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蘇德戰爭 1941-1945 作者:[英]艾伯特·西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希特勒出任總理時,馮·勃洛姆堡將軍是國防部長和握有實權的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這位將軍是納粹黨的熱情支持者,極力主張搞一個既控製海軍又控製陸軍(空軍曾屬於陸軍的建製)的單一的最高統帥部。這種新主張與德國傳統是格格不入的。德國的傳統是依賴陸軍和陸軍參謀總部來掌管一切軍事工作的。武裝部隊辦公廳這時宣告成立,它的兩個主任參謀是凱特爾少將和約德爾上校。赫爾曼·戈林是納粹黨的忠實黨徒、希特勒的老朋友,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是個上尉。作為一個將軍,他除了擔任許多其他職務外,還被任命來指揮新成立的空軍。勃羅姆堡因過去不同意空軍脫離陸軍單獨成為一個軍種而引起戈林的不滿。此外,戈林還對軍政部長一職垂涎三尺。因此,當鰥夫勃羅姆堡後來跟一個據說曾被警察局作為妓女記錄在案的女子結婚的消息一經傳出,戈林馬上設法使希特勒得知這一情況,並利用他的影響使勃羅姆堡免了職。這一點恰好合乎希特勒的意願,因為他認為,勃羅姆堡在收復萊茵河非軍事區時表現怯懦。總之,希特勒對總司令這個職務已另有打算。經過說服,勃羅姆堡辭了職並和妻子一起移居義大利。
1938年2月,希特勒宣布自己為真正的(區別於掛名的)全體武裝部隊的最高統帥。軍政部及其武裝部隊辦公廳改組為一個單一的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由凱特爾主管。凱特爾生在漢諾瓦,是個平庸無能的炮兵軍官。他的同事有時稱他為“迷糊”或“蠢驢”。他是納粹黨的狂熱黨徒。他雖被希特勒任命為他的副統帥,擁有過去軍政部長的權限,但事實上他卻沒有任何指揮權。他連個參謀長都不如,因為他的意見和建議根本無足輕重,他最多隻不過是希特勒的副官和參謀。元首物色到了他看中的人選。許多傑出的而當局不滿意的將軍們被免了職。那時希特勒直接控製了海軍總部、空軍總部和陸軍總部。即使這樣也沒有完全使他心滿意足,因為陸軍才是他特別想自己直接來嚴加控製的,而陸軍總司令馮·弗立契上將和陸軍參謀總長貝克中將曾反對過元首的某些計劃。由於一項陰謀,可能有希姆萊和戈林參與策劃,弗立契被誣告犯有同性戀罪而停了職。甚至這個案子尚未審理,勃勞希契就被提名擔任陸軍總司令這個尚未空缺的職務。貝克又留任一段時間,他力勸勃勞希契反對希特勒在歐洲進行侵略、在德國施行暴政的野蠻計劃,結果是枉費唇舌。不過,勃勞希契早已是希特勒的人,他主張陸軍不要過問政治。1938年8月底,貝克提出辭職以示抗議,後來由哈爾德接替他擔任參謀總長。
1938年底,指揮機構的改革已經完成,除了個別重要的方麵,它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都一直保持原狀。到了1938年大部分頭麵人物都粉墨登場。國家元首是阿道夫·希特勒。作為元首和總理,他掌管整個國家事務並進行具體的指導。此外,他還是全軍的最高統帥。名義上由凱特爾領導的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隻不過是個秘書處。雖然它設有一個三軍聯合參謀部,但是,沒有希特勒的指令,它無權對三軍下達任何命令。至於海軍事務,希特勒就直接找雷德爾海軍上將。至少到戰爭中期,希特勒對他的評價都很高。希特勒不太懂海戰,他盡量不插手有關海軍的作戰事務。他對空軍事務也採取了同樣態度。戈林是納粹黨的中堅分子,他同希特勒有著一種特殊的關係,而且在戰爭初期享有希特勒對他的盲目信任。命中注定能得到希特勒更多照顧的就是陸軍了。
約德爾可能比其他任何軍官更接近希特勒,因為他每天都要親自向元首匯報最高統帥部各戰區的戰況,爾後與他討論作戰計劃和命令。就這樣約德爾開始時無形中成了一名軍事教員。約德爾非常聰明能幹,盡管他的知識局限於軍事方麵而思路比較狹窄。他雄心勃勃,但沉默寡言,性情孤僻。甚至連他的同僚都無法對他的性格作出肯定的評價。他也是那些將元首看作天才的人們中間的一個;而希特勒也懂得如何使用部下,他隻提出約德爾完全贊同的那些見解也不是不可能的。在1940年入侵挪威的關鍵時刻,約德爾的膽略和智謀勝過了希特勒。這一點希特勒是欣然承認的。從那時起約德爾不勝榮幸,能坐在元首身旁同他一起進餐。直到三年之後,即在史達林格勒之戰前不久,他才因偏袒犯上不恭的利斯特而失寵。
約德爾孤獨的性格沒有博得信任或信賴,而給那些不很了解他的人留下了缺乏熱情的印象。其部分原因是,他與軍官們的關係並非一直是和睦的。他主張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這就使他與許多同僚,包括後來的幾位參謀總長,疏遠了。他也有些自不量力,他竭力主張將所有的戰區直接置於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的控製之下,有時他還幹涉與他毫不相幹的陸軍事務。然而,他的最嚴重的問題是,他不能也不願對元首進行實事求是的評價和指責。正如施佩爾所說,在順從希特勒這一點上約德爾跟凱特爾一樣,他忠順地跟隨希特勒到底。他經常處理的是戰略和戰術問題,但由於他隻是希特勒意誌的執行者,因而他的工作崗位不能發揮他的才能,他隻能停留在處理日常事務上。約德爾沒有指揮經驗。因為元首不肯放他,從1938年起他連續七年都在元首總部的最高統帥部供職。令人懷疑,他是否比元首更了解由他承辦下達的某些命令對部隊的影響。當德國開始打輸這場戰爭時,約德爾對希特勒的影響正如事實所表明的那樣越來越糟糕,因為他在多數問題上贊同主子的意見,就等於火上加油,使希特勒更加固執任性。但不管怎樣說,約德爾的影響還是很有限的。他不是提供軍事知識的唯一渠道,希特勒是根據許多知識來源形成他的思想的。
1938年2月,希特勒宣布自己為真正的(區別於掛名的)全體武裝部隊的最高統帥。軍政部及其武裝部隊辦公廳改組為一個單一的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由凱特爾主管。凱特爾生在漢諾瓦,是個平庸無能的炮兵軍官。他的同事有時稱他為“迷糊”或“蠢驢”。他是納粹黨的狂熱黨徒。他雖被希特勒任命為他的副統帥,擁有過去軍政部長的權限,但事實上他卻沒有任何指揮權。他連個參謀長都不如,因為他的意見和建議根本無足輕重,他最多隻不過是希特勒的副官和參謀。元首物色到了他看中的人選。許多傑出的而當局不滿意的將軍們被免了職。那時希特勒直接控製了海軍總部、空軍總部和陸軍總部。即使這樣也沒有完全使他心滿意足,因為陸軍才是他特別想自己直接來嚴加控製的,而陸軍總司令馮·弗立契上將和陸軍參謀總長貝克中將曾反對過元首的某些計劃。由於一項陰謀,可能有希姆萊和戈林參與策劃,弗立契被誣告犯有同性戀罪而停了職。甚至這個案子尚未審理,勃勞希契就被提名擔任陸軍總司令這個尚未空缺的職務。貝克又留任一段時間,他力勸勃勞希契反對希特勒在歐洲進行侵略、在德國施行暴政的野蠻計劃,結果是枉費唇舌。不過,勃勞希契早已是希特勒的人,他主張陸軍不要過問政治。1938年8月底,貝克提出辭職以示抗議,後來由哈爾德接替他擔任參謀總長。
1938年底,指揮機構的改革已經完成,除了個別重要的方麵,它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都一直保持原狀。到了1938年大部分頭麵人物都粉墨登場。國家元首是阿道夫·希特勒。作為元首和總理,他掌管整個國家事務並進行具體的指導。此外,他還是全軍的最高統帥。名義上由凱特爾領導的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隻不過是個秘書處。雖然它設有一個三軍聯合參謀部,但是,沒有希特勒的指令,它無權對三軍下達任何命令。至於海軍事務,希特勒就直接找雷德爾海軍上將。至少到戰爭中期,希特勒對他的評價都很高。希特勒不太懂海戰,他盡量不插手有關海軍的作戰事務。他對空軍事務也採取了同樣態度。戈林是納粹黨的中堅分子,他同希特勒有著一種特殊的關係,而且在戰爭初期享有希特勒對他的盲目信任。命中注定能得到希特勒更多照顧的就是陸軍了。
約德爾可能比其他任何軍官更接近希特勒,因為他每天都要親自向元首匯報最高統帥部各戰區的戰況,爾後與他討論作戰計劃和命令。就這樣約德爾開始時無形中成了一名軍事教員。約德爾非常聰明能幹,盡管他的知識局限於軍事方麵而思路比較狹窄。他雄心勃勃,但沉默寡言,性情孤僻。甚至連他的同僚都無法對他的性格作出肯定的評價。他也是那些將元首看作天才的人們中間的一個;而希特勒也懂得如何使用部下,他隻提出約德爾完全贊同的那些見解也不是不可能的。在1940年入侵挪威的關鍵時刻,約德爾的膽略和智謀勝過了希特勒。這一點希特勒是欣然承認的。從那時起約德爾不勝榮幸,能坐在元首身旁同他一起進餐。直到三年之後,即在史達林格勒之戰前不久,他才因偏袒犯上不恭的利斯特而失寵。
約德爾孤獨的性格沒有博得信任或信賴,而給那些不很了解他的人留下了缺乏熱情的印象。其部分原因是,他與軍官們的關係並非一直是和睦的。他主張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這就使他與許多同僚,包括後來的幾位參謀總長,疏遠了。他也有些自不量力,他竭力主張將所有的戰區直接置於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的控製之下,有時他還幹涉與他毫不相幹的陸軍事務。然而,他的最嚴重的問題是,他不能也不願對元首進行實事求是的評價和指責。正如施佩爾所說,在順從希特勒這一點上約德爾跟凱特爾一樣,他忠順地跟隨希特勒到底。他經常處理的是戰略和戰術問題,但由於他隻是希特勒意誌的執行者,因而他的工作崗位不能發揮他的才能,他隻能停留在處理日常事務上。約德爾沒有指揮經驗。因為元首不肯放他,從1938年起他連續七年都在元首總部的最高統帥部供職。令人懷疑,他是否比元首更了解由他承辦下達的某些命令對部隊的影響。當德國開始打輸這場戰爭時,約德爾對希特勒的影響正如事實所表明的那樣越來越糟糕,因為他在多數問題上贊同主子的意見,就等於火上加油,使希特勒更加固執任性。但不管怎樣說,約德爾的影響還是很有限的。他不是提供軍事知識的唯一渠道,希特勒是根據許多知識來源形成他的思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