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固保守派一出手便搞定了光緒的強學會,這都是一些什麽人,如此厲害?
頑固派有兩種──
一種是出於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從而對抗會損害他利益的新政,這一類人大部分都是滿洲權貴。
另一種則是妄自尊大,盲目排斥西方的一切新生事物,故步自封,拒絕進行任何改革,大部分都是守舊的漢臣,而且他們大都身居高位。
剛好上麵的三人組裏麵有兩個典型案例,分析一下。
剛毅,鑲黃旗人。最有名的話是“漢人強,滿人亡;漢人肥,滿人瘦”。這位“頑固哥”是當仁不讓的第一種老頑固。
徐桐,漢族。他認為學習外國長處,就要亡國滅種,是一位盲目排外的傢夥。這位老朽就是典型的第二種老頑固。
不過頑固派的這次攻擊並沒有澆滅光緒的變法決心,他的決心反而更加堅定。
大學士孫家鼐問光緒:若開議院,民有權而君無權,您怎麽辦?
光緒的回答是:我隻為拯救中國,隻要能成功,我個人沒了權力又算得了什麽呢!(吾欲救中國耳,若能救國,則朕雖無權何礙──康有為《請君民合治滿漢不分折》)
境界啊!要知道,兩千年來,皇權是專製統治者的命根子。憑上麵的這一句話,就足以說明光緒帝是一位無私的愛國者,是一位具有孟子提出的“民貴君輕”思想的開明統治者,雖然即將到來的變法隻歷百日即告失敗,而光緒不得不以囚徒的身份走完生命中的最後十年,但就沖這句話,就值得後人為之掬上一捧熱淚。
接下來的三年中,以光緒、翁同龢為首的維新派積蓄力量,磨刀霍霍,準備改革。無論改革成與敗,光緒的行動已經證明了在民族危機和國家危亡的關頭,他是一名有擔當的君主,所作所為無愧於心。
時間的腳步終於來到了1898年。
6月9日,光緒借去頤和園向慈禧“請安”的機會,正式向慈禧提出自己的變法計劃,慈禧表示同意。在慈禧看來,這樣的變法和維新,是大清帝國不多的機會了,能改變一下,總比坐在這兒等死好。
一天後,光緒命令翁同龢起草《明定國是詔》,送給慈禧審查,慈禧批準。
兩天後,光緒宣布開始變法。
六天後,發生了兩個重要的人事變動──翁同龢下崗,榮祿升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
巧合的是,前幾天“頑固哥”剛毅升任國防部長(兵部尚書)。也就是說,榮祿和剛毅幾乎控製了北京周邊全部的要害軍事部門。如果再聯想到這兩個人是慈禧太後的死黨,那就很好理解這次人事變動了:慈禧同意變法,但她信不過這幫維新派,她要掌控變法全局的步調,以備不測。既然如此,那提拔親信掌控要害部門、將激進的維新派旗幟人物翁同龢踢出局自然是一個很不錯的辦法。但對於光緒來講,翁同龢的出局,毫無疑問是一件不幸的事情。
慈禧讓兩朝帝師翁同龢老先生下崗的理由是:“結黨私政”、“攬權誤國”。當然,翁同龢的屁股確實不幹淨。當時官場中有一句流行語“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意思是說來自合肥的李鴻章和來自常熟的翁同龢這二位實在是太有錢了。雖然此話有些誇張,但這種另類的“表揚”方式至少達到了一個目的──讓大部分國人都知道這二位搞灰色收入的能力很牛……
七天後,光緒皇帝召見了康有為,這是康有為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見到皇帝。
這一次光緒接見康有為長達兩個小時,除了說明君臣二人談了很多話題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康有為的廣東口音讓光緒聽不太懂,兩人交流起來比較困難,因此浪費了不少時間。
兩人交流的結果是:光緒將康有為從中央建設部的一名普通幹部(工部主事)平調到總理衙門章京上行走,也就是在總理衙門當個臨時的秘書,是一名六品官員,大概相當於處級幹部。
這讓康有為很失望,畢竟三年前他已經是工部主事了,也是六品官。不過這還不是最失望的,他最期望的“專摺奏事”權(康有為因為官太小,沒有權力上奏)皇帝也沒有給,以後上奏摺還要靠楊銳那種有資格的朋友幫忙轉交。
不過皇帝的召見還是給了康有為極大的鼓舞,瘦書生變成了擁有無窮無盡精力的精壯男。他瘋狂地寫摺子。
據統計,康有為以各種名義、各種渠道向光緒遞交的奏摺,加起來足有一人之高。可惜激進策略太多太急了,把年輕沒有經驗的光緒推進了深水區。
……
9月21日,變法突然終止。
這是迷霧籠罩的一百零三天。
在這一百零三天裏,大清集團公司法人代表光緒發布了二百四十多道最高指示,範圍涉及經濟、文化、軍事的方方麵麵,變法的決心之強,規模之大,震驚了整個東方世界。
可是一百零三天後,變法突然終止,光緒皇帝被終身軟禁,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康有為、梁啓超逃亡海外,除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被保留,其餘新政均被廢止。
戊戌政變長久以來給後人的印象是這樣的一種定勢──
康有為等人是改革的英雄。
慈禧太後為首的滿族舊勢力集團是大壞蛋。
頑固派有兩種──
一種是出於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從而對抗會損害他利益的新政,這一類人大部分都是滿洲權貴。
另一種則是妄自尊大,盲目排斥西方的一切新生事物,故步自封,拒絕進行任何改革,大部分都是守舊的漢臣,而且他們大都身居高位。
剛好上麵的三人組裏麵有兩個典型案例,分析一下。
剛毅,鑲黃旗人。最有名的話是“漢人強,滿人亡;漢人肥,滿人瘦”。這位“頑固哥”是當仁不讓的第一種老頑固。
徐桐,漢族。他認為學習外國長處,就要亡國滅種,是一位盲目排外的傢夥。這位老朽就是典型的第二種老頑固。
不過頑固派的這次攻擊並沒有澆滅光緒的變法決心,他的決心反而更加堅定。
大學士孫家鼐問光緒:若開議院,民有權而君無權,您怎麽辦?
光緒的回答是:我隻為拯救中國,隻要能成功,我個人沒了權力又算得了什麽呢!(吾欲救中國耳,若能救國,則朕雖無權何礙──康有為《請君民合治滿漢不分折》)
境界啊!要知道,兩千年來,皇權是專製統治者的命根子。憑上麵的這一句話,就足以說明光緒帝是一位無私的愛國者,是一位具有孟子提出的“民貴君輕”思想的開明統治者,雖然即將到來的變法隻歷百日即告失敗,而光緒不得不以囚徒的身份走完生命中的最後十年,但就沖這句話,就值得後人為之掬上一捧熱淚。
接下來的三年中,以光緒、翁同龢為首的維新派積蓄力量,磨刀霍霍,準備改革。無論改革成與敗,光緒的行動已經證明了在民族危機和國家危亡的關頭,他是一名有擔當的君主,所作所為無愧於心。
時間的腳步終於來到了1898年。
6月9日,光緒借去頤和園向慈禧“請安”的機會,正式向慈禧提出自己的變法計劃,慈禧表示同意。在慈禧看來,這樣的變法和維新,是大清帝國不多的機會了,能改變一下,總比坐在這兒等死好。
一天後,光緒命令翁同龢起草《明定國是詔》,送給慈禧審查,慈禧批準。
兩天後,光緒宣布開始變法。
六天後,發生了兩個重要的人事變動──翁同龢下崗,榮祿升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
巧合的是,前幾天“頑固哥”剛毅升任國防部長(兵部尚書)。也就是說,榮祿和剛毅幾乎控製了北京周邊全部的要害軍事部門。如果再聯想到這兩個人是慈禧太後的死黨,那就很好理解這次人事變動了:慈禧同意變法,但她信不過這幫維新派,她要掌控變法全局的步調,以備不測。既然如此,那提拔親信掌控要害部門、將激進的維新派旗幟人物翁同龢踢出局自然是一個很不錯的辦法。但對於光緒來講,翁同龢的出局,毫無疑問是一件不幸的事情。
慈禧讓兩朝帝師翁同龢老先生下崗的理由是:“結黨私政”、“攬權誤國”。當然,翁同龢的屁股確實不幹淨。當時官場中有一句流行語“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意思是說來自合肥的李鴻章和來自常熟的翁同龢這二位實在是太有錢了。雖然此話有些誇張,但這種另類的“表揚”方式至少達到了一個目的──讓大部分國人都知道這二位搞灰色收入的能力很牛……
七天後,光緒皇帝召見了康有為,這是康有為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見到皇帝。
這一次光緒接見康有為長達兩個小時,除了說明君臣二人談了很多話題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康有為的廣東口音讓光緒聽不太懂,兩人交流起來比較困難,因此浪費了不少時間。
兩人交流的結果是:光緒將康有為從中央建設部的一名普通幹部(工部主事)平調到總理衙門章京上行走,也就是在總理衙門當個臨時的秘書,是一名六品官員,大概相當於處級幹部。
這讓康有為很失望,畢竟三年前他已經是工部主事了,也是六品官。不過這還不是最失望的,他最期望的“專摺奏事”權(康有為因為官太小,沒有權力上奏)皇帝也沒有給,以後上奏摺還要靠楊銳那種有資格的朋友幫忙轉交。
不過皇帝的召見還是給了康有為極大的鼓舞,瘦書生變成了擁有無窮無盡精力的精壯男。他瘋狂地寫摺子。
據統計,康有為以各種名義、各種渠道向光緒遞交的奏摺,加起來足有一人之高。可惜激進策略太多太急了,把年輕沒有經驗的光緒推進了深水區。
……
9月21日,變法突然終止。
這是迷霧籠罩的一百零三天。
在這一百零三天裏,大清集團公司法人代表光緒發布了二百四十多道最高指示,範圍涉及經濟、文化、軍事的方方麵麵,變法的決心之強,規模之大,震驚了整個東方世界。
可是一百零三天後,變法突然終止,光緒皇帝被終身軟禁,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康有為、梁啓超逃亡海外,除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被保留,其餘新政均被廢止。
戊戌政變長久以來給後人的印象是這樣的一種定勢──
康有為等人是改革的英雄。
慈禧太後為首的滿族舊勢力集團是大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