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漢中後,亮以明年當出軍,命嚴以中都護署府事。李嚴擔任了漢中各部隊總監督,全權處理丞相府事務。一年後,諸葛亮彈劾李嚴的奏摺是這樣評價這次調動的:去年臣欲西征,欲令平1主督漢中,平說司馬懿等開府辟召。臣知平鄙臣知平鄙情,欲因行之際臣取利也,是以表平子豐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時之務。意思是說李嚴藉機要挾,而自己忍辱負重。


    建興九年春,諸葛亮進軍祁山,讓李嚴催督糧食運輸。


    祁山戰役持續了半年。到了夏秋交際的時候,天霖雨,運糧不繼。《三國誌》記載李嚴遣參軍狐忠、督軍成喻指,呼亮來還;亮承以退軍。因為連降大雨導致轉運糧草困難(漢中入陝南的山路至今崎嶇難行),李嚴派狐忠、成兩個人通知正在祁山一帶與魏軍相持不下的諸葛亮撤軍。諸葛亮如約撤軍。


    平聞軍退,乃更陽驚,說軍糧饒足,何以便歸!欲以解己不辦之責,顯亮不進之愆也。又表後主,說軍偽退,欲以誘賊與戰。李嚴在諸葛亮回軍後採取了兩麵手法:一方麵驚訝地說:軍糧還很充足,為何就撤軍呢?以此來推卸自己沒有督運好糧草的責任,同時說明是諸葛亮自己無力推進而撤軍;另一方麵,李嚴又向劉禪上表說:大軍假裝後退,以引誘敵人追擊再進行打擊。這就給諸葛亮出了一個大大的難題。


    諸葛亮的對策非常簡單。亮具出其前後手筆書疏本末,平違錯章灼。平辭窮情竭,首謝罪負。諸葛亮隻是出示了李嚴前後親筆手書信函,麵對鐵證,李嚴隻好認罪受罰。結果,李嚴被徹底打敗,廢平為民,徙梓潼郡,徹底退出了政治舞台。他的兒子、江州都督李豐在父親被罷官後,被諸葛亮調到漢中繼承李嚴的工作:督運糧草。李豐最後做官做到了朱提太守。朱提是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郡。


    正文 第31節:五、巴蜀慷慨北伐行(5)


    經過層層政治較量,諸葛亮消滅了最大的政治對手,沉重打擊了四川本土勢力,確立了自己的權威統治。在此前後,諸葛亮就在北伐的大旗下賞罰自專,以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來統一上下的思想。


    在這方麵突出的例子就是彭和廖立兩個人被廢黜。彭是投降劉備的四川名士,劉備平定益州後,提拔彭為治中從事。彭一下子處於這麽高的地位,不免形色囂然,自矜得遇滋甚。人在他這樣的地位難免自我感覺良好,洋洋得意。諸葛亮表麵上與彭友好相處,內心裏卻很厭惡他,多次向劉備密告彭這個人心大誌廣,不能重用。劉備也討厭起彭來,抓住後者的一個小疏忽,將彭降職為江陽太守。


    彭見要去外地任職,很不高興,就跑去做馬超的工作。馬超率領西涼殘餘軍隊投降劉備,率軍在益州北部撫慰羌胡,行事低調以求自保。他問彭:你才具秀拔,主公非常看重你啊,說你與諸葛亮、法正等人並駕齊驅,怎麽讓你去外地小郡做官呢?彭發牢騷說:劉備這個老兵荒唐悖理,還有什麽道理可說!又對馬超說:將軍在外,我在內。我們聯手,天下不就能平定了。馬超寄人籬下,又掌握兵權,一直保持著恐懼避禍的心理。他聽到彭的話,心中大驚,表麵默然不答,等彭一走,馬上將詳細情況寫成表章發往成都。彭隨即被收押。


    後來彭在獄中後悔了,寫信給諸葛亮說自己心高氣傲、口無遮攔,並非真心反叛,希望諸葛亮能夠放自己一條生路。但是彭還是以謀逆罪被誅死,時年三十七歲。


    廖立這個人在前文已經出現過了,就是劉備在荊州時期的長沙太守。擔任長沙太守時,廖立不到三十歲,可謂是前途無量。廖立的罪過是當著李邵、蔣琬等諸葛亮親信的麵批評劉備不取漢中而與孫吳爭荊州的戰略錯誤。根據聯盟一章的分析,廖立作為荊州問題專家做出的判斷是正確的,在政府同僚麵前談論政事也沒有什麽不妥的地方。廖立緊接著批評關羽怙恃勇名,作軍無法,前後數喪師眾,又批評諸葛亮親信向朗、文恭、郭攸之、王連等人都是平庸之輩,都是從人,不足與之謀大事,朝廷重用這些人才使百姓疲弊。李邵、蔣琬自然將廖立的正確的評論和不恰當的評論都一併報告給了諸葛亮。諸葛亮以誹謗先帝,疵毀眾臣的罪名將廖立廢為平民,發配到西北偏遠的汶山郡。


    廖立在發配地親自帶著妻兒耕地拓殖。很多年後,薑維率軍經過汶山時,專門去拜訪了這位老前輩、荊州問題專家。薑維見廖立還是意氣風發、侃侃而談、高論不斷。廖立最後死在發配地。


    戰爭體製和諸葛亮的權威統治就是通過這些點滴事件建立並鞏固的。曹評論蜀漢政局說:亮外慕立孤之名,而內貪專擅之實。指出了蜀漢的權威政治現實。不管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意識形態說教是否切實可行,戰爭體製對蜀漢政權來說是必需的。作為弱國,建立高度統一、目標明確的體製有利於集中國家力量,統一合理調配資源,在亂世中圖存圖強。就像曹魏是通過推廣屯田、務實內政來為戰爭積蓄力量一樣,蜀漢是通過內部的集權來集中力量。客觀上,蜀漢人口稀少、生產力水平低,通過屯田耕殖提升國力的空間有限。


    假設沒有諸葛亮的鐵腕統治,假設沒有蜀漢以北伐為目標的戰爭體製,蜀漢在歷史上就不會有這麽耀眼的作為,就不會有不錯的外部環境,甚至會提早滅亡。如若不消滅內部派係,很可能導致黨爭,致使內部令出多家,政令不通;如若允許彭、廖永等人和有礙團結的言論存在,將導致蜀漢內部人心不齊,政治也會在蔓延的猜疑謾罵中消耗了力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大外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程並收藏三國大外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