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團在江界河渡口大規模強渡的同時,軍委工兵營和幹部團工兵連開始架設浮橋。這在烏江的歷史上應該是一件開天闢地的事,因為這裏自古就沒有成功地架設過任何一座橋樑。軍委縱隊即將渡江,浮橋必須牢固可靠。在劉伯承和張雲逸的指揮下,三層竹排重疊在一起成為一個門橋,門橋一個一個地放入江水中,被用竹篾編成的粗繩連接起來,而裝入重石的竹簍被墜入江中以固定每一節門橋。紅軍工兵在紛飛的子彈之中運送門橋,打樁固繩。黔軍的炮彈密集地落下來,不斷有官兵負傷被江水沖走,但是前麵的消失了,後麵的紅軍立即替


    補上來。整整三十六個小時之後,一百多個巨大的門橋被準確地連接在一起,兩條巨繩穿過所有的門橋橫跨江麵,整個浮橋在江水的衝擊下彎成一個巨大的弧形,如同一條巨大的蜈蚣在翻卷的烏江水霧中擺來擺去。一九三五年一月三日,中央紅軍軍委縱隊在江界河渡口渡過了烏江。


    至此,黔軍烏江防線全線崩潰。雖然防線總指揮侯之擔下達了一律撤退到遵義集中的命令,但是沒有任何人執行,逃往遵義方向的部隊大部分繞過了遵義繼續向北,一直逃到了桐梓才停了下來。帶領衛兵和家眷也開始出逃的侯之擔,逃亡的速度遠遠超過了他的官兵,而且一逃便不可收拾,竟然一口氣出了貴州逃進了四川重慶。


    一月三日,王家烈在得知中央紅軍全麵突破黔軍烏江防線的同時,也得到了薛嶽的國民黨中央軍主力已經到達貴陽郊區觀音山的消息。兩個消息奇怪地混合在一起,令王家烈頓時不知所措。他鎮靜了好一會兒,才決定先不管烏江如何,還是趕快去觀音山迎接和慰問中央軍的為好。王家烈的慰問品是四卡車貴州特產茅台酒和另一種貴州特產麻草鞋。薛嶽的中央軍連以上軍官每人茅台酒兩瓶,營以上軍官五瓶,而士兵則是每人一雙麻草鞋。當天晚上,觀音山的國民黨中央軍幾乎全喝醉了。


    酒和鞋送出去之後,王家烈給正在溪口老家休養的蔣介石發出了電報,稱黔軍在烏江各個渡口正在與紅軍殊死作戰,紅軍“兩次搶渡,均未逞,刻尚目隔岸相持中”。


    同一天,薛嶽也給蔣介石發出了電報。電報並沒有對烏江防線被中央紅軍突破多說什麽,因為中央軍本來就沒有與紅軍在烏江決戰的計劃,朱毛紅軍隻不過是過了一條江而已。薛嶽在電報裏強調的是:“黔本貧瘠之省區,年來遍地植煙,生產銳減,補給極為困難”。烏江一戰再次證明黔軍戰鬥力低下,“匪來則望風披靡”。最後,薛嶽特別告訴蔣介石:王家烈“頗以中央軍入貴陽為慮”。


    一九三五年一月四日,中央紅軍主力部隊大規模渡過烏江後開始向黔北重鎮遵義前進。薛嶽的國民黨中央軍也在這一天進入了貴陽,並隨即任命了一個新的城防司令。回到貴陽的王家烈在城門口被中央軍士兵阻擋,中央軍士兵要求他出示通行證並接受檢查。王家烈萬分沮喪地回到了他的官邸裏。他統治的首府貴陽和他起家的老巢遵義,一個被老蔣占領一個被朱毛占領,王家烈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事情怎麽眨眼之間變成了這樣。這時候,黔西的一個縣長給省主席送來了一份年禮:酒、肉、絲綢、煙土和現洋,還附有一張寫有“叩拜王主席大人”字樣的大紅帖子。王家烈有氣無力地將帖子翻開來,裏麵是四個描金大字:恭祝新年!


    長征 六


    前景未卜的大戰即將爆發,紅四方麵軍總指揮徐向前有些焦灼不安。


    一九三五年三月二十六日,中央紅軍在第四次渡過赤水河後,突然南下向烏江急促前進。那一天,貴州中部和北部風狂雨暴,而在數百公裏以外,四川北部與陝西、甘肅交界處卻是天清月朗——沒有證據表明徐向前對中央紅軍此刻的行動和位置有確切的了解,他僅僅依據幾天前的一封電報得知中央紅軍在黔北的土城受阻,已經被迫放棄了進入川南北渡長江的


    計劃,現正在國民黨數十萬大軍的圍困中頻繁移動。


    春月朦朧,夜風拂麵。


    這個晚上,嘉陵江東岸蔥蘢的大山中,正在進行著一個驚人的舉動:距離江邊三十公裏的一個山坳裏,天黑剛下來的時候,突然湧進來數十支人流,這些由紅軍官兵和當地百姓組成的人流,抬著上百條剛造好的大木船和數十隻大小不一的竹筏,以及數十個體積巨大的浮橋構件,沿著彎曲陡峭的山路,向那座叫涼風埡的大山主峰緩慢移動。不許點火把,不許喊號子,隻有紅軍幹部小聲的督促聲,還有很快便迴響起來的如同悶雷般的粗重喘息聲。沉重的浮橋構件在一寸寸地蠕動,粗厚的繩索把百姓和戰士的肩膀都磨出了血。在山路險峻的地方,由於無法轉彎,上百條巨大的木船被直立起來,使夜色中的陡峭山崖猶如長出了無數的尖峰。不斷地有人在移動和保護木船的時候從山崖上跌落。船體撞擊在岩石上,發出驚心動魄的悶響,驚飛了一群又一群夜宿的野鳥。


    這些船全是嶄新的,船底的木板還沒有完全幹燥。聽說紅軍要在山裏造船,當地的老人們就開始驚訝,他們從沒聽說過不在水邊而在山裏造船的。但在紅軍民運幹部的動員下,百姓們很快就忙碌了起來,老船工、木匠和鐵匠都帶著工具背著幹糧來了。沒有手藝的青年農民砍大樹、搬運木材,婦女和孩子們收集廢銅爛鐵,鐵匠晝夜拉著風箱打造打鐵釘和鐵件。船造好了,工匠們還在船幫上寫上了“革命成功”的標語。體積巨大的船在山裏造好了,必須把它們抬過山去。老人們這下更驚愕了:“哪個見過船走旱路的?紅軍這是要幹啥子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樹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樹增並收藏長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