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1)(2)1945年9月川日,中共中央在《我東北現況通報》中說,曾克林、唐凱部為1500人。東北軍區司令部1949年10月編寫的《東北三年解放戰爭軍事資料》中說,曾克林、唐凱部為“四個小團約一千七百餘”,李連昌部為“五個小團及一個支隊約三千二百人”。
(3)東北人稱之為“歸大屯”。日本侵略軍為控製人民,切斷人民與=屏蔽gg=武裝的聯繫,1934年12月3日,假手“滿州國”頒布了《關於建設集團部落的通令》,日軍燒毀民房,強迫人民搬到指定的“集團部落”居住。“部落”周圍挖有壕溝,溝上修築土牆,牆上圍著鐵絲網,四角修築炮樓。每個“部落”130戶至150戶居民。“部落”隻設一個出入口,出入出示居住證明並登記,種地也不能遠離“部落”。
(4)《八·一五這一天》,324、325頁。
(5)本文所有引用資料中,標點符號及錯別字等,均保持原樣。
(6)即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委羅榮桓,副政委黎玉,政治部主任簫華。
(7)“林”即林彪,“彭”即東北局書記彭真。
(8)有人又說叫《趕走鬼子好回家》。歌詞沒收集到。
(9)1937年底和1938年初,中共山東省委在泰安縣徂徠山,長山鄉黑鐵山,壽光縣牛頭鎮,濰縣蔡家欄子,組織農民起義,成立了八路軍山東縱隊。
(10)均為山東縱隊戰鬥過的村鎮名。
(11)羅榮桓當時任中共山東分局書記,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委,115師代師長。
(12)《蕭勁光回憶錄》,326頁。解放軍出版社(1987年)。
(13)1945年10月下旬,國民黨十七個軍約40餘萬人,在日偽軍接應下,企圖打通津浦路,進軍華北、東北。山東八路軍在濟南和徐州間組織津浦路戰役,阻止國民黨軍隊北進,以保證闖關東部隊安全,為在東北先機展開爭取了時間。
(14)8月31日,國民黨政府將東北劃為九個省和兩個直轄市,即遼寧、遼北、安東、吉林、鬆江、合江、黑龍江、嫩江、興安九省,哈爾濱和大連兩市。
(15)國民黨五大主力,即新1軍,新6軍,5軍,整編11師和整編74師。
(16)孫占文著《黑龍江省史探索》,117頁。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3)。
三、關東的碰撞
1945年最早闖關東的,是外貝加爾方麵軍司令,蘇聯元帥馬林諾夫斯基率領的,據說士兵中有不少原是刑事犯人的蘇聯紅軍。
政治和歷史教科書上,曾長期把這次闖關東,結論為促使日本投降的決定性因素。這隻是寫在紙上的政治和歷史。不過,這確是一次真正意義的闖關東,用飛機、大炮、坦克和轉盤槍闖關東。
後來就是撞關東了。
是實力的碰撞。是以實力為後盾的政治和外交的碰撞。是國共兩黨還未大打出手前的一次背景複雜的碰撞。是各自利益攪混成一團的激烈而又微妙的碰撞。是最終造成3年後的既成事實的影響巨大的碰撞。
碰撞的是三國四方:蘇聯、美國、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
第5章 土八路與洋八路
在這場中國人打中國人的戰爭中,蘇聯的作用是非常複雜而又微妙的。
但無論怎樣複雜而又微妙,歷史已經這樣寫下了:如果不是蘇聯出兵東北,中國共產黨人再遠見卓識,也隻能在黃土高坡上遠遠地望著這片黑土地;如果沒有蘇聯的默許和協助,闖進關東也不會那樣快地發展壯大,僅用3年時間就奪占了黑土地;如果出兵東北的不是蘇聯,而是美國,這一切簡直就是不可想像的了。
歷史在寫下這些的同時,也寫下了蘇聯共產黨人對中國和中國共產黨人的傲慢和蔑視;寫下了蘇聯共產黨人和史達林的民族利己主義;寫下了史達林可以說是精明,也可以說是狡詐、圓滑的外交手腕,和缺乏遠見的遠見。同時,也寫下了近20年後,中蘇兩大共產黨由不和到分裂的一段伏筆。
不準土八路進瀋陽
16軍分區一路順風,到瀋陽出了麻煩。
“老大哥”不讓下車進城。
客貨混編列車兩邊,5米左右一個洋八路,轉盤槍對著車上土八路。從上午10點到傍晚,吃飯不讓下車,連大小便也不讓下車。這是怎麽了?
有人拿出“=屏蔽gg=軍政大學”和延安黨校校徽。“老大哥”不認識漢字。有人拿出隨身攜帶的馬列書籍,指著上麵的馬克思和列寧頭像比劃,“老大哥”說這書在書店隨便能買到。曾克林兩次去衛戍司令部交涉,一個叫卡夫東的司令,年紀不大,“老大哥”架子端得老大。第三次,唐凱櫓下衣袖,指著參加紅軍後在手臂上剌下的鐮刀、斧頭和五角星,連聲說:共產黨、毛澤東!共產黨、毛澤東!
這回遇上了好人,是個叫格拉辛科的政工幹部。曾克林和唐凱說:我們是共產黨、毛澤東領導的八路軍,是奉延安總部命令到這裏來的,我們在山海關已經和你們共同作戰了。冀熱遼是我們的根據地,不讓我們來讓誰來?不信,你們可以問莫斯科。
這是不能都怪罪“老大哥”的。
當時的瀋陽,國民黨地下軍活動猖狂,還有日軍和偽滿軍的散兵遊勇,搶劫、殺人,白天晚上槍聲不斷。整個關東都是如此。16軍分區突然出現在瀋陽,“老大哥”不得不防,而且,如果是因為看重了他們頭上那顆青天白日帽徽,把他們當作了國民黨軍隊,那甚至是好意。
(1)(2)1945年9月川日,中共中央在《我東北現況通報》中說,曾克林、唐凱部為1500人。東北軍區司令部1949年10月編寫的《東北三年解放戰爭軍事資料》中說,曾克林、唐凱部為“四個小團約一千七百餘”,李連昌部為“五個小團及一個支隊約三千二百人”。
(3)東北人稱之為“歸大屯”。日本侵略軍為控製人民,切斷人民與=屏蔽gg=武裝的聯繫,1934年12月3日,假手“滿州國”頒布了《關於建設集團部落的通令》,日軍燒毀民房,強迫人民搬到指定的“集團部落”居住。“部落”周圍挖有壕溝,溝上修築土牆,牆上圍著鐵絲網,四角修築炮樓。每個“部落”130戶至150戶居民。“部落”隻設一個出入口,出入出示居住證明並登記,種地也不能遠離“部落”。
(4)《八·一五這一天》,324、325頁。
(5)本文所有引用資料中,標點符號及錯別字等,均保持原樣。
(6)即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委羅榮桓,副政委黎玉,政治部主任簫華。
(7)“林”即林彪,“彭”即東北局書記彭真。
(8)有人又說叫《趕走鬼子好回家》。歌詞沒收集到。
(9)1937年底和1938年初,中共山東省委在泰安縣徂徠山,長山鄉黑鐵山,壽光縣牛頭鎮,濰縣蔡家欄子,組織農民起義,成立了八路軍山東縱隊。
(10)均為山東縱隊戰鬥過的村鎮名。
(11)羅榮桓當時任中共山東分局書記,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委,115師代師長。
(12)《蕭勁光回憶錄》,326頁。解放軍出版社(1987年)。
(13)1945年10月下旬,國民黨十七個軍約40餘萬人,在日偽軍接應下,企圖打通津浦路,進軍華北、東北。山東八路軍在濟南和徐州間組織津浦路戰役,阻止國民黨軍隊北進,以保證闖關東部隊安全,為在東北先機展開爭取了時間。
(14)8月31日,國民黨政府將東北劃為九個省和兩個直轄市,即遼寧、遼北、安東、吉林、鬆江、合江、黑龍江、嫩江、興安九省,哈爾濱和大連兩市。
(15)國民黨五大主力,即新1軍,新6軍,5軍,整編11師和整編74師。
(16)孫占文著《黑龍江省史探索》,117頁。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3)。
三、關東的碰撞
1945年最早闖關東的,是外貝加爾方麵軍司令,蘇聯元帥馬林諾夫斯基率領的,據說士兵中有不少原是刑事犯人的蘇聯紅軍。
政治和歷史教科書上,曾長期把這次闖關東,結論為促使日本投降的決定性因素。這隻是寫在紙上的政治和歷史。不過,這確是一次真正意義的闖關東,用飛機、大炮、坦克和轉盤槍闖關東。
後來就是撞關東了。
是實力的碰撞。是以實力為後盾的政治和外交的碰撞。是國共兩黨還未大打出手前的一次背景複雜的碰撞。是各自利益攪混成一團的激烈而又微妙的碰撞。是最終造成3年後的既成事實的影響巨大的碰撞。
碰撞的是三國四方:蘇聯、美國、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
第5章 土八路與洋八路
在這場中國人打中國人的戰爭中,蘇聯的作用是非常複雜而又微妙的。
但無論怎樣複雜而又微妙,歷史已經這樣寫下了:如果不是蘇聯出兵東北,中國共產黨人再遠見卓識,也隻能在黃土高坡上遠遠地望著這片黑土地;如果沒有蘇聯的默許和協助,闖進關東也不會那樣快地發展壯大,僅用3年時間就奪占了黑土地;如果出兵東北的不是蘇聯,而是美國,這一切簡直就是不可想像的了。
歷史在寫下這些的同時,也寫下了蘇聯共產黨人對中國和中國共產黨人的傲慢和蔑視;寫下了蘇聯共產黨人和史達林的民族利己主義;寫下了史達林可以說是精明,也可以說是狡詐、圓滑的外交手腕,和缺乏遠見的遠見。同時,也寫下了近20年後,中蘇兩大共產黨由不和到分裂的一段伏筆。
不準土八路進瀋陽
16軍分區一路順風,到瀋陽出了麻煩。
“老大哥”不讓下車進城。
客貨混編列車兩邊,5米左右一個洋八路,轉盤槍對著車上土八路。從上午10點到傍晚,吃飯不讓下車,連大小便也不讓下車。這是怎麽了?
有人拿出“=屏蔽gg=軍政大學”和延安黨校校徽。“老大哥”不認識漢字。有人拿出隨身攜帶的馬列書籍,指著上麵的馬克思和列寧頭像比劃,“老大哥”說這書在書店隨便能買到。曾克林兩次去衛戍司令部交涉,一個叫卡夫東的司令,年紀不大,“老大哥”架子端得老大。第三次,唐凱櫓下衣袖,指著參加紅軍後在手臂上剌下的鐮刀、斧頭和五角星,連聲說:共產黨、毛澤東!共產黨、毛澤東!
這回遇上了好人,是個叫格拉辛科的政工幹部。曾克林和唐凱說:我們是共產黨、毛澤東領導的八路軍,是奉延安總部命令到這裏來的,我們在山海關已經和你們共同作戰了。冀熱遼是我們的根據地,不讓我們來讓誰來?不信,你們可以問莫斯科。
這是不能都怪罪“老大哥”的。
當時的瀋陽,國民黨地下軍活動猖狂,還有日軍和偽滿軍的散兵遊勇,搶劫、殺人,白天晚上槍聲不斷。整個關東都是如此。16軍分區突然出現在瀋陽,“老大哥”不得不防,而且,如果是因為看重了他們頭上那顆青天白日帽徽,把他們當作了國民黨軍隊,那甚至是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