮,趁敵人還沒有準備之時,突然打上三五發炮彈,擊毀其坦克或碉堡、火力點等,打完後馬上轉移到後方,藏在事先挖好的工事內掩蔽起來,以防止敵人飛機、炮火攻擊。


    至於炮兵,在攻防作戰中也是臨時支援步兵,為了防止敵人飛機和炮火的打擊,總是頻繁轉移陣地。不要說集中成百門炮,一個連的炮都不敢集中在一起使用。當然炮兵集中射擊效果最佳。通常以營為單位,18門炮一起射擊。但我們沒有製空權,一旦集中,美軍發現後,飛機、大炮很快就會把我們的陣地炸爛。我們一個連6門炮都不敢集中,常常是分為三組,將2門炮隱藏在山溝裏、坑道內。但是,火器分散,並不等於就是分散火力。火力一定要集中,從不同方向、角度集中射擊。這些特點都不是美、蘇教科書上找得到的。因為他們的長處往往是我軍的短處。我們就要利用他們的短處,發揚我們的長處。


    為此,我們經常同蘇聯顧問發生分歧,幾乎是天天爭吵。我曾跟蘇聯顧問說,我們作戰時根本不是按照你們的戰術打仗,否則早被美帝消滅了。如果按照蘇軍的經驗,白天一公裏內集中30~40輛坦克,不用一小時就會被美軍強大的火力消滅。此外,在一些小問題上,我們也經常同蘇聯顧問見解不一。比如我們平時工作或開會,大家總是老李、小張這樣彼此稱呼。蘇聯顧問就特別看不慣,他們強調下級見上級時必須喊“報告”、稱職務。其實這隻是形式問題,並不能因為叫小張、老李,就是沒大沒小,這恰恰反映了我們部隊官兵平等的民主作風,但這一切並不會因此影響下級嚴格執行命令。對於此事,我們向蘇聯顧問解釋過多次,但總是說服不了他們,他們根本不能理解八路軍、解放軍在艱苦的戰爭年代形成的優良傳統,在他們看來這都是遊擊習氣。總之,我們認為用蘇軍戰法總結我軍作戰經驗,不能反映我軍作戰的特點。但當時中蘇關係密切,蘇聯處處以老大哥自居,我們剛剛建國不久,各方麵都還沒有經驗的情況下,隻能按他們的要求去做。所以,經過一年多的總結,最後雖然定稿,一直沒有正式出版,主要原因就是不能反映我軍抗美援朝作戰的實際情況。


    但是這一年多的工作總結,對我個人來講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首先,我對韓戰有了全麵的了解。總結中,我們從1950年10月的第一次戰役,到1953年5月的夏季攻勢及金城反擊戰,進行了係統的研究,對各次戰役過程、經驗及教訓進行了認真總結,從而加深了我對戰爭全局的了解和認識。我未能參加前五次戰役,一直感到很遺憾。這五次戰役都是運動殲敵戰。通過參加總結補上了這一課。其次,在總結中聯繫自己參戰的實際經歷,提高了軍事指揮水平。1951年6月我初上陣地時,正是戰局對我不太有利的時候。美軍司令李奇微研究了我運動戰打法,根據我方後勤運輸供應不上,部隊戰士隨身攜帶糧食、彈藥,一次戰役僅能持續一周左右的情況,改變了戰術。在我發動進攻前幾日,敵人每日後退30餘公裏,退到既設陣地防守,這正好是我軍一夜行軍的距離。當我軍趕到時,天已大亮,敵人可得到空軍和炮兵支援,使我不易進攻,更不能切斷其退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黎原回憶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黎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黎原並收藏黎原回憶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