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還掌握在昔日中原之主司馬氏的手中,不過司馬昭的這些後人們完全沒有他當年的威風,大多數東晉皇帝的生殺予奪的權力都掌握在權臣們的手中。而權臣們的素質也是出奇的差,無論是驕橫的王敦,還是多疑的庾亮,若是放在漢末或是魏末恐怕連帶兵打仗、出謀劃策的資格都沒有。相比之下還算有些才幹的,就是桓溫了。
晉穆帝永和十年(公元354年),已經集內外大權於一身的征西將軍桓溫從自己的駐所江陵出發,分水陸三路進攻前秦國都長安。
(桓溫的三路大軍有兩路出自荊州,即水軍自襄陽逆流而上,步軍從淅川出武關;第三路由蜀中的司馬勛所領,出子午穀直取長安,這正是一百多年前魏延向諸葛亮提出過的建議,歷來爭議頗大,我們在此不妨且看東晉在有兩路軍配合的情況下採用這種策略所取得的成果。)
遠在涼州的前涼得知這一消息,也派出後趙叛將王擢,攻打前秦西南重鎮陳倉(今陝西寶雞),響應東晉的進攻。前秦皇帝苻健派了五萬軍隊,由自己的太子苻萇和弟弟苻雄帶領,在嶢柳(今陝西藍田南)抵抗晉軍。
北方軍隊已有數十年沒有遇到來自南方的如此強勁的攻勢,桓溫親自上陣督軍,一仗下來,秦軍敗得不成樣子。接著桓溫的弟弟桓沖又在白鹿原(今陝西灞河附近)擊敗了苻雄的軍隊。秦軍在連續吃了敗仗之後士氣大大受挫,苻健隻得帶了六千名老弱殘兵退入長安,堅守城池。
桓溫轉戰前進,最後屯兵灞上。關中一帶的郡縣盡皆來降,男女老少夾道歡迎晉軍的姿態,就跟見了親人似的。這個時候距離西晉滅亡不到四十年,當年飽嚐亡國之苦的關中百姓裏年輕一些的還在世,於是才有耄耋老人含著淚說:“想不到今天還能見到官軍啊!”
但這卻是北方最後僅存的漢人情懷。換而言之,這一次或許是東晉恢復北方最後的機會。(連苻健幾年前剛進入關中時也深深體會到這一點,大概是因為西晉最後亡於長安,再加上後趙在關中的統治並不牢固,民心思晉是個讓氐人統治者頭痛的問題,苻健在統治初期也不得不與桓溫通好。)隨著永嘉之亂那一代在北方倖存下來的漢人的消亡,以及後來胡人陸續大批的遷至長安一帶,長安越來越脫離漢人的控製。等到半個世紀以後另一位善戰的東晉大將劉裕再次來到這裏時,這個城市的形象已去漢人的想像甚遠,它的得而復失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了。
---------------
二 獨眼妖王(1)
---------------
桓溫沒有輕易進軍,沒有利用士氣高漲的機會一鼓作氣消滅前秦。桓溫有他自己的想法,當然也有客觀原因,比如出兵子午穀的司馬勛被前秦丞相苻雄候個正著,打了敗仗,這使桓溫動搖了取勝的信心。
桓溫在這次北伐中止步不前的表現備受史學家們的詬病,他們最大的依據就是當時尚為旁觀者、來到桓溫營中探聽口風的王猛捏著虱子說的那段話:“明公不遠千裏,深入敵軍境內,現在長安近在咫尺,您卻不渡灞水,關中的豪傑不知您心裏想些什麽,所以都不來見您啊。”一向盛氣淩人的桓溫對這句問話的反應竟是默然無語,半晌才顧左右而感慨:“江東沒有像先生這樣的人物啊!”
桓溫當然不是不想平定北方(自西晉滅亡以來,東晉和北方各國一直以仇人相視,十六國中向東晉稱藩或一直保持友好的國家,也隻有漢人政權“前涼”等為數不多的幾個,說桓溫不想滅秦,毫無道理。何況桓溫可是“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遺臭萬年”的好大喜功之輩),但北方不是說搞就搞得定的,苻健、苻雄兄弟絕非等閑之輩,初戰的失利,多與準備不足和輕敵有關,一旦被逼入長安城中,他們自然擺出背水一戰的誓死架勢,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如暫且保存實力,做出可進可退的長遠打算為妙。因為桓溫的後方東晉原不是鐵板一塊,北伐打到這個份上,對桓溫來說正是恰如其分(在這一點上桓溫顯得比嶽飛要“聰明”,對敵我情況的了解要透徹得多)。
實際的戰局很快對東晉不利起來,桓溫與苻雄再度在白鹿原展開大戰,晉兵死傷慘重。攻打陳倉的王擢也是得而復失,逃回涼州。桓溫與苻健搶收關中小麥,又被秦人先了一步。桓溫沒有了軍糧,呆不下去,隻能退兵回到襄陽,桓溫的第一次北伐以先勝後敗而告終。
(桓溫三次北伐的情況與諸葛亮六出祁山也差不太多,蜀軍大概敗得好看一點,加上桓溫又被刻劃成王莽、曹操式的奸臣,所以並不被人稱道,但對比中國曆朝歷代,北伐的戰爭本就少有勝績,桓溫的北伐也沒有過分的勞民傷財,雖然成效不大,但卻能向北方分裂的各國表明南方政府的態度,在漢文化對中原少數民族政權的影響方麵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桓溫對這樣的結果自是不滿,河洛一帶正好又出現混戰,原來冉閔手下投降東晉的大將周成據守洛陽再次謀反。擊敗殷浩的羌人姚襄在自稱大單於,占領了許昌之後,也打起洛陽的主意,他圍攻洛陽,卻一個多月未能攻克。
桓溫又看到恢復北方的契機,便於晉穆帝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第二次從江陵出發北伐,迅速到達了伊水。
姚襄趕緊把圍攻洛陽的軍隊撤回,將精兵強將藏匿在伊水以北的樹林中,派使者對桓溫說:“將軍親率王師前來,我姚襄情願歸順,請你的軍隊稍稍退卻,我與手下人一起到路上拜迎大駕。”
晉穆帝永和十年(公元354年),已經集內外大權於一身的征西將軍桓溫從自己的駐所江陵出發,分水陸三路進攻前秦國都長安。
(桓溫的三路大軍有兩路出自荊州,即水軍自襄陽逆流而上,步軍從淅川出武關;第三路由蜀中的司馬勛所領,出子午穀直取長安,這正是一百多年前魏延向諸葛亮提出過的建議,歷來爭議頗大,我們在此不妨且看東晉在有兩路軍配合的情況下採用這種策略所取得的成果。)
遠在涼州的前涼得知這一消息,也派出後趙叛將王擢,攻打前秦西南重鎮陳倉(今陝西寶雞),響應東晉的進攻。前秦皇帝苻健派了五萬軍隊,由自己的太子苻萇和弟弟苻雄帶領,在嶢柳(今陝西藍田南)抵抗晉軍。
北方軍隊已有數十年沒有遇到來自南方的如此強勁的攻勢,桓溫親自上陣督軍,一仗下來,秦軍敗得不成樣子。接著桓溫的弟弟桓沖又在白鹿原(今陝西灞河附近)擊敗了苻雄的軍隊。秦軍在連續吃了敗仗之後士氣大大受挫,苻健隻得帶了六千名老弱殘兵退入長安,堅守城池。
桓溫轉戰前進,最後屯兵灞上。關中一帶的郡縣盡皆來降,男女老少夾道歡迎晉軍的姿態,就跟見了親人似的。這個時候距離西晉滅亡不到四十年,當年飽嚐亡國之苦的關中百姓裏年輕一些的還在世,於是才有耄耋老人含著淚說:“想不到今天還能見到官軍啊!”
但這卻是北方最後僅存的漢人情懷。換而言之,這一次或許是東晉恢復北方最後的機會。(連苻健幾年前剛進入關中時也深深體會到這一點,大概是因為西晉最後亡於長安,再加上後趙在關中的統治並不牢固,民心思晉是個讓氐人統治者頭痛的問題,苻健在統治初期也不得不與桓溫通好。)隨著永嘉之亂那一代在北方倖存下來的漢人的消亡,以及後來胡人陸續大批的遷至長安一帶,長安越來越脫離漢人的控製。等到半個世紀以後另一位善戰的東晉大將劉裕再次來到這裏時,這個城市的形象已去漢人的想像甚遠,它的得而復失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了。
---------------
二 獨眼妖王(1)
---------------
桓溫沒有輕易進軍,沒有利用士氣高漲的機會一鼓作氣消滅前秦。桓溫有他自己的想法,當然也有客觀原因,比如出兵子午穀的司馬勛被前秦丞相苻雄候個正著,打了敗仗,這使桓溫動搖了取勝的信心。
桓溫在這次北伐中止步不前的表現備受史學家們的詬病,他們最大的依據就是當時尚為旁觀者、來到桓溫營中探聽口風的王猛捏著虱子說的那段話:“明公不遠千裏,深入敵軍境內,現在長安近在咫尺,您卻不渡灞水,關中的豪傑不知您心裏想些什麽,所以都不來見您啊。”一向盛氣淩人的桓溫對這句問話的反應竟是默然無語,半晌才顧左右而感慨:“江東沒有像先生這樣的人物啊!”
桓溫當然不是不想平定北方(自西晉滅亡以來,東晉和北方各國一直以仇人相視,十六國中向東晉稱藩或一直保持友好的國家,也隻有漢人政權“前涼”等為數不多的幾個,說桓溫不想滅秦,毫無道理。何況桓溫可是“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遺臭萬年”的好大喜功之輩),但北方不是說搞就搞得定的,苻健、苻雄兄弟絕非等閑之輩,初戰的失利,多與準備不足和輕敵有關,一旦被逼入長安城中,他們自然擺出背水一戰的誓死架勢,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如暫且保存實力,做出可進可退的長遠打算為妙。因為桓溫的後方東晉原不是鐵板一塊,北伐打到這個份上,對桓溫來說正是恰如其分(在這一點上桓溫顯得比嶽飛要“聰明”,對敵我情況的了解要透徹得多)。
實際的戰局很快對東晉不利起來,桓溫與苻雄再度在白鹿原展開大戰,晉兵死傷慘重。攻打陳倉的王擢也是得而復失,逃回涼州。桓溫與苻健搶收關中小麥,又被秦人先了一步。桓溫沒有了軍糧,呆不下去,隻能退兵回到襄陽,桓溫的第一次北伐以先勝後敗而告終。
(桓溫三次北伐的情況與諸葛亮六出祁山也差不太多,蜀軍大概敗得好看一點,加上桓溫又被刻劃成王莽、曹操式的奸臣,所以並不被人稱道,但對比中國曆朝歷代,北伐的戰爭本就少有勝績,桓溫的北伐也沒有過分的勞民傷財,雖然成效不大,但卻能向北方分裂的各國表明南方政府的態度,在漢文化對中原少數民族政權的影響方麵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桓溫對這樣的結果自是不滿,河洛一帶正好又出現混戰,原來冉閔手下投降東晉的大將周成據守洛陽再次謀反。擊敗殷浩的羌人姚襄在自稱大單於,占領了許昌之後,也打起洛陽的主意,他圍攻洛陽,卻一個多月未能攻克。
桓溫又看到恢復北方的契機,便於晉穆帝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第二次從江陵出發北伐,迅速到達了伊水。
姚襄趕緊把圍攻洛陽的軍隊撤回,將精兵強將藏匿在伊水以北的樹林中,派使者對桓溫說:“將軍親率王師前來,我姚襄情願歸順,請你的軍隊稍稍退卻,我與手下人一起到路上拜迎大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