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八路軍一一五師征戰實錄 作者:李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685團和686團都同樣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很多戰士被負傷的敵人打死打傷。據戰後統計,在115師的傷亡中,這一項占了相當大的比例。
敵人不肯投降,其結果是,115師雖然打了勝仗,但卻沒有抓到一個俘虜。
日軍之所以死不投降,拚死頑抗,原因是多方麵的。其中之一是阪垣的第五師團長期駐在中國,從骨頭裏就沒有把中國軍隊放在眼裏。對國民黨政府軍尚且如此,更何況被他們稱作為“匪”的八路軍。阪垣征四郎極為崇尚武士道,他的部下大多數也都願意作武士道精神的犧牲品。他們不想讓連自己都瞧不起的軍隊抓住,否則他們會認為是貞節不保,是自己的奇恥大辱。這樣,“不成功則成仁”就成了他們之中大多數人的選擇。除了這個原因之外,林彪在他的總結中還指出了另外一點:
“日兵之死不肯繳槍,一來因日本武士道的教育、法西斯教育,同時也因他們對中國軍民太殘暴,恐怕中國人報復。但最主要的,是過去華北軍隊對日軍俘虜政策不正確,採用野蠻的活埋、火燒、剖肚等辦法。故我們今後須加緊日本士兵的日文日語的政治宣傳與優待俘虜。”
在此次戰鬥中,日軍的傷兵不但用武器繼續頑抗,而且還經常徒手與八路軍戰士作戰,他們用牙咬,用石頭砸,用身體撞……不但不把自己的性命留給八路軍,而且最為可惜的是,他們也不想把自己的武器和其他裝備留給八路軍。他們很多人都把自己手中的武器毀掉,或砸碎,或炸毀。從115師所取得的戰果來看,成績是不小的。但在平型關所遇到的敵人,包括一部分日軍輜重隊,掌握的各種裝備和物資是不少的。如果不是日軍毀掉了一部分,那麽115師的戰果還要大得多。
在對待俘虜的政策上,共產黨歷來都比國民黨高明得多。在八路軍改編之初,中央軍委就頒布了“八路軍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三大紀律包括:1.實行抗日救國綱領;2.服從上級指揮;3.不拿人民一點東西。
八項注意包括:1.進出宣傳;2.打掃清潔;3.說話和氣;4.買賣公平;5.借物送還;6.損物賠償;7.不亂屙屎;8.不殺敵(俘)兵。
八路軍的紀律中清楚地寫明了“不殺敵(俘)兵”這一條。如果國民黨軍隊也都執行不殺俘虜的政策,那麽中國軍隊的仗可能就好打一點。後來因為八路軍一直執行自己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所以在戰場也經常能抓到一些日軍俘虜,並且有很多日本人轉而為八路軍服務。
林彪在指出日軍戰鬥力強的同時,也指出了日軍在作戰中的弱點。他在其總結中說:
“一到山地,敵人的戰鬥力與特長均要大大降低,甚至於沒有。步兵穿著皮鞋爬山簡直不行。雖然他們已爬到半山,我們還在山腳,但結果我們還是要先搶上去,給他們一頓猛烈的手榴彈。他們隻好像滾蘿蔔一樣滾下去了。至於炮兵則難於運動與找陣地。坦克呢?有些地方真使它有英雄無用武之地之感,飛機的作用也不大。
“敵人輕視中國軍隊,成了習慣,便由驕矜而疏忽,不注意偵察警戒,不愛做工事。打起仗來,先讓飛機和大炮顯神通。來到猛攻時,他們步兵連陣地也不愛占領,隻隱蔽在溝裏休息。這樣的敵人,當然便利我們襲擊。所以我們這次,一切都布置得妥妥噹噹了,向他們開槍了,衝鋒了。他們才知道。
“敵人不僅是彈藥要靠後方輸送,連糧食都要靠日本送來。他們的後方線已扯長有幾千裏。在這樣情形下,把他們後方線一切斷,他們的困難就可想而知了,可以弄得他們進退維穀。所以發展遊擊戰在敵後方線上活動是非常重要的。此次平型關戰鬥,我們正是派了一部分人在敵後路上阻滯其增援部隊及糧食供給……”
根據戰鬥的實際情況看,林彪所講的是真實的。從表麵上看,在平型關,日軍的失敗是由於八路軍打得好,其實失敗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日軍自己那裏,115師隻不過是利用日軍的弱點而已。
當然,聰明的軍隊指揮者,往往能充分利用其對手的弱點。
“友軍的配合實在太差”
平型關戰鬥,是建立統一戰線以來國共雙方軍隊的第一次配合。但僅僅是這一次,就使林彪更加瞧不起國民黨軍隊。
當時的作戰背景是,9月20日,阪垣征四郎下達了進攻平型關的作戰命令,即令第21旅團長三浦敏事少將指揮在靈丘的三個步兵大隊(第21旅團所屬第42聯隊的2大隊、21聯隊的3大隊及第9旅團所屬的11聯隊之第2大隊)實施正麵進攻;令第21聯隊長粟飯原秀大佐率領廣靈、渾源方麵的兩個步兵大隊(第21旅團所屬21聯隊的第1、2大隊)偷襲平型關右側。
21日,粟飯原秀率部出動。
22日,三浦敏事也向平型關方向機動。
從渾源南下的粟飯原秀部隊翻過大尖山後,於22日進至中莊鋪地區,與高桂滋軍警戒部隊接觸。日軍並不戀戰,繞過高桂滋的部隊,沿王莊堡西側的山澗小路,繼續向南穿插。23日,進至西河口及其以南地區。至此,粟飯部已繞到平型關左側後。這時,閻錫山的部隊在大營地區的預備隊距敵隻有六七公裏,但卻按兵不動。23日夜,日軍向北進攻,襲擊高桂滋的背後。高桂滋發現自己的側後受敵,就放棄團城口一線陣地,向西退卻到大營以北地區。24日,日軍占領了團城口至東西跑池一線的長城。
敵人不肯投降,其結果是,115師雖然打了勝仗,但卻沒有抓到一個俘虜。
日軍之所以死不投降,拚死頑抗,原因是多方麵的。其中之一是阪垣的第五師團長期駐在中國,從骨頭裏就沒有把中國軍隊放在眼裏。對國民黨政府軍尚且如此,更何況被他們稱作為“匪”的八路軍。阪垣征四郎極為崇尚武士道,他的部下大多數也都願意作武士道精神的犧牲品。他們不想讓連自己都瞧不起的軍隊抓住,否則他們會認為是貞節不保,是自己的奇恥大辱。這樣,“不成功則成仁”就成了他們之中大多數人的選擇。除了這個原因之外,林彪在他的總結中還指出了另外一點:
“日兵之死不肯繳槍,一來因日本武士道的教育、法西斯教育,同時也因他們對中國軍民太殘暴,恐怕中國人報復。但最主要的,是過去華北軍隊對日軍俘虜政策不正確,採用野蠻的活埋、火燒、剖肚等辦法。故我們今後須加緊日本士兵的日文日語的政治宣傳與優待俘虜。”
在此次戰鬥中,日軍的傷兵不但用武器繼續頑抗,而且還經常徒手與八路軍戰士作戰,他們用牙咬,用石頭砸,用身體撞……不但不把自己的性命留給八路軍,而且最為可惜的是,他們也不想把自己的武器和其他裝備留給八路軍。他們很多人都把自己手中的武器毀掉,或砸碎,或炸毀。從115師所取得的戰果來看,成績是不小的。但在平型關所遇到的敵人,包括一部分日軍輜重隊,掌握的各種裝備和物資是不少的。如果不是日軍毀掉了一部分,那麽115師的戰果還要大得多。
在對待俘虜的政策上,共產黨歷來都比國民黨高明得多。在八路軍改編之初,中央軍委就頒布了“八路軍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三大紀律包括:1.實行抗日救國綱領;2.服從上級指揮;3.不拿人民一點東西。
八項注意包括:1.進出宣傳;2.打掃清潔;3.說話和氣;4.買賣公平;5.借物送還;6.損物賠償;7.不亂屙屎;8.不殺敵(俘)兵。
八路軍的紀律中清楚地寫明了“不殺敵(俘)兵”這一條。如果國民黨軍隊也都執行不殺俘虜的政策,那麽中國軍隊的仗可能就好打一點。後來因為八路軍一直執行自己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所以在戰場也經常能抓到一些日軍俘虜,並且有很多日本人轉而為八路軍服務。
林彪在指出日軍戰鬥力強的同時,也指出了日軍在作戰中的弱點。他在其總結中說:
“一到山地,敵人的戰鬥力與特長均要大大降低,甚至於沒有。步兵穿著皮鞋爬山簡直不行。雖然他們已爬到半山,我們還在山腳,但結果我們還是要先搶上去,給他們一頓猛烈的手榴彈。他們隻好像滾蘿蔔一樣滾下去了。至於炮兵則難於運動與找陣地。坦克呢?有些地方真使它有英雄無用武之地之感,飛機的作用也不大。
“敵人輕視中國軍隊,成了習慣,便由驕矜而疏忽,不注意偵察警戒,不愛做工事。打起仗來,先讓飛機和大炮顯神通。來到猛攻時,他們步兵連陣地也不愛占領,隻隱蔽在溝裏休息。這樣的敵人,當然便利我們襲擊。所以我們這次,一切都布置得妥妥噹噹了,向他們開槍了,衝鋒了。他們才知道。
“敵人不僅是彈藥要靠後方輸送,連糧食都要靠日本送來。他們的後方線已扯長有幾千裏。在這樣情形下,把他們後方線一切斷,他們的困難就可想而知了,可以弄得他們進退維穀。所以發展遊擊戰在敵後方線上活動是非常重要的。此次平型關戰鬥,我們正是派了一部分人在敵後路上阻滯其增援部隊及糧食供給……”
根據戰鬥的實際情況看,林彪所講的是真實的。從表麵上看,在平型關,日軍的失敗是由於八路軍打得好,其實失敗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日軍自己那裏,115師隻不過是利用日軍的弱點而已。
當然,聰明的軍隊指揮者,往往能充分利用其對手的弱點。
“友軍的配合實在太差”
平型關戰鬥,是建立統一戰線以來國共雙方軍隊的第一次配合。但僅僅是這一次,就使林彪更加瞧不起國民黨軍隊。
當時的作戰背景是,9月20日,阪垣征四郎下達了進攻平型關的作戰命令,即令第21旅團長三浦敏事少將指揮在靈丘的三個步兵大隊(第21旅團所屬第42聯隊的2大隊、21聯隊的3大隊及第9旅團所屬的11聯隊之第2大隊)實施正麵進攻;令第21聯隊長粟飯原秀大佐率領廣靈、渾源方麵的兩個步兵大隊(第21旅團所屬21聯隊的第1、2大隊)偷襲平型關右側。
21日,粟飯原秀率部出動。
22日,三浦敏事也向平型關方向機動。
從渾源南下的粟飯原秀部隊翻過大尖山後,於22日進至中莊鋪地區,與高桂滋軍警戒部隊接觸。日軍並不戀戰,繞過高桂滋的部隊,沿王莊堡西側的山澗小路,繼續向南穿插。23日,進至西河口及其以南地區。至此,粟飯部已繞到平型關左側後。這時,閻錫山的部隊在大營地區的預備隊距敵隻有六七公裏,但卻按兵不動。23日夜,日軍向北進攻,襲擊高桂滋的背後。高桂滋發現自己的側後受敵,就放棄團城口一線陣地,向西退卻到大營以北地區。24日,日軍占領了團城口至東西跑池一線的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