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魏齊果然擔心範睢沒有死,派人去察看他的屍體。看守武士回來報告:“昨晚扔在野外無人地方,現在隻剩下葦席還在,想必不是被黃鷹就是被野狗叼走了。”魏齊又叫人去他家察看,隻見他家舉哀帶孝,這才放心。
再說範睢在鄭安平家上藥養傷,身體漸漸好了。鄭安平便和他一起藏在山中。範睢改名叫張祿,山中的人都不知道他是範睢。
半年以後,秦昭襄王派大夫王稽出使魏國。此時的秦國,國勢日益強盛。秦國自秦穆公與伯樂交談後,就一直推行招賢政策,薦賢者與之同賞,舉不肖者與之同罪。因此,秦國有識之士,都隨時留意、訪求人才。
張祿先生真是個智士
鄭安平聽說秦國使節來魏,認為時機已到,便裝扮成舍吏,服侍王稽。因為應對敏捷,王稽很喜歡,私下裏問他:“魏國是否有賢人,願與我一起歸秦?”鄭安平喜出望外,忙答道:“我鄉裏有個張祿先生,想要拜訪使節您,論述天下興亡之事。隻是有仇家在此,不敢白日造訪。”王稽也不介意,連忙道:“白日不便,可在夜裏來見。”當天夜裏,鄭安平讓張祿(範睢)扮做家僕模樣,悄悄來到館舍,拜見王稽。兩人就座,促膝暢談天下大勢,張祿(範睢)指點江山,如在目前。未待張祿(範睢)把話說盡,王稽已確認他是個少有的賢才,便與他相約道:“我歸國之日,先生可在大梁三亭崗之南等候。”約罷而散。
幾天後,王稽完成使命,辭別魏安釐王和群臣,驅車回國。行至三亭崗南麵時,忽見林中鑽出二人,正是張祿(範睢)和鄭安平。王稽大喜,以車載之,西馳而去。
兩天後,就過了函穀關,來到秦國境內。隻見對麵塵土飛起,一群車馬從西馳來。張祿(範睢)是個有心人,見狀忙問:“來人是誰?”王稽看一看說:“這是丞相魏冉巡察東麵郡邑。”張祿(範睢)雖然身處陋室,但卻始終關注時局動態,對秦國政局多有了解。眼前的魏冉把持朝政,揚威作福,權位已經登峰造極、炙手可熱。秦昭襄王雖然不滿,但心畏秦宣太後,隻好聽之任之。張祿(範睢)說:“我聽說魏冉專掌秦國大權,妒賢嫉能,討厭各國賓客。我與他見麵,恐受其辱,我且藏匿於車廂之中,免生意外。”
一會兒,魏冉趕到,王稽下車迎接參見。魏冉也下車相見,慰勞說:“你為國辛勞了!”二人立在車前,敘說寒暖。魏冉問:“函穀關東近來有什麽事嗎?”王稽鞠躬答道:“沒有。”魏冉看著車廂,問道:“你有沒有帶著列國賓客一同前來?這幫人倚仗嘴皮子功夫遊說各國,獲取功名富貴,一點實用也沒有!”王稽答道:“我不敢帶這種人。”
魏冉走後,張祿(範睢)從車箱中出來,便跳下車快走。王稽說:“丞相已經走了,先生可以一同坐車。”張祿(範睢)說:“我偷看魏冉的相貌,見他性情多疑、反應遲鈍。剛才看車中,他已經有所懷疑。雖然一時沒有搜查,但很快就會後悔,必定再回來,我不如躲避一下。”便同鄭安平一起先走。王稽車馬在後麵跟著。
大約走了十裏遠近,果然背後馬鈴聲響,二十騎人馬如飛趕來,追上王稽車仗說:“我們奉丞相命令,擔心大夫帶有遊說之客,所以又來查看,大夫不要怪罪!”在車中搜索一遍,見沒有外人,才轉身離去。王稽嘆道:“張祿先生真是個智士,我遠遠不及!”便命令打馬飛馳,走了五六裏,遇見張祿(範睢)、鄭安平二人,邀請他們上車,一同回到鹹陽。
丞相徵兵,要征伐哪國
鹹陽城中,秦王宮殿巍巍。一位魏國說客正在勸說秦昭襄王:“計策有好有壞,如果秦國進攻魏國就不是好的計策。魏國,位於崤山以東各國的中間地帶,如同一條蛇。擊蛇尾,蛇首必定相救;擊蛇首,蛇尾必相救;攻擊蛇身,首尾皆相救。如今的魏國就是天下的中心啊。秦一旦攻魏,天下都來相救。崤山以東各國聯合起來,勢力增強,是秦國最擔憂的事情。當前,秦國勢強,如果想擴張領土,不如去進攻南方。其兵弱,天下不能救。”說客滔滔不絕,秦昭襄王越聽越煩,他心裏自言自語道:“黑夜之中行走的人大聲叫喝,不是自身力強,而是內心膽怯。這個魏國說客如同夜行之人,因為膽心自己的祖國被秦國攻伐,故意誇大魏國形勢,誤導秦國,嫁禍於南方的楚國。”秦昭襄王擺了擺手,不想再聽下去了,這名魏國說客知趣退下。
此時,歸國的王稽向秦昭襄王復命。匯報完畢後,王稽奏道:“魏國有一個張祿先生,智謀出眾,天下奇才。他對秦國見識非凡,所以臣把他帶回來了。”秦昭襄王正對剛才的魏國說客心煩,一聽說是魏國的人才,連想也沒想就說道:“說客往往喜歡誇大其辭,先讓他住在客舍中、聽侯召見吧。”
時光如箭,日月如梭。轉眼之間,張祿(範睢)在客舍中住了一年,也沒有被秦昭襄王召見。
一日,張祿(範睢)在外行走,見丞相魏冉徵兵,私下裏便問行人:“丞相徵兵,要征伐哪國?”一位老人答道:“要伐齊國綱壽。”張祿(範睢)問:“齊國有兵犯境嗎?”老人答道:“沒有。”張祿(範睢)問:“秦國與齊國東西隔絕,中間有韓、魏兩國,而且齊兵沒有侵犯秦國,秦國為什麽長途跋涉征伐齊國呢?”老人把張祿(範睢)帶到無人地方說:“征伐齊國並不是秦王之意。因為陶山是丞相的封邑,而綱壽離陶山很近,所以丞相令武安君白起為將軍,攻占那裏,增加自己的封地。”
再說範睢在鄭安平家上藥養傷,身體漸漸好了。鄭安平便和他一起藏在山中。範睢改名叫張祿,山中的人都不知道他是範睢。
半年以後,秦昭襄王派大夫王稽出使魏國。此時的秦國,國勢日益強盛。秦國自秦穆公與伯樂交談後,就一直推行招賢政策,薦賢者與之同賞,舉不肖者與之同罪。因此,秦國有識之士,都隨時留意、訪求人才。
張祿先生真是個智士
鄭安平聽說秦國使節來魏,認為時機已到,便裝扮成舍吏,服侍王稽。因為應對敏捷,王稽很喜歡,私下裏問他:“魏國是否有賢人,願與我一起歸秦?”鄭安平喜出望外,忙答道:“我鄉裏有個張祿先生,想要拜訪使節您,論述天下興亡之事。隻是有仇家在此,不敢白日造訪。”王稽也不介意,連忙道:“白日不便,可在夜裏來見。”當天夜裏,鄭安平讓張祿(範睢)扮做家僕模樣,悄悄來到館舍,拜見王稽。兩人就座,促膝暢談天下大勢,張祿(範睢)指點江山,如在目前。未待張祿(範睢)把話說盡,王稽已確認他是個少有的賢才,便與他相約道:“我歸國之日,先生可在大梁三亭崗之南等候。”約罷而散。
幾天後,王稽完成使命,辭別魏安釐王和群臣,驅車回國。行至三亭崗南麵時,忽見林中鑽出二人,正是張祿(範睢)和鄭安平。王稽大喜,以車載之,西馳而去。
兩天後,就過了函穀關,來到秦國境內。隻見對麵塵土飛起,一群車馬從西馳來。張祿(範睢)是個有心人,見狀忙問:“來人是誰?”王稽看一看說:“這是丞相魏冉巡察東麵郡邑。”張祿(範睢)雖然身處陋室,但卻始終關注時局動態,對秦國政局多有了解。眼前的魏冉把持朝政,揚威作福,權位已經登峰造極、炙手可熱。秦昭襄王雖然不滿,但心畏秦宣太後,隻好聽之任之。張祿(範睢)說:“我聽說魏冉專掌秦國大權,妒賢嫉能,討厭各國賓客。我與他見麵,恐受其辱,我且藏匿於車廂之中,免生意外。”
一會兒,魏冉趕到,王稽下車迎接參見。魏冉也下車相見,慰勞說:“你為國辛勞了!”二人立在車前,敘說寒暖。魏冉問:“函穀關東近來有什麽事嗎?”王稽鞠躬答道:“沒有。”魏冉看著車廂,問道:“你有沒有帶著列國賓客一同前來?這幫人倚仗嘴皮子功夫遊說各國,獲取功名富貴,一點實用也沒有!”王稽答道:“我不敢帶這種人。”
魏冉走後,張祿(範睢)從車箱中出來,便跳下車快走。王稽說:“丞相已經走了,先生可以一同坐車。”張祿(範睢)說:“我偷看魏冉的相貌,見他性情多疑、反應遲鈍。剛才看車中,他已經有所懷疑。雖然一時沒有搜查,但很快就會後悔,必定再回來,我不如躲避一下。”便同鄭安平一起先走。王稽車馬在後麵跟著。
大約走了十裏遠近,果然背後馬鈴聲響,二十騎人馬如飛趕來,追上王稽車仗說:“我們奉丞相命令,擔心大夫帶有遊說之客,所以又來查看,大夫不要怪罪!”在車中搜索一遍,見沒有外人,才轉身離去。王稽嘆道:“張祿先生真是個智士,我遠遠不及!”便命令打馬飛馳,走了五六裏,遇見張祿(範睢)、鄭安平二人,邀請他們上車,一同回到鹹陽。
丞相徵兵,要征伐哪國
鹹陽城中,秦王宮殿巍巍。一位魏國說客正在勸說秦昭襄王:“計策有好有壞,如果秦國進攻魏國就不是好的計策。魏國,位於崤山以東各國的中間地帶,如同一條蛇。擊蛇尾,蛇首必定相救;擊蛇首,蛇尾必相救;攻擊蛇身,首尾皆相救。如今的魏國就是天下的中心啊。秦一旦攻魏,天下都來相救。崤山以東各國聯合起來,勢力增強,是秦國最擔憂的事情。當前,秦國勢強,如果想擴張領土,不如去進攻南方。其兵弱,天下不能救。”說客滔滔不絕,秦昭襄王越聽越煩,他心裏自言自語道:“黑夜之中行走的人大聲叫喝,不是自身力強,而是內心膽怯。這個魏國說客如同夜行之人,因為膽心自己的祖國被秦國攻伐,故意誇大魏國形勢,誤導秦國,嫁禍於南方的楚國。”秦昭襄王擺了擺手,不想再聽下去了,這名魏國說客知趣退下。
此時,歸國的王稽向秦昭襄王復命。匯報完畢後,王稽奏道:“魏國有一個張祿先生,智謀出眾,天下奇才。他對秦國見識非凡,所以臣把他帶回來了。”秦昭襄王正對剛才的魏國說客心煩,一聽說是魏國的人才,連想也沒想就說道:“說客往往喜歡誇大其辭,先讓他住在客舍中、聽侯召見吧。”
時光如箭,日月如梭。轉眼之間,張祿(範睢)在客舍中住了一年,也沒有被秦昭襄王召見。
一日,張祿(範睢)在外行走,見丞相魏冉徵兵,私下裏便問行人:“丞相徵兵,要征伐哪國?”一位老人答道:“要伐齊國綱壽。”張祿(範睢)問:“齊國有兵犯境嗎?”老人答道:“沒有。”張祿(範睢)問:“秦國與齊國東西隔絕,中間有韓、魏兩國,而且齊兵沒有侵犯秦國,秦國為什麽長途跋涉征伐齊國呢?”老人把張祿(範睢)帶到無人地方說:“征伐齊國並不是秦王之意。因為陶山是丞相的封邑,而綱壽離陶山很近,所以丞相令武安君白起為將軍,攻占那裏,增加自己的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