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蘇德戰爭 1941-1945 作者:[英]艾伯特·西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圖1 東歐
1935年,反共產主義的希特勒德國的崛起,間接地危及到蘇聯的安全。當時已是國際聯盟成員國的蘇聯,極力鼓吹集體安全。事實表明,其意圖不過是把國聯當作自己進行宣傳的講壇,而它對安全的關心並未超出本國私利的範圍。蘇聯繼續奉行它挑動資本主義國家互相傾軋的政策。在1938年9月慕尼黑危機時期,第一次出現了推行這種政策的大好時機。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播下了德蘇戰爭的種子。據蘇聯駐倫敦大使麥斯基在戰後說當時史達林通過背叛捷克斯洛伐克的共產黨人哥特瓦爾德(此人後來奪了貝奈斯的總統地位)向布拉格傳遞口信慫恿捷克拒絕德國的要求。史達林可能這樣做了。但是,一個決心信守條約義務的國家是不會通過隨時都可能遭到否認的渠道,以秘密傳話的方式表白它的意向的。當時的蘇聯外交部長李維諾夫在公開許諾援助捷克時,其附帶條件的措辭十分含糊和隱晦。這對於不幸的貝奈斯來說,實際上毫無價值。1938年,波蘭與羅馬尼亞在地理上把捷克斯洛伐克與蘇聯隔開了。波、羅兩國都堅決拒絕蘇聯紅軍穿越它們的國境。蘇聯也知道它的要求是決不會實現的,所以態度也不那麽堅決。與此同時,莫斯科又對頑固不化的達拉第和張伯倫進行蠱惑煽動。這位英國首相對希特勒歐洲政策的誠意抱有災難性的幻想;而對俄國卻懷有根深蒂固的厭惡和不信任感。因此,他認為,蘇聯的提議存心不良,根本不予理睬。有個時期,麥斯基竭力拉攏在野的溫斯頓·邱吉爾。邱吉爾作為法西斯主義與希特勒主義的勁敵,更易於與莫斯科的提議產生共鳴。蘇聯大使神不知鬼不覺地利用這個既任性又易感情衝動的邱吉爾,間接地為蘇聯的觀點作宣傳。
邱吉爾認為,革命的共產主義的蘇聯將拿起武器保衛資本主義的捷克斯洛伐克。這個看法是否正確,換句話說,邱吉爾譴責張伯倫犯有情況不明,判斷有誤的空想主義錯誤,而他自己是否犯有同樣錯誤呢?這仍然是個謎。當時,作為莫斯科喉舌的蘇聯新聞界,未發出任何可能與德國作戰的暗示,蘇聯國內也未採取任何動員措施。英、法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因此,人們公認,蘇聯是準備援助捷克斯洛伐克的唯一國家。這兩個民主國家對集體安全體係竟然不予支持,使蘇聯大失所望,隻好到其他國家尋求對策。此後,每當史達林為他在1939年8月的突然變卦辯解時,總以此為理由。而邱吉爾顯然是相信他的。莫斯科的宣傳想方設法從慕尼黑事件中撈取最大的資本。但當時有跡象表明,人們仍對蘇聯的誠意表示懷疑。莫斯科為反對波蘭對捷克斯洛伐克的威脅,於9月23日通知華沙:如果波蘭發動入侵,蘇聯即宣布蘇波互不侵犯條約失效。蘇聯的許諾純粹是一紙空文。翌日,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下了總動員令,看來戰爭已不可避免,這時,蘇聯卻迅速地退下陣來。而它卻在《真理報》上宣稱,捷克斯洛伐克正千方百計地向德國挑釁,這種挑釁使蘇聯不再負有援捷的責任。事過不到半年,也就是到1939年3月,史達林便在莫斯科舉行的第十八次黨代表大會上毫不隱晦地說,當時他曾千方百計地避免使蘇聯捲入為人火中取栗的戰爭。蘇聯新聞界秉承這個政治意圖,更加露骨地說,蘇聯決不會鑽進英法合謀設下的反蘇戰爭圈套。它在此種情況下避免捲入戰爭的想法,與共產黨人的一貫作法和信條是完全一致的。這一點,在蘇聯此後若幹年的歷史過程中得到了證實。
1939年3月,立陶宛迫於德國的壓力,向蘇聯歸還了它在1923年占領的邊境狹長地帶梅默爾。同月,希特勒吞併了捷克斯洛伐克,並使斯洛伐克成為一個單獨的傀儡國家。英、法政府為保證波蘭與羅馬尼亞的領土完整,企圖建立一條反對德國入侵的不可逾越的陣線。邱吉爾確信,蘇聯是個可信任的潛在的盟國,它將在東歐為波蘭而戰。因此,他勸說張伯倫政府把蘇聯納入英、法、波羅的海國家的軍事聯盟。本著這個目的,英國大使威廉·西茲先生與李維諾夫於4月15日在莫斯科舉行了試探性會談。但是,幾乎與此同時,克裏姆林宮又通過蘇聯駐柏林大使館與德國外交部舉行秘密會談。為了討好希特勒瘋狂反猶太人的德國以鋪平談判道路,5月3日,猶太人李維諾夫被免職,由莫洛托夫繼任外交部長。經過初步會談,德國外交部於5月30日鄭重表示願意與蘇聯關係正常化。與此同時,蘇聯與英法政治、軍事特使在莫斯科舉行的談判仍在繼續進行,直至8月20日,由於希特勒打電報給蘇聯提議派外交部長裏賓特洛甫前往莫斯科,以全權代表身分擬定並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和秘密議定書,遂使蘇英法三國談判告吹。8月23日宣布簽署德蘇協定。英法政府深為震驚。
為了使波蘭與羅馬尼亞的領土不受侵犯,英國力求借用蘇聯武裝力量的威脅來實現其目的。波蘭與羅馬尼亞對蘇軍過境這一政治因素,有著更深切更現實的理解,所以,即使他們遭到德國的進攻也決不允許蘇軍過境。有些波羅的海國家甚至更明確地宣布,蘇聯保護他們主權的任何舉動都被視為發動戰爭的行為。從爾後的事件來看,這種態度是可以理解的。這些國家的領導人、知識分子和部分公民,有的被橫暴處決,甚至常常死於最野蠻、最無人道的極刑,有的則被流放到西伯利亞。蘇聯國防部長、與英、法談判的蘇聯首席代表伏羅希洛夫元帥,不顧主權國家的意願,對蘇聯武裝部隊進駐波蘭、羅馬尼亞與波羅的海各國流露出的興趣,遠遠超過對德國作戰,這多少可以說明蘇聯的目標何在。邱吉爾與莫斯科沆瀣一氣,他把談判的失敗歸咎於張伯倫政府對蘇聯人多疑;缺乏達成協議的誠意;把官職不高,權力有限,兩手空空的使節派往莫斯科等等。
1935年,反共產主義的希特勒德國的崛起,間接地危及到蘇聯的安全。當時已是國際聯盟成員國的蘇聯,極力鼓吹集體安全。事實表明,其意圖不過是把國聯當作自己進行宣傳的講壇,而它對安全的關心並未超出本國私利的範圍。蘇聯繼續奉行它挑動資本主義國家互相傾軋的政策。在1938年9月慕尼黑危機時期,第一次出現了推行這種政策的大好時機。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播下了德蘇戰爭的種子。據蘇聯駐倫敦大使麥斯基在戰後說當時史達林通過背叛捷克斯洛伐克的共產黨人哥特瓦爾德(此人後來奪了貝奈斯的總統地位)向布拉格傳遞口信慫恿捷克拒絕德國的要求。史達林可能這樣做了。但是,一個決心信守條約義務的國家是不會通過隨時都可能遭到否認的渠道,以秘密傳話的方式表白它的意向的。當時的蘇聯外交部長李維諾夫在公開許諾援助捷克時,其附帶條件的措辭十分含糊和隱晦。這對於不幸的貝奈斯來說,實際上毫無價值。1938年,波蘭與羅馬尼亞在地理上把捷克斯洛伐克與蘇聯隔開了。波、羅兩國都堅決拒絕蘇聯紅軍穿越它們的國境。蘇聯也知道它的要求是決不會實現的,所以態度也不那麽堅決。與此同時,莫斯科又對頑固不化的達拉第和張伯倫進行蠱惑煽動。這位英國首相對希特勒歐洲政策的誠意抱有災難性的幻想;而對俄國卻懷有根深蒂固的厭惡和不信任感。因此,他認為,蘇聯的提議存心不良,根本不予理睬。有個時期,麥斯基竭力拉攏在野的溫斯頓·邱吉爾。邱吉爾作為法西斯主義與希特勒主義的勁敵,更易於與莫斯科的提議產生共鳴。蘇聯大使神不知鬼不覺地利用這個既任性又易感情衝動的邱吉爾,間接地為蘇聯的觀點作宣傳。
邱吉爾認為,革命的共產主義的蘇聯將拿起武器保衛資本主義的捷克斯洛伐克。這個看法是否正確,換句話說,邱吉爾譴責張伯倫犯有情況不明,判斷有誤的空想主義錯誤,而他自己是否犯有同樣錯誤呢?這仍然是個謎。當時,作為莫斯科喉舌的蘇聯新聞界,未發出任何可能與德國作戰的暗示,蘇聯國內也未採取任何動員措施。英、法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因此,人們公認,蘇聯是準備援助捷克斯洛伐克的唯一國家。這兩個民主國家對集體安全體係竟然不予支持,使蘇聯大失所望,隻好到其他國家尋求對策。此後,每當史達林為他在1939年8月的突然變卦辯解時,總以此為理由。而邱吉爾顯然是相信他的。莫斯科的宣傳想方設法從慕尼黑事件中撈取最大的資本。但當時有跡象表明,人們仍對蘇聯的誠意表示懷疑。莫斯科為反對波蘭對捷克斯洛伐克的威脅,於9月23日通知華沙:如果波蘭發動入侵,蘇聯即宣布蘇波互不侵犯條約失效。蘇聯的許諾純粹是一紙空文。翌日,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下了總動員令,看來戰爭已不可避免,這時,蘇聯卻迅速地退下陣來。而它卻在《真理報》上宣稱,捷克斯洛伐克正千方百計地向德國挑釁,這種挑釁使蘇聯不再負有援捷的責任。事過不到半年,也就是到1939年3月,史達林便在莫斯科舉行的第十八次黨代表大會上毫不隱晦地說,當時他曾千方百計地避免使蘇聯捲入為人火中取栗的戰爭。蘇聯新聞界秉承這個政治意圖,更加露骨地說,蘇聯決不會鑽進英法合謀設下的反蘇戰爭圈套。它在此種情況下避免捲入戰爭的想法,與共產黨人的一貫作法和信條是完全一致的。這一點,在蘇聯此後若幹年的歷史過程中得到了證實。
1939年3月,立陶宛迫於德國的壓力,向蘇聯歸還了它在1923年占領的邊境狹長地帶梅默爾。同月,希特勒吞併了捷克斯洛伐克,並使斯洛伐克成為一個單獨的傀儡國家。英、法政府為保證波蘭與羅馬尼亞的領土完整,企圖建立一條反對德國入侵的不可逾越的陣線。邱吉爾確信,蘇聯是個可信任的潛在的盟國,它將在東歐為波蘭而戰。因此,他勸說張伯倫政府把蘇聯納入英、法、波羅的海國家的軍事聯盟。本著這個目的,英國大使威廉·西茲先生與李維諾夫於4月15日在莫斯科舉行了試探性會談。但是,幾乎與此同時,克裏姆林宮又通過蘇聯駐柏林大使館與德國外交部舉行秘密會談。為了討好希特勒瘋狂反猶太人的德國以鋪平談判道路,5月3日,猶太人李維諾夫被免職,由莫洛托夫繼任外交部長。經過初步會談,德國外交部於5月30日鄭重表示願意與蘇聯關係正常化。與此同時,蘇聯與英法政治、軍事特使在莫斯科舉行的談判仍在繼續進行,直至8月20日,由於希特勒打電報給蘇聯提議派外交部長裏賓特洛甫前往莫斯科,以全權代表身分擬定並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和秘密議定書,遂使蘇英法三國談判告吹。8月23日宣布簽署德蘇協定。英法政府深為震驚。
為了使波蘭與羅馬尼亞的領土不受侵犯,英國力求借用蘇聯武裝力量的威脅來實現其目的。波蘭與羅馬尼亞對蘇軍過境這一政治因素,有著更深切更現實的理解,所以,即使他們遭到德國的進攻也決不允許蘇軍過境。有些波羅的海國家甚至更明確地宣布,蘇聯保護他們主權的任何舉動都被視為發動戰爭的行為。從爾後的事件來看,這種態度是可以理解的。這些國家的領導人、知識分子和部分公民,有的被橫暴處決,甚至常常死於最野蠻、最無人道的極刑,有的則被流放到西伯利亞。蘇聯國防部長、與英、法談判的蘇聯首席代表伏羅希洛夫元帥,不顧主權國家的意願,對蘇聯武裝部隊進駐波蘭、羅馬尼亞與波羅的海各國流露出的興趣,遠遠超過對德國作戰,這多少可以說明蘇聯的目標何在。邱吉爾與莫斯科沆瀣一氣,他把談判的失敗歸咎於張伯倫政府對蘇聯人多疑;缺乏達成協議的誠意;把官職不高,權力有限,兩手空空的使節派往莫斯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