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蘇德戰爭 1941-1945 作者:[英]艾伯特·西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德國在發動戰爭時團結一致,實力強大,它所對付的敵人領導無方,軍事上沒有準備。一事成功,萬事順利。成功本身就是對士氣的激勵。德國早期的好運多半是因為武器精良,訓練有素,戰術卓越,戰地指揮有方,這就使德國人心目中更認為納粹黨有關民族優秀和德國人不可戰勝的教育是對的。全國作為一個整體都從這一錯誤觀念中吸取力量,得到安慰。盡管可以把不可戰勝的說法看作是鬼話不去相信,因為單是德國空軍的步兵師作戰表現很差這一點,就證明德國人的成功不是和民族有關,而是同領導和訓練有關,但是,人們一致承認,德國人不論在走運時或困難時都是無畏的戰士。德軍官兵關係極好。
1941年德國人的軍事才能有些變化,但是從整個素質來說,人們很難察覺,因為從別的方麵,特別是指揮和經驗方麵,得到了彌補。東普魯士人和波美拉尼亞人,由於有波蘭人或索布人的血統,通常比威斯特伐利亞人活潑,進攻時很敏捷,又因為長期與普魯士打交道,喜歡打仗。威斯特伐利亞人和奧爾登堡人往往比萊因蘭人和巴伐利亞人更不易激動和沉著。這些民族的性格不同,但都能成為好的戰士。隻有薩克森人可能被認為不太適於當兵。日耳曼族奧地利人通常比德國人差,因為他們比較懶散。德國軍隊之所以強大,因為他們是同一民族,都說一種共同的語言,地區差別甚微,所有德國人幾乎任何時候都忠誠可靠。德國盟國的情況則相反。
芬蘭人是軸心國裏最好的勇士。在冬季戰爭和森林戰爭中不亞於任何人。芬蘭隻有四百萬人口,決心不成為德國的走卒。羅馬尼亞是對德國最忠誠,然而也是最不自願的盟國。羅馬尼亞軍隊裝備差,主要是繳獲來的陳舊的法國人的武器,因此,當然無法和德國人相比。他們的軍官未經訓練,不能勝任所擔負的責任。軍士也沒有受過訓練,占很大比例的士兵是文盲。他們對德國人和俄國人的戰鬥力過分敬畏。但是,羅馬尼亞農民勇敢,不屈不撓。他們和俄國人有很多相似之處:能忍耐,臨危不懼,能吃苦。義大利人和羅馬尼亞人一樣不缺膽量,但是裝備差,軍官沒有受過很好的訓練。匈牙利人是有長期戰爭歷史的民族,但也不強。他們比較感興趣的是把眼睛盯著他們真正的敵人——羅馬尼亞人,而不是為希特勒打仗。最精銳的匈牙利部隊都留在國內未動。
倘若有軍官和裝備,羅馬尼亞人、義大利人和匈牙利人完全可以成為很好的戰士,因為他們有持久的耐力。但是,他們認為打的是德國人的戰爭,因而幾乎不感興趣。在這點上,德國人挨了不少的罵。在1941年,德國政府、外交使團、武裝部隊,或許還有很多德國民眾,被勝利沖昏頭腦,表現得很傲慢和放肆。在希特勒的新秩序下,所有外國人都比德國人低一等。這樣,用霍錫的話來說,德國人被看成是難以容忍、笨拙、粗魯的人。1942年4月,人們在羅馬輕蔑地注意到蹂躪了半個歐洲的德國人在為英國人的野蠻行為而悲天憫人。第二個月,義大利記者索倫蒂諾從俄國回來,講了許多德國人屠殺居民、姦汙婦女、殺害兒童之類可怖的事。納粹德國開始為它的盟國所恐懼、憎恨和厭惡。在戰場上德國官兵驕橫跋扈,使盟國深惡痛絕。隻有在芬蘭,德國人的形象相反。在那裏人們隻是懷疑地注視著德國的戰友們的所作所為。
1941年的蘇聯人口,包括新占領地區,共約一億九千萬。它由一百七十多個民族組成,操一百四十種不同語言。但有的民族很小。因為,其中十四個民族占全國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四,隻有二十個民族人口超過五十萬。大俄羅斯人達九千多萬,烏克蘭人約四千萬,白俄羅斯人接近一千萬。高加索人有大俄羅斯和烏克蘭人血統,不是一個民族。
俄羅斯化的過程(也就是把大俄羅斯的語言和準則強加給少數民族),自十九世紀初就已開始,在共產黨統治下更加迅速了。少數民族在參加黨務、政務或接受高等教育前必須精通俄語。在軍隊裏,唯一許可的語言是俄語。因此,在探討蘇軍戰士特點時,常常和大俄羅斯人的性格等同起來。無論怎麽說,大俄羅斯是人口中一個最大的組成部分,而且在1941年的情況下,可能是多民族蘇聯的最可靠的戰鬥成員。蘇聯別的民族中可能會出現令人生畏的戰士,但相對來說,數量很小,若沒有共產主義這種強烈信念的激勵,他們就會缺乏大俄羅斯人的愛國主義本性。在少數民族中,常常出現因失去自由以及強加在他們頭上的俄羅斯化過程而引起的憤懣情緒。實踐證明,亞洲民族的戰鬥力和大俄羅斯人並沒有什麽不同。
蘇聯人口另一重要組成部分是烏克蘭人。他們的民族性格和波蘭人相似,聰明、機智、勇敢、樂觀、自信,不象大俄羅斯人那樣呆頭呆腦。作為軍人,白俄羅斯人通常不如烏克蘭人和大俄羅斯人。盡管共產主義主張超民族的思想,白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大俄羅斯人之間甚至在1941年仍有對立情緒。
大俄羅斯人的明顯特點是頑固、狡猾、精力充沛。他們所在地區氣候惡劣,土地貧瘠,再加上亞洲人的入侵和韃靼人的統治,可能還大量混入了芬蘭人的血統,所有這些,使這個民族具有自己的特點。大俄羅斯人確實勇敢,不屈不撓,不管是否真正的黨員,通常都很愛國,深深熱愛自己的家鄉。他們容易受騙,容易被他們的政委的宣傳所左右。當然,不管是什麽民族,大多數蘇軍戰士都是如此。他們並不那麽喜歡軍人的生活,他們隻能清心寡欲地忍受這種生活。倘若不是指揮員和政委的逼迫,他們的戰鬥力很差,人很髒,不守紀律,不好領導,冷漠無情。所有俄國人都難以揣測,脾氣容易產生急劇變化。這種性格反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作戰方式上。有時部隊非常頑強地進行殊死的戰鬥,有時則自暴自棄,溜之大吉。通常,他們的防守比進攻強,但是往往反應慢,動作遲緩,優柔寡斷,謹小慎微。他們歷來消極被動,缺乏創造性和主動性。這點在1939年到1940年的冬季戰爭以及1941年的夏季戰爭得到反映,在1940年的冬季戰爭中,他們慘敗給數量上無足輕重的芬蘭人。
1941年德國人的軍事才能有些變化,但是從整個素質來說,人們很難察覺,因為從別的方麵,特別是指揮和經驗方麵,得到了彌補。東普魯士人和波美拉尼亞人,由於有波蘭人或索布人的血統,通常比威斯特伐利亞人活潑,進攻時很敏捷,又因為長期與普魯士打交道,喜歡打仗。威斯特伐利亞人和奧爾登堡人往往比萊因蘭人和巴伐利亞人更不易激動和沉著。這些民族的性格不同,但都能成為好的戰士。隻有薩克森人可能被認為不太適於當兵。日耳曼族奧地利人通常比德國人差,因為他們比較懶散。德國軍隊之所以強大,因為他們是同一民族,都說一種共同的語言,地區差別甚微,所有德國人幾乎任何時候都忠誠可靠。德國盟國的情況則相反。
芬蘭人是軸心國裏最好的勇士。在冬季戰爭和森林戰爭中不亞於任何人。芬蘭隻有四百萬人口,決心不成為德國的走卒。羅馬尼亞是對德國最忠誠,然而也是最不自願的盟國。羅馬尼亞軍隊裝備差,主要是繳獲來的陳舊的法國人的武器,因此,當然無法和德國人相比。他們的軍官未經訓練,不能勝任所擔負的責任。軍士也沒有受過訓練,占很大比例的士兵是文盲。他們對德國人和俄國人的戰鬥力過分敬畏。但是,羅馬尼亞農民勇敢,不屈不撓。他們和俄國人有很多相似之處:能忍耐,臨危不懼,能吃苦。義大利人和羅馬尼亞人一樣不缺膽量,但是裝備差,軍官沒有受過很好的訓練。匈牙利人是有長期戰爭歷史的民族,但也不強。他們比較感興趣的是把眼睛盯著他們真正的敵人——羅馬尼亞人,而不是為希特勒打仗。最精銳的匈牙利部隊都留在國內未動。
倘若有軍官和裝備,羅馬尼亞人、義大利人和匈牙利人完全可以成為很好的戰士,因為他們有持久的耐力。但是,他們認為打的是德國人的戰爭,因而幾乎不感興趣。在這點上,德國人挨了不少的罵。在1941年,德國政府、外交使團、武裝部隊,或許還有很多德國民眾,被勝利沖昏頭腦,表現得很傲慢和放肆。在希特勒的新秩序下,所有外國人都比德國人低一等。這樣,用霍錫的話來說,德國人被看成是難以容忍、笨拙、粗魯的人。1942年4月,人們在羅馬輕蔑地注意到蹂躪了半個歐洲的德國人在為英國人的野蠻行為而悲天憫人。第二個月,義大利記者索倫蒂諾從俄國回來,講了許多德國人屠殺居民、姦汙婦女、殺害兒童之類可怖的事。納粹德國開始為它的盟國所恐懼、憎恨和厭惡。在戰場上德國官兵驕橫跋扈,使盟國深惡痛絕。隻有在芬蘭,德國人的形象相反。在那裏人們隻是懷疑地注視著德國的戰友們的所作所為。
1941年的蘇聯人口,包括新占領地區,共約一億九千萬。它由一百七十多個民族組成,操一百四十種不同語言。但有的民族很小。因為,其中十四個民族占全國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四,隻有二十個民族人口超過五十萬。大俄羅斯人達九千多萬,烏克蘭人約四千萬,白俄羅斯人接近一千萬。高加索人有大俄羅斯和烏克蘭人血統,不是一個民族。
俄羅斯化的過程(也就是把大俄羅斯的語言和準則強加給少數民族),自十九世紀初就已開始,在共產黨統治下更加迅速了。少數民族在參加黨務、政務或接受高等教育前必須精通俄語。在軍隊裏,唯一許可的語言是俄語。因此,在探討蘇軍戰士特點時,常常和大俄羅斯人的性格等同起來。無論怎麽說,大俄羅斯是人口中一個最大的組成部分,而且在1941年的情況下,可能是多民族蘇聯的最可靠的戰鬥成員。蘇聯別的民族中可能會出現令人生畏的戰士,但相對來說,數量很小,若沒有共產主義這種強烈信念的激勵,他們就會缺乏大俄羅斯人的愛國主義本性。在少數民族中,常常出現因失去自由以及強加在他們頭上的俄羅斯化過程而引起的憤懣情緒。實踐證明,亞洲民族的戰鬥力和大俄羅斯人並沒有什麽不同。
蘇聯人口另一重要組成部分是烏克蘭人。他們的民族性格和波蘭人相似,聰明、機智、勇敢、樂觀、自信,不象大俄羅斯人那樣呆頭呆腦。作為軍人,白俄羅斯人通常不如烏克蘭人和大俄羅斯人。盡管共產主義主張超民族的思想,白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大俄羅斯人之間甚至在1941年仍有對立情緒。
大俄羅斯人的明顯特點是頑固、狡猾、精力充沛。他們所在地區氣候惡劣,土地貧瘠,再加上亞洲人的入侵和韃靼人的統治,可能還大量混入了芬蘭人的血統,所有這些,使這個民族具有自己的特點。大俄羅斯人確實勇敢,不屈不撓,不管是否真正的黨員,通常都很愛國,深深熱愛自己的家鄉。他們容易受騙,容易被他們的政委的宣傳所左右。當然,不管是什麽民族,大多數蘇軍戰士都是如此。他們並不那麽喜歡軍人的生活,他們隻能清心寡欲地忍受這種生活。倘若不是指揮員和政委的逼迫,他們的戰鬥力很差,人很髒,不守紀律,不好領導,冷漠無情。所有俄國人都難以揣測,脾氣容易產生急劇變化。這種性格反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作戰方式上。有時部隊非常頑強地進行殊死的戰鬥,有時則自暴自棄,溜之大吉。通常,他們的防守比進攻強,但是往往反應慢,動作遲緩,優柔寡斷,謹小慎微。他們歷來消極被動,缺乏創造性和主動性。這點在1939年到1940年的冬季戰爭以及1941年的夏季戰爭得到反映,在1940年的冬季戰爭中,他們慘敗給數量上無足輕重的芬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