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親王奕訢和幾名官員在西山的一片高地上看到了這場可怖的大火。十月二十二日,奕訢在給鹹豐皇帝的奏摺寫道:臣等登高瞭望,見火光至今未熄,痛心殘目,所不忍言……目睹情形痛哭無以自容。鹹豐皇帝在奏摺上批道:“覽奏何勝憤怒!”
十月二十四日,僧格林沁奏稱:“奴才望見煙氣沖空,寸心如割,即馬步官兵無不憤恨,即欲拚死一戰。因該夷已據守安定門,一經決裂,轉於撫局有礙。此皆奴才督率無方,恇怯無能,以至該夷如此猖獗。”
《庚申夷氛紀略》一書記述這場事變時說:各名園“盡付劫灰,火光燭天,數日不滅。”
由於火燒圓明園事件,所有的卑劣都在邪惡的階梯上上升了一級。一八六○年的英法聯軍是真正意義上的“殺風景”者,他們的萬達爾式暴行(vandalism)使得世界上最寶貴的園林毀於一旦。純粹是出於殘暴和無知,額爾金下令焚燒了圓明園,不管他把他的戰時策略說得多麽振振有詞,他的做法是殘暴而愚蠢的。
事實上,額爾金根本不知道他的那把殘暴之火到底毀掉了些什麽。後來他在英國皇家科學院的一次宴會演說中說過這樣的話:“關於圓明園珍藏的毀滅,誰也不比我更真誠地遺憾。”接著,他話頭一轉,“我不以為在藝術方麵我們從那個國家有多少東西可學,但我也不是十分肯定地承認,甚至在這個部門,我們從那裏不能得到什麽東西。”由此不難看出,在文化學養和藝術鑑賞力方麵,額爾金爵士的程度都是極其有限的。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聯想到當時的社會背景,既然毒品鴉片能夠作為合法貿易被一個國家政府公開支持,那麽,用一把火燒掉一座園林也就不是什麽難以理解的事情。這樣的醜行,真可以作為對人類理性絕望的證據之一。
《北京條約》(1)
隨著圓明園被一把暴戾之火燒掉,清廷的信心徹底被打垮了。據說,眼睜睜看著圓明園毀於敵手,絕望的恭親王已經準備出走,最後,身邊的人幾乎動用武力才把他強行留在了北京。法國特使葛羅的描述證實了這一點,據他回憶:當時恭親王的眾多隨從車輛已經套上了馬匹,隻等一聲令下便可動身。
軟弱的清廷沒有像英法聯軍中的某些人擔心的那樣,因為禦園被毀、皇宮受到威脅從而奮起與入侵者決一死戰,相反,他們徹底屈服了。
英軍步兵中校沃爾斯利在《1860年對華戰爭錄》寫道:
摧毀了圓明園,似乎使北京當局甚為驚恐……它表明額爾金的最後一封信絕非空言恫嚇,而是對首都本身的命運發出警告,除非我們提出的各項條件被接受。城內的皇宮尚完好無損,但是,如果他們想要保全這處碩果僅存的宮殿,中國人不應該浪費時間。
——《圓明園——歷史·現狀·論爭》
事實上,在額爾金揚言毀滅圓明園的同時,鹹豐皇帝就已經決意議和了,十月十七日,他在諭旨裏明確指示:“著恭親王等迅即入城,與該夷將本年所議續約畫押蓋印,並將(鹹豐)八年天津和約互換。”十月十九日,圓明園被燒之後,鹹豐皇帝又諭令軍機大臣:“俟該夷酋進城,即行前往畫押換約,保全大局,毋再耽延,致生枝節。此時天氣尚未嚴寒,該夷如能早退,朕即可迴鑾,以定人心。”從這兩封諭旨可以看出,對於英法聯軍,此時的鹹豐皇帝沒有心思戰而勝之,隻巴望“夷酋”早日退兵,好“保全大局”——鹹豐皇帝所說的“大局”指的是大清王朝的安全。據說,此時太平軍距離北京不到三百裏,他們深恐太平軍跟英法聯軍聯合起來傾覆大清王朝。在這一點上,鹹豐君臣的想法很是一致。曾國藩曾經對英法聯軍做過這樣的評價:“(英法聯軍)不傷毀我宗廟社稷,日下在上海、寧波等處助我攻剿髮匪,兩者皆有德於我。”這話在現在聽起來匪夷所思,卻是當時清朝統治集團的主流意見。
十月十八日圓明園火起的時候,俄國公使義格拉底夫(ignatieff)在清政府和英法聯軍之間扮演了調停人的角色。他一邊擔保恭親王的人身安全,一邊力勸恭親王“認明危險,速定和約”,並暗示說,和議簽訂之後,“外國軍隊”可以幫助清政府剿滅太平軍。結果證明,圓明園的大火和義格拉底夫威逼利誘式的調停,對和約的達成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這樣,圓明園餘燼未熄,清政府就接受了英法聯軍所提出的全部要求。
十月二十二日,恭親王奕訢移駐北京城法華寺內。
十月二十四日、二十五日恭親王奕訢在禮部大堂,分別與英、法兩國交換了《天津條約》批準書,並訂立了中英、中法《北京條約》。《北京條約》規定:開天津為商埠;九龍割讓英國,賠償英、法軍費各八百萬兩,恤金英國三十萬兩,法國二十萬兩。二十多天後,俄國因“調停有功”,也趁此要挾,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中俄《北京條約》,從而霸占了烏蘇裏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四十萬平方公裏的土地。
一八六○年十一月初,英法聯軍分期分批撤離北京,由通州前往天津。
至此,第二次鴉片戰爭以清政府的徹底失敗而告終。
十月二十四日,僧格林沁奏稱:“奴才望見煙氣沖空,寸心如割,即馬步官兵無不憤恨,即欲拚死一戰。因該夷已據守安定門,一經決裂,轉於撫局有礙。此皆奴才督率無方,恇怯無能,以至該夷如此猖獗。”
《庚申夷氛紀略》一書記述這場事變時說:各名園“盡付劫灰,火光燭天,數日不滅。”
由於火燒圓明園事件,所有的卑劣都在邪惡的階梯上上升了一級。一八六○年的英法聯軍是真正意義上的“殺風景”者,他們的萬達爾式暴行(vandalism)使得世界上最寶貴的園林毀於一旦。純粹是出於殘暴和無知,額爾金下令焚燒了圓明園,不管他把他的戰時策略說得多麽振振有詞,他的做法是殘暴而愚蠢的。
事實上,額爾金根本不知道他的那把殘暴之火到底毀掉了些什麽。後來他在英國皇家科學院的一次宴會演說中說過這樣的話:“關於圓明園珍藏的毀滅,誰也不比我更真誠地遺憾。”接著,他話頭一轉,“我不以為在藝術方麵我們從那個國家有多少東西可學,但我也不是十分肯定地承認,甚至在這個部門,我們從那裏不能得到什麽東西。”由此不難看出,在文化學養和藝術鑑賞力方麵,額爾金爵士的程度都是極其有限的。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聯想到當時的社會背景,既然毒品鴉片能夠作為合法貿易被一個國家政府公開支持,那麽,用一把火燒掉一座園林也就不是什麽難以理解的事情。這樣的醜行,真可以作為對人類理性絕望的證據之一。
《北京條約》(1)
隨著圓明園被一把暴戾之火燒掉,清廷的信心徹底被打垮了。據說,眼睜睜看著圓明園毀於敵手,絕望的恭親王已經準備出走,最後,身邊的人幾乎動用武力才把他強行留在了北京。法國特使葛羅的描述證實了這一點,據他回憶:當時恭親王的眾多隨從車輛已經套上了馬匹,隻等一聲令下便可動身。
軟弱的清廷沒有像英法聯軍中的某些人擔心的那樣,因為禦園被毀、皇宮受到威脅從而奮起與入侵者決一死戰,相反,他們徹底屈服了。
英軍步兵中校沃爾斯利在《1860年對華戰爭錄》寫道:
摧毀了圓明園,似乎使北京當局甚為驚恐……它表明額爾金的最後一封信絕非空言恫嚇,而是對首都本身的命運發出警告,除非我們提出的各項條件被接受。城內的皇宮尚完好無損,但是,如果他們想要保全這處碩果僅存的宮殿,中國人不應該浪費時間。
——《圓明園——歷史·現狀·論爭》
事實上,在額爾金揚言毀滅圓明園的同時,鹹豐皇帝就已經決意議和了,十月十七日,他在諭旨裏明確指示:“著恭親王等迅即入城,與該夷將本年所議續約畫押蓋印,並將(鹹豐)八年天津和約互換。”十月十九日,圓明園被燒之後,鹹豐皇帝又諭令軍機大臣:“俟該夷酋進城,即行前往畫押換約,保全大局,毋再耽延,致生枝節。此時天氣尚未嚴寒,該夷如能早退,朕即可迴鑾,以定人心。”從這兩封諭旨可以看出,對於英法聯軍,此時的鹹豐皇帝沒有心思戰而勝之,隻巴望“夷酋”早日退兵,好“保全大局”——鹹豐皇帝所說的“大局”指的是大清王朝的安全。據說,此時太平軍距離北京不到三百裏,他們深恐太平軍跟英法聯軍聯合起來傾覆大清王朝。在這一點上,鹹豐君臣的想法很是一致。曾國藩曾經對英法聯軍做過這樣的評價:“(英法聯軍)不傷毀我宗廟社稷,日下在上海、寧波等處助我攻剿髮匪,兩者皆有德於我。”這話在現在聽起來匪夷所思,卻是當時清朝統治集團的主流意見。
十月十八日圓明園火起的時候,俄國公使義格拉底夫(ignatieff)在清政府和英法聯軍之間扮演了調停人的角色。他一邊擔保恭親王的人身安全,一邊力勸恭親王“認明危險,速定和約”,並暗示說,和議簽訂之後,“外國軍隊”可以幫助清政府剿滅太平軍。結果證明,圓明園的大火和義格拉底夫威逼利誘式的調停,對和約的達成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這樣,圓明園餘燼未熄,清政府就接受了英法聯軍所提出的全部要求。
十月二十二日,恭親王奕訢移駐北京城法華寺內。
十月二十四日、二十五日恭親王奕訢在禮部大堂,分別與英、法兩國交換了《天津條約》批準書,並訂立了中英、中法《北京條約》。《北京條約》規定:開天津為商埠;九龍割讓英國,賠償英、法軍費各八百萬兩,恤金英國三十萬兩,法國二十萬兩。二十多天後,俄國因“調停有功”,也趁此要挾,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中俄《北京條約》,從而霸占了烏蘇裏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四十萬平方公裏的土地。
一八六○年十一月初,英法聯軍分期分批撤離北京,由通州前往天津。
至此,第二次鴉片戰爭以清政府的徹底失敗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