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
蘇德戰爭 1941-1945 作者:[英]艾伯特·西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芬蘭之戰至此結束,芬蘭在這場戰爭中傷亡二十萬人,其中五萬五千人死亡。此外,芬蘭還丟失大片領土,損失很多經濟資源,必需承受幾乎壓垮它的戰爭賠款。芬蘭參戰是為了奪回在冬季戰爭中喪失的領土,它的最終願望可能還不止於此。可是這個小國被迫參加德國的反共產國際的聖戰,蘇聯是要負相當責任的,因為在冬季戰爭以後的一段和平時期內,蘇聯對芬蘭橫加淩辱、訛詐並以滅亡相威脅。芬蘭人被逼得走投無路。他們還記得,史達林在1939年對芬蘭不介入德蘇戰爭的願望所表示的,是一種含有嘲諷意味的同情,並且說僅從地理上考慮,這也是絕對辦不到的。對芬蘭說來,德國是兩個惡魔中稍微好一點的一個。芬蘭有幸保持了國家的獨立,這要歸功於它自己的英勇和剛毅、近海的地理位置以及美英對它的前途的深切關懷。
雖然芬蘭戰爭對希特勒與他的三個主要敵手的生死搏鬥說來是無足輕重,但必須把這場戰爭看成德國的斯堪地那維亞戰略的一部分。希特勒不無理由地相信,占領了丹麥和挪威就保護了波羅的海和德國的北側,以及瑞典的鐵礦和芬蘭的鎳。鐵和鎳對德國的戰時經濟固然是必需的,但也可以從別處獲得,是否值得為了這些礦產而把五十萬德軍在整個戰爭期間都閑置在挪威和芬蘭,那是十分令人懷疑的。征服挪威隻用了一個軍,但要守住它則需要一個集團軍,這是由於元首對英美登陸懷有過分的恐懼心理,加以部隊沿挪威海岸運動十分困難。占領了挪威固然給德國提供了空軍基地,便於空襲駛往俄國的運輸船隊,並且給德國提供了海軍停泊地,可以自由出入北大西洋,但這兩者對戰爭的結局都不具有決定性的意義。1942年至1944年間五十萬芬蘭和德國精銳部隊無仗可打,隻與不及他們半數的、戰鬥力不強的蘇軍對峙著。
芬蘭參戰給蘇聯造成的麻煩,隻不過是牽製了部分蘇軍部隊,但是,當形勢表明赫爾辛基不想援助德國攻打列寧格勒也無意渡過斯維爾河時,蘇軍最高統帥部也就相應地削減了部隊。德軍第20山地集團軍的兵力最後曾達到三個軍,將近二十萬人。他們除了守衛從來沒有受到過嚴重威脅的佩薩莫以外,幾乎無仗可打,更沒有什麽戰果。隻要阿爾漢格爾斯克鐵路保持暢通,希特勒堅持要切斷摩爾曼斯克鐵路的主張是不完全符合邏輯的。假定德軍在1941年占領了摩爾曼斯克和阿爾漢格爾斯克地區,必然會給蘇聯帶來相當嚴重的後果,但是隻有在攻陷列寧格勒之後,才能奪取這片北部沿海側翼。希特勒本來能夠輕而易舉地迅速攻下列寧格勒,不過單靠他調遣給李勃的北方集團軍群的那些師是辦不到的。希特勒的失敗,在於他不會區分輕重緩急,也不會依據自己的力量製定戰略。
第二十八章 羅馬尼亞
艾伯特·西頓 [英國]
[出自《蘇德戰爭 1941-1945》]
羅馬尼亞的石油對德國的戰爭努力並不是必不可少的,但它卻是第三帝國戰爭物資的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1943年,羅馬尼亞曾向德國本土或直接向戰場上的德軍輸出了大約二百四十萬噸的石油和石油製品。4月5日,即在蘇軍進攻克裏木前不久,以地中海為基地的美國轟炸機,對普洛耶什蒂油田和多瑙河的水上運輸開始了連續的轟炸,到5月20日,羅馬尼亞的石油已減產一半。4月21日,土耳其也停止了向德國輸出鉻。
這個月初,蘇聯外長莫洛托夫在取得英美兩大國的同意後,發表了廣播講話。他向羅馬尼亞保證,蘇聯除了要求歸還比薩拉比亞以外,對羅馬尼亞決無領土要求,亦無意用任何方式幹涉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製度。不為德國所知的是,羅馬尼亞4月12日在開羅與美、英、蘇等國代表開始進行和平談判。蘇聯大使諾維科夫向羅馬尼亞的斯特爾貝親王提出了六項停戰條件,諾維科夫還設法把這些條件的副本交給了羅馬尼亞反對派首領、國家農民黨領導人瑪尼烏。羅馬尼亞想要和平,然而卻要求英、美軍隊通過空運進入羅馬尼亞以確保它未來的安全。4月19日,瑪尼烏提出了一些反建議,但是經過一再的延擱,談判終於在5月15日被安東奈斯庫中斷了,因為這些條件對他說來是不可接受的。可是,據說會談仍在斯德哥爾摩繼續進行,而且對德國和西方大國都是保密的。
羅馬尼亞的貴族、知識界以及其他的反對派分子,不管安東奈斯庫同意或不同意,都決心要退出戰爭。他們聽信了莫斯科的種種許諾,使開始策劃除掉安東奈斯庫,並斷絕與德國的關係。盡管對他們中間的許多人來說,等待他們的命運是被消滅,或在蘇聯的集中營裏慢慢地被折磨死。
圖24 羅馬尼亞
德羅關係在1943年間已嚴重惡化,而且到1944年也未見改善。安東奈斯庫堅持羅馬尼亞軍隊和德國軍隊要有平等的指揮權,他不允許德軍特遣隊插到羅軍的布防區內,除非這些德軍受羅馬尼亞指揮。德軍南烏克蘭集團軍群駐紮在羅馬尼亞國土上使補給、維修和財政出現了無數的難題,這些難題又引起了支付平衡問題和羅馬尼亞經濟的緊張。再則,羅馬尼亞還想要德國製造的裝備,而這些裝備它自己買不起,德國又不願意或無法提供。羅馬尼亞最迫切的需要之一,是需要德國協助自己進行防空。羅馬尼亞國土上來了大批的德國東線部隊、誌願部隊,以及十二萬五千名來自外德涅斯特地區的日耳曼族難民,這並無助於減少摩擦。這時,德軍的官兵已適應嚴酷的總體戰,但他們對羅馬尼亞人的脾氣和作風變得越來越煩躁,特別對羅馬尼亞人麵對這場戰爭的進程和結局所抱的麻木不仁和漠不關心的態度更不耐煩。可是,元首又不讓舍爾納採取更為有力的措施讓他的部隊作好戰爭準備,以防德國的對外關係遭到更大的損害。德國在羅馬尼亞的政治和軍事組織既複雜又混亂。德國駐布加勒斯特大使馮·基林格爾直接向裏賓特洛甫的外交部負責。但是,他的任務太繁重,德國又任命了克洛迪烏斯作為副大使,負責與安東奈斯庫和羅馬尼亞外長進行一切重要的談判,而基林格爾則主持日常事務。德國大使有他自己的武官施帕爾克。漢森負責德國陸軍使團並指揮所有駐羅馬尼亞的德軍基地部隊,並通過約德爾或凱特爾接受德軍最高統帥部的命令。空軍武官和空軍使團負責人格斯滕貝格,既對大使館又對戈林負責,他指揮包括兩個高炮師在內的所有德國空軍的空勤和地勤部隊,並負責普洛耶什蒂的空中和地麵防禦。另一方麵,舍爾納的南烏克蘭集團軍群,既不對布加勒斯特負責,也不對德軍最高統帥部負責,而是直接或通過陸軍總部的古德裏安向元首負責。由於安東奈斯庫堅持在指揮權上的平等,羅馬尼亞部隊再也不可能配屬或隸屬給比它低的德軍司令部,而且舍爾納也不得不同意羅馬尼亞軍隊司令官在右翼擁有指揮兩個集團軍(其中一個集團軍是德軍)的實權,以換取德軍司令官能在左翼對羅馬尼亞的一個集團軍行使戰術指揮權。這是德軍的軍和師自戰爭以來第一次真正地而不是名義上接受了羅馬尼亞的指揮。
雖然芬蘭戰爭對希特勒與他的三個主要敵手的生死搏鬥說來是無足輕重,但必須把這場戰爭看成德國的斯堪地那維亞戰略的一部分。希特勒不無理由地相信,占領了丹麥和挪威就保護了波羅的海和德國的北側,以及瑞典的鐵礦和芬蘭的鎳。鐵和鎳對德國的戰時經濟固然是必需的,但也可以從別處獲得,是否值得為了這些礦產而把五十萬德軍在整個戰爭期間都閑置在挪威和芬蘭,那是十分令人懷疑的。征服挪威隻用了一個軍,但要守住它則需要一個集團軍,這是由於元首對英美登陸懷有過分的恐懼心理,加以部隊沿挪威海岸運動十分困難。占領了挪威固然給德國提供了空軍基地,便於空襲駛往俄國的運輸船隊,並且給德國提供了海軍停泊地,可以自由出入北大西洋,但這兩者對戰爭的結局都不具有決定性的意義。1942年至1944年間五十萬芬蘭和德國精銳部隊無仗可打,隻與不及他們半數的、戰鬥力不強的蘇軍對峙著。
芬蘭參戰給蘇聯造成的麻煩,隻不過是牽製了部分蘇軍部隊,但是,當形勢表明赫爾辛基不想援助德國攻打列寧格勒也無意渡過斯維爾河時,蘇軍最高統帥部也就相應地削減了部隊。德軍第20山地集團軍的兵力最後曾達到三個軍,將近二十萬人。他們除了守衛從來沒有受到過嚴重威脅的佩薩莫以外,幾乎無仗可打,更沒有什麽戰果。隻要阿爾漢格爾斯克鐵路保持暢通,希特勒堅持要切斷摩爾曼斯克鐵路的主張是不完全符合邏輯的。假定德軍在1941年占領了摩爾曼斯克和阿爾漢格爾斯克地區,必然會給蘇聯帶來相當嚴重的後果,但是隻有在攻陷列寧格勒之後,才能奪取這片北部沿海側翼。希特勒本來能夠輕而易舉地迅速攻下列寧格勒,不過單靠他調遣給李勃的北方集團軍群的那些師是辦不到的。希特勒的失敗,在於他不會區分輕重緩急,也不會依據自己的力量製定戰略。
第二十八章 羅馬尼亞
艾伯特·西頓 [英國]
[出自《蘇德戰爭 1941-1945》]
羅馬尼亞的石油對德國的戰爭努力並不是必不可少的,但它卻是第三帝國戰爭物資的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1943年,羅馬尼亞曾向德國本土或直接向戰場上的德軍輸出了大約二百四十萬噸的石油和石油製品。4月5日,即在蘇軍進攻克裏木前不久,以地中海為基地的美國轟炸機,對普洛耶什蒂油田和多瑙河的水上運輸開始了連續的轟炸,到5月20日,羅馬尼亞的石油已減產一半。4月21日,土耳其也停止了向德國輸出鉻。
這個月初,蘇聯外長莫洛托夫在取得英美兩大國的同意後,發表了廣播講話。他向羅馬尼亞保證,蘇聯除了要求歸還比薩拉比亞以外,對羅馬尼亞決無領土要求,亦無意用任何方式幹涉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製度。不為德國所知的是,羅馬尼亞4月12日在開羅與美、英、蘇等國代表開始進行和平談判。蘇聯大使諾維科夫向羅馬尼亞的斯特爾貝親王提出了六項停戰條件,諾維科夫還設法把這些條件的副本交給了羅馬尼亞反對派首領、國家農民黨領導人瑪尼烏。羅馬尼亞想要和平,然而卻要求英、美軍隊通過空運進入羅馬尼亞以確保它未來的安全。4月19日,瑪尼烏提出了一些反建議,但是經過一再的延擱,談判終於在5月15日被安東奈斯庫中斷了,因為這些條件對他說來是不可接受的。可是,據說會談仍在斯德哥爾摩繼續進行,而且對德國和西方大國都是保密的。
羅馬尼亞的貴族、知識界以及其他的反對派分子,不管安東奈斯庫同意或不同意,都決心要退出戰爭。他們聽信了莫斯科的種種許諾,使開始策劃除掉安東奈斯庫,並斷絕與德國的關係。盡管對他們中間的許多人來說,等待他們的命運是被消滅,或在蘇聯的集中營裏慢慢地被折磨死。
圖24 羅馬尼亞
德羅關係在1943年間已嚴重惡化,而且到1944年也未見改善。安東奈斯庫堅持羅馬尼亞軍隊和德國軍隊要有平等的指揮權,他不允許德軍特遣隊插到羅軍的布防區內,除非這些德軍受羅馬尼亞指揮。德軍南烏克蘭集團軍群駐紮在羅馬尼亞國土上使補給、維修和財政出現了無數的難題,這些難題又引起了支付平衡問題和羅馬尼亞經濟的緊張。再則,羅馬尼亞還想要德國製造的裝備,而這些裝備它自己買不起,德國又不願意或無法提供。羅馬尼亞最迫切的需要之一,是需要德國協助自己進行防空。羅馬尼亞國土上來了大批的德國東線部隊、誌願部隊,以及十二萬五千名來自外德涅斯特地區的日耳曼族難民,這並無助於減少摩擦。這時,德軍的官兵已適應嚴酷的總體戰,但他們對羅馬尼亞人的脾氣和作風變得越來越煩躁,特別對羅馬尼亞人麵對這場戰爭的進程和結局所抱的麻木不仁和漠不關心的態度更不耐煩。可是,元首又不讓舍爾納採取更為有力的措施讓他的部隊作好戰爭準備,以防德國的對外關係遭到更大的損害。德國在羅馬尼亞的政治和軍事組織既複雜又混亂。德國駐布加勒斯特大使馮·基林格爾直接向裏賓特洛甫的外交部負責。但是,他的任務太繁重,德國又任命了克洛迪烏斯作為副大使,負責與安東奈斯庫和羅馬尼亞外長進行一切重要的談判,而基林格爾則主持日常事務。德國大使有他自己的武官施帕爾克。漢森負責德國陸軍使團並指揮所有駐羅馬尼亞的德軍基地部隊,並通過約德爾或凱特爾接受德軍最高統帥部的命令。空軍武官和空軍使團負責人格斯滕貝格,既對大使館又對戈林負責,他指揮包括兩個高炮師在內的所有德國空軍的空勤和地勤部隊,並負責普洛耶什蒂的空中和地麵防禦。另一方麵,舍爾納的南烏克蘭集團軍群,既不對布加勒斯特負責,也不對德軍最高統帥部負責,而是直接或通過陸軍總部的古德裏安向元首負責。由於安東奈斯庫堅持在指揮權上的平等,羅馬尼亞部隊再也不可能配屬或隸屬給比它低的德軍司令部,而且舍爾納也不得不同意羅馬尼亞軍隊司令官在右翼擁有指揮兩個集團軍(其中一個集團軍是德軍)的實權,以換取德軍司令官能在左翼對羅馬尼亞的一個集團軍行使戰術指揮權。這是德軍的軍和師自戰爭以來第一次真正地而不是名義上接受了羅馬尼亞的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