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蘇德戰爭 1941-1945 作者:[英]艾伯特·西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圖12 哈爾科夫、伏爾加河與高加索
希特勒作為德軍的最高統帥,下達了執行總指令的各項明確而具體的命令。戰役開始是以三路兵力由西向東平行推進。以最北路為先導依次出動各路兵力。第一路,也是最北邊的一路,由裝甲部隊和步兵從庫爾斯克附近的地區向東突貫頓河與沃羅涅日,希特勒特別指出,突擊的目的是奪取沃羅涅日(該城位於頓河以東約五英裏處),爾後,這一路裝甲部隊轉向東南方,迅速向頓河西岸運動,由此向南包抄敵人,與從哈爾科夫地區向東推進的第二路兵力會合,目標是消滅頓河以西的蘇軍部隊。第三路是從南部的塔甘羅格向正東,沿頓河下遊的北岸向前推進,以期與來自頓河上遊的德軍在史達林格勒地區會合。這是在該項指令的執行條文中首次提到史達林格勒。元首堅持要盡一切努力抵達史達林格勒,“最低限度也要能用重武器的火力控製該地區”,使敵人不能再把它作為工業中心或交通樞紐。盡管如此,奪取該城肯定還未構成戰略目標的組成部分。
史達林格勒是伏爾加河畔的一座工業城市,在頓河以東約四十英裏處。希特勒堅持奪取該城是沒有什麽道理的,德軍占領它無助於消滅頓河以西的蘇軍或攻占高加索,因此,遭到哈爾德與包克的反對。控製頓河與伏爾加河之間的這座陸橋僅僅有利於保證德軍北翼的安全;而截斷伏爾加河的航運卻十分重要,因為這樣便可切斷向北方提供補給品與石油的運輸線。因而,沒有理由能說明為什麽不應當奪取史達林格勒以南的陸橋,為什麽不在上巴斯孔查克附近切斷伏爾加河,因為這還可以附帶掐斷蘇聯內地與阿斯特拉罕聯繫的唯一的一條鐵路幹線。所以,切斷史達林格勒的鐵路交通並非至關重要,因為可以不經由史達林格勒,而取道薩拉托夫。
希特勒堅持奪取史達林格勒,可能部分是出於心理上的原因。史達林格勒原名察裏津。1918年,伏羅希洛夫、布瓊尼和史達林率領紅軍守住了這座城市。三個人都聲稱打退白匪軍是他們共同的勝利。史達林掌權後便篡改了歷史。於是,保衛察裏津便成了軍事上的奇蹟,所有的功勞都歸於史達林名下,五年之後,他將這座城市易名為史達林格勒。希特勒之所以癡心於摧毀該城似乎是因為它載有史達林的名字,而且它與史達林早年追求政治權力與軍事威望的雄心聯繫在一起。
簡而言之,希特勒設想從庫爾斯克與哈爾科夫地區,先向東方,後向東南方發動戰略性的主要突擊,以圍殲頓河以西的蘇軍。德軍向東南方向運動勢必使頓河上遊一線成為其左側作戰邊界。向東南方向進展愈遠,頓河翼側暴露的麵就愈大。在攻勢發起前,南方集團軍群的正麵從奧廖爾至塔甘羅格綿亙約五百英裏,最後則從奧廖爾到史達林格勒,然後向南延伸至格羅茲尼地區,再沿高加索山麓折向亞速海,全長約一千三百英裏。最初,南方集團軍群下轄六十八個德國師,其中隻有九個裝甲師,七個摩托化師,有三分之二的步兵師已補充到編製人數的百分之八十,其餘的十五個師由於缺乏人員和裝備隻能發揮部分作用。7月,六十八個師減少到五十二個師。北方集團軍群與中央集團軍群僅剩下九十六個德國師,其中許多師嚴重缺額,幾乎隻相當於團的兵力。然而,他們卻扼守一條長達一千三百英裏的戰線,根本不能指望從那裏抽調兵力去加強南方集團軍群。希特勒迫不得已,隻好從西歐與巴爾幹抽調部隊。但是,他不願意將西線的兵力減到四十三個師以下,於是他隻有向羅馬尼亞、義大利和匈牙利盟軍施加壓力,要求它們為南方集團軍群增加二十八個野戰師。其中有十二個羅馬尼亞師,六個義大利師,十個匈牙利師。他企圖使盟軍師的總數一直增加到四十四個。大量非德國部隊參戰,無形中也給整個東南戰線內部的安全帶來了麻煩。
羅馬尼亞人並沒有忘記通過《維也納仲裁書》割讓給匈牙利的那部分羅馬尼亞領土。兩國人是那樣互相仇視,以致元首認為有必要下令禁止羅馬尼亞軍隊與匈牙利軍隊相互接觸。義大利人和匈牙利人有很強的民族自尊心,他們對本國部隊接受德國人指揮極為反感,也討厭德國人派兵充實他們的部隊。希特勒被迫接受盟軍的條件,同意匈牙利和義大利的軍隊以及有些羅馬尼亞軍隊各自保持國家軍隊的地位參加新攻勢。這便是希特勒缺少人員所造成的後果。希特勒深知盟軍的弱點,隻能讓它們執行力所能及的防禦任務。元首親自為它們挑選的任務就是防守綿長而暴露的頓河東北翼。
第41號指令的真實意圖,是以裝甲軍團分兩路從沃羅涅日與塔甘羅格向史達林格勒附近發動鉗形攻勢,徹底消滅頓河以西的蘇軍。隻有到那時才能向高加索推進。但是,其後並沒有按照這個順序執行,南路的裝甲部隊本來應從右翼發起突擊,後來改成了中央突破。
包克指揮的南方集團軍群奉命為即將發動的戰役作準備,並負責實施最初階段的進攻。接著,南方集團軍群將分為兩個集團軍群——a集團軍群與b集團軍群。包克指揮北部的b集團軍群,由德軍第6集團軍與魏克斯集群組成;利斯特元帥指揮新到達該戰區的a集團軍群。其新建司令部下轄第1裝甲集團軍、德軍第17集團軍與義大利第8集團軍。希特勒獲悉蘇軍在哈爾科夫附近受挫,向奧斯卡爾河以東撤退時混亂不堪,便迫不急待地於6月中旬發動這次戰役。事實上,部隊並未都集結完畢。因此,他決定逐次發動突擊,一旦所需要的部隊集結完畢,就命令發動進攻。逐次突擊還有一個有利條件,就是可以集中所有的空中力量,對每一次進攻單獨提供空中支援。這些空中支援均由裏希特霍芬指揮的第4航空隊實施。第4航空隊編成內有第1高炮軍、第4航空軍與第8航空軍。第8航空軍隻要一解除進攻塞瓦斯托波爾的任務即可參加。第4航空隊共擁有十個單引擎戰鬥機大隊、八個遠程戰鬥機大隊、十六個轟炸機大隊和五個斯圖卡戰鬥轟炸機大隊。
希特勒作為德軍的最高統帥,下達了執行總指令的各項明確而具體的命令。戰役開始是以三路兵力由西向東平行推進。以最北路為先導依次出動各路兵力。第一路,也是最北邊的一路,由裝甲部隊和步兵從庫爾斯克附近的地區向東突貫頓河與沃羅涅日,希特勒特別指出,突擊的目的是奪取沃羅涅日(該城位於頓河以東約五英裏處),爾後,這一路裝甲部隊轉向東南方,迅速向頓河西岸運動,由此向南包抄敵人,與從哈爾科夫地區向東推進的第二路兵力會合,目標是消滅頓河以西的蘇軍部隊。第三路是從南部的塔甘羅格向正東,沿頓河下遊的北岸向前推進,以期與來自頓河上遊的德軍在史達林格勒地區會合。這是在該項指令的執行條文中首次提到史達林格勒。元首堅持要盡一切努力抵達史達林格勒,“最低限度也要能用重武器的火力控製該地區”,使敵人不能再把它作為工業中心或交通樞紐。盡管如此,奪取該城肯定還未構成戰略目標的組成部分。
史達林格勒是伏爾加河畔的一座工業城市,在頓河以東約四十英裏處。希特勒堅持奪取該城是沒有什麽道理的,德軍占領它無助於消滅頓河以西的蘇軍或攻占高加索,因此,遭到哈爾德與包克的反對。控製頓河與伏爾加河之間的這座陸橋僅僅有利於保證德軍北翼的安全;而截斷伏爾加河的航運卻十分重要,因為這樣便可切斷向北方提供補給品與石油的運輸線。因而,沒有理由能說明為什麽不應當奪取史達林格勒以南的陸橋,為什麽不在上巴斯孔查克附近切斷伏爾加河,因為這還可以附帶掐斷蘇聯內地與阿斯特拉罕聯繫的唯一的一條鐵路幹線。所以,切斷史達林格勒的鐵路交通並非至關重要,因為可以不經由史達林格勒,而取道薩拉托夫。
希特勒堅持奪取史達林格勒,可能部分是出於心理上的原因。史達林格勒原名察裏津。1918年,伏羅希洛夫、布瓊尼和史達林率領紅軍守住了這座城市。三個人都聲稱打退白匪軍是他們共同的勝利。史達林掌權後便篡改了歷史。於是,保衛察裏津便成了軍事上的奇蹟,所有的功勞都歸於史達林名下,五年之後,他將這座城市易名為史達林格勒。希特勒之所以癡心於摧毀該城似乎是因為它載有史達林的名字,而且它與史達林早年追求政治權力與軍事威望的雄心聯繫在一起。
簡而言之,希特勒設想從庫爾斯克與哈爾科夫地區,先向東方,後向東南方發動戰略性的主要突擊,以圍殲頓河以西的蘇軍。德軍向東南方向運動勢必使頓河上遊一線成為其左側作戰邊界。向東南方向進展愈遠,頓河翼側暴露的麵就愈大。在攻勢發起前,南方集團軍群的正麵從奧廖爾至塔甘羅格綿亙約五百英裏,最後則從奧廖爾到史達林格勒,然後向南延伸至格羅茲尼地區,再沿高加索山麓折向亞速海,全長約一千三百英裏。最初,南方集團軍群下轄六十八個德國師,其中隻有九個裝甲師,七個摩托化師,有三分之二的步兵師已補充到編製人數的百分之八十,其餘的十五個師由於缺乏人員和裝備隻能發揮部分作用。7月,六十八個師減少到五十二個師。北方集團軍群與中央集團軍群僅剩下九十六個德國師,其中許多師嚴重缺額,幾乎隻相當於團的兵力。然而,他們卻扼守一條長達一千三百英裏的戰線,根本不能指望從那裏抽調兵力去加強南方集團軍群。希特勒迫不得已,隻好從西歐與巴爾幹抽調部隊。但是,他不願意將西線的兵力減到四十三個師以下,於是他隻有向羅馬尼亞、義大利和匈牙利盟軍施加壓力,要求它們為南方集團軍群增加二十八個野戰師。其中有十二個羅馬尼亞師,六個義大利師,十個匈牙利師。他企圖使盟軍師的總數一直增加到四十四個。大量非德國部隊參戰,無形中也給整個東南戰線內部的安全帶來了麻煩。
羅馬尼亞人並沒有忘記通過《維也納仲裁書》割讓給匈牙利的那部分羅馬尼亞領土。兩國人是那樣互相仇視,以致元首認為有必要下令禁止羅馬尼亞軍隊與匈牙利軍隊相互接觸。義大利人和匈牙利人有很強的民族自尊心,他們對本國部隊接受德國人指揮極為反感,也討厭德國人派兵充實他們的部隊。希特勒被迫接受盟軍的條件,同意匈牙利和義大利的軍隊以及有些羅馬尼亞軍隊各自保持國家軍隊的地位參加新攻勢。這便是希特勒缺少人員所造成的後果。希特勒深知盟軍的弱點,隻能讓它們執行力所能及的防禦任務。元首親自為它們挑選的任務就是防守綿長而暴露的頓河東北翼。
第41號指令的真實意圖,是以裝甲軍團分兩路從沃羅涅日與塔甘羅格向史達林格勒附近發動鉗形攻勢,徹底消滅頓河以西的蘇軍。隻有到那時才能向高加索推進。但是,其後並沒有按照這個順序執行,南路的裝甲部隊本來應從右翼發起突擊,後來改成了中央突破。
包克指揮的南方集團軍群奉命為即將發動的戰役作準備,並負責實施最初階段的進攻。接著,南方集團軍群將分為兩個集團軍群——a集團軍群與b集團軍群。包克指揮北部的b集團軍群,由德軍第6集團軍與魏克斯集群組成;利斯特元帥指揮新到達該戰區的a集團軍群。其新建司令部下轄第1裝甲集團軍、德軍第17集團軍與義大利第8集團軍。希特勒獲悉蘇軍在哈爾科夫附近受挫,向奧斯卡爾河以東撤退時混亂不堪,便迫不急待地於6月中旬發動這次戰役。事實上,部隊並未都集結完畢。因此,他決定逐次發動突擊,一旦所需要的部隊集結完畢,就命令發動進攻。逐次突擊還有一個有利條件,就是可以集中所有的空中力量,對每一次進攻單獨提供空中支援。這些空中支援均由裏希特霍芬指揮的第4航空隊實施。第4航空隊編成內有第1高炮軍、第4航空軍與第8航空軍。第8航空軍隻要一解除進攻塞瓦斯托波爾的任務即可參加。第4航空隊共擁有十個單引擎戰鬥機大隊、八個遠程戰鬥機大隊、十六個轟炸機大隊和五個斯圖卡戰鬥轟炸機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