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
皇帝也瘋狂:歷史上的玩鬧皇帝 作者:陳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時各地的農民起義軍,已經不把元朝軍隊放在眼裏,開始互相廝殺。終於,在各路義軍中,朱元璋成為最後的贏家。在消滅整合了陳友諒張士誠等各路兵馬之後,朱元璋正式建立了明王朝,並於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下令麾下大將徐達發動北伐。同年閏七月二十八日,明軍在徐達的指揮下一路勢如破竹,幾乎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就一直打到了通州。
麵對危機形勢,群臣向順帝建議死守大都以待援軍,但順帝哪裏肯聽,他說:“我絕不重蹈北宋徽欽二帝的覆轍。”便於七月二十八日夜,與太子、諸妃倉皇逃出健德門,北奔上都,又回到了祖先成吉思汗的茫茫草原。不過他的好運氣又幫了他一回,他逃得正是時候,八月初二,徐達軍攻入大都,順帝留下的監國王爺貼木爾不花被處死,元王朝在中原的統治宣告結束。
元順帝逃回了漠北,朱元璋認為他把大都讓得如此痛快,可謂“克順天命”,就給了他一個“順帝”的諡號。可這位順帝在漠北還使用他的大元國號,繼續作大元的皇帝,史稱北元。順帝做了兩年北元皇帝後病死,元人給他上廟號為元惠宗。
明武宗朱厚照
模範皇帝的獨生子(1)
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十八日,皇太子朱厚照即皇帝位,時年十五歲,改第二年年號為“正德”。
比起一些皇帝充滿陰謀與殺戮的登基過程來說,朱厚照的即位實在是順利得平淡無奇,但這也說明他十分的幸運。他是明孝宗唯一的兒子,為張皇後所生,既是嫡子,又是長子,所以既沒有經受宮廷之外形形色色事變的驚擾,也沒有遇到來自宮內爭權奪位的摧殘和腐蝕,會理所當然地在父親死後登上皇位。因此明孝宗在彌留之際吩咐遺言的時候也沒有多說什麽,隻是強調皇太子好逸樂,請諸位大臣一定要在這方麵多多管教。
明孝宗當時悲傷的顧命大臣可能並沒有太把這話放在心上,也許在他們看來,這個“粹質比冰玉,神采煥發”的皇太子絕對會成為一位聖君。然而他們卻沒有想到,這個十五歲的少年,居然會在以後十五年的歲月裏,把大明朝攪得亂七八糟,使他自己也成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最能惡作劇的皇帝。而他的年號還偏偏叫“正德”,真是一個絕妙的諷刺。
對於這種巨大的反差,群臣一定大惑不解,在他們看來,這樣的結果是不可思議的。因為朱厚照的父親孝宗是一個模範的皇帝,他遠離奸佞——剛剛即位就把憲宗朝那些靠進獻房中術得寵的萬安之流趕了出去;勤於朝政——每天的早朝就不用說了,還恢復了午朝,此外,又開闢了文華殿議政,以便在早朝與午朝之餘的時間,與內閣共同切磋治國之道,商議政事;留心治道——恢復了經筵侍講製度。此外,他對朝臣也非常尊重,不少明朝皇帝很喜歡的廷杖,他一次也沒有用過。所以,在他統治的十八年裏,政治清明,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總之,沒有什麽大事值得記下來,歷史在這裏可以輕鬆地翻過。
這並不是貶詞,事實上,明孝宗完美地做到了一個守成的皇帝該做的所有事情。他不是太祖或成祖,負有建立王朝,抵禦外敵的任務。他隻要把祖宗留下來的這份基業守住,完好地交給下一代即可。他最大和最應該的作為,就是“無為”:不要興什麽新花樣,要保證一切井然有序,按部就班地運行下去,最好讓大家感覺不到皇帝的存在,就像當年人們稱讚堯的統治能做到“帝力於我何有哉”一樣。或許這樣看起來太過“平庸”,但是,想想歷史上輕描淡寫的一筆記載,也許就會是幾萬甚至幾十萬的人命,站在當時人的角度,或許孝宗這樣的皇帝才是最值得稱頌的吧。比照之後明武宗的所作所為,也許會令人更加深切的感受到這一點。
明孝宗不但給朱厚照樹立了一個做皇帝的榜樣,還給了他一個和諧而祥和的家庭。與一般皇帝的後宮無數,粉黛三千比起來,明孝宗可以說是在夫妻關係上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模範,他也許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堅持一夫一妻製的皇帝。他非常喜歡自己的皇後張氏,天天和她在一起,終身沒有再納別的嬪妃,甚至朝臣以皇後不生育勸他納妃,他都置之不理。所以當張皇後終於在弘治四年(1491年)生下朱厚照的時候,明孝宗的歡喜也就可想而知。這個孩子的八字也十分不平凡,他出生的具體時間應該是亥年戌月酉日申時,正好是申酉戌亥這個排列順序倒過來,在古代這被看成是個大吉大利的生辰,尤其是據說這個生辰與太祖朱元璋有著某些暗合之處。孝宗更加高興了,他對這個兒子充滿了期望,按照明朝製度,為其取名厚照,厚為輩分,照字則是希望他“四海雖廣,兆民雖眾,無不在於照臨之下”,並很快冊封為太子。
在沉浸於歡喜之中的孝宗看來,這個孩子與太祖八字相合無疑是一件大吉大利的好事,意味著他也會像太祖一樣有著蓋世的功業,成為一代名君。但是,孝宗也許沒有意識到,在一個需要守成之君的時代裏,明太祖那樣的雄才大略會意味著什麽。一個有著超人的膽量、充分的好奇心、豐富的想像力的孩子,他旺盛的生命力在那些注重道德規矩的大臣眼中,也許隻能造成他的荒唐。而且,這個孩子周圍還有一群號稱“八虎”,引誘他遊玩的太監,為首的劉瑾,更是一個陰險狡猾之人。
麵對危機形勢,群臣向順帝建議死守大都以待援軍,但順帝哪裏肯聽,他說:“我絕不重蹈北宋徽欽二帝的覆轍。”便於七月二十八日夜,與太子、諸妃倉皇逃出健德門,北奔上都,又回到了祖先成吉思汗的茫茫草原。不過他的好運氣又幫了他一回,他逃得正是時候,八月初二,徐達軍攻入大都,順帝留下的監國王爺貼木爾不花被處死,元王朝在中原的統治宣告結束。
元順帝逃回了漠北,朱元璋認為他把大都讓得如此痛快,可謂“克順天命”,就給了他一個“順帝”的諡號。可這位順帝在漠北還使用他的大元國號,繼續作大元的皇帝,史稱北元。順帝做了兩年北元皇帝後病死,元人給他上廟號為元惠宗。
明武宗朱厚照
模範皇帝的獨生子(1)
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十八日,皇太子朱厚照即皇帝位,時年十五歲,改第二年年號為“正德”。
比起一些皇帝充滿陰謀與殺戮的登基過程來說,朱厚照的即位實在是順利得平淡無奇,但這也說明他十分的幸運。他是明孝宗唯一的兒子,為張皇後所生,既是嫡子,又是長子,所以既沒有經受宮廷之外形形色色事變的驚擾,也沒有遇到來自宮內爭權奪位的摧殘和腐蝕,會理所當然地在父親死後登上皇位。因此明孝宗在彌留之際吩咐遺言的時候也沒有多說什麽,隻是強調皇太子好逸樂,請諸位大臣一定要在這方麵多多管教。
明孝宗當時悲傷的顧命大臣可能並沒有太把這話放在心上,也許在他們看來,這個“粹質比冰玉,神采煥發”的皇太子絕對會成為一位聖君。然而他們卻沒有想到,這個十五歲的少年,居然會在以後十五年的歲月裏,把大明朝攪得亂七八糟,使他自己也成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最能惡作劇的皇帝。而他的年號還偏偏叫“正德”,真是一個絕妙的諷刺。
對於這種巨大的反差,群臣一定大惑不解,在他們看來,這樣的結果是不可思議的。因為朱厚照的父親孝宗是一個模範的皇帝,他遠離奸佞——剛剛即位就把憲宗朝那些靠進獻房中術得寵的萬安之流趕了出去;勤於朝政——每天的早朝就不用說了,還恢復了午朝,此外,又開闢了文華殿議政,以便在早朝與午朝之餘的時間,與內閣共同切磋治國之道,商議政事;留心治道——恢復了經筵侍講製度。此外,他對朝臣也非常尊重,不少明朝皇帝很喜歡的廷杖,他一次也沒有用過。所以,在他統治的十八年裏,政治清明,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總之,沒有什麽大事值得記下來,歷史在這裏可以輕鬆地翻過。
這並不是貶詞,事實上,明孝宗完美地做到了一個守成的皇帝該做的所有事情。他不是太祖或成祖,負有建立王朝,抵禦外敵的任務。他隻要把祖宗留下來的這份基業守住,完好地交給下一代即可。他最大和最應該的作為,就是“無為”:不要興什麽新花樣,要保證一切井然有序,按部就班地運行下去,最好讓大家感覺不到皇帝的存在,就像當年人們稱讚堯的統治能做到“帝力於我何有哉”一樣。或許這樣看起來太過“平庸”,但是,想想歷史上輕描淡寫的一筆記載,也許就會是幾萬甚至幾十萬的人命,站在當時人的角度,或許孝宗這樣的皇帝才是最值得稱頌的吧。比照之後明武宗的所作所為,也許會令人更加深切的感受到這一點。
明孝宗不但給朱厚照樹立了一個做皇帝的榜樣,還給了他一個和諧而祥和的家庭。與一般皇帝的後宮無數,粉黛三千比起來,明孝宗可以說是在夫妻關係上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模範,他也許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堅持一夫一妻製的皇帝。他非常喜歡自己的皇後張氏,天天和她在一起,終身沒有再納別的嬪妃,甚至朝臣以皇後不生育勸他納妃,他都置之不理。所以當張皇後終於在弘治四年(1491年)生下朱厚照的時候,明孝宗的歡喜也就可想而知。這個孩子的八字也十分不平凡,他出生的具體時間應該是亥年戌月酉日申時,正好是申酉戌亥這個排列順序倒過來,在古代這被看成是個大吉大利的生辰,尤其是據說這個生辰與太祖朱元璋有著某些暗合之處。孝宗更加高興了,他對這個兒子充滿了期望,按照明朝製度,為其取名厚照,厚為輩分,照字則是希望他“四海雖廣,兆民雖眾,無不在於照臨之下”,並很快冊封為太子。
在沉浸於歡喜之中的孝宗看來,這個孩子與太祖八字相合無疑是一件大吉大利的好事,意味著他也會像太祖一樣有著蓋世的功業,成為一代名君。但是,孝宗也許沒有意識到,在一個需要守成之君的時代裏,明太祖那樣的雄才大略會意味著什麽。一個有著超人的膽量、充分的好奇心、豐富的想像力的孩子,他旺盛的生命力在那些注重道德規矩的大臣眼中,也許隻能造成他的荒唐。而且,這個孩子周圍還有一群號稱“八虎”,引誘他遊玩的太監,為首的劉瑾,更是一個陰險狡猾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