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皇宮出來後,袁世凱登上回天津的火車,傍晚回到天津。有人看見他走進了榮祿在天津的官邸。
接下來光緒召見了伊藤博文。
光緒原本想聘請伊藤博文為維新顧問的。可伊藤博文多麽的精明,他跟袁世凱其實是同一天抵達北京,經過這麽多天的摸底,他當然知道清朝說話管事的是誰。原本舉國期待的伊藤博文來華事件,就在雙方的草草客套話中輕輕地畫上了最後一筆。
光緒的政治使命,在此刻徹底終結。
變法第一百零三天,政變當日
早朝期間,很久不親臨朝政的慈禧來到了滿朝文武麵前,發動了她一生之中的第三次政變。
對著滿朝文武,慈禧發布了兩條重要命令。
第一條,大意是說我老佛爺又回來了!光緒皇帝以後說話不算數了,帝國大小事務重新由我掌管。
第二條,逮捕以康有為為首的維新黨人。命令原話是這樣的:康有為結黨營私,莠言亂政……,著革職,並其弟康廣仁,均著步軍統領衙門拿交刑部按律治罪。
早朝結束後,慈禧隨後又回到了頤和園。
晚些時候,梁啓超勸譚嗣同和他一塊兒躲入日本使館,然後逃到日本繼續戰鬥。但譚嗣同說:你走吧,我要留下來,各國變法無不流血而成,至於中國,就從我開始吧!
譚嗣同選擇了另外的戰鬥方式──犧牲!他可以逃而選擇不逃,他可以不死而選擇死,這是怎樣的血性和膽識!
尤其難得的是,這譚嗣同可是一位真正的官二代,老爸譚繼洵是湖北巡撫!
八天後,9月29日,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六人在菜市口就義,罪名是“大逆不道……劫製皇太後”。
譚嗣同死之前在獄中寫了《獄中題壁詩》:
望門投趾憐張儉,直諫陳書愧杜根。
手擲歐刀仰天笑,留將公罪後人論。
咦?咱們熟悉的後兩句“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去哪裏了?原本就沒有,是梁啓超偷梁換柱的結果。而且,這“我自橫刀向天笑”是太平天國將領苗沛霖三十年前所作《秋宵獨坐》一詩中的一句,梁啓超屬於借用。
梁啓超果然是大手筆。
這一改,“我自橫刀向天笑”,仿佛比原詩更加豪邁,但是卻違背了先烈的原意。這一小小的改動就完全遮掩了康有為所代表的維新派曾有武裝奪權的謀劃,沒有了譚嗣同“留將公罪後人論”的坦誠。
至此,戊戌變法徹底失敗,光緒皇帝被囚禁於瀛台,開始了漫長而無望的等待,到死也沒有等到渴望的自由。
第30節
120、
(6)袁世凱到底告密與否?
現在隻剩下一個問題了,變法第一百零二天,袁世凱回到天津後在榮祿的官邸說了些什麽?
答案可能是告密,但他的告密並不是發動戊戌政變的起因,隻是加劇了戊戌政變的激烈程度,理由有三:
理由一,逮捕康有為等人的罪名前後有變化,政變之初並沒有逮捕譚嗣同等人的命令,所以譚嗣同他們沒有跑,很輕易地被抓了。
21日的罪名是“結黨營私,莠言亂政”,也沒有逮捕譚嗣同等人的意思。而29日的罪名就變成了“大逆不道……劫製皇太後”。
把康有為及其為首的維新黨人的罪名性質由“莠言亂政”上升為“大逆不道”,這必然是慈禧知道了“圍頤和園,武裝奪權”的結果。
這應該是袁世凱告密的作用與結果,隻不過慈禧知道這件事顯然已經是21日之後的事情了。
理由二,榮祿來不及趕回北京告密,而且康有為的逃跑早就暴露出變法已然失敗了。
慈禧發動政變的時間是21日淩晨,而袁世凱回到天津已是20日晚上。
即使袁世凱20日晚真的向榮祿告密了,那個時候天津到北京的火車沒有晚班車,技術和設備都不能支持夜間行車,所以榮祿到不了北京。
退一步講,即使榮祿騎馬到了北京,他也見不到慈禧。
北京實行宵禁,夜裏他即便趕到,也根本進不了城。因為慈禧歸政之後,隻有禮親王世鐸、慶親王奕劻可以直接覲見,不是你想見就能見的,因此榮祿要見慈禧還得巴巴地去找親王引見。也就是說,榮祿如果夜闖深宮也要拉上親王,這麽麻煩地跑一圈,天早就亮了。
所以這場政變不是因為袁世凱告密才引發的,恰好相反,是康有為的急功近利致使同仁犧牲,也讓光緒過早地結束了政治生命。
理由三,袁世凱確實告密了。
一起來看一看袁世凱回到天津的傍晚發生了一些什麽事情。
20日晚,袁世凱走進了榮祿的府邸,至於他去找榮祿的理由,可能性有很多,譬如給領導匯報北京之行和中央最新指示,或者買了小禮品拍領導馬屁,又或者是去告密。
但有兩個事實是改變不了的。
一,榮祿歡迎他的儀式有點過於隆重了,榮祿的衛兵夾道,明晃晃的軍刀刺疼了袁世凱敏感的神經(衛兵夾道羅列──張一麐《心太平室集》)。不光張一麐這麽記載,而且陳夔龍《夢蕉亭雜記》也是如此記錄,這陳夔龍是榮祿的心腹,與袁世凱一直不和,他的日記真實度很高。接下來的引用皆出於這兩本書。
接下來光緒召見了伊藤博文。
光緒原本想聘請伊藤博文為維新顧問的。可伊藤博文多麽的精明,他跟袁世凱其實是同一天抵達北京,經過這麽多天的摸底,他當然知道清朝說話管事的是誰。原本舉國期待的伊藤博文來華事件,就在雙方的草草客套話中輕輕地畫上了最後一筆。
光緒的政治使命,在此刻徹底終結。
變法第一百零三天,政變當日
早朝期間,很久不親臨朝政的慈禧來到了滿朝文武麵前,發動了她一生之中的第三次政變。
對著滿朝文武,慈禧發布了兩條重要命令。
第一條,大意是說我老佛爺又回來了!光緒皇帝以後說話不算數了,帝國大小事務重新由我掌管。
第二條,逮捕以康有為為首的維新黨人。命令原話是這樣的:康有為結黨營私,莠言亂政……,著革職,並其弟康廣仁,均著步軍統領衙門拿交刑部按律治罪。
早朝結束後,慈禧隨後又回到了頤和園。
晚些時候,梁啓超勸譚嗣同和他一塊兒躲入日本使館,然後逃到日本繼續戰鬥。但譚嗣同說:你走吧,我要留下來,各國變法無不流血而成,至於中國,就從我開始吧!
譚嗣同選擇了另外的戰鬥方式──犧牲!他可以逃而選擇不逃,他可以不死而選擇死,這是怎樣的血性和膽識!
尤其難得的是,這譚嗣同可是一位真正的官二代,老爸譚繼洵是湖北巡撫!
八天後,9月29日,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六人在菜市口就義,罪名是“大逆不道……劫製皇太後”。
譚嗣同死之前在獄中寫了《獄中題壁詩》:
望門投趾憐張儉,直諫陳書愧杜根。
手擲歐刀仰天笑,留將公罪後人論。
咦?咱們熟悉的後兩句“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去哪裏了?原本就沒有,是梁啓超偷梁換柱的結果。而且,這“我自橫刀向天笑”是太平天國將領苗沛霖三十年前所作《秋宵獨坐》一詩中的一句,梁啓超屬於借用。
梁啓超果然是大手筆。
這一改,“我自橫刀向天笑”,仿佛比原詩更加豪邁,但是卻違背了先烈的原意。這一小小的改動就完全遮掩了康有為所代表的維新派曾有武裝奪權的謀劃,沒有了譚嗣同“留將公罪後人論”的坦誠。
至此,戊戌變法徹底失敗,光緒皇帝被囚禁於瀛台,開始了漫長而無望的等待,到死也沒有等到渴望的自由。
第30節
120、
(6)袁世凱到底告密與否?
現在隻剩下一個問題了,變法第一百零二天,袁世凱回到天津後在榮祿的官邸說了些什麽?
答案可能是告密,但他的告密並不是發動戊戌政變的起因,隻是加劇了戊戌政變的激烈程度,理由有三:
理由一,逮捕康有為等人的罪名前後有變化,政變之初並沒有逮捕譚嗣同等人的命令,所以譚嗣同他們沒有跑,很輕易地被抓了。
21日的罪名是“結黨營私,莠言亂政”,也沒有逮捕譚嗣同等人的意思。而29日的罪名就變成了“大逆不道……劫製皇太後”。
把康有為及其為首的維新黨人的罪名性質由“莠言亂政”上升為“大逆不道”,這必然是慈禧知道了“圍頤和園,武裝奪權”的結果。
這應該是袁世凱告密的作用與結果,隻不過慈禧知道這件事顯然已經是21日之後的事情了。
理由二,榮祿來不及趕回北京告密,而且康有為的逃跑早就暴露出變法已然失敗了。
慈禧發動政變的時間是21日淩晨,而袁世凱回到天津已是20日晚上。
即使袁世凱20日晚真的向榮祿告密了,那個時候天津到北京的火車沒有晚班車,技術和設備都不能支持夜間行車,所以榮祿到不了北京。
退一步講,即使榮祿騎馬到了北京,他也見不到慈禧。
北京實行宵禁,夜裏他即便趕到,也根本進不了城。因為慈禧歸政之後,隻有禮親王世鐸、慶親王奕劻可以直接覲見,不是你想見就能見的,因此榮祿要見慈禧還得巴巴地去找親王引見。也就是說,榮祿如果夜闖深宮也要拉上親王,這麽麻煩地跑一圈,天早就亮了。
所以這場政變不是因為袁世凱告密才引發的,恰好相反,是康有為的急功近利致使同仁犧牲,也讓光緒過早地結束了政治生命。
理由三,袁世凱確實告密了。
一起來看一看袁世凱回到天津的傍晚發生了一些什麽事情。
20日晚,袁世凱走進了榮祿的府邸,至於他去找榮祿的理由,可能性有很多,譬如給領導匯報北京之行和中央最新指示,或者買了小禮品拍領導馬屁,又或者是去告密。
但有兩個事實是改變不了的。
一,榮祿歡迎他的儀式有點過於隆重了,榮祿的衛兵夾道,明晃晃的軍刀刺疼了袁世凱敏感的神經(衛兵夾道羅列──張一麐《心太平室集》)。不光張一麐這麽記載,而且陳夔龍《夢蕉亭雜記》也是如此記錄,這陳夔龍是榮祿的心腹,與袁世凱一直不和,他的日記真實度很高。接下來的引用皆出於這兩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