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的大地像根管子圍繞著他,地麵上光影斑駁,上麵沒準兒有森林、農田、結冰的湖泊或是死寂的城鎮。照明彈距離地麵太遠了,而且光亮正一點點兒衰弱,沒有辦法看得真切。地上的細線形成一張依稀可辨、形狀整齊的網絡,這些細線可能是高速公路,也可能是溝渠,或是整飭的河道。沿著圓柱體向遠處看,在目力所及的極限處有一道比別處更黑暗的圓環,繞了羅摩內部世界整整一圈。諾頓突然想起了俄刻阿諾斯[18]的神話,古代人們相信,那片大海環繞著整個大地。


    也許,這裏的海洋更加奇怪——不是環形的,而是圓筒形的。在進入永夜的群星凍結成冰之前,這片海也有波浪、潮汐、洋流——還有魚嗎?


    照明彈火光搖曳,終於熄滅了。目睹羅摩真容的這一瞬間結束了。可是諾頓知道,有生之年裏,這些圖景將永遠烙印在他的腦海中。不論將來還會有何發現,它們都無法抹去這最初的印象。而他是第一個瞻仰外星文明傑作的地球人類,就連歷史也無法奪去這一份殊榮。


    第九章 勘察


    “我們到現在已經沿著羅摩的自轉軸打出去五顆長延時照明彈,所以已經把內部全景都拍攝下來了。主要的地形特徵全都標了出來,雖然大部分地標都難以識別,但我們還是給它們起了臨時的名字。


    “羅摩內部有五十公裏長,十六公裏寬。兩頭都呈碗狀,並且布局相當複雜。我們把我們這一頭稱作‘北半球’,目前正在自轉軸上建立第一個基地。


    “從中軸區向外有三道梯子,每道梯子都差不多有一公裏長,彼此間隔一百二十度。這三道梯子末端都通向一處平台,或者說是一片環形的高地,這高地環繞大碗整整一圈。從那裏,沿著梯子的方向繼續向前延伸,是三道巨大的扶梯,這三道扶梯一路向下,通到平原上。你可以想像一把巨傘,隻有三根傘骨,彼此間距相同,這把巨傘便是羅摩這一端的樣子。


    “每一根傘骨都是一道扶梯,越靠近自轉軸越陡峭,向下越靠近平原,扶梯就變得越平緩。這三道扶梯——我們稱之為阿爾法、貝塔和伽馬[19]——並非一通到底,中間還有五處環形的平台。我們估計總共有兩三萬級台階……想來這都隻是些應急設施,畢竟,要說羅摩人——或者隨便你怎麽稱呼他們——沒有更好的辦法抵達他們自己世界的自轉中軸,這完全說不通啊。


    “南半球則看起來完全不同;首先,那邊沒有扶梯,也沒有平坦的中軸區。相反,那邊有一根巨大的尖刺——有好幾公裏長,那尖刺突刺出來,與自轉軸重合,周圍還有六根小號尖刺。整個布局非常詭異,我們都無從想像這代表什麽意思。


    “兩隻大碗之間的圓柱體部分長達五十公裏,我們稱之為中央平原。這地方明顯是捲曲的,卻稱之為‘平原’,聽起來像是犯傻,可我們覺得這樣稱呼十分恰切。等我們下去之後,那裏看起來就像是平的了——正如在瓶子裏爬的螞蟻,看瓶子內壁也像是平的一樣。


    “中央平原最讓人震撼的特徵在它半腰處,是一條十公裏寬的黑暗帶子,這條帶子整整繞了羅摩一圈。那地方看起來像冰,所以我們把它稱作‘柱麵海’。柱麵海的正中央有一座巨大的卵形島嶼,大約十公裏長、三公裏寬,上麵布滿了高聳的結構。這讓我們想起了舊曼哈頓,於是我們叫它‘紐約’。不過我認為那裏並不是一座城市,它看起來更像是一座巨大的工廠,或是化工設備。


    “不過也有些城市——起碼也是鎮子。至少有六座,如果這是為人類建造的,那每座城市都可容納大約五萬人。我們給它們起名叫作羅馬、北京、巴黎、莫斯科、倫敦和東京……這些城市都有高速公路和像是鐵路係統的線路連接。


    “這個冰凍死寂的世界裏的東西,絕對足夠我們研究上幾百年。我們需要探索的麵積達到四千平方公裏,可我們隻能在裏麵待幾個星期。從進來起,我就一直被兩個神秘疑團所困擾:他們是誰?還有,這裏出了什麽亂子?不知道這兩個問題會不會得到解答。”


    錄音結束了。在地球和月亮上,羅摩委員會的成員們放鬆下來,然後開始仔細查看分發到每個人麵前的地圖和照片。雖然這些材料他們已經研究了好幾個小時,但諾頓船長的聲音還是傳達出一些相片無法傳達的內容。他就在那裏——在羅摩的漫漫長夜被照明彈短暫照亮的瞬間,他親眼目睹了這個內外顛倒、非比尋常的世界。並且他還將是羅摩探險隊的領袖。


    “佩雷拉博士,您一定有什麽話想說吧?”


    布斯大使心想,是不是其實該讓戴維森教授先發言,後者既是首席科學家,也是這裏唯一一位天文學家。可是這位年邁的宇宙學家似乎仍然處在震驚當中,眼前的狀況顯然讓他很不自在。從他的職業角度看來,整個宇宙就是一個競技場,場上互相角逐廝殺的是重力、磁力和輻射力等巨大的自然力。他一向認為,在世間萬物的運轉當中,生命的角色根本不值一提,在他看來,地球、火星和木星上的生命現象,不過是機緣巧合罷了。


    可如今卻出現這樣一個證據,證明生命不僅僅存在於太陽係之外,而且其成就遠非人類所能企及,或者說,未來幾個世紀內都別想望其項背。不僅如此,羅摩的出現還動搖了奧拉夫教授多年來一直宣揚的另一個理論。有時候逼不得已,他也會勉強承認,生命也可能在別的星係裏出現——但他一向斷言,認為外星生命能跨越星際鴻溝或者其他什麽的想法都是荒誕可笑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與羅摩相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英]阿瑟·克拉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英]阿瑟·克拉克並收藏與羅摩相會最新章節