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八路軍一一五師征戰實錄 作者:李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為了加強冀魯邊區的工作,羅榮桓從115師抽調了幾批幹部到那裏。蕭華調走後,任命周貫五為冀魯邊軍區副政委(政委是王卓如)。1941年夏天,又派黃驊去冀魯邊區,任教導6旅副旅長兼冀魯邊軍區副司令員。為了加強冀魯邊區本地幹部與外來幹部的團結,發揮本地幹部的作用,1942年春,山東分局與115師決定把1939年從冀魯邊區調出的邢仁甫調回,任教導6旅旅長兼冀魯邊軍區司令員。與此同時,羅榮桓又抽調盧成道、王文模、黃榮海等一批幹部到冀魯邊區擔任領導工作。
然而,由於日偽軍多次進行“治安強化運動”,這一地區形勢越來越嚴重。到1942年下半年,區內的日偽據點林立,90%的老百姓被迫向日偽軍繳納租稅,多數的地方政權是表麵上應付八路軍,而實際上是服從日偽軍,八路軍和共產黨在當地的日子很不好過。當時,沿津浦路以東,以德州為中心的南北各縣,基本上為日偽所控製,八路軍不能入境,迴旋餘地越來越小,根據地已完全變為遊擊區。加上敵人實行殘暴的掠奪政策,邊區人力、物力損失嚴重,糧食困難。部隊不得不換穿便衣,長期分散活動,得不到休整,傷病員也得不到安置,處境非常困難。就在這時,山東軍區的一項決定成了黃驊被刺的導火索。
1943年3月11日,在實現山東軍事領導一元化時,山東軍區任命黃驊為冀魯邊軍區司令員,調邢仁甫去延安學習。邢仁甫卻認為是山東分局故意拿主力部隊的幹部壓地方幹部,心裏就憋了一股怨氣。
邢仁甫是舊軍人出身,早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與領導本地抗日武裝起義,1940年調離邊區,擔任過115師政治部的軍區工作部部長。因為他在該地區有一定的影響,到1942年春,山東軍區就又把他派回了冀魯邊區。邊區有很多人是他的老部下,由於他平時喜歡拉拉扯扯,經常給一些人小恩小惠,這些人受了他的籠絡,就跟著他屁股後麵跑。為此,當時任軍區副司令員的黃驊經常幫助他,他卻非常反感,反而視黃驊為“眼中釘”。當他接到去延安學習的命令後,便認為是黃驊把他擠出了邊區,奪了他的權。他離開機關,帶著電台和一部分部隊住在小島上,在暗地裏設計自己的陰謀。1943年6月30日晚,黃驊和盧成道等人正在新海縣趙家村學堂召開邊區偵察工作會議。突然,軍區手槍隊長馮冠魁帶了四五個人闖到室內,向黃驊等與會人員開槍射擊,黃驊和盧成道等5人當場犧牲。
馮冠魁係土匪出身,當過偽軍,後來被爭取過來,仍匪性不改。這次刺殺黃驊,就是由邢仁甫策劃,由馮冠魁實施的。
刺殺黃驊的事件發生後,邢仁甫頻頻地向山東分局和山東軍區發報,表示自己的“忠誠”,根本不承認此事與他有關。同時,還挑撥拉攏一些人,要把部隊拉出來,跟他“開創一個局麵”。
當時,由於山東軍區尚未掌握邢仁甫刺殺黃驊的確實罪證,所以羅榮桓等人決定繼續對他採取挽救的方針,但也沒有重用他。
到了1943年年底,邢仁甫覺得這樣呆下去遲早要暴露的,所以就投降了國民黨,由天津到了洛陽。他拿到國民黨第一戰區司令蔣鼎文給他的“挺進第一縱隊司令”委任狀,從洛陽趕回原來盤踞的小島時,跟著他的那部分人早已回到了軍區的懷抱。最後,他又在天津投降了日本人,被委任為“六縣剿共司令”。日本投降後,他又當上了國民黨軍統特務,直到1949年天津解放時,邢仁甫才被捕歸案,押到鹽山縣就地正法。
黃驊被刺後,以羅榮桓為首的山東軍區和山東分局下決心整頓冀魯邊區,決定將冀魯邊區與清河區合併為渤海軍區,由楊國夫任軍區司令員,景曉村為區黨委書記兼軍區政治委員,王卓如任區黨委副書記。為了紀念黃驊,決定將他被害的新海縣改為黃驊縣。
第十四章 複雜局麵
第十四章 複雜局麵
當時在山東的各種勢力中,雖然各自的企圖和目的是多種多樣,但總體上可以分為三類:即日偽軍、國民黨軍和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在這三種主要力量中,八路軍與國民黨軍隊是可能結成聯盟的,但兩者之間也存在著矛盾。按道理講,日偽軍是八路軍和國民黨軍共同的敵人,但有時國民黨頑固派也同偽軍或日軍暗地裏進行勾結,對付八路軍。如果說,在中國全麵抗戰開始後,八路軍的主要任務是配合國民黨軍隊的正麵作戰,打擊日本侵略者。但在國民黨軍隊頻頻發動反共高潮後,八路軍的主要任務就變為兩個,一個是繼續與日軍作戰,打擊侵略者;另一個就是在爭取與國民黨軍隊建立聯盟時,還要應付自己的老對手——國民黨軍隊中的頑固派對共產黨發動的進攻。這樣,山東的鬥爭形勢更加複雜。
新的考驗
1942年底和1943年初,國際形勢發生了有利於反法西斯同盟國的變化。德、意、日為代表的軸心國已開始走下坡路。
1942年11月下旬,蘇聯紅軍在史達林格勒發動了圍殲德軍集團的戰役。戰役於1943年2月2日結束,蘇聯紅軍共殲滅德軍約30萬人。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從此,德國軍隊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然而,由於日偽軍多次進行“治安強化運動”,這一地區形勢越來越嚴重。到1942年下半年,區內的日偽據點林立,90%的老百姓被迫向日偽軍繳納租稅,多數的地方政權是表麵上應付八路軍,而實際上是服從日偽軍,八路軍和共產黨在當地的日子很不好過。當時,沿津浦路以東,以德州為中心的南北各縣,基本上為日偽所控製,八路軍不能入境,迴旋餘地越來越小,根據地已完全變為遊擊區。加上敵人實行殘暴的掠奪政策,邊區人力、物力損失嚴重,糧食困難。部隊不得不換穿便衣,長期分散活動,得不到休整,傷病員也得不到安置,處境非常困難。就在這時,山東軍區的一項決定成了黃驊被刺的導火索。
1943年3月11日,在實現山東軍事領導一元化時,山東軍區任命黃驊為冀魯邊軍區司令員,調邢仁甫去延安學習。邢仁甫卻認為是山東分局故意拿主力部隊的幹部壓地方幹部,心裏就憋了一股怨氣。
邢仁甫是舊軍人出身,早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與領導本地抗日武裝起義,1940年調離邊區,擔任過115師政治部的軍區工作部部長。因為他在該地區有一定的影響,到1942年春,山東軍區就又把他派回了冀魯邊區。邊區有很多人是他的老部下,由於他平時喜歡拉拉扯扯,經常給一些人小恩小惠,這些人受了他的籠絡,就跟著他屁股後麵跑。為此,當時任軍區副司令員的黃驊經常幫助他,他卻非常反感,反而視黃驊為“眼中釘”。當他接到去延安學習的命令後,便認為是黃驊把他擠出了邊區,奪了他的權。他離開機關,帶著電台和一部分部隊住在小島上,在暗地裏設計自己的陰謀。1943年6月30日晚,黃驊和盧成道等人正在新海縣趙家村學堂召開邊區偵察工作會議。突然,軍區手槍隊長馮冠魁帶了四五個人闖到室內,向黃驊等與會人員開槍射擊,黃驊和盧成道等5人當場犧牲。
馮冠魁係土匪出身,當過偽軍,後來被爭取過來,仍匪性不改。這次刺殺黃驊,就是由邢仁甫策劃,由馮冠魁實施的。
刺殺黃驊的事件發生後,邢仁甫頻頻地向山東分局和山東軍區發報,表示自己的“忠誠”,根本不承認此事與他有關。同時,還挑撥拉攏一些人,要把部隊拉出來,跟他“開創一個局麵”。
當時,由於山東軍區尚未掌握邢仁甫刺殺黃驊的確實罪證,所以羅榮桓等人決定繼續對他採取挽救的方針,但也沒有重用他。
到了1943年年底,邢仁甫覺得這樣呆下去遲早要暴露的,所以就投降了國民黨,由天津到了洛陽。他拿到國民黨第一戰區司令蔣鼎文給他的“挺進第一縱隊司令”委任狀,從洛陽趕回原來盤踞的小島時,跟著他的那部分人早已回到了軍區的懷抱。最後,他又在天津投降了日本人,被委任為“六縣剿共司令”。日本投降後,他又當上了國民黨軍統特務,直到1949年天津解放時,邢仁甫才被捕歸案,押到鹽山縣就地正法。
黃驊被刺後,以羅榮桓為首的山東軍區和山東分局下決心整頓冀魯邊區,決定將冀魯邊區與清河區合併為渤海軍區,由楊國夫任軍區司令員,景曉村為區黨委書記兼軍區政治委員,王卓如任區黨委副書記。為了紀念黃驊,決定將他被害的新海縣改為黃驊縣。
第十四章 複雜局麵
第十四章 複雜局麵
當時在山東的各種勢力中,雖然各自的企圖和目的是多種多樣,但總體上可以分為三類:即日偽軍、國民黨軍和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在這三種主要力量中,八路軍與國民黨軍隊是可能結成聯盟的,但兩者之間也存在著矛盾。按道理講,日偽軍是八路軍和國民黨軍共同的敵人,但有時國民黨頑固派也同偽軍或日軍暗地裏進行勾結,對付八路軍。如果說,在中國全麵抗戰開始後,八路軍的主要任務是配合國民黨軍隊的正麵作戰,打擊日本侵略者。但在國民黨軍隊頻頻發動反共高潮後,八路軍的主要任務就變為兩個,一個是繼續與日軍作戰,打擊侵略者;另一個就是在爭取與國民黨軍隊建立聯盟時,還要應付自己的老對手——國民黨軍隊中的頑固派對共產黨發動的進攻。這樣,山東的鬥爭形勢更加複雜。
新的考驗
1942年底和1943年初,國際形勢發生了有利於反法西斯同盟國的變化。德、意、日為代表的軸心國已開始走下坡路。
1942年11月下旬,蘇聯紅軍在史達林格勒發動了圍殲德軍集團的戰役。戰役於1943年2月2日結束,蘇聯紅軍共殲滅德軍約30萬人。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從此,德國軍隊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