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將相團結、人才濟濟,秦國便一時不敢侵犯,而將兵威觸向了楚國。悠悠歲月無數事,三言兩語幾筆過。此時,秦國白起率軍打敗了楚軍,攻占了楚國新郢都,秦國將其設置為南郡。楚頃襄王敗走,跑到宛丘,這兒原是被滅亡陳國都城,楚頃襄王就在這兒立都。秦國丞相魏冉又率兵攻占了楚國黔中,這是秦國曾經夢求的地方,秦國將其設置為黔中郡。楚國一步步衰弱,無奈之下,讓左徒黃歇侍奉世子羋完去秦國為質求和。打完楚國,秦將白起率軍進攻魏國,直攻到大梁城下。魏國派將軍暴鳶出城迎戰,結果大敗,被斬首四萬多人,魏國隻得獻出三座城池求和。秦昭襄王為表彰白起之功,封其為武安君。未過幾月,秦國客卿胡傷又率兵攻打魏國,打敗魏將芒卯。稍事休息,秦國又派胡傷率兵二十萬攻伐韓國,兵圍閼於。
不再防禦趙兵,專心攻打閼於
韓釐王派使節緊急向趙國求救。趙惠文王聚集群臣商議:“韓國是否能救?”藺相如、廉頗都說:“閼於道路狹窄險要,難以救援。”平原君趙勝說:“韓國、魏國與我們唇齒相依,如果不救,秦兵得勝後就該進攻趙國了!”趙奢一旁沉默不語。趙惠文王問他,趙奢答道:“兩鼠鬥於穴中,勇者勝。”聞聽趙奢此說,趙惠文王甚是高興,當即命趙奢為將軍,率軍往解韓國閼於之圍。
趙奢率軍出征,離開邯鄲才三十裏,就打探到秦軍已經做好準備,以防趙軍救援。趙奢命令大軍就地安營紮寨,故意作出怯戰姿態,駐紮一月沒走,每天隻是派人增高壁壘,用以自衛。
秦國胡傷聽說趙兵來救,但卻遲遲不見兵來,忙派人探聽,回報說:“趙奢率軍來救,不過,出了邯鄲城三十裏,就安營紮寨,再不前進了。”胡傷有些不解,便派使者去趙營中,詢問趙奢:“秦國進攻閼於,早晚就要攻下!將軍要打,就請快點進兵!”趙奢笑著說道:“我們大王因為鄰國危急,就派我防備,我怎敢和秦軍交戰呢?”備下酒食,款待秦軍使者。秦軍使者回報胡傷,胡傷十分高興,向部下說道:“趙兵離開都城才三十裏就再也不敢前進了,隻是每天增高壁壘。由此可見,趙兵不可能前來閼於。閼於城一定會被我們攻破。”於是不再防禦趙兵,專心攻打閼於。
趙奢打發秦軍使者三日後,估計他已到了胡傷秦軍中,便挑選出五萬名能征慣戰騎兵,晝夜兼行,二天就趕到韓國閼於。秦軍沒有一點防備。此時正值夜晚,趙奢命大軍稍事休息。第二天天亮,趙奢率軍殺向秦營。胡傷聞聽鼓聲大振,不知何故,慌忙傳令出兵迎敵。還未組成隊形,趙國騎兵就如同洪水猛獸,一齊衝來。趙兵亂箭齊發,喊聲如雷,秦軍不能抵擋,大敗而逃,胡傷差點被趙兵活捉。趙奢追趕五十裏,秦兵不能紮寨,隻得向西敗回國內,閼於包圍解除。
且說胡傷回到鹹陽,向秦昭襄王奏道:“這次之所以戰敗,輕敵固然是一原因,但趙國實行胡服騎射後,趙國騎兵靈活、快速,擅長突襲,從而導致秦軍失敗。”秦昭襄王始覺騎兵之威力,自此開始重視騎兵,組建了大規模秦國騎兵。
韓釐王犒勞趙軍,寫信感謝趙惠文王。趙惠文王封趙奢為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形體翩翩,矯健多力,自幼喜歡談論兵法,趙奢也不能駁倒他。趙括母親高興地說:“有這樣的兒子,可以說將門出虎子了!”趙奢憂傷地說:“趙括不能當將軍。趙王不用趙括,是社稷洪福。”他母親說:“趙括談論用兵之道,天下莫及,你卻說不可做將軍,這是什麽緣故?”趙奢說:“趙括自以為天下莫及,這就是他不能當將軍的道理。用兵打仗,是生死存亡的大事,戰戰兢兢,博採眾長,還怕遺忘什麽,而趙括卻大言無忌。如果有了兵權,一定剛愎自用,好的謀略計策都聽不進去,因此必敗無疑!”母親把這些話轉告趙括,趙括說:“父親年紀老了,膽子越來越小,應該有這種話。”
兩年後,趙奢病重,對趙括說:“兵凶戰危,這是古人所告誡的。你父為將數年,今日才不用擔心失敗的恥辱,死也瞑目了。你不是將軍之才,切記不可妄自為將,敗壞家門。”又囑咐趙括母親:“它日趙王召趙括為將,你一定詳細述說我的臨終遺言。喪師辱國,這不是小事!”說完就死去。
趙惠文王感念趙奢的功勞,讓趙括繼承馬服君封號。
分明是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物有自然,事有合離。
有近而不可見,有遠而可知。
近而不可見者,不察其辭也。
遠而可知者,反往以驗來也。”
在魏國大梁城中,有個叫範睢的人。他在讀到《鬼穀子》一書的這幾句話時,便知天下之勢了。“事有合離”分明是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是自然之道。如果用心去把握“遠”和“近”,去見微知著、探尋規律,便能成就統一大業。自此,範睢立下安邦定國之誌,用心鑽研談天說地之才,掌握縱橫捭闔之術。範睢想為魏國做事,因為家貧,沒有人引見,就先投奔大夫須賈,在其手下做門客。
當初,齊閔王昏庸無道,樂毅糾合各國兵馬,一同伐齊,魏國也派兵參加。等到田單大破燕軍,恢復齊國,魏國又怕齊國報復。此時魏昭王已亡,其子魏圉繼位,即魏安釐王。他同相國魏齊商量,派須賈去齊國講和修好。須賈帶著範睢同行。
不再防禦趙兵,專心攻打閼於
韓釐王派使節緊急向趙國求救。趙惠文王聚集群臣商議:“韓國是否能救?”藺相如、廉頗都說:“閼於道路狹窄險要,難以救援。”平原君趙勝說:“韓國、魏國與我們唇齒相依,如果不救,秦兵得勝後就該進攻趙國了!”趙奢一旁沉默不語。趙惠文王問他,趙奢答道:“兩鼠鬥於穴中,勇者勝。”聞聽趙奢此說,趙惠文王甚是高興,當即命趙奢為將軍,率軍往解韓國閼於之圍。
趙奢率軍出征,離開邯鄲才三十裏,就打探到秦軍已經做好準備,以防趙軍救援。趙奢命令大軍就地安營紮寨,故意作出怯戰姿態,駐紮一月沒走,每天隻是派人增高壁壘,用以自衛。
秦國胡傷聽說趙兵來救,但卻遲遲不見兵來,忙派人探聽,回報說:“趙奢率軍來救,不過,出了邯鄲城三十裏,就安營紮寨,再不前進了。”胡傷有些不解,便派使者去趙營中,詢問趙奢:“秦國進攻閼於,早晚就要攻下!將軍要打,就請快點進兵!”趙奢笑著說道:“我們大王因為鄰國危急,就派我防備,我怎敢和秦軍交戰呢?”備下酒食,款待秦軍使者。秦軍使者回報胡傷,胡傷十分高興,向部下說道:“趙兵離開都城才三十裏就再也不敢前進了,隻是每天增高壁壘。由此可見,趙兵不可能前來閼於。閼於城一定會被我們攻破。”於是不再防禦趙兵,專心攻打閼於。
趙奢打發秦軍使者三日後,估計他已到了胡傷秦軍中,便挑選出五萬名能征慣戰騎兵,晝夜兼行,二天就趕到韓國閼於。秦軍沒有一點防備。此時正值夜晚,趙奢命大軍稍事休息。第二天天亮,趙奢率軍殺向秦營。胡傷聞聽鼓聲大振,不知何故,慌忙傳令出兵迎敵。還未組成隊形,趙國騎兵就如同洪水猛獸,一齊衝來。趙兵亂箭齊發,喊聲如雷,秦軍不能抵擋,大敗而逃,胡傷差點被趙兵活捉。趙奢追趕五十裏,秦兵不能紮寨,隻得向西敗回國內,閼於包圍解除。
且說胡傷回到鹹陽,向秦昭襄王奏道:“這次之所以戰敗,輕敵固然是一原因,但趙國實行胡服騎射後,趙國騎兵靈活、快速,擅長突襲,從而導致秦軍失敗。”秦昭襄王始覺騎兵之威力,自此開始重視騎兵,組建了大規模秦國騎兵。
韓釐王犒勞趙軍,寫信感謝趙惠文王。趙惠文王封趙奢為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形體翩翩,矯健多力,自幼喜歡談論兵法,趙奢也不能駁倒他。趙括母親高興地說:“有這樣的兒子,可以說將門出虎子了!”趙奢憂傷地說:“趙括不能當將軍。趙王不用趙括,是社稷洪福。”他母親說:“趙括談論用兵之道,天下莫及,你卻說不可做將軍,這是什麽緣故?”趙奢說:“趙括自以為天下莫及,這就是他不能當將軍的道理。用兵打仗,是生死存亡的大事,戰戰兢兢,博採眾長,還怕遺忘什麽,而趙括卻大言無忌。如果有了兵權,一定剛愎自用,好的謀略計策都聽不進去,因此必敗無疑!”母親把這些話轉告趙括,趙括說:“父親年紀老了,膽子越來越小,應該有這種話。”
兩年後,趙奢病重,對趙括說:“兵凶戰危,這是古人所告誡的。你父為將數年,今日才不用擔心失敗的恥辱,死也瞑目了。你不是將軍之才,切記不可妄自為將,敗壞家門。”又囑咐趙括母親:“它日趙王召趙括為將,你一定詳細述說我的臨終遺言。喪師辱國,這不是小事!”說完就死去。
趙惠文王感念趙奢的功勞,讓趙括繼承馬服君封號。
分明是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物有自然,事有合離。
有近而不可見,有遠而可知。
近而不可見者,不察其辭也。
遠而可知者,反往以驗來也。”
在魏國大梁城中,有個叫範睢的人。他在讀到《鬼穀子》一書的這幾句話時,便知天下之勢了。“事有合離”分明是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是自然之道。如果用心去把握“遠”和“近”,去見微知著、探尋規律,便能成就統一大業。自此,範睢立下安邦定國之誌,用心鑽研談天說地之才,掌握縱橫捭闔之術。範睢想為魏國做事,因為家貧,沒有人引見,就先投奔大夫須賈,在其手下做門客。
當初,齊閔王昏庸無道,樂毅糾合各國兵馬,一同伐齊,魏國也派兵參加。等到田單大破燕軍,恢復齊國,魏國又怕齊國報復。此時魏昭王已亡,其子魏圉繼位,即魏安釐王。他同相國魏齊商量,派須賈去齊國講和修好。須賈帶著範睢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