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左尹伍舉打圓場,對晏嬰和楚國眾官說:“齊國賢士,果然名不虛傳,各位何必以口舌言語相爭呢?”宴會草草收場。


    第二天上朝,楚靈王接見了晏嬰。楚靈王一見到晏嬰,馬上問:“齊國是不是很缺乏人才?為什麽派你這樣一個矮子來出使楚國?”晏嬰說:“大王,齊國人多著呢。國都臨淄人口百萬,每人呼一口氣,可以為雲;每人淌一滴汗,可以如雨。行人來往川流不息,摩肩接踵,又怎能說沒有人才呢?隻是齊國有一個規矩,賢明之人出使賢國,不肖之人出使不肖之國,大人出使大國,小人出使小國,而今我無才無德又最不肖,隻好來楚國為使,希望大王原諒。”楚靈王被晏嬰說得異常羞慚,心中卻是對他暗暗驚異。


    接見使節禮儀完畢,正好鄉野之人獻橘子到。楚靈王先把一隻賞賜給晏嬰,晏嬰就帶皮吃了。楚靈王哈哈大笑說:“齊國人難道沒有嚐過橘子嗎?為什麽不剝開皮吃?”晏嬰答道:“臣聽說:‘接受君主的賞賜,瓜、桃不能削皮,橘柑不能剝開。’今天蒙大王賞賜,和我們國君一樣,大王不曾下令叫我剝開,我怎麽敢不整個吃下呢?”楚靈王頓時對晏嬰敬佩起來,命他坐下,賞給酒食。


    又一會兒,四名武士綁著一名犯人從殿下經過。楚靈王突然問道:“犯人是什麽地方人?”武士答道:“齊國人。”楚靈王說:“所犯的是什麽罪?”武士答道:“犯了盜竊罪。”楚靈王就回頭對晏嬰說:“齊國人習慣做盜賊嗎?”晏嬰知道楚國是故意為之,藉此來侮辱齊國,嘲笑自己,就說:“我聽說:‘橘逾淮則為枳。’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水土不同。齊國人生活在齊國,不做盜賊,到楚國,就當盜賊,是因為楚國的水土使他這樣,這和齊國有什麽關係呢?”楚靈王苦笑了挺長一陣時間,心裏說:“寡人本想要羞辱晏嬰,不想反被他羞辱了。”就以禮相待,晏嬰勝利返回齊國。


    已受她終生託付


    齊景公讚賞晏嬰出使楚國之功,賞給他貴重皮裘,並要增加他的封地,晏嬰都不接受。齊景公又要擴大晏嬰住宅,晏嬰也是極力推辭。晏嬰向齊景公奏道:“臣的家並不貧窮,由於君上的賞賜,恩澤遍及父族、母族、妻族,還延伸到朋友,並以此救濟百姓,君上的賞賜夠豐厚了。臣聽人這樣說,從君主那裏拿來厚賞然後散發給百姓,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統治百姓,忠臣是不這樣做的。從君主那裏拿來厚賞卻不散發給百姓,這是用筐篋收藏財物歸為己有,仁義之人是不這樣做的。在朝中,得到君主的厚賞,死後財物必然會轉為別人所有,聰明的人是不會這樣做的。有衣穿,有飯吃,隻要心裏滿足就可以免於一切憂患。”齊景公對晏嬰說:“先君齊桓公厚賞管仲,管仲接受並沒有推辭,你推辭不接受是為什麽呢?”晏嬰答道:“智者千慮,亦有一失;愚者千慮,亦有一得。想來這是管仲的錯,是臣的對吧?”晏嬰再次拜謝而不敢接受,齊景公不住稱讚晏嬰。


    齊景公到晏嬰家,看見一個又老又醜婦女處於女主人位置,就對晏嬰說:“這是你的妻子嗎?”晏嬰答道:“是。”齊景公笑著說:“唉!寡人有愛女,年少貌美,就嫁給你吧。”晏嬰答道:“女子年輕時貌美,老時難免醜陋。臣妻雖然現在又老又醜,可是從前臣已受她終生託付,臣怎麽忍心背棄?”齊景公嘆息說:“你不肯背棄妻子,又怎會背棄國君呢?”於是深信晏嬰忠誠,拜他為相國。


    又是一年槐花香,蜂蝶照常繞。在大槐樹下,齊景公問相國晏嬰:“如何才能興國安邦?”齊景公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光復先君齊桓公的偉業,重振雄風。晏嬰聽後沉吟片刻,奏道:“臣陪君上到民間微服察訪,回來後再議興國大計,如何?”齊景公點頭稱好。


    君臣二人來到臨淄的一個鬧市,走近了一家鞋店。鞋店擺放著各種各樣的鞋子,品種齊全,但是無人問津,生意清淡。齊景公有些不解,卻見不少人都在買假腳。齊景公吃驚地問店主,店主神色悽然地說:“當今國君濫施酷刑,動輒對人施以刖刑,很多人被砍去了腳,不買假腳如何生產和生活呢?”齊景公聽罷,心裏很不是滋味。


    雖把名言刻在銅鼎裏


    回宮的路上,晏嬰見齊景公悶悶不樂,知道剛才看到的那一幕對他刺激不小,於是奏道:“先君齊桓公之所以建樹了豐功偉業,是因為他愛恤百姓,廉潔奉公,不為滿足欲望而多征賦稅,不為修建宮室而亂役百姓。選賢任能,君臣同心,才取得了雄視天下的霸業。”沒等晏嬰講完,齊景公便打斷了他的話:“相國的意思,寡人明白了。寡人也要效法先君,光大宗祠社稷。”


    察看鞋店,讓齊景公觸動很大。他知道自己深居宮中,對外麵世界了解很少。為了有個全麵了解,齊景公與晏嬰等到齊國轄地巡查。


    到了紀地,當地人獻給齊景公一個精美的原紀國製造的銅鼎。那銅鼎裏邊刻著“食魚無反,勿乘駑馬”八個大字。齊景公看了看,解釋道:“吃魚不吃另一麵,是因為討厭魚的腥味;騎馬不騎劣馬,是因為嫌它不能跑遠路。”眾人無不隨聲附和,讚嘆齊景公理解深刻。晏嬰在一旁思索良久,然後奏道:“臣覺得這八個字裏麵包含的是治國的道理。‘食魚無反’是告誡國君不要過分壓榨百姓;‘勿乘駑馬’是告誡國君不要重用那些無德無才的人。”齊景公有些不服,反問道:“紀國既然有這麽好的警言,為什麽還亡國了呢?”晏嬰答道:“君子的主張應該高懸於門上,牢記不忘。紀國雖把名言刻在銅鼎裏,但是不能對照去做,能不亡國嗎?”齊景公若有所悟,頻頻頷首,對眾人說道:“大家要記住銅鼎裏的格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秋戰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興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興宇並收藏春秋戰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