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哈哈大笑,春娘雖然多在那些所謂的才子之中周旋,卻少有李二誇讚的這般直白的,輕笑道:“李公子謬讚了,奴哪裏有什麽秀色,三分蒲柳之姿罷了。”
眾人依李二所說把煎餅裹了肥肉,吃起來果然別有風味。
看他們吃的滿嘴流油,李二想起母親煮的老肥肉片子,軟而不爛,肥而不膩:“若是這肉煮的火候再足一些,也不要去皮,就算是極至的美味了。”
司馬光急忙道:“陽穀縣,快叫店家上些煮肉來。”
縣大老爺顛兒顛兒的下去,李二囑咐道:“少放些水,用慢火細細的燉……”
蘇軾王安石和司馬光都等著新煮的肉上來,好品嚐李二所說的極至美味。中間春娘又撥動琵琶唱了曲《紅納襖》,酒過五巡,食割三道,席上觥籌交錯,杯來盞去。
蘇軾傲氣疏狂,放浪形骸,喝的也是最多,已經現了醉態。便是王安石這般穩重少飲之人也有了幾分酒意。
新煮的肉果然夠肥,已經到了軟的不可再軟的地步,火候是剛剛的好。蘇軾也不顧身份,挽起袖子就撈起一大片吞了,油水湯汁順著嘴角留下,大呼過癮。
“東坡居士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果然是十分的性情,十分的風流,天下自命不凡的酸儒們沒有一個可比得。”司馬光贊蘇軾。
“這肉不錯,我回了密州也叫家裏的廚子做來吃,對了,李公子,這肉喚做甚麽名堂?”
“這肉本是我母親時常做的,哪裏有什麽名堂。”
“如此,我為它取個名堂,就叫……東坡肉如何?”蘇軾哈哈大笑。
“還嫌你的名聲不夠響亮?連這肉也要用你的名號不成?”王安石知道自己的這個師弟對於名聲很是熱衷,輕輕的諷他一回。
“我也不是白占了這肉的,特做詩一首。”蘇軾一邊吃肉一邊吟詩:“陽穀好豬肉,價錢等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王安石和司馬光分別取了煎餅裹上肥肉,聽了蘇軾的詩詞笑的直打跌:“你這潑才,難得編排出這樣的詩來,東坡肉便東坡肉吧,沒有人於你爭。”
這東坡肉本是地道的山東菜,卻被蘇軾命名,後蘇東坡在杭州為官,把東坡肉也帶到了江南,名噪一時,東坡肉竟然逐漸的成了杭州的招牌菜。這是後話,不做細表。
李二看幾個大老爺們兒吃的愜意,旁邊的春娘還沒有動筷子,出於照顧女士的想法,自把煎餅裹好遞給她。
春娘一怔,看到李二純淨的眼神,雙手捧了煎餅低聲謝過。
蘇軾本是川人,生性嗜辣,吃到興頭上便叫嚷著要在煎餅裏再裹上辣椒:“如此美食,不佐辣椒,實在是美中不足,快取辣子來。”
“不可加辣子。”
“為何?又有什麽名堂?”
李二起身,慢悠悠的轉到了王安石的身後:“這辣為味中之王,他味不易親近。用辣便要用的至高至純,不與別味混雜,方顯王者氣象,這便是君子自重的道理。而煎餅中本就有柿子的甜味,甜這一味是唯一能解辣的,也最是宜人,便如美人一般,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就是這個道理了。”
旁邊的春娘聽李二能說出這麽些個道理,對他也是高看許多:“李公子說的甜如美人真有意思,奴就是最喜歡食甜的,尤其是越甜越好。”
一來是李二也飲了許多的酒,而來也是不想被這些所謂的大人物小看,說道:“天下女子多喜甜,卻沒有幾個能真正體會這甜味的。甜這一味和辣相反,講究的是個淡字,淡甜才能宜人,如同淑女一般,是隻可體會而可顯露的。若是甜的過了頭則為膩甜,便是露骨的諛媚,是會叫人反感的。”
春娘聽聞,神色一黯,似乎想到了什麽,低頭不語。
蘇軾吃了一輩子的辣子,今天才知道這裏邊還有這麽許多的講究,笑道:“我是愛那至辣的味道,看來我還有王者的氣象。王師兄卻是愛辣而不敢吃辣,每每用些將辣而不辣的味道,哈哈,王師兄是不如我了。”
李二的聲音略略的高了一些,在王安石聽來便好似是專門對自己說的一般:“用辣宜剛宜猛,方顯絕倫之霸氣。若不然則是空有王者的虛名,不過是昏君庸主,綱紀鬆懈,人人可欺。”
王安石也不回頭,若有所思的問道:“若前番不敢用至剛至猛的味道,乍一用上便如虛弱之軀用虎狼之藥,豈不是要壞了大事?”
“這便是我前番說的了,天下萬事,都要講求個方法,例如同是幾張煎餅,料是沒有變的。店家做的便入不得各位的口味,而我之不過是換一種方法,諸位便覺是佳肴,其實煎餅是沒有變的,變的隻是攤煎餅的方法而已。真正好到極至的煎餅,先要把料泡在水中滿十二個時辰,再用細磨反覆的研磨,總要下一番苦工才能做出最好的煎餅來。”
王安石好像想通了什麽,起身對著李二施了一禮:“今日受教匪淺,謝過李公子了。”
司馬光道:“你這不曉風月的王獾郎,是不是又想到你變法的事情了?若是我說,祖宗的法度本是好的,不過是下邊的官員舞弊貪墨,把好好的法度攪和壞了。整頓吏治才是根本,你卻捨本逐末的要變法……”
眾人依李二所說把煎餅裹了肥肉,吃起來果然別有風味。
看他們吃的滿嘴流油,李二想起母親煮的老肥肉片子,軟而不爛,肥而不膩:“若是這肉煮的火候再足一些,也不要去皮,就算是極至的美味了。”
司馬光急忙道:“陽穀縣,快叫店家上些煮肉來。”
縣大老爺顛兒顛兒的下去,李二囑咐道:“少放些水,用慢火細細的燉……”
蘇軾王安石和司馬光都等著新煮的肉上來,好品嚐李二所說的極至美味。中間春娘又撥動琵琶唱了曲《紅納襖》,酒過五巡,食割三道,席上觥籌交錯,杯來盞去。
蘇軾傲氣疏狂,放浪形骸,喝的也是最多,已經現了醉態。便是王安石這般穩重少飲之人也有了幾分酒意。
新煮的肉果然夠肥,已經到了軟的不可再軟的地步,火候是剛剛的好。蘇軾也不顧身份,挽起袖子就撈起一大片吞了,油水湯汁順著嘴角留下,大呼過癮。
“東坡居士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果然是十分的性情,十分的風流,天下自命不凡的酸儒們沒有一個可比得。”司馬光贊蘇軾。
“這肉不錯,我回了密州也叫家裏的廚子做來吃,對了,李公子,這肉喚做甚麽名堂?”
“這肉本是我母親時常做的,哪裏有什麽名堂。”
“如此,我為它取個名堂,就叫……東坡肉如何?”蘇軾哈哈大笑。
“還嫌你的名聲不夠響亮?連這肉也要用你的名號不成?”王安石知道自己的這個師弟對於名聲很是熱衷,輕輕的諷他一回。
“我也不是白占了這肉的,特做詩一首。”蘇軾一邊吃肉一邊吟詩:“陽穀好豬肉,價錢等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王安石和司馬光分別取了煎餅裹上肥肉,聽了蘇軾的詩詞笑的直打跌:“你這潑才,難得編排出這樣的詩來,東坡肉便東坡肉吧,沒有人於你爭。”
這東坡肉本是地道的山東菜,卻被蘇軾命名,後蘇東坡在杭州為官,把東坡肉也帶到了江南,名噪一時,東坡肉竟然逐漸的成了杭州的招牌菜。這是後話,不做細表。
李二看幾個大老爺們兒吃的愜意,旁邊的春娘還沒有動筷子,出於照顧女士的想法,自把煎餅裹好遞給她。
春娘一怔,看到李二純淨的眼神,雙手捧了煎餅低聲謝過。
蘇軾本是川人,生性嗜辣,吃到興頭上便叫嚷著要在煎餅裏再裹上辣椒:“如此美食,不佐辣椒,實在是美中不足,快取辣子來。”
“不可加辣子。”
“為何?又有什麽名堂?”
李二起身,慢悠悠的轉到了王安石的身後:“這辣為味中之王,他味不易親近。用辣便要用的至高至純,不與別味混雜,方顯王者氣象,這便是君子自重的道理。而煎餅中本就有柿子的甜味,甜這一味是唯一能解辣的,也最是宜人,便如美人一般,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就是這個道理了。”
旁邊的春娘聽李二能說出這麽些個道理,對他也是高看許多:“李公子說的甜如美人真有意思,奴就是最喜歡食甜的,尤其是越甜越好。”
一來是李二也飲了許多的酒,而來也是不想被這些所謂的大人物小看,說道:“天下女子多喜甜,卻沒有幾個能真正體會這甜味的。甜這一味和辣相反,講究的是個淡字,淡甜才能宜人,如同淑女一般,是隻可體會而可顯露的。若是甜的過了頭則為膩甜,便是露骨的諛媚,是會叫人反感的。”
春娘聽聞,神色一黯,似乎想到了什麽,低頭不語。
蘇軾吃了一輩子的辣子,今天才知道這裏邊還有這麽許多的講究,笑道:“我是愛那至辣的味道,看來我還有王者的氣象。王師兄卻是愛辣而不敢吃辣,每每用些將辣而不辣的味道,哈哈,王師兄是不如我了。”
李二的聲音略略的高了一些,在王安石聽來便好似是專門對自己說的一般:“用辣宜剛宜猛,方顯絕倫之霸氣。若不然則是空有王者的虛名,不過是昏君庸主,綱紀鬆懈,人人可欺。”
王安石也不回頭,若有所思的問道:“若前番不敢用至剛至猛的味道,乍一用上便如虛弱之軀用虎狼之藥,豈不是要壞了大事?”
“這便是我前番說的了,天下萬事,都要講求個方法,例如同是幾張煎餅,料是沒有變的。店家做的便入不得各位的口味,而我之不過是換一種方法,諸位便覺是佳肴,其實煎餅是沒有變的,變的隻是攤煎餅的方法而已。真正好到極至的煎餅,先要把料泡在水中滿十二個時辰,再用細磨反覆的研磨,總要下一番苦工才能做出最好的煎餅來。”
王安石好像想通了什麽,起身對著李二施了一禮:“今日受教匪淺,謝過李公子了。”
司馬光道:“你這不曉風月的王獾郎,是不是又想到你變法的事情了?若是我說,祖宗的法度本是好的,不過是下邊的官員舞弊貪墨,把好好的法度攪和壞了。整頓吏治才是根本,你卻捨本逐末的要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