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蘇德戰爭 1941-1945 作者:[英]艾伯特·西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後,他們開始了飢餓的長途行軍。這支隊伍的私人物品一次又一次地遭到劫掠。行動的有時是蘇軍士兵,但更多的則是蘇聯老百姓。隻有少量的人員押解俘虜。成群結隊的武裝匪徒在這支俘虜隊伍的左右待機而動,那些因病、因累而掉隊的俘虜,無不落入他們手中,從此再也見不到蹤影。最後,這支隊伍被裝上火車,經由薩拉托夫、奧倫堡、思格斯、塔什幹運往阿富汗以北。每站都從載運牲口的車皮上卸下死人。在乘坐火車的人中,隻有百分之五十的人抵達目的地。
蘇軍的反攻與第6集團軍的覆沒,是德軍從未遭受過的最大失敗,對德國的盟國是當頭一棒,未交戰國也很注意。蘇軍的史料把史達林格勒會戰描繪成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據此推理,似乎這次勝利成了希特勒德國最後覆滅的重要原因。這當然是不能成立的。不錯,第6集團軍的覆沒使德軍失去了二十個師、二十多萬人。另外,實際上,蘇軍在包圍圈之外還消滅了六個德國師,傷亡總數也許又增加十萬人。這是個極大的損失。但是,與蘇聯在1941年的損失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因此,這種損失不能決定一個國家的命運。兩個羅馬尼亞集團軍、一個義大利集團軍與一個匈牙利集團軍已先後潰敗。而且從此一撅不振。但德國的未來並非幾個弱小的盟軍所能決定的。當然,史達林格勒的勝利標誌著東線戰爭的轉折是事實,因為隨之即肅清了高加索與伏爾加河下遊的敵人,並開始迫使敵人向德意誌帝國撤退。但是,從戰爭具有世界規模的角度來看,史達林格勒會戰隻是通往戰勝希特勒之路的一個裏程碑而已,恰如在此以前的英國之戰、希臘的抵抗、南斯拉夫的鬥爭、莫斯科城下大會戰、美國參戰和阿拉曼之戰一樣。這是一場大會戰,也是一次大勝利,其規模與戰果是阿拉曼之戰所不能比擬的。但是,它與阿拉曼之戰一樣,決非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的原因。準確地說,那是同盟國在人力物力資源上遠遠超過軸心國的結果。到1942年,天平的一端已將負擔過重的德國輕輕挑起,這一點在此後德國所遭到的一連串失敗之中都得到了反映。史達林格勒是這些失敗中的第一個,三個月後,又遭到第二個失敗:5月,第二支軸心圍軍隊在突尼西亞被殲滅,共二十五萬人,其中德國人占十萬,還隻是被俘的。自此失敗一個個地接踵而至。
“烏拉紐斯”攻勢與“土星”攻勢這兩項戰略計劃,都是由最高一級組織具體製訂與實施的。它們首次顯示出了蘇軍最高統帥部與較高級司令部對大規模快速運動的坦克與摩托化部隊實施指揮與控製的能力。但是,較低級的野戰指揮官訓導部隊的能力與戰術指揮能力依舊很差。師團長尤其如此。空軍與坦克部隊的訓練與德國人相比低劣得多。無疑,蘇軍正在學習。但是,史達林格勒之戰的真正勝利者,卻是方麵軍司令員、整個最高統帥機構、史達林、國防委員會和大本營的將軍們。
據蘇聯方麵公布,蘇軍為包圍史達林格勒而實施的“烏拉紐斯”攻勢,所投入的兵力為一百萬人。但是,應把蘇聯的這個數字看作打了一定的折扣,因為有一種傾向,為了證實蘇聯的勝利並非由於人數眾多,而是共產主義製度的優越,往往誇大德軍的兵力,縮小蘇軍的兵力。同時還有一種相反的傾向,為了貶低美國的兵力與生產數字,又往往誇大蘇聯的兵力與生產數字。盡管蘇聯出版物中引用的資料都說會戰之前,在蘇軍的三個方麵軍中,適於作戰的全部坦克僅九百輛(並描寫該數字占蘇軍在蘇德戰場所有坦克的百分之六十)。但是,用於史達林格勒作戰的坦克部隊的全建製坦克數字近一千八百輛。1942年蘇聯生產各種類型坦克的總產量為二萬四千七百輛,因此要麽是把實有數字低報成九百輛;要麽是誇大了坦克的產量。據說,三個方麵軍的火炮為一萬三千五百門,但是按炮兵編製數計算大約有九千門。其餘大量的是團營屬火炮、迫擊炮與反坦克炮。因此,不能從蘇聯的數字中得到任何正確的結論。
德軍戰敗的原因很多。元首在戰略上胃口過大,基礎不牢:本身缺乏資源,又固執地低估敵方的兵力與潛力。他在伏爾加河與高加索兩地同時採取行動,而當時可以使用的部隊勉強隻夠打一仗。因此,希特勒便要求羅馬尼亞、義大利與匈牙利提供部隊,以彌補德軍之不足,並把德軍的警戒任務委託給盟軍,但就在去年他還說他是決不這樣做的。雖然他自認為是大戰的領袖,但他連運輸與補給問題都無法解決,而是把這些問題交給戈培爾處理。結果,德軍就象蘇德戰爭開始時一樣,仍然沒有多少備份的補給品,或根本沒有備份的補給品,在一條漫長而靠不住的補給線的盡頭過著朝不保夕、提心弔膽的生活。當德軍第6集團軍於11月23日被孤立時,它實際上已沒有物資儲備。由於缺乏油料,a集團軍群與b集團軍群不時地停止前進。元首堅持要攻占史達林格勒的廢墟而不封鎖伏爾加其餘各地的主張,正中蘇聯的下懷。因為德軍是投入了一場消耗極大的作戰,而蘇軍指揮員的嚴酷以及其部隊的頑強等特點,尤其適於打消耗戰。總之,德軍在開闊地作戰的能力遠遠超過蘇軍,而在塹壕戰和居民地作戰的能力卻大為遜色。由於希特勒的愚蠢,致使b集團軍群的主力象鑽進絞索一樣被牽製在史達林格勒地區達數月之久,給莫斯科以充裕的時間完成實施毀滅性打擊的計劃與準備工作。在史達林格勒城內,所有德國師的戰鬥力與機動力都已喪失過半。有許多師已喪失淨盡。
蘇軍的反攻與第6集團軍的覆沒,是德軍從未遭受過的最大失敗,對德國的盟國是當頭一棒,未交戰國也很注意。蘇軍的史料把史達林格勒會戰描繪成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據此推理,似乎這次勝利成了希特勒德國最後覆滅的重要原因。這當然是不能成立的。不錯,第6集團軍的覆沒使德軍失去了二十個師、二十多萬人。另外,實際上,蘇軍在包圍圈之外還消滅了六個德國師,傷亡總數也許又增加十萬人。這是個極大的損失。但是,與蘇聯在1941年的損失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因此,這種損失不能決定一個國家的命運。兩個羅馬尼亞集團軍、一個義大利集團軍與一個匈牙利集團軍已先後潰敗。而且從此一撅不振。但德國的未來並非幾個弱小的盟軍所能決定的。當然,史達林格勒的勝利標誌著東線戰爭的轉折是事實,因為隨之即肅清了高加索與伏爾加河下遊的敵人,並開始迫使敵人向德意誌帝國撤退。但是,從戰爭具有世界規模的角度來看,史達林格勒會戰隻是通往戰勝希特勒之路的一個裏程碑而已,恰如在此以前的英國之戰、希臘的抵抗、南斯拉夫的鬥爭、莫斯科城下大會戰、美國參戰和阿拉曼之戰一樣。這是一場大會戰,也是一次大勝利,其規模與戰果是阿拉曼之戰所不能比擬的。但是,它與阿拉曼之戰一樣,決非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的原因。準確地說,那是同盟國在人力物力資源上遠遠超過軸心國的結果。到1942年,天平的一端已將負擔過重的德國輕輕挑起,這一點在此後德國所遭到的一連串失敗之中都得到了反映。史達林格勒是這些失敗中的第一個,三個月後,又遭到第二個失敗:5月,第二支軸心圍軍隊在突尼西亞被殲滅,共二十五萬人,其中德國人占十萬,還隻是被俘的。自此失敗一個個地接踵而至。
“烏拉紐斯”攻勢與“土星”攻勢這兩項戰略計劃,都是由最高一級組織具體製訂與實施的。它們首次顯示出了蘇軍最高統帥部與較高級司令部對大規模快速運動的坦克與摩托化部隊實施指揮與控製的能力。但是,較低級的野戰指揮官訓導部隊的能力與戰術指揮能力依舊很差。師團長尤其如此。空軍與坦克部隊的訓練與德國人相比低劣得多。無疑,蘇軍正在學習。但是,史達林格勒之戰的真正勝利者,卻是方麵軍司令員、整個最高統帥機構、史達林、國防委員會和大本營的將軍們。
據蘇聯方麵公布,蘇軍為包圍史達林格勒而實施的“烏拉紐斯”攻勢,所投入的兵力為一百萬人。但是,應把蘇聯的這個數字看作打了一定的折扣,因為有一種傾向,為了證實蘇聯的勝利並非由於人數眾多,而是共產主義製度的優越,往往誇大德軍的兵力,縮小蘇軍的兵力。同時還有一種相反的傾向,為了貶低美國的兵力與生產數字,又往往誇大蘇聯的兵力與生產數字。盡管蘇聯出版物中引用的資料都說會戰之前,在蘇軍的三個方麵軍中,適於作戰的全部坦克僅九百輛(並描寫該數字占蘇軍在蘇德戰場所有坦克的百分之六十)。但是,用於史達林格勒作戰的坦克部隊的全建製坦克數字近一千八百輛。1942年蘇聯生產各種類型坦克的總產量為二萬四千七百輛,因此要麽是把實有數字低報成九百輛;要麽是誇大了坦克的產量。據說,三個方麵軍的火炮為一萬三千五百門,但是按炮兵編製數計算大約有九千門。其餘大量的是團營屬火炮、迫擊炮與反坦克炮。因此,不能從蘇聯的數字中得到任何正確的結論。
德軍戰敗的原因很多。元首在戰略上胃口過大,基礎不牢:本身缺乏資源,又固執地低估敵方的兵力與潛力。他在伏爾加河與高加索兩地同時採取行動,而當時可以使用的部隊勉強隻夠打一仗。因此,希特勒便要求羅馬尼亞、義大利與匈牙利提供部隊,以彌補德軍之不足,並把德軍的警戒任務委託給盟軍,但就在去年他還說他是決不這樣做的。雖然他自認為是大戰的領袖,但他連運輸與補給問題都無法解決,而是把這些問題交給戈培爾處理。結果,德軍就象蘇德戰爭開始時一樣,仍然沒有多少備份的補給品,或根本沒有備份的補給品,在一條漫長而靠不住的補給線的盡頭過著朝不保夕、提心弔膽的生活。當德軍第6集團軍於11月23日被孤立時,它實際上已沒有物資儲備。由於缺乏油料,a集團軍群與b集團軍群不時地停止前進。元首堅持要攻占史達林格勒的廢墟而不封鎖伏爾加其餘各地的主張,正中蘇聯的下懷。因為德軍是投入了一場消耗極大的作戰,而蘇軍指揮員的嚴酷以及其部隊的頑強等特點,尤其適於打消耗戰。總之,德軍在開闊地作戰的能力遠遠超過蘇軍,而在塹壕戰和居民地作戰的能力卻大為遜色。由於希特勒的愚蠢,致使b集團軍群的主力象鑽進絞索一樣被牽製在史達林格勒地區達數月之久,給莫斯科以充裕的時間完成實施毀滅性打擊的計劃與準備工作。在史達林格勒城內,所有德國師的戰鬥力與機動力都已喪失過半。有許多師已喪失淨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