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無稽之談》。那可是一本以部分事實歪曲整體的書喲!本多勝一撰寫的關於‘南京大屠殺’的報導中提到‘砍殺百人’的軍官。不過,那次所謂砍殺百人的事件本身事實上純屬子虛烏有。鈴木明要證明那則報導是捏造出來的。證明到此就行了嘛!可是,我讀了鈴木明那本書所感受到的卻是:他雖積累了極少部分資料,但把整體推到一個方向,其中尤為明顯的是書名《‘南京大屠殺’的無稽之談》。我認為,這是一個糟糕透頂的書名。起書名叫《砍殺百人的無稽之談》也可以,卻人不知鬼不覺地換了書名,成了《‘南京大屠殺’的無稽之談》。我覺得這是一種非常巧妙的手法,企圖把沒有砍殺百人比賽一事改寫成沒有南京大屠殺。”菊地昌典對《讀書人周刊》的編輯也說:“我認為,從《‘南京大屠殺’的無稽之談》這種誇張地起書名的方式中,筆者和出版社的本意已暴露無遺”(《讀書人周刊》,一九七三年五月二十八日號)。總之,他們一針見血地說出了鈴木明等人的用心。令人遺憾的是,小田實也全然偏信鈴木明所說“向井少尉為何被殺”的話,斷言“那所謂砍殺百人的事件事實上純屬子虛烏有”。鈴木明的採訪報導真有那麽大的說服力嗎,竟使小田實也說出那種話來,我實在感到懷疑。
關於鈴木明及其幕後人的意圖,有一則刊登在一九七三年五月二十八日《讀書人周刊》上的饒有興味的消息,從中可知個中的情況。據該消息說,當時《諸君》總編輯曾談到:“當時,新聞界對《南京大屠殺》一書議論紛紛。去過南京的人們回來都說:‘事實並非像《南京大屠殺》所說的那樣。’因此,我們便試圖找出事件發生的原委,並作出了安排。”據說,在作出這種安排時,總編輯就指定仍然相識的鈴木明為執筆人。
據上述刊登的消息說,前往中國訪問後回來的人們就日本流傳的南京事件都說“事實並非那樣”,但我認為,恰恰相反,“事實並非如上述消息所說的那樣”。最為主要的是去中國旅行的日本人不可能都想弄清此事。
然而,盡管“事實並非如上述消息所說的那樣”,但《諸君》編輯部不知從何處聽到“南京大屠殺實際上是‘無稽之談’”的議論,便認為它會成為吸引人的報導,並作出安排,指定鈴木明為調查該事件的執筆人。這就是《讀書人周刊》刊登的消息內容。由此炮製出來的可能就是鈴木明的第一稿《“南京大屠殺”的無稽之談》。這篇文章,就其作為鈴木明的作品而言,還不能說是有說服力的作品,也不是報告文學作品。
如前所述,本·達桑在《諸君》刊登文章,對本多勝一的《中國之旅》進行了批評,一口斷定“砍殺百人比賽”是由中國人臆造出來的,他的論點被本多勝一駁得體無完膚。不過,這同樣也暴露了該雜誌編輯非常輕率。於是,氣急敗壞的《諸君》編輯部企圖挽回聲譽,這次便慫恿鈴木明出麵,使之不遺餘力地就“砍殺百人比賽”問題進行採訪,企圖證明已成為在中國傳聞的“砍殺百人比賽”的根據,即《東京日日新聞》分四次刊登的報導,實際上是隨軍記者的虛假報導。我認為,這就是事情的經過。
這點姑且不論。我認為,鈴木明的長篇大論的採訪報導拋了出來,但有關人的目的還未能達到。但不知何故,僅就“砍殺百人”這個問題,單純地相信虛假報導論的作家和評論家卻為數不少,甚至連《朝日新聞》的書評也對鈴木明的有關人員不在的“調查”深信不疑,令人吃驚。
於是乎,好幾位著名的作家和評論家都對鈴木明的“砍殺百人比賽虛假報導論”信以為真。不過,其中也有人再次提到這個問題,他就是平野謙。他在為《每日新聞》晚刊撰寫的《昭和文學論》(一九七三年七月二十三日發表)中敘述如下:
說實在的,我是在與我同在一所學校工作的阪東宏先生提醒之下,才
看了《歷史評論》昭和四十七年十一月號、昭和四十八年六月號和七月號
上刊登的洞富雄的論文。因此,我想結合洞富雄的那篇論文,在此記下我
的說明。
我為鈴木明的文章標題所吸引,並擬用該文作為石川達三所著《活著
的士兵》的一份參考文獻,就不知不覺地一口氣讀完了它。我對鈴木明的
追本溯源的能力感到欽佩,他認為所謂關於砍殺百人的新聞報導是根據傳
聞寫出來的,是不確切的報導。
我未讀過《諸君》這本雜誌,因而也全然不知道該雜誌刊登本多勝一
與伊賽亞·本·達桑的爭論文章的過程;也全然不知道鈴木明為這場爭論
所吸引,在同一期雜誌上連載了查明砍殺百人事件真相的過程。我就是在
這種情況下,偶然看了《“南京大屠殺”的無稽之談》,並覺得該文章頗
有說服力。
我之所以有這種印象,並非由於鈴木明的文章是第一流出版社出版的。
隻是此番看了洞富雄的嚴謹的論文,再次切身體會到認識事實多麽不易,
同時也不得不改變認識,覺得片麵地對鈴木明的文筆功力感到欽佩是何等
關於鈴木明及其幕後人的意圖,有一則刊登在一九七三年五月二十八日《讀書人周刊》上的饒有興味的消息,從中可知個中的情況。據該消息說,當時《諸君》總編輯曾談到:“當時,新聞界對《南京大屠殺》一書議論紛紛。去過南京的人們回來都說:‘事實並非像《南京大屠殺》所說的那樣。’因此,我們便試圖找出事件發生的原委,並作出了安排。”據說,在作出這種安排時,總編輯就指定仍然相識的鈴木明為執筆人。
據上述刊登的消息說,前往中國訪問後回來的人們就日本流傳的南京事件都說“事實並非那樣”,但我認為,恰恰相反,“事實並非如上述消息所說的那樣”。最為主要的是去中國旅行的日本人不可能都想弄清此事。
然而,盡管“事實並非如上述消息所說的那樣”,但《諸君》編輯部不知從何處聽到“南京大屠殺實際上是‘無稽之談’”的議論,便認為它會成為吸引人的報導,並作出安排,指定鈴木明為調查該事件的執筆人。這就是《讀書人周刊》刊登的消息內容。由此炮製出來的可能就是鈴木明的第一稿《“南京大屠殺”的無稽之談》。這篇文章,就其作為鈴木明的作品而言,還不能說是有說服力的作品,也不是報告文學作品。
如前所述,本·達桑在《諸君》刊登文章,對本多勝一的《中國之旅》進行了批評,一口斷定“砍殺百人比賽”是由中國人臆造出來的,他的論點被本多勝一駁得體無完膚。不過,這同樣也暴露了該雜誌編輯非常輕率。於是,氣急敗壞的《諸君》編輯部企圖挽回聲譽,這次便慫恿鈴木明出麵,使之不遺餘力地就“砍殺百人比賽”問題進行採訪,企圖證明已成為在中國傳聞的“砍殺百人比賽”的根據,即《東京日日新聞》分四次刊登的報導,實際上是隨軍記者的虛假報導。我認為,這就是事情的經過。
這點姑且不論。我認為,鈴木明的長篇大論的採訪報導拋了出來,但有關人的目的還未能達到。但不知何故,僅就“砍殺百人”這個問題,單純地相信虛假報導論的作家和評論家卻為數不少,甚至連《朝日新聞》的書評也對鈴木明的有關人員不在的“調查”深信不疑,令人吃驚。
於是乎,好幾位著名的作家和評論家都對鈴木明的“砍殺百人比賽虛假報導論”信以為真。不過,其中也有人再次提到這個問題,他就是平野謙。他在為《每日新聞》晚刊撰寫的《昭和文學論》(一九七三年七月二十三日發表)中敘述如下:
說實在的,我是在與我同在一所學校工作的阪東宏先生提醒之下,才
看了《歷史評論》昭和四十七年十一月號、昭和四十八年六月號和七月號
上刊登的洞富雄的論文。因此,我想結合洞富雄的那篇論文,在此記下我
的說明。
我為鈴木明的文章標題所吸引,並擬用該文作為石川達三所著《活著
的士兵》的一份參考文獻,就不知不覺地一口氣讀完了它。我對鈴木明的
追本溯源的能力感到欽佩,他認為所謂關於砍殺百人的新聞報導是根據傳
聞寫出來的,是不確切的報導。
我未讀過《諸君》這本雜誌,因而也全然不知道該雜誌刊登本多勝一
與伊賽亞·本·達桑的爭論文章的過程;也全然不知道鈴木明為這場爭論
所吸引,在同一期雜誌上連載了查明砍殺百人事件真相的過程。我就是在
這種情況下,偶然看了《“南京大屠殺”的無稽之談》,並覺得該文章頗
有說服力。
我之所以有這種印象,並非由於鈴木明的文章是第一流出版社出版的。
隻是此番看了洞富雄的嚴謹的論文,再次切身體會到認識事實多麽不易,
同時也不得不改變認識,覺得片麵地對鈴木明的文筆功力感到欽佩是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