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我們向你敬禮!
-
-
-
-
-
-
-
-
全劇終
-
原稿於1988年
---------------------------------------------------------------------------
注1 resurrection——英語,復活。
-
注2 這裏的四句,即第十五部 為了我軍的下一個世紀 / 27章 6.愛情誠可貴 中李滬生所作“啟明星”一詩的下半闕——作者紅夜鶯注。
後記
不算是後記的話——50餘天貼完46萬字,社會是苦難的,祝讀者生活在觀點的陽光和愛情的暗影下,在文學傳達的快樂情緒的清涼沐浴下,度過今年和今後的苦夏。
紅夜鶯
後記——關於中蘇關係交惡
關於中蘇關係交惡
中蘇交惡是蘇聯的重大戰略蠢行,跟錯估希特勒入侵,蘇共自我毀滅一樣。這是俄羅斯民族性格決定的。他們熱衷哲學思考,然而他們的思辨往往流於形式。索忍尼辛代表了浪漫激進的民族主義,而激情排擠了理性會製造災難。盧日科夫等人也進行了冷靜的戰略分析,但隻徒有推論過程的嚴謹,往往貴族式措辭華美,而結論未必正確。支持其外交政策的往往是想當然一廂情緣,行不通也不會變通。這在其幾十年的中東政策上尤為明顯,花費巨資,卻一無所獲,受援國並不領情。其實中國受到的恩惠是巨大的。蘇聯不可謂不慷慨。我們現在的工業大部分源於那156個重點項目。但是中蘇反目完全是由於一些虛妄的原因,都產生於俄國人的帝國傲慢和對歷史、文化的無知。他們想像對羅馬尼亞、波蘭那樣將中國置於帝國麾下。但他們不知道當莫斯科公國建立之前,中國就已是世上最強大的帝國。當時正是被淩辱欺壓許久之後勃然復興,驕傲的天朝心理在中國人心中猛然抬頭之時,蘇聯人那樣的外交,是不行的。交惡後,蘇聯企圖用二戰對日在諾門罕的方式嚇住中國。但中日不同是顯然的。在冷戰年代,中國作為盟友的戰略權重,大得無法計算。然而蘇聯輕易地化友為敵,這一損失是無論建立多少裝甲師也無法彌補的。假如當時蘇聯在一場世界大戰中戰敗,這一戰略蠢行當是主要原因。甚至蘇聯解體,有著作稱,是美國裏根政府“星戰計劃” 所致,實際上,蘇聯東西方兩線作戰,在與中國的對峙中,消耗了大量軍事、經濟資源,也是不無關係的。
美國的地緣政治學也難說多麽成功,但畢竟是有的。但在前蘇聯,完全沒有。
紅夜鶯
後記—中印邊境爭端及中國的
關於中印邊境爭端及中國的處理
-
中印邊境東中西三段,西段地區在中國新疆,這部分在中國控製之下,但中段和東段12.5萬平方公裏地方還在印控之下。這首先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1858年英國殖民主義者占領印度,從印度對中國西藏進行多次侵略,1914年,英占領軍和中國西藏地方政府簽訂喜馬拉雅條約。當時英印政府外交大臣麥克馬洪構想了一條印藏分界線,以喜馬拉雅山脊分水嶺連接線作為界線,有東中西三段,兩千公裏長邊境線,就是當時劃分的中印兩國邊境線。
印度比英國更進一步,1947年印獨立後控製不丹和錫金,1951年開始占領我國藏南地區達旺,1954—1958年占領東段,1954— 1959年占領西段,開始軍事部署。為什麽印度派兵占領?因為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人民解放軍開赴西藏,解放百萬農奴,印度對此提出抗議,他們認為西藏不是中國的,就開始在東中西三段跟中國搶占邊境地區。
中方對印度這種無理指責一貫堅持幾個原則,一是不承認印度和中國地方政府劃定的所謂中印邊境,但可以用外交談判的方式解決爭端。但印度表示談判的先決條件是中國承認東中西三段和麥克馬洪線。在這種情況下,為維護國家主權,1962年10月20日我國進行東中西三段全線反擊,西段新疆部分用60 分鍾全殲印軍。11月22日,我國全線戰爭取得絕對勝利,但打勝仗後部隊又撤回。印度方麵雖然認同我們優待俘虜,但同時認為我們這麽做是對他們的極端侮辱,是對他們民族的不尊重。
為什麽占領以後又撤回來?因為中國認為武力隻可以臨時解決問題,要想長期解決問題還要通過外交、談判的方式,最終雙方簽訂一個和平協議。但印度方麵認為,中國之所以撤回去就說明中國隻是想教訓一下印度,出口氣而已,中國占領了以後發現這不是中國的地方,就退回去了,所以上世紀七十年代印度又開始派兵占領,到八十年代就逐漸移民,建立了一個行政特區,在那兒修水電、鐵路、學校,小孩的出生證明上寫的出生地是阿魯納恰爾邦,中國人你現在敢去打嗎?
-
中印邊境劃界事實是中印雙方從來沒有劃清過邊界,都是各說各話。關於邊境現狀,雙方談判幾十年,外交部也做了很多努力,花了不少錢,但是沒有收穫。印度屬於實際占領,我們屬於表示遺憾。現在印度問題又有了一個大背景,就是美國和俄羅斯爭相控製印度,使其成為遏製中國一個工具,印度在南亞作用對美國來說,相當於日本在東北亞、以色列在中東,這比它直接幹涉中國要好得多,另一方麵印度也想藉助美、俄、英這些國家來製衡中國。
-
-
-
-
我們向你敬禮!
-
-
-
-
-
-
-
-
全劇終
-
原稿於1988年
---------------------------------------------------------------------------
注1 resurrection——英語,復活。
-
注2 這裏的四句,即第十五部 為了我軍的下一個世紀 / 27章 6.愛情誠可貴 中李滬生所作“啟明星”一詩的下半闕——作者紅夜鶯注。
後記
不算是後記的話——50餘天貼完46萬字,社會是苦難的,祝讀者生活在觀點的陽光和愛情的暗影下,在文學傳達的快樂情緒的清涼沐浴下,度過今年和今後的苦夏。
紅夜鶯
後記——關於中蘇關係交惡
關於中蘇關係交惡
中蘇交惡是蘇聯的重大戰略蠢行,跟錯估希特勒入侵,蘇共自我毀滅一樣。這是俄羅斯民族性格決定的。他們熱衷哲學思考,然而他們的思辨往往流於形式。索忍尼辛代表了浪漫激進的民族主義,而激情排擠了理性會製造災難。盧日科夫等人也進行了冷靜的戰略分析,但隻徒有推論過程的嚴謹,往往貴族式措辭華美,而結論未必正確。支持其外交政策的往往是想當然一廂情緣,行不通也不會變通。這在其幾十年的中東政策上尤為明顯,花費巨資,卻一無所獲,受援國並不領情。其實中國受到的恩惠是巨大的。蘇聯不可謂不慷慨。我們現在的工業大部分源於那156個重點項目。但是中蘇反目完全是由於一些虛妄的原因,都產生於俄國人的帝國傲慢和對歷史、文化的無知。他們想像對羅馬尼亞、波蘭那樣將中國置於帝國麾下。但他們不知道當莫斯科公國建立之前,中國就已是世上最強大的帝國。當時正是被淩辱欺壓許久之後勃然復興,驕傲的天朝心理在中國人心中猛然抬頭之時,蘇聯人那樣的外交,是不行的。交惡後,蘇聯企圖用二戰對日在諾門罕的方式嚇住中國。但中日不同是顯然的。在冷戰年代,中國作為盟友的戰略權重,大得無法計算。然而蘇聯輕易地化友為敵,這一損失是無論建立多少裝甲師也無法彌補的。假如當時蘇聯在一場世界大戰中戰敗,這一戰略蠢行當是主要原因。甚至蘇聯解體,有著作稱,是美國裏根政府“星戰計劃” 所致,實際上,蘇聯東西方兩線作戰,在與中國的對峙中,消耗了大量軍事、經濟資源,也是不無關係的。
美國的地緣政治學也難說多麽成功,但畢竟是有的。但在前蘇聯,完全沒有。
紅夜鶯
後記—中印邊境爭端及中國的
關於中印邊境爭端及中國的處理
-
中印邊境東中西三段,西段地區在中國新疆,這部分在中國控製之下,但中段和東段12.5萬平方公裏地方還在印控之下。這首先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1858年英國殖民主義者占領印度,從印度對中國西藏進行多次侵略,1914年,英占領軍和中國西藏地方政府簽訂喜馬拉雅條約。當時英印政府外交大臣麥克馬洪構想了一條印藏分界線,以喜馬拉雅山脊分水嶺連接線作為界線,有東中西三段,兩千公裏長邊境線,就是當時劃分的中印兩國邊境線。
印度比英國更進一步,1947年印獨立後控製不丹和錫金,1951年開始占領我國藏南地區達旺,1954—1958年占領東段,1954— 1959年占領西段,開始軍事部署。為什麽印度派兵占領?因為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人民解放軍開赴西藏,解放百萬農奴,印度對此提出抗議,他們認為西藏不是中國的,就開始在東中西三段跟中國搶占邊境地區。
中方對印度這種無理指責一貫堅持幾個原則,一是不承認印度和中國地方政府劃定的所謂中印邊境,但可以用外交談判的方式解決爭端。但印度表示談判的先決條件是中國承認東中西三段和麥克馬洪線。在這種情況下,為維護國家主權,1962年10月20日我國進行東中西三段全線反擊,西段新疆部分用60 分鍾全殲印軍。11月22日,我國全線戰爭取得絕對勝利,但打勝仗後部隊又撤回。印度方麵雖然認同我們優待俘虜,但同時認為我們這麽做是對他們的極端侮辱,是對他們民族的不尊重。
為什麽占領以後又撤回來?因為中國認為武力隻可以臨時解決問題,要想長期解決問題還要通過外交、談判的方式,最終雙方簽訂一個和平協議。但印度方麵認為,中國之所以撤回去就說明中國隻是想教訓一下印度,出口氣而已,中國占領了以後發現這不是中國的地方,就退回去了,所以上世紀七十年代印度又開始派兵占領,到八十年代就逐漸移民,建立了一個行政特區,在那兒修水電、鐵路、學校,小孩的出生證明上寫的出生地是阿魯納恰爾邦,中國人你現在敢去打嗎?
-
中印邊境劃界事實是中印雙方從來沒有劃清過邊界,都是各說各話。關於邊境現狀,雙方談判幾十年,外交部也做了很多努力,花了不少錢,但是沒有收穫。印度屬於實際占領,我們屬於表示遺憾。現在印度問題又有了一個大背景,就是美國和俄羅斯爭相控製印度,使其成為遏製中國一個工具,印度在南亞作用對美國來說,相當於日本在東北亞、以色列在中東,這比它直接幹涉中國要好得多,另一方麵印度也想藉助美、俄、英這些國家來製衡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