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到供訓隊時,王敏芝問:這“會計”是個甚麽?有人說:會計就是個人。發本油印課本《會計與簿記》。這“簿記”是甚麽?有人說:簿記就是本書,她把這本書一直揣到共和國誕生。
那時候那人,土得冒煙,髒得掉渣,真誠得透明,把理想和信念揣貼在心窩上。
夏季攻勢後的一天,一個不到20歲的清秀的女兵,背著個薄薄的背包,提隻裝著臉盆牙兵的網兜,汗津津走進28團團部。在眾多男子漢注目禮中,姑娘敬個禮,掏出介紹信。
政委張繼璜已經明白了幾分。看到介紹信上“於淑海”三個字,趕緊伸出手去:歡迎!歡迎!然後跑去前院,照團長胡雲生胸前就是一拳:快走,看是誰來了!
誰也不認識誰。
胡雲生已經做了一夜新郎夢:昨天下午師裏來個電話,說縱隊衛生部有個叫“於淑海”的護理員,今天來和他結婚。
而新娘子於淑海,從縱隊動身時,說是讓她去10師。坐馬車到了10師,又讓她去28團。也沒說去幹甚麽,她也沒問。那是不用問的。
去哪兒幹甚麽,都是革命工作,此刻,當她看到胡團長望著她的那種激動、興奮的目光,姑娘家的本能使她預感到已經發生了甚麽。她感到突然,有些惶惑,可很快就坦然了:周圍女伴,一個個不都是這樣子嗎?
去年,張繼璜和王敏芝夫婦去浙江嘉興看望這對老戰友,於淑海還說:哼,就這麽地把我分配給他了。當年的團長“哈哈”大笑:這叫“千裏姻綠戰爭牽”。
副團長、副政委、參謀長、主任不請自來。燉上幾隻老母雞,拎來幾隻“酒葫蘆”,三張拚在一起的高低不齊的方桌上,10多隻粗瓷大碗舉起來,10多張粗喉嚨大嗓子,齊聲祝福“革命夫妻,革命到底。”
副團長和警衛員把行李搬出去,就是“洞房花燭夜,,。張繼璜和王敏芝的”洞房花燭夜”,枕頭是個馬搭子。
“洞房花燭夜”之前,兩人見過兩次麵。一次是和他一道闖關東的師作戰科長,介紹她和他見麵,給她印象最深的是警衛員那隻不離身的“酒葫蘆”。第二次在行軍路上,看一眼,沒等說話就過去了。
張繼璜老人給這種戰地婚姻總結八個字:“兵臨城下,速戰速決。”
沒有情書,甚至沒有情話,更談不上花前月下,卿卿我我。
當然也沒有小說和電影中的情節:硝煙烈火中,突然出現一位美麗的女性,自然也會站出一位英俊的男子漢。於是,美女加英雄,一段令當代小青年恨不能上去親身體驗一番的風流倜儻的戰地羅曼史。
和王敏芝一起到10師的王順花,談戀愛,那男的不夠“278團”,又降職,又處分。在山東就是“278團”的李伯秋老人,1948年才結婚。
當年“旋風部隊”的主力師政委說:從山東到東北,見過多少寡婦?有的又找一個又守寡,有的生了孩子沒處放,有的老婆孩子都讓敵人捉了去。還是一個人好哇,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很多老人如是感慨。
蘇北3師闖關東到阜新海州後,家屬在義縣準備坐火車趕大部隊。國民黨追上來,炸壞火車,一些家屬被抓走,一些逃到老百姓家躲起來。有的被迫給人家當了媳婦,有的一路乞討,甚至不得不賣身,半年後才在庫倫找到部隊。
不打仗了,留守處把家屬送到部隊駐地住上一段。開頭用馬車,後來是汽車,像個大蓬車隊,像個吉普賽部落。打仗了,再回來等著,守著——誰知道是不是已經生離死別過了?
有的老人覺得無所謂:那時打仗不像現在這樣可怕。一年三百六十天,總提心吊瞻的,還不把人折騰死了?習慣了。那時就盼快點打完算了。有時10天半月不打仗還挺奇怪,怎麽不打了?
有的則唏唏噓噓:慣是慣了,可人心是肉長的,那是自己的老頭呀,能不掛著?那時就怕仗打壞了,就怕傷亡,就怕他回不來,不見到麵一塊石頭不落地。夜裏盡做噩夢,血淋淋的……
8師副師長黃朝宣的妻子李莉,是個天生的樂天派。從東北到平津,看誰心神不定就去勸。南下到許昌,敵機掃射,車廂打那麽多窟窿,大家都下車隱蔽,她抱著孩子樂嗬嗬地說“沒事”。打海南島時丈夫犧牲了。開頭大家不敢告訴她,她看出來了。不吃不喝,白天晚上點根燭,抱著孩子流眼淚。有時夜裏突然跳起來,大喊大叫“老黃回來了”,幾個人都抓不住,瘋了似的。
從貞德、卓啞,到在黑土地上為國捐軀的趙一曼,歷史用血火之筆塑造了那麽多千古流芳的巾幗英雄。而從傳世不朽的中外名著,到如今封麵陰盛陽衰的各種雜誌,又有幾多少得了風姿飄逸的女性?
雄性的戰場上,突然出現一位光彩照人的戎裝女性,那僅僅是美,是別樣的勇武,像萬綠叢中一點紅,像漫漫荒漠中一片綠洲,或是一汪清泉?
把女人視為生兒育女的工具,固然腐朽不堪。可雄性的戰爭,難道不本來應該是男子漢們的事業嗎?
一位蘇聯作家說“戰爭中沒有女性”。一位中國作家說“戰爭讓女人走開”。戰爭以一種甚麽樣的魔力抹煞了人的性別?當和日本侵略軍打紅了眼的中國人,又和曾經一道=屏蔽gg=的骨肉同胞打紅了眼時,戰爭抹煞的僅僅是人的性別嗎?而那些在根據地和留守處守活寡的女人,那些不屬於“278團”之列的不知兒子或丈夫是人是鬼的女人,她們果真能夠從戰爭中走開嗎?
那時候那人,土得冒煙,髒得掉渣,真誠得透明,把理想和信念揣貼在心窩上。
夏季攻勢後的一天,一個不到20歲的清秀的女兵,背著個薄薄的背包,提隻裝著臉盆牙兵的網兜,汗津津走進28團團部。在眾多男子漢注目禮中,姑娘敬個禮,掏出介紹信。
政委張繼璜已經明白了幾分。看到介紹信上“於淑海”三個字,趕緊伸出手去:歡迎!歡迎!然後跑去前院,照團長胡雲生胸前就是一拳:快走,看是誰來了!
誰也不認識誰。
胡雲生已經做了一夜新郎夢:昨天下午師裏來個電話,說縱隊衛生部有個叫“於淑海”的護理員,今天來和他結婚。
而新娘子於淑海,從縱隊動身時,說是讓她去10師。坐馬車到了10師,又讓她去28團。也沒說去幹甚麽,她也沒問。那是不用問的。
去哪兒幹甚麽,都是革命工作,此刻,當她看到胡團長望著她的那種激動、興奮的目光,姑娘家的本能使她預感到已經發生了甚麽。她感到突然,有些惶惑,可很快就坦然了:周圍女伴,一個個不都是這樣子嗎?
去年,張繼璜和王敏芝夫婦去浙江嘉興看望這對老戰友,於淑海還說:哼,就這麽地把我分配給他了。當年的團長“哈哈”大笑:這叫“千裏姻綠戰爭牽”。
副團長、副政委、參謀長、主任不請自來。燉上幾隻老母雞,拎來幾隻“酒葫蘆”,三張拚在一起的高低不齊的方桌上,10多隻粗瓷大碗舉起來,10多張粗喉嚨大嗓子,齊聲祝福“革命夫妻,革命到底。”
副團長和警衛員把行李搬出去,就是“洞房花燭夜,,。張繼璜和王敏芝的”洞房花燭夜”,枕頭是個馬搭子。
“洞房花燭夜”之前,兩人見過兩次麵。一次是和他一道闖關東的師作戰科長,介紹她和他見麵,給她印象最深的是警衛員那隻不離身的“酒葫蘆”。第二次在行軍路上,看一眼,沒等說話就過去了。
張繼璜老人給這種戰地婚姻總結八個字:“兵臨城下,速戰速決。”
沒有情書,甚至沒有情話,更談不上花前月下,卿卿我我。
當然也沒有小說和電影中的情節:硝煙烈火中,突然出現一位美麗的女性,自然也會站出一位英俊的男子漢。於是,美女加英雄,一段令當代小青年恨不能上去親身體驗一番的風流倜儻的戰地羅曼史。
和王敏芝一起到10師的王順花,談戀愛,那男的不夠“278團”,又降職,又處分。在山東就是“278團”的李伯秋老人,1948年才結婚。
當年“旋風部隊”的主力師政委說:從山東到東北,見過多少寡婦?有的又找一個又守寡,有的生了孩子沒處放,有的老婆孩子都讓敵人捉了去。還是一個人好哇,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很多老人如是感慨。
蘇北3師闖關東到阜新海州後,家屬在義縣準備坐火車趕大部隊。國民黨追上來,炸壞火車,一些家屬被抓走,一些逃到老百姓家躲起來。有的被迫給人家當了媳婦,有的一路乞討,甚至不得不賣身,半年後才在庫倫找到部隊。
不打仗了,留守處把家屬送到部隊駐地住上一段。開頭用馬車,後來是汽車,像個大蓬車隊,像個吉普賽部落。打仗了,再回來等著,守著——誰知道是不是已經生離死別過了?
有的老人覺得無所謂:那時打仗不像現在這樣可怕。一年三百六十天,總提心吊瞻的,還不把人折騰死了?習慣了。那時就盼快點打完算了。有時10天半月不打仗還挺奇怪,怎麽不打了?
有的則唏唏噓噓:慣是慣了,可人心是肉長的,那是自己的老頭呀,能不掛著?那時就怕仗打壞了,就怕傷亡,就怕他回不來,不見到麵一塊石頭不落地。夜裏盡做噩夢,血淋淋的……
8師副師長黃朝宣的妻子李莉,是個天生的樂天派。從東北到平津,看誰心神不定就去勸。南下到許昌,敵機掃射,車廂打那麽多窟窿,大家都下車隱蔽,她抱著孩子樂嗬嗬地說“沒事”。打海南島時丈夫犧牲了。開頭大家不敢告訴她,她看出來了。不吃不喝,白天晚上點根燭,抱著孩子流眼淚。有時夜裏突然跳起來,大喊大叫“老黃回來了”,幾個人都抓不住,瘋了似的。
從貞德、卓啞,到在黑土地上為國捐軀的趙一曼,歷史用血火之筆塑造了那麽多千古流芳的巾幗英雄。而從傳世不朽的中外名著,到如今封麵陰盛陽衰的各種雜誌,又有幾多少得了風姿飄逸的女性?
雄性的戰場上,突然出現一位光彩照人的戎裝女性,那僅僅是美,是別樣的勇武,像萬綠叢中一點紅,像漫漫荒漠中一片綠洲,或是一汪清泉?
把女人視為生兒育女的工具,固然腐朽不堪。可雄性的戰爭,難道不本來應該是男子漢們的事業嗎?
一位蘇聯作家說“戰爭中沒有女性”。一位中國作家說“戰爭讓女人走開”。戰爭以一種甚麽樣的魔力抹煞了人的性別?當和日本侵略軍打紅了眼的中國人,又和曾經一道=屏蔽gg=的骨肉同胞打紅了眼時,戰爭抹煞的僅僅是人的性別嗎?而那些在根據地和留守處守活寡的女人,那些不屬於“278團”之列的不知兒子或丈夫是人是鬼的女人,她們果真能夠從戰爭中走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