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老人說:什麽叫打仗?打仗就是把腦袋摘下掛在腰上,一仗下來沒了,就算“成功”了;摸摸還在,就說“又生一次”。特別是參加尖刀連、突擊隊,當爆破手,上去下來多少次,就等於生死多少次。現在人有文化,打仗前寫遺書,我們那時“說遺話”,叫“再死一次”。有的還對老鄉和知心的說:到時候把我弄回來呀,可別叫狼狗擄了。
鐵與血與火,把曲一戰壕中人的靈與肉鑄結在一起。戰爭在鑄造生死與共的熱情和獻身精神的同時,也在鑄造冷漠、殘酷和野性。二者是統一的,統一於戰勝敵人的目的,統一於塑造戰爭中人的獨具的性格、感情和價值觀念。
在戰爭打響或即將打響的瞬間,一個初上戰陣的士兵,可能會情不自禁地驚叫一聲,掉頭逃跑。一個正待同樣動作的士兵,看到一個親密的夥伴倒下了,可能立刻就紅了眼睛撲上去撕殺。幾仗下來,一個在家連雞都不敢殺的人,可能對一個苦苦哀求的敵人傷兵無動於衷。一個再三教育別人不得虐待俘虜的連長、指導員,可能會把子彈連同咒罵一齊射向舉起雙手的對手。
槍林彈雨中曠日持久的衝殺,耳膜飽受爆炸的衝擊,眼睛因硝煙和疲勞而充血、疼痛,逐漸地聽覺和視覺都模糊昏花了。味覺也喪失了,皮膚也變得粗厚、麻木了,神經也因過度緊張而遲鈍了。當一個人整個反應組織都被揉搓得變形了時,他的行為就是正常狀態下人難以理解的了。因為這時他已經不能算是正常的人了。
生活是大海,家庭是小島。遊啊,遊啊,累了,就爬上小島舒展一神經,歇息一下心靈和肉體。然後,再去搏擊風浪。
可他們不是“278團”,也不能去哈爾濱跳舞。而且,他們中有的還未到應該遊向“大海”的年紀,有的則差不多應該在那“小島”上抱孫子了。
1948年1月24日,《東北野戰軍總部關於政治工作的綜合報告》中,有這樣一段:夏季戰役後,幹部中出現了一種右傾情緒,感覺戰爭殘酷,死亡的威脅太大,認為革命有前途,個人無前途,想脫離前線到後方享樂。表現此種情緒的多為連排幹部,但尚不普遍,不嚴重,現在注意克服。此外部份幹部還有恐美的心理,怕原子彈,怕三次世界大戰,怕國民黨失敗後美國直接出兵。因此顧慮戰爭的結束將遙遙無期。7以血肉之軀搏擊鐵火的連排幹部和士兵,無論他們的生活曾經怎樣得非人,無論他們還將麵對怎樣冷酷的人生,他們都是熱愛生活和人生的。不是好死不如賴活著。他們大都20歲左右,30歲左右,正是人生的好時候。再沒文化,再不浪漫蒂克,對明天也有追求和幻想。從“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用拖拉機種地的集體農莊”,到“二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到最現實的一頓“豬肉燉粉條子”,或是更高級一點的“小雞燉蘑菇”,他們都想享受一下。而且,除了母親和親姐妹,他們來到這個世界還未親近過任何女人。連每到駐地都進行的傳統的宣傳活動,也不準接觸青年婦女。他們也有七情六慾,他們需要女人和家了,他們的生命已經走到這一步了。
一個人,無論怎樣軟弱無能,也無論社會意識如何,當他麵臨死亡時,生命本身都會產生一種本能的抗拒。可在這裏能怎樣呢?逃跑抓住可能被槍斃,跑回家去也可能被“動員”回來。都是五尺高漢子,也實在叫人不恥。
命運不能選擇,危險和災難不可預測。死亡像影子一樣跟隨著他們,生命的終結輕易得就像彎腰揀塊石頭。又因為他們特別能打,就經常被派去打硬仗,打惡仗。這是他們的光榮和驕傲,同時死亡的機會也就更多。
於是,脾氣就變得暴躁,兇悍而又野蠻。當然也免不了想入非非,有條件就想幹點什麽。拚命打一仗,死都了結了,不死差不多也能了結。
可不能出大格。
特別是在“男女關係”上。
四平保衛戰期間,2縱一個管理員和女房東通姦。很多老鄉求情,說這個女人一貫如此,“不怨這個八路”。不行,槍斃。
沙嶺戰鬥前,3縱7師一個偵察員強姦婦女。這是個抗戰中立過大功的戰士。團裏盡其所能,做了口棺材,置辦一桌飯菜。看過棺材吃飯。團長敬酒,政委敬酒,營長、連長依次敬酒。酒足飯飽,一聲槍響。
16師駐在阿城時,師部的三個警衛員強姦日本女人未遂。有人找師長說:都是孩子(最大的17歲,最小的15歲),好不容易從蘇北來的,政治思想都挺好的,一時犯錯誤,罰勞役就行了。回答是三聲槍響。
(如此看來,高崗和黃永勝等玩女人,確是應該“保守機密,慎之又慎”的。)有的老人說,從東北打到海南島,又跨過鴨綠江再跨回來,很多戰士都30多歲了,有的40多了。娶個媳婦,年紀相差懸殊,感情也比一般夫妻難處;從死人堆裏爬出多少次的人,想的,說的,做的,都能和一般人一樣嗎?
把“兩頭冒尖”緊緊(僅僅?)歸結為戰爭的殘酷,是難以使人接受的。但誰又能說與此無關呢?
幾乎每個老人都推薦幾個老人,說他當年多麽勇敢,英雄。慕名而去,有的說忘了,有的講得味同嚼蠟。有的講著講著感情爆發了,“娘賣x的”和“媽個巴子”都來了,插句話都難。第二天接著談,有的又味同嚼蠟了,或是又“忘”了。
鐵與血與火,把曲一戰壕中人的靈與肉鑄結在一起。戰爭在鑄造生死與共的熱情和獻身精神的同時,也在鑄造冷漠、殘酷和野性。二者是統一的,統一於戰勝敵人的目的,統一於塑造戰爭中人的獨具的性格、感情和價值觀念。
在戰爭打響或即將打響的瞬間,一個初上戰陣的士兵,可能會情不自禁地驚叫一聲,掉頭逃跑。一個正待同樣動作的士兵,看到一個親密的夥伴倒下了,可能立刻就紅了眼睛撲上去撕殺。幾仗下來,一個在家連雞都不敢殺的人,可能對一個苦苦哀求的敵人傷兵無動於衷。一個再三教育別人不得虐待俘虜的連長、指導員,可能會把子彈連同咒罵一齊射向舉起雙手的對手。
槍林彈雨中曠日持久的衝殺,耳膜飽受爆炸的衝擊,眼睛因硝煙和疲勞而充血、疼痛,逐漸地聽覺和視覺都模糊昏花了。味覺也喪失了,皮膚也變得粗厚、麻木了,神經也因過度緊張而遲鈍了。當一個人整個反應組織都被揉搓得變形了時,他的行為就是正常狀態下人難以理解的了。因為這時他已經不能算是正常的人了。
生活是大海,家庭是小島。遊啊,遊啊,累了,就爬上小島舒展一神經,歇息一下心靈和肉體。然後,再去搏擊風浪。
可他們不是“278團”,也不能去哈爾濱跳舞。而且,他們中有的還未到應該遊向“大海”的年紀,有的則差不多應該在那“小島”上抱孫子了。
1948年1月24日,《東北野戰軍總部關於政治工作的綜合報告》中,有這樣一段:夏季戰役後,幹部中出現了一種右傾情緒,感覺戰爭殘酷,死亡的威脅太大,認為革命有前途,個人無前途,想脫離前線到後方享樂。表現此種情緒的多為連排幹部,但尚不普遍,不嚴重,現在注意克服。此外部份幹部還有恐美的心理,怕原子彈,怕三次世界大戰,怕國民黨失敗後美國直接出兵。因此顧慮戰爭的結束將遙遙無期。7以血肉之軀搏擊鐵火的連排幹部和士兵,無論他們的生活曾經怎樣得非人,無論他們還將麵對怎樣冷酷的人生,他們都是熱愛生活和人生的。不是好死不如賴活著。他們大都20歲左右,30歲左右,正是人生的好時候。再沒文化,再不浪漫蒂克,對明天也有追求和幻想。從“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用拖拉機種地的集體農莊”,到“二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到最現實的一頓“豬肉燉粉條子”,或是更高級一點的“小雞燉蘑菇”,他們都想享受一下。而且,除了母親和親姐妹,他們來到這個世界還未親近過任何女人。連每到駐地都進行的傳統的宣傳活動,也不準接觸青年婦女。他們也有七情六慾,他們需要女人和家了,他們的生命已經走到這一步了。
一個人,無論怎樣軟弱無能,也無論社會意識如何,當他麵臨死亡時,生命本身都會產生一種本能的抗拒。可在這裏能怎樣呢?逃跑抓住可能被槍斃,跑回家去也可能被“動員”回來。都是五尺高漢子,也實在叫人不恥。
命運不能選擇,危險和災難不可預測。死亡像影子一樣跟隨著他們,生命的終結輕易得就像彎腰揀塊石頭。又因為他們特別能打,就經常被派去打硬仗,打惡仗。這是他們的光榮和驕傲,同時死亡的機會也就更多。
於是,脾氣就變得暴躁,兇悍而又野蠻。當然也免不了想入非非,有條件就想幹點什麽。拚命打一仗,死都了結了,不死差不多也能了結。
可不能出大格。
特別是在“男女關係”上。
四平保衛戰期間,2縱一個管理員和女房東通姦。很多老鄉求情,說這個女人一貫如此,“不怨這個八路”。不行,槍斃。
沙嶺戰鬥前,3縱7師一個偵察員強姦婦女。這是個抗戰中立過大功的戰士。團裏盡其所能,做了口棺材,置辦一桌飯菜。看過棺材吃飯。團長敬酒,政委敬酒,營長、連長依次敬酒。酒足飯飽,一聲槍響。
16師駐在阿城時,師部的三個警衛員強姦日本女人未遂。有人找師長說:都是孩子(最大的17歲,最小的15歲),好不容易從蘇北來的,政治思想都挺好的,一時犯錯誤,罰勞役就行了。回答是三聲槍響。
(如此看來,高崗和黃永勝等玩女人,確是應該“保守機密,慎之又慎”的。)有的老人說,從東北打到海南島,又跨過鴨綠江再跨回來,很多戰士都30多歲了,有的40多了。娶個媳婦,年紀相差懸殊,感情也比一般夫妻難處;從死人堆裏爬出多少次的人,想的,說的,做的,都能和一般人一樣嗎?
把“兩頭冒尖”緊緊(僅僅?)歸結為戰爭的殘酷,是難以使人接受的。但誰又能說與此無關呢?
幾乎每個老人都推薦幾個老人,說他當年多麽勇敢,英雄。慕名而去,有的說忘了,有的講得味同嚼蠟。有的講著講著感情爆發了,“娘賣x的”和“媽個巴子”都來了,插句話都難。第二天接著談,有的又味同嚼蠟了,或是又“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