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氣來了一切好事都來了。這一年,張支雲可以說是好運連連。
茅台的解放,使張支雲這個苦出身的窮小子真正翻身做了主人。也就是這一年,茅台一校來了一批學生,其中有一位來自四川古藺的名叫黃秀的女生和張支雲認識了。可能是血緣感應,他們初次見麵就有一種說不出的親近感覺。在聊天的時候,相互問了身世和家庭情況之後,沒有想到他們竟然是親戚!
黃秀是張支雲的姨表姐。張支雲的媽媽有姊妹三個,大姨媽和三姨媽都出嫁到四川的古藺。戰亂期間他們年齡還小,加之山路崎嶇、路途較遠,親戚之間很少來往。因此他們相互之間雖說相互知道但卻都不認識。父母雙亡之後,張支雲離家出走,表姐弟之間就再沒有見過麵。沒想到二十多年後竟然能在茅台相見、相認,這真讓兩姐弟大喜過望!
從此,兩姐弟經常來往。
親情是飄飄灑灑的春雨,親情是寫在臉上的笑容,血緣的親情像一股涓涓的細流,給張支雲孤獨的心田帶來甜甜的滋潤。
因為張支雲是酒廠大酒師鄭應才的幹兒子、嫡傳徒弟,又因為年輕的張支雲已經成為茅台酒廠受人敬仰的酒師。三是因為他勤奮,能吃苦,人緣又好,所以,鎮上經常有人來給他保媒。
開始的時候,張支雲覺得自己沒有家,手頭也沒有錢,本身的條件又不好,總想等條件好一點再談婚,所以就一直推辭。當然,也有人不死心,就找到了張支雲的寶爺鄭應才,要給張支雲提親。
鄭應才也覺得徒弟已進入弱冠之年,是考慮成家的年齡了,便對張支雲說:“你也老大不小的了,是到了成家的年齡了,有合適的就定一個,免得讓我操心。”
師父的話就是天,張支雲勉強地點了點頭。他雖然心有顧慮,但他卻不能把自己的顧慮說給師父,因為自己已經是一個大男人了,沒錢娶媳婦怎麽能告訴師父呢?難道讓師父給自己出錢娶媳婦?
1951年夏,茅台街上一位熟人給張支雲介紹了供銷合作社的一個營業員。介紹人告訴他:這個姑娘人樣子長得很好,也有文化,還是城鎮戶口,條件很不錯。張支雲一聽卻嚇住了,他覺得自己沒有文化,是個熬活的出身,和人家很不般配,支支吾吾不敢答應。介紹人看到張支雲態度曖昧,就找到了鄭應才。在師傅的督促下,張支雲答應見麵談談。幾天以後的一個星期天,在介紹人的陪同下,張支雲到鎮上和那個營業員見了一次麵。
見麵是在茅台鎮的一個小飯館裏。從來沒有和大姑娘說過話的張支雲表現的非常不自然。姑娘是城裏長大的,有文化,很漂亮,也有氣質。由於成長環境的不同,文化素養的差異,初次見麵便顯得不是很協調。
張支雲當時就打了退堂鼓,但姑娘卻很願意。張支雲高高的個子,英俊瀟灑的體貌和身上的那種工人階級的氣質吸引了這個城裏的姑娘。在介紹人的撮合下,幾天以後的星期天兩人又見了一次麵。
過了幾天,表姐黃秀來到酒坊找張支雲。說了幾句家常話後,便開門見山地說道:“支雲呀,你也老大不小了,姐給你說個媳婦。”
“好呀!姐要給我說的媳婦是誰?哪裏人?是什麽情況?”張支雲半開玩笑著連問了幾句。
黃秀回答道:“我想把崇楠給你說下。”
“崇楠是誰?”張支雲反問道。
“哦!我忘了,你們還不認識。崇楠是三姨家的二姑娘,咱們的表妹。”
“她是什麽情況?”
“三姨媽家在四川古藺縣的丹桂,她有三個女兒,崇楠是老二。她比你小四歲,屬猴的。三姨媽去世以後,大姐也病逝了,現在家裏就剩她和三妹崇英姊妹兩個了。我覺得你們兩個年齡基本合適,若果能把她娶過來,姊妹之間也是個照應。”黃秀簡單地介紹了一下崇楠的情況。
“那你就帶她來見見,我脫不開身。不管事情能成不能成,能見到一個親戚,總歸是一件好事!”張支雲說道。
丹桂和茅台交界,離得不算太遠。黃秀利用星期天回了一趟丹桂,到三姨媽家見到了崇楠。
崇楠姓陳,家境條件不錯,勤勞的父母給她們三姐妹提供了一個衣食無憂的生存環境。但天生的性格決定了她勤勞勇敢和順孝賢惠的雙重個性。姐姐體弱,妹妹還小,她就是父母的得力幫手。不管是女紅還是田裏的農活,樣樣都幹的很出色。可是,好景不長,爹娘的相繼去逝和大姐的早亡,就好像天塌了一般,給了這個碧玉年華的姑娘以狠狠的打擊。但性格堅強的陳崇楠在大悲過後毅然挑起了這個小土地初租家庭的重擔。她日出而出,日落而歸,操持著田裏的農活,撫養著及笄之年的妹妹。解放以後,陳崇楠的家庭狀況比較好,被劃為富裕中農成分。
黃秀的到來,讓這位好久沒有見到親人的姑娘心裏非常高興。陳崇楠特意做了一頓好飯,款待了這位很久沒見到的表姐。
吃飯期間,黃秀一邊吃飯,一邊說明了來意,並把張支雲的情況作了詳細的介紹。
雖說是第一次談婚論嫁,但這個特別性格的姑娘在表姐的唆使下,把小妹安頓好之後便毅然跟上表姐去了茅台。
初次見麵,張支雲便喜歡上了這個性格開朗、隨和善良的表妹。陳崇楠沒有文化,是個農民,這一點,在一般的人來看,好像是個短處,但在張支雲的眼裏卻是個長處。他本人是苦出身,對農民本來就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他覺得門當戶對;陳崇楠是自己的表妹,兩個人如果能結合在一起,可以說是親上加親。他把這個農村姑娘和那個城裏的姑娘比較了一下,覺得後者最適合自己,心裏就很願意這門親事。見麵當天,張支雲就答應了和崇楠的婚事。
茅台的解放,使張支雲這個苦出身的窮小子真正翻身做了主人。也就是這一年,茅台一校來了一批學生,其中有一位來自四川古藺的名叫黃秀的女生和張支雲認識了。可能是血緣感應,他們初次見麵就有一種說不出的親近感覺。在聊天的時候,相互問了身世和家庭情況之後,沒有想到他們竟然是親戚!
黃秀是張支雲的姨表姐。張支雲的媽媽有姊妹三個,大姨媽和三姨媽都出嫁到四川的古藺。戰亂期間他們年齡還小,加之山路崎嶇、路途較遠,親戚之間很少來往。因此他們相互之間雖說相互知道但卻都不認識。父母雙亡之後,張支雲離家出走,表姐弟之間就再沒有見過麵。沒想到二十多年後竟然能在茅台相見、相認,這真讓兩姐弟大喜過望!
從此,兩姐弟經常來往。
親情是飄飄灑灑的春雨,親情是寫在臉上的笑容,血緣的親情像一股涓涓的細流,給張支雲孤獨的心田帶來甜甜的滋潤。
因為張支雲是酒廠大酒師鄭應才的幹兒子、嫡傳徒弟,又因為年輕的張支雲已經成為茅台酒廠受人敬仰的酒師。三是因為他勤奮,能吃苦,人緣又好,所以,鎮上經常有人來給他保媒。
開始的時候,張支雲覺得自己沒有家,手頭也沒有錢,本身的條件又不好,總想等條件好一點再談婚,所以就一直推辭。當然,也有人不死心,就找到了張支雲的寶爺鄭應才,要給張支雲提親。
鄭應才也覺得徒弟已進入弱冠之年,是考慮成家的年齡了,便對張支雲說:“你也老大不小的了,是到了成家的年齡了,有合適的就定一個,免得讓我操心。”
師父的話就是天,張支雲勉強地點了點頭。他雖然心有顧慮,但他卻不能把自己的顧慮說給師父,因為自己已經是一個大男人了,沒錢娶媳婦怎麽能告訴師父呢?難道讓師父給自己出錢娶媳婦?
1951年夏,茅台街上一位熟人給張支雲介紹了供銷合作社的一個營業員。介紹人告訴他:這個姑娘人樣子長得很好,也有文化,還是城鎮戶口,條件很不錯。張支雲一聽卻嚇住了,他覺得自己沒有文化,是個熬活的出身,和人家很不般配,支支吾吾不敢答應。介紹人看到張支雲態度曖昧,就找到了鄭應才。在師傅的督促下,張支雲答應見麵談談。幾天以後的一個星期天,在介紹人的陪同下,張支雲到鎮上和那個營業員見了一次麵。
見麵是在茅台鎮的一個小飯館裏。從來沒有和大姑娘說過話的張支雲表現的非常不自然。姑娘是城裏長大的,有文化,很漂亮,也有氣質。由於成長環境的不同,文化素養的差異,初次見麵便顯得不是很協調。
張支雲當時就打了退堂鼓,但姑娘卻很願意。張支雲高高的個子,英俊瀟灑的體貌和身上的那種工人階級的氣質吸引了這個城裏的姑娘。在介紹人的撮合下,幾天以後的星期天兩人又見了一次麵。
過了幾天,表姐黃秀來到酒坊找張支雲。說了幾句家常話後,便開門見山地說道:“支雲呀,你也老大不小了,姐給你說個媳婦。”
“好呀!姐要給我說的媳婦是誰?哪裏人?是什麽情況?”張支雲半開玩笑著連問了幾句。
黃秀回答道:“我想把崇楠給你說下。”
“崇楠是誰?”張支雲反問道。
“哦!我忘了,你們還不認識。崇楠是三姨家的二姑娘,咱們的表妹。”
“她是什麽情況?”
“三姨媽家在四川古藺縣的丹桂,她有三個女兒,崇楠是老二。她比你小四歲,屬猴的。三姨媽去世以後,大姐也病逝了,現在家裏就剩她和三妹崇英姊妹兩個了。我覺得你們兩個年齡基本合適,若果能把她娶過來,姊妹之間也是個照應。”黃秀簡單地介紹了一下崇楠的情況。
“那你就帶她來見見,我脫不開身。不管事情能成不能成,能見到一個親戚,總歸是一件好事!”張支雲說道。
丹桂和茅台交界,離得不算太遠。黃秀利用星期天回了一趟丹桂,到三姨媽家見到了崇楠。
崇楠姓陳,家境條件不錯,勤勞的父母給她們三姐妹提供了一個衣食無憂的生存環境。但天生的性格決定了她勤勞勇敢和順孝賢惠的雙重個性。姐姐體弱,妹妹還小,她就是父母的得力幫手。不管是女紅還是田裏的農活,樣樣都幹的很出色。可是,好景不長,爹娘的相繼去逝和大姐的早亡,就好像天塌了一般,給了這個碧玉年華的姑娘以狠狠的打擊。但性格堅強的陳崇楠在大悲過後毅然挑起了這個小土地初租家庭的重擔。她日出而出,日落而歸,操持著田裏的農活,撫養著及笄之年的妹妹。解放以後,陳崇楠的家庭狀況比較好,被劃為富裕中農成分。
黃秀的到來,讓這位好久沒有見到親人的姑娘心裏非常高興。陳崇楠特意做了一頓好飯,款待了這位很久沒見到的表姐。
吃飯期間,黃秀一邊吃飯,一邊說明了來意,並把張支雲的情況作了詳細的介紹。
雖說是第一次談婚論嫁,但這個特別性格的姑娘在表姐的唆使下,把小妹安頓好之後便毅然跟上表姐去了茅台。
初次見麵,張支雲便喜歡上了這個性格開朗、隨和善良的表妹。陳崇楠沒有文化,是個農民,這一點,在一般的人來看,好像是個短處,但在張支雲的眼裏卻是個長處。他本人是苦出身,對農民本來就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他覺得門當戶對;陳崇楠是自己的表妹,兩個人如果能結合在一起,可以說是親上加親。他把這個農村姑娘和那個城裏的姑娘比較了一下,覺得後者最適合自己,心裏就很願意這門親事。見麵當天,張支雲就答應了和崇楠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