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正中的一個基本的不公正,是把毛澤東的錯誤“忘掉”了。“獨霸東北”,“拒敵於國門之外”,“最後一戰”,“化四平為馬德裏”,“把長春變為馬德裏(輸入者註:此處“馬德裏”似應為“凡爾登”)”……好像全都是“東北黨內少數領導幹部”提出來的,毛澤東隻有“一九四五年十二月的指示”。
“東北黨內少數領導幹部”,或者是就這樣認識的形勢,並積極向中央建議的,或者是執行中央的指示,這樣做確實“更增加了當時的困難”。但是,把這一切都歸咎到他們頭上,這不是人為地把這段歷史搞複雜了嗎?怎能叫人口服心服呢?應該看到這個決議的毛澤東,當時又會作何感想?
沒有錯誤的毛澤東,是另一外一個毛澤東。
被掩蓋、迴避了的歷史,不是真的歷史。
停戰15天
就在共產黨人整頓好行裝,隨時準備棄城出走之際,6月5日,毛澤東來電報了:東北局及林:寧周電稱,蔣已允馬停戰十天談判,請東北局堅守哈爾濱十天等語。
望立即布置堅守十天至要至要。
中央
從6月7日開始,停戰半個月。
6月26日,國民黨軍隊進攻中原地區,中國內戰全麵爆發。
黑土地卻一直沉寂到10月下旬。
這四個月,是黑土地共產黨人寶貴的春天。他們惜時如金,全力以赴,揮汗如雨地播種,耕耘,兩年後就收穫了個金燦燦的秋天。
從當年的林彪到今天的老人,都說國民黨沒向江北推進是失算。否則,共產黨的日子將更難過。
“停戰外,我軍整補,共軍也會整補。而且共軍擴充得非常迅速,我軍卻不能盡量擴充。”杜聿明是個明白人,蔣介石也不糊塗。對於受傷的老虎,當然應該窮追猛打,置之死地,而不可放虎歸山,讓它養好傷口再撲出來。
隻是,和日本人打了8年,血流成渠,接著又和中國人打,把黑土地打得雪白血紅。共產黨打乏了,國民黨也打累了,雙方都迫切需要坐下來喘口氣兒。
而且,國際國內輿論都是和平,蔣介石有壓力。還有,過江占領哈爾濱,在蘇聯門口舞刀弄槍,也不大好。或多或少,這也是個原因。
關鍵還是兵力不彌分配。
國民黨國防部史政司編寫的《綏靖第一年重要戰役提要·作戰檢討》中,有這樣一段:1我軍以接收之目的,應進出鬆花江自有必要,惟就作戰方針言,欲壓迫共軍於鬆花江而殲滅之,則似過遠,以分進合擊包圍於四平地區而殲滅之,爾後向鬆花江進出為當。其次,就本案壓迫鬆花江殲滅之方針,在兵力部署上,與方針又不相吻合,即逐次使用兵力,致四平街久攻不下,其後增加兵力,亦未著重四平附近殲滅共軍之措施。迨攻下以後,即為離心推進,而成為廣泛之驅逐,卒未獲殲滅共軍也。
2作戰初期,我軍因兼顧遼東遼南方向之作戰,僅以新一軍擔負四平及解長春之圍雙重任務,兵力不足,以致四平久攻不下,長春淪於敵手。
而後次第以第七十一軍和新六軍兩軍加入,雖獲得四平決戰之勝利,然已遷延兩月以上時間,使敵得以從容脫離戰場,未能將敵主力擊破,貽爾後東北剿共軍事以無窮之後患。
3我戰略受政略影響,專注重城市及交通線之占領,忽略殲滅共軍主力……(57)
“欲壓迫共軍於鬆花江而殲滅之,則似過遠。”兵力不足,才感到“過遠”。蔣介石也不是不知道,“逐次使用兵力”為兵家所忌。可兵力不足,不能一擁而上,一錘子砸下去,也隻有使用添油戰術。待“以第七十一軍和新六軍兩軍加入”,連奪四平、長春、吉林,雖“未能將敵主力擊破”,也算大獲全勝之際,剛剛“平定”的南滿又亂了套:60軍184師在火線上倒戈了。
“八·一五”前的東北,大米為日本人的“專利”,隻有少數“高等華人”才能進口。日本節節敗退,前方吃緊,後方吃緊,先是吃大米加高粱的“二米飯”,後來就成清一色的高粱米。於是,黑土地就有了句至今在一些老人口中還能聽到的歇後語:“小日本吃高粱米——沒法子了。”
蔣介石大概一輩子也沒吃過高粱米,但他也是沒法子了。
注釋
12丁曉春、戈福祿、王世英編:《東北解放戰爭大事記》,十五頁。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7年)
3牋採訪中,很多老人都談到,這句口號是東北局在一封電報中提出來的。原電未查到。
4牋《遼瀋戰役親歷記》,526頁。
5牋《在中國土地上--蘇聯顧問回憶錄》,274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
6當時電報分為四個等級:標有一個“a”的為一般電報,兩個“a”為急電,三個“a”為加急,四個“a”為特急。
7即黃克誠、梁興初、李運昌和沙克。沙克當時為晉察冀軍區副參謀長。
8即羅榮桓。
9“呂”即呂正操,“李”即東北局副書記,北滿分局書記李富春。
“東北黨內少數領導幹部”,或者是就這樣認識的形勢,並積極向中央建議的,或者是執行中央的指示,這樣做確實“更增加了當時的困難”。但是,把這一切都歸咎到他們頭上,這不是人為地把這段歷史搞複雜了嗎?怎能叫人口服心服呢?應該看到這個決議的毛澤東,當時又會作何感想?
沒有錯誤的毛澤東,是另一外一個毛澤東。
被掩蓋、迴避了的歷史,不是真的歷史。
停戰15天
就在共產黨人整頓好行裝,隨時準備棄城出走之際,6月5日,毛澤東來電報了:東北局及林:寧周電稱,蔣已允馬停戰十天談判,請東北局堅守哈爾濱十天等語。
望立即布置堅守十天至要至要。
中央
從6月7日開始,停戰半個月。
6月26日,國民黨軍隊進攻中原地區,中國內戰全麵爆發。
黑土地卻一直沉寂到10月下旬。
這四個月,是黑土地共產黨人寶貴的春天。他們惜時如金,全力以赴,揮汗如雨地播種,耕耘,兩年後就收穫了個金燦燦的秋天。
從當年的林彪到今天的老人,都說國民黨沒向江北推進是失算。否則,共產黨的日子將更難過。
“停戰外,我軍整補,共軍也會整補。而且共軍擴充得非常迅速,我軍卻不能盡量擴充。”杜聿明是個明白人,蔣介石也不糊塗。對於受傷的老虎,當然應該窮追猛打,置之死地,而不可放虎歸山,讓它養好傷口再撲出來。
隻是,和日本人打了8年,血流成渠,接著又和中國人打,把黑土地打得雪白血紅。共產黨打乏了,國民黨也打累了,雙方都迫切需要坐下來喘口氣兒。
而且,國際國內輿論都是和平,蔣介石有壓力。還有,過江占領哈爾濱,在蘇聯門口舞刀弄槍,也不大好。或多或少,這也是個原因。
關鍵還是兵力不彌分配。
國民黨國防部史政司編寫的《綏靖第一年重要戰役提要·作戰檢討》中,有這樣一段:1我軍以接收之目的,應進出鬆花江自有必要,惟就作戰方針言,欲壓迫共軍於鬆花江而殲滅之,則似過遠,以分進合擊包圍於四平地區而殲滅之,爾後向鬆花江進出為當。其次,就本案壓迫鬆花江殲滅之方針,在兵力部署上,與方針又不相吻合,即逐次使用兵力,致四平街久攻不下,其後增加兵力,亦未著重四平附近殲滅共軍之措施。迨攻下以後,即為離心推進,而成為廣泛之驅逐,卒未獲殲滅共軍也。
2作戰初期,我軍因兼顧遼東遼南方向之作戰,僅以新一軍擔負四平及解長春之圍雙重任務,兵力不足,以致四平久攻不下,長春淪於敵手。
而後次第以第七十一軍和新六軍兩軍加入,雖獲得四平決戰之勝利,然已遷延兩月以上時間,使敵得以從容脫離戰場,未能將敵主力擊破,貽爾後東北剿共軍事以無窮之後患。
3我戰略受政略影響,專注重城市及交通線之占領,忽略殲滅共軍主力……(57)
“欲壓迫共軍於鬆花江而殲滅之,則似過遠。”兵力不足,才感到“過遠”。蔣介石也不是不知道,“逐次使用兵力”為兵家所忌。可兵力不足,不能一擁而上,一錘子砸下去,也隻有使用添油戰術。待“以第七十一軍和新六軍兩軍加入”,連奪四平、長春、吉林,雖“未能將敵主力擊破”,也算大獲全勝之際,剛剛“平定”的南滿又亂了套:60軍184師在火線上倒戈了。
“八·一五”前的東北,大米為日本人的“專利”,隻有少數“高等華人”才能進口。日本節節敗退,前方吃緊,後方吃緊,先是吃大米加高粱的“二米飯”,後來就成清一色的高粱米。於是,黑土地就有了句至今在一些老人口中還能聽到的歇後語:“小日本吃高粱米——沒法子了。”
蔣介石大概一輩子也沒吃過高粱米,但他也是沒法子了。
注釋
12丁曉春、戈福祿、王世英編:《東北解放戰爭大事記》,十五頁。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7年)
3牋採訪中,很多老人都談到,這句口號是東北局在一封電報中提出來的。原電未查到。
4牋《遼瀋戰役親歷記》,526頁。
5牋《在中國土地上--蘇聯顧問回憶錄》,274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
6當時電報分為四個等級:標有一個“a”的為一般電報,兩個“a”為急電,三個“a”為加急,四個“a”為特急。
7即黃克誠、梁興初、李運昌和沙克。沙克當時為晉察冀軍區副參謀長。
8即羅榮桓。
9“呂”即呂正操,“李”即東北局副書記,北滿分局書記李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