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蓮英試坐後的感覺是:很快速、很平穩、很舒適。李總管很滿意,慈禧也比較期待。
1902年1月,骨頭都搖散了架的慈禧,終於結束了三個月的馬車生活,和光緒坐上了專列,一路狂飆至北京。
慈禧首次坐火車,感覺棒極了!而且火車上推出的服務也很到位,吃喝拉撒全在車上解決,不必走走停停,所以慈禧很開心。領導一開心就會說一些下屬聽得懂的話。慈禧說:你們工作幹得好,辛苦了,這一次搬家讓我覺得好累,費錢又費事,你們要懂得變通,敢於解放思想,打破常規,把今後的工作重心放在如何讓交通更加便利上麵去(此次迴鑾,車馬猶覺繁多,供應亦復浩大,其應由如何斟酌變通,破除常格,務使輕而易舉之。——嚴介生《清末民初鐵路史話》)。
一般來說,領導說話要講技巧,一定要說得高深,務必值得下屬揣摩才算上乘,下屬揣摩對了並且做得好那是領導有方,揣摩錯了幹得不好那是沒有領會精神,千錯萬錯都是下屬的錯就是這個意思。
慈禧這次說的一番話還是比較好懂的,排除一切困難,創造一切條件,努力修鐵路跑火車吧!
就這樣,修鐵路跑火車從此成為一項基本國策。
可惜,這列立了大功的火車下場並不太好,後來張作霖坐著這個車被炸死了。
不過修鐵路不是袁世凱的特長所在,於是他找了一個幫手——天才鐵路設計師詹天佑。他找錢,詹天佑出力。
中法馬江海戰後,詹天佑離開了海軍,後來李鴻章把無所事事的詹天佑召入了修建中國第一條鐵路唐津鐵路的隊伍,因為他在耶魯大學學的專業就是鐵路,算是回歸老本行。
在修建唐津鐵路的過程中,詹天佑大放異彩,解決了一個連英國、德國工程師都不能攻克的難題:修成了灤河大橋,在業內樹立了相當的權威。雖然詹天佑後來又參加了津蘆鐵路的修建,功力加深,但是仍然沒有機會獨挑大樑。
現在機會來了,袁世凱請慈禧做了代言人之後,就找到了詹天佑,請他牛刀小試,為慈禧祭祖修築一條專用鐵路——新易鐵路。詹天佑終於接到了第一個由他作為總設計師的項目,並完美完成!
詹天佑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不久之後,袁世凱、詹天佑兩人再度攜手,策劃並完成了巔峰之作——工程極其複雜艱巨的京張鐵路,這實在是一個驚人的成績!
第41節
136、
(4)袁世凱的廢除科舉之路
1902年是大清休養生息的一年,是相對安靜的一年,有事上本沒事退朝。所以“動土”和“拜神”成了主旋律:修葺圓明園,修西陵,順便按皇妃的禮製安葬了珍妃的屍骨……雖然拆遷了許多村莊民居和文物古蹟,但似乎大清“拆遷辦”也沒有過於激怒當地群眾。
表麵的平靜掩蓋了一個事實:袁世凱其實在很努力鼓譟。
袁世凱很痛恨科舉!於私,兩次考秀才不中,成了袁世凱心中永遠的痛;於公,科舉這獨具中國特色的國家幹部選拔機製,確實已經成為培養新型人才的攔路虎。
因此,他要廢掉科舉,但他的對手太強大了。
科舉製度是讀書人踏入仕途最重要的渠道,正是這樣的誘惑,使得無數人前仆後繼,向著官位前進,許多讀書人沿著這條道路成了封建皇帝的臣子,協助皇帝統治天下。一千多年下來,這一踏入仕途的規則培養出了一個副產品:那些憑藉著科舉考試躍上龍門的精英們通過同鄉、同學、同事的關係結成了一個無比巨大的勢力集團——官官相護集團。
這個集團形成了類似黑社會的組織結構,上可威脅皇帝,下可統治百姓,十分之可怕。
而袁世凱的對手正是“官官相護集團”,所以他的處境非常危險。
袁世凱要將這一數千萬人已為之奮鬥或正為之奮鬥的製度廢除,這意味著什麽?意味著這些人所做過的努力付諸東流,十年寒窗苦白受了。他們花錢買了那麽多的考試秘笈,又花了這麽多時間熟悉八股科目,才拿到一個飯碗,如今說取消就取消,這帳怎麽算?
涉及到飯碗的事情,絕對是生死攸關的事情,這些人隻要一人吐一口唾沫就能淹死袁世凱,從肉體上消滅袁世凱!
因此,袁世凱知道,絕不能魯莽,要一步一步地來。
袁世凱廢除科舉的設想如下:
第一,不動現有的這些官員,他們仍然好好地做他們的官;
第二,他給那些正致力於科舉的人想好了出路:在全國各地建立新式學堂,讓這些人回爐再造,學完之後一樣做官;
第三,他還拿出經費搞了一項福利政策,選派留學生到外國留學。簡單點講,就是公費留學,完全公費,生活費、學費、車船費統統地由國家出!令人心動的是,學成回國後還管分配工作,待遇相當不錯!當然,這不是天上掉餡餅,這些人必須參加出國選拔考試,成績合格才有資格。
應該說,袁世凱的設計很人性化,基本沒有太大的漏洞。而且值得慶幸的是,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在被列強痛毆了一遍又一遍之後,清末有很多知識分子覺醒了,社會輿論不至於完全一邊倒。
這些覺醒的知識分子拿日本作參照物說服自己——誰讓小日本一直是被中國人民鄙視的對象呢?長期被我們瞧不起的東鄰日本,從明治維新開始,採用西方近代的教育體係,短時間內培養了一大批有現代眼光和技能的人才,騎到了我們頭上,而此時的老大帝國還靠八股取士,於固無益,顯然不合時宜,應當把科舉製度扔到垃圾堆裏。
1902年1月,骨頭都搖散了架的慈禧,終於結束了三個月的馬車生活,和光緒坐上了專列,一路狂飆至北京。
慈禧首次坐火車,感覺棒極了!而且火車上推出的服務也很到位,吃喝拉撒全在車上解決,不必走走停停,所以慈禧很開心。領導一開心就會說一些下屬聽得懂的話。慈禧說:你們工作幹得好,辛苦了,這一次搬家讓我覺得好累,費錢又費事,你們要懂得變通,敢於解放思想,打破常規,把今後的工作重心放在如何讓交通更加便利上麵去(此次迴鑾,車馬猶覺繁多,供應亦復浩大,其應由如何斟酌變通,破除常格,務使輕而易舉之。——嚴介生《清末民初鐵路史話》)。
一般來說,領導說話要講技巧,一定要說得高深,務必值得下屬揣摩才算上乘,下屬揣摩對了並且做得好那是領導有方,揣摩錯了幹得不好那是沒有領會精神,千錯萬錯都是下屬的錯就是這個意思。
慈禧這次說的一番話還是比較好懂的,排除一切困難,創造一切條件,努力修鐵路跑火車吧!
就這樣,修鐵路跑火車從此成為一項基本國策。
可惜,這列立了大功的火車下場並不太好,後來張作霖坐著這個車被炸死了。
不過修鐵路不是袁世凱的特長所在,於是他找了一個幫手——天才鐵路設計師詹天佑。他找錢,詹天佑出力。
中法馬江海戰後,詹天佑離開了海軍,後來李鴻章把無所事事的詹天佑召入了修建中國第一條鐵路唐津鐵路的隊伍,因為他在耶魯大學學的專業就是鐵路,算是回歸老本行。
在修建唐津鐵路的過程中,詹天佑大放異彩,解決了一個連英國、德國工程師都不能攻克的難題:修成了灤河大橋,在業內樹立了相當的權威。雖然詹天佑後來又參加了津蘆鐵路的修建,功力加深,但是仍然沒有機會獨挑大樑。
現在機會來了,袁世凱請慈禧做了代言人之後,就找到了詹天佑,請他牛刀小試,為慈禧祭祖修築一條專用鐵路——新易鐵路。詹天佑終於接到了第一個由他作為總設計師的項目,並完美完成!
詹天佑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不久之後,袁世凱、詹天佑兩人再度攜手,策劃並完成了巔峰之作——工程極其複雜艱巨的京張鐵路,這實在是一個驚人的成績!
第41節
136、
(4)袁世凱的廢除科舉之路
1902年是大清休養生息的一年,是相對安靜的一年,有事上本沒事退朝。所以“動土”和“拜神”成了主旋律:修葺圓明園,修西陵,順便按皇妃的禮製安葬了珍妃的屍骨……雖然拆遷了許多村莊民居和文物古蹟,但似乎大清“拆遷辦”也沒有過於激怒當地群眾。
表麵的平靜掩蓋了一個事實:袁世凱其實在很努力鼓譟。
袁世凱很痛恨科舉!於私,兩次考秀才不中,成了袁世凱心中永遠的痛;於公,科舉這獨具中國特色的國家幹部選拔機製,確實已經成為培養新型人才的攔路虎。
因此,他要廢掉科舉,但他的對手太強大了。
科舉製度是讀書人踏入仕途最重要的渠道,正是這樣的誘惑,使得無數人前仆後繼,向著官位前進,許多讀書人沿著這條道路成了封建皇帝的臣子,協助皇帝統治天下。一千多年下來,這一踏入仕途的規則培養出了一個副產品:那些憑藉著科舉考試躍上龍門的精英們通過同鄉、同學、同事的關係結成了一個無比巨大的勢力集團——官官相護集團。
這個集團形成了類似黑社會的組織結構,上可威脅皇帝,下可統治百姓,十分之可怕。
而袁世凱的對手正是“官官相護集團”,所以他的處境非常危險。
袁世凱要將這一數千萬人已為之奮鬥或正為之奮鬥的製度廢除,這意味著什麽?意味著這些人所做過的努力付諸東流,十年寒窗苦白受了。他們花錢買了那麽多的考試秘笈,又花了這麽多時間熟悉八股科目,才拿到一個飯碗,如今說取消就取消,這帳怎麽算?
涉及到飯碗的事情,絕對是生死攸關的事情,這些人隻要一人吐一口唾沫就能淹死袁世凱,從肉體上消滅袁世凱!
因此,袁世凱知道,絕不能魯莽,要一步一步地來。
袁世凱廢除科舉的設想如下:
第一,不動現有的這些官員,他們仍然好好地做他們的官;
第二,他給那些正致力於科舉的人想好了出路:在全國各地建立新式學堂,讓這些人回爐再造,學完之後一樣做官;
第三,他還拿出經費搞了一項福利政策,選派留學生到外國留學。簡單點講,就是公費留學,完全公費,生活費、學費、車船費統統地由國家出!令人心動的是,學成回國後還管分配工作,待遇相當不錯!當然,這不是天上掉餡餅,這些人必須參加出國選拔考試,成績合格才有資格。
應該說,袁世凱的設計很人性化,基本沒有太大的漏洞。而且值得慶幸的是,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在被列強痛毆了一遍又一遍之後,清末有很多知識分子覺醒了,社會輿論不至於完全一邊倒。
這些覺醒的知識分子拿日本作參照物說服自己——誰讓小日本一直是被中國人民鄙視的對象呢?長期被我們瞧不起的東鄰日本,從明治維新開始,採用西方近代的教育體係,短時間內培養了一大批有現代眼光和技能的人才,騎到了我們頭上,而此時的老大帝國還靠八股取士,於固無益,顯然不合時宜,應當把科舉製度扔到垃圾堆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